乱世枭雄-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袂飘飘,尤如仙子下凡,正坐在秋千上,被千绳荡的老高,心中便有点不喜,心想:这一定就是文姜了,身姿容貌确是没甚说的,只是她明知今日相亲,为何还这般纵情?欲待转身就走,那守园的人却早就发现了他,见他欲走不走的样子,慌忙前来跪下行礼。世子忽踌躇半晌,觉得就这样走了不妥,更何况自己也已经来了,于是只得进了园子,先是站在远处观望,等文姜发觉了他,秋千也不再荡了,他才慢慢踱着步子走来。
世子忽踱到近前,方才抢前一步,在离文姜约有三尺之地深施一礼,道:“郑子忽见过二公主。不知二公主玩的开心,冒昧前来打扰,还请恕罪。”说罢抬头细看文姜,神定气闲,更觉英俊潇洒。文姜不胜之喜,微微一笑,柔声说道:“本宫早已知道世子要来,只是一时兴起,就玩的忘情。让世子见笑了。”说话间却不停地偷窥子忽,越看越爱,不觉两朵红云飞上双颊,更觉娇艳非常。世子忽口中连说:“不敢,”却被文姜看的很不自在。一时谈话中止,两人略显尴尬。文姜一笑,却并不十分在意,从秋千上下来,向世子福了一福,让道:“请世子到凉亭稍座。”子忽再三逊让,文姜媚笑道:“世子远来是客,况又有大恩于我国,请不要谦让。”世子谢过,便先于文姜来到凉亭,选一客位站定,以待文姜。文姜款款走来,故意把万般风情展露无遗。世子忽看的目眩神迷,直在凉亭中呆住了。
文姜来到凉亭,又福了一福,道:“世子请坐。看茶!”这后面一句却是对侍女说的。那些侍女早被文姜调教的耳目通灵,跪下向世子问道:“请问贵客喜喝什么茶,奴家好去那厢去沏。”子忽听了,方才回过神来,自觉失态,不禁把脸红了,忙道:“谢谢姐姐相询,我喜饮绿茶。”那侍女磕头领命,方欲起身,文姜亦道:“本宫也饮绿茶!”侍女又向文姜磕了一头,起身去了。
这里文姜又欠身向子忽说道:“吾久闻父侯说起世子,乃是师从贵国贤臣颖考叔等人,文武双修,英雄盖世,心甚慕之。今日一见,足慰平生之愿矣。”世子忽听文姜说起颖考叔,不禁又忧又羞,忧的是考叔如此贤良,失去他等于失去一条臂膀,羞的是考叔乃是死于奸臣公孙阏之手。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他仍恨公孙阏不止。因此他虽然口中应付文姜,神色之间却十分的不自然。文姜灵慧异常,虽然不知道这话为何触动了他的忌讳,也不愿再继续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了,却忖度着捡一些容易引起子忽高兴的话题来谈。比如子忽父母的近况啦,郑国的风俗民情啦等等。子忽果然感激无地,谈话便轻松起来。片刻之间,两个侍女端来两杯已经沏好的绿茶,跪呈子忽与文姜。子忽谦让一番,便端起玉杯,稍微一抿,便放下了。文姜随后也便喝茶。谈话便暂时中止下来。
子忽与文姜饮毕,方欲再次续起话题,却忽听园外有人争吵。子忽不知何故,用眼看着文姜。文姜早听出正是诸儿在与守门人口角,眉头不禁微微皱了起来。原来那诸儿素喜文姜,闻听文姜今日在百瑰园相亲,心生妒意,故意前来破坏。不料那守门的园丁以奉齐僖公的命令,不准闲杂人等入园为由,拒不相从。诸儿怒不可遏,故意高声叫骂园丁,好让园内的人听见。文姜见侍女慌慌张张的来报:“世子来了,园丁不让进来,正在门外争吵。”文姜神态慌乱,却强做镇定,向侍女说道:“你去传我的话,就说我今日有贵客在侧,不能与兄长相见。让他晚些时候来我宫中罢。”她忙乱之际说话不曾细细斟酌,话方出口,便觉不妥,急忙拿眼去看子忽。果然子忽也用不解的目光盯着自己。文姜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文姜满以为诸儿为知趣,听了她这话自会离去,不料那侍女去了一遭,又回来报说:“世子不肯离去,只说有要紧话要和公主说。”文姜深恨诸儿不知进退,但却无可奈何,只得说道:“既如此,让他进来罢。”侍女传话去了,子忽便起身告扰:“既然你们兄妹二人有话要说,吾亦当离去了。”说罢施了一礼,就要走开。文姜慌忙止住,说道:“世子不必急于离开,我们兄妹说过话儿,便当接着相叙。”子忽说道:“既然如此,我理当避让。”文姜点点头,子忽便起身离开亭子,装做在周围赏花,却竖起耳朵,不时地朝凉亭观望。
不过片刻,齐世子诸儿便怒气冲冲地进得园子,来到凉亭大剌剌的坐下,生气道:“真是气杀我也。那老儿瞎了狗眼,竟然敢挡我去路。可恨!可恨!”文姜怒道:“你胆子也不小,跟你说了我有贵客在此,你却还来搅扰,是何道理?”诸儿平时对文姜可谓百依百顺,文姜只要说句话,他便不敢不从。但今日他挟着醋意而来,也就不顾什么了,端起文姜面前的玉杯,一口饮尽文姜未曾喝完的茶,诞着脸儿笑道:“听说妹子相中了如意郎君,我做为兄长的,哪能不来给你把把关?”说罢举目四望,原来子忽被花叶挡住,一时却看不到。文姜急于把这个瘟神打发走,便想用媚态迷惑他,遂娇声道:“兄长您看,我奉父侯之命与郑世子在这园中相会,还未说话,你便来了。若然因你而不能完成父侯之命,传到父侯耳中,你也不好交代不是?你暂且回去,晚上我再和你相叙,你看如何?”诸儿必竟忌惮他父亲,听文姜如此说,便情不自禁要拉文姜的手,文姜却故意躲开了。诸儿恼怒不已,只得恨恨的去了。
园中发生的一切,都被子忽看在眼里,听在心上。本来他觉得兄妹相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这诸儿早不来,晚不来,编编在妹妹相亲的时候有话要说,这时机就选的不对。即便如此,子忽也未曾相疑。但他接着看到侍女听闻诸儿要闯进来,那慌张的神色也不对头。既然兄妹相见,侍女神色却为何如此慌张?更让人觉得不解的是,那文姜听闻兄长要进来,又为什么突然不自然起来?这其中定有隐情。再接下来,他听到文姜说“晚些时候再相见”等语,他就更加迷惑了。按说这文姜与诸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平时无事,就当避嫌,他在妹妹相亲之时就嚷着来见,已属不妥,文姜却又说“晚些相见”,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再接下来的事更加让人看不下去了。诸儿先是喝了妹妹杯中的剩茶,后来又明显想摸妹妹的手,这其中暧昧之意,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子忽联想到僖公长女嫁到卫国,原本是配给急子的,后来却配给了急子的父亲卫宣公。那宣姜不知廉耻,竟然苟活下来。他又想起自己在齐国听来的风言风语,都言说文姜与诸儿行为不检之事。如今看来,这些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子忽想到这里,不禁牙疼似地皱起眉头,心中却暗暗拿定主意。
第六回 齐公主思春嫁鲁 郑世子固位婚陈
诸儿去不片时,文姜又着人来请。子忽坦然来到凉亭,向文姜一躬到底,辞道:“蒙公主盛情款待,子忽感激不尽。来日若有机会,定当报效一二。”话虽如此说,他心里却敞亮的很:想必这辈子也不会再相见了。文姜大惊道:“世子何故如此着忙,我们还有许多话要说呢。”子忽答道:“不必,我还有要事同高祝二位将军相商。就不劳公主远送了。”说罢深施一礼,扭头就走。就在子忽扭头不经意的一瞥之间,他看见文姜用哀求的眼神望着他。子忽私下忖道:她若心中无愧,就当坦然相别,又何必用这种哀求的眼神看我?看来她与诸儿之间,必有见不得人之事。
文姜再料不到她这一瞥,彻底断送了这段姻缘。她呆呆地回想起两人相谈甚欢的那一幕,心中羞愧交加。回去之后,她只是向父母说世子并没有明确表态,却隐下诸儿那一段故事不提。僖公闻言怒道:“我有女如此,何愁得不到一床快婿,而非郑世子不嫁耶?”自此不再提与子忽议婚的事。当晚诸儿并没有来找文姜,想必不是怕文姜怪罪,就是怕父母知道他曾大闹百瑰园,会饶他不过。文姜深恨诸儿坏其好事,更兼思念子忽,心中郁郁寡欢,遂染一病,朝凉暮热,精神恍惚,卧不能眠,饮食不香。齐国上下,都对此议论纷纷。
诸儿在文姜染病期间,借口以探病为由,时常闯入文姜闺阁之中,挨坐在文姜床头,抚摩其体,嘘寒问暖,只碍着宫人在旁,仅不及迷乱。文姜虽恨诸儿扰其好事,但必竟念着旧情,不好刻意责怪,此时又见他百般温存,也不禁气消大半。
齐僖公夫妇闻听爱女病了,便慌来探视。可巧正碰上诸儿也在房中。僖公遂责怪他道:“汝等虽亲为兄妹,但却不是小时候了,理当避嫌。今后若需问候,派一二宫人便是,不必亲来。”诸儿唯唯听命,从此除非遇到宗族祭祀等大事,与文姜见面的机会便越来越少。不久,齐僖公为诸儿聘娶宋庄公子冯的妹妹为妃,鲁国和莒国也都有陪嫁的公主。诸儿新婚燕尔,兄妹往来愈加稀少。文姜深闺寂寞,想念子忽不遂,便又把一腔情思移到诸儿身上。念而不至,那病势便愈加沉重,却羞于出口,只在胸中辗转不已。齐僖公夫妇心中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了。
且说鲁桓公子轨,在即位之时年纪就已经老大不小了。他在后宫虽有佳丽三千,却挑不出一个中意的做为元妃。大夫臧孙达进言道:“古有礼制,国君到十五岁的时候,就应该配元妃,立世子。如今君上年纪已长,元妃之位却还空着,世子也没有着落。此非社稷之福!微臣建议君上明文昭告全国,选取一位贤德之女做为元妃。不然,亦可于后宫挑选一位。”公子翚亦奏道:“臣闻齐侯有爱女两人,皆有绝世之姿容。长女已配卫侯,次女更是才貌双全,先曾欲配郑世子忽而未果,至今待字闺中。主公可派遣使臣入齐,请为君上之妇。”鲁桓公道:“太宰此言甚善。汝可代我亲往求之。”遂派公子翚请婚于齐。齐僖公先者嫁长女宣姜,闹出丑闻,在众诸侯跟前丢尽了脸面,所以对鲁国此次的求婚慎之又慎,便以爱女尚在病中为由,告诉公子翚,请其向鲁桓公延缓期限。碰巧在公子翚向齐僖公说起两国婚事的时候,文姜的一个心腹侍女也在侧。回到文姜身边之后,侍女便把鲁侯向她请婚的事,告诉了文姜。文姜本来害的就是相思病,得此喜讯,心中一宽,那病势便觉减轻。及至齐,郑,鲁三国为正宋公子冯之位会于会稷,鲁桓公又当面向齐僖公提起请婚之事。齐侯许以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再行商议。
至鲁桓公三年春季,齐僖公在赢地打猎,鲁侯闻之,便亲来赢地相会,执礼甚恭。齐僖公感其心诚,便许诺了这桩婚事。鲁侯遂于赢地大肆采办牛酒等物,聘礼亦置办的加倍丰厚。僖公大喜,便约定于本年度秋末,就送文姜入鲁成亲。至期,鲁桓公派公子翚到齐国迎娶文姜。齐国世子诸儿,得知文姜将要嫁往他国,从前爱慕之心不觉复萌,便借口给文姜送花,在花中附诗一首。
其诗曰:
桃有华,灿灿其霞。
当户不折,飘而为直。
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得到诸儿之诗,已明其意,也做诗一首,附于亲自所摘的花束之中。
其诗曰:
桃有英,烨烨其灵。
今兹不折,拒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咛!
诸儿读文姜的答诗,知道文姜不忘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