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74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74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返顶级文化偶像地位。

    因此,杨子建搞文学社,并是不某些人认为的“无聊”、“走偏”,他大力培养橡树文学社人才,一方面为未来建立工作室做人才储备,二来是锻炼自己的组织才能。

    而且杨子建长相清秀,有些中性,其实已经具备郭小四的成名条件,他的成功之路就摆在眼前,加上有《三重》、《花雨季》、《明朝那些事儿》、《新宋》、《上品寒士》等一系列校园和历史可稿借鉴,成名之路会更加宏伟、更加璀璨,更加多姿多彩!

    所以,杨子建才会编辑分组,让学生去采访,锻炼他们,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增加一定的阅历,写出的青春作品才会吸引广大读者。

    钱丽突然在后面忿忿不平地叹道:“为什么乡镇企业这么难啊!”

    杨子建解释道:“因为没政策,因为乡镇企业有活力。在与国营企业竞争中,乡镇企业几乎每战必胜。但城市是国营的天下,报纸也要看国营脸色。乡村才是乡镇企业的基本盘,因此乡镇企业必须依靠乡镇领导,并担负起农村的就业、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功能,才能生存下来,这才是我们能报道的。”

    这时,铃声响了,林老师开始上课。

    课间操后,杨子建又接了一大堆信件,这些读者来信,不仅有南剑市的,还有省内其它地区的。至于表作品,因为杨子建采取精品专栏路线后,表数量减少,只有两封样报:《南剑青年报》表的《杨老师的趣闻》和《南剑侨报》表的《竹林深深东岳庙》。

    《杨老师的趣闻》是写英语杨君老师的人物小品,杨子建把杨老师讲课的一些搞怪说笑段子整理出来,然后交给林可纯老师、杨君老师审阅。林老师当然是激烈反对投稿表,因为有损老师的形象,但杨君老师却大力支持。

    杨老师是美国“海龟”一只,为人诙谐幽默,擅长与学生互动、引导、交流,可以说,他把美国教育模式弄到一中实践,有些像“新东方”的英语教学,他就经常把自己比喻成可爱的熊猫,因此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所谓“严师”形象,甚至还提供了一大堆的幽默教学的段子。

第131章 风光无限(求收藏推荐)() 
杨君老师也是

    杨子建准备和杨老师联手炮制一批“校园日常趣事”系列文章,为此,杨子建也不惜“丑化”自己,和杨老师互动,成为一对“搞笑”师生。

    楚女上周看了这篇有点化的教学趣味散文后,也是大为惊喜,当即在杨子建的新专栏上表。

    对了,关于他杨子建的专栏名称,这个星期又有了新变化,楚女所在的编辑部认为“中学生新星”太含糊,直接改为“子建校园生活”,而《南剑日报》的丹霞专栏,箫鼓也觉得“韵古乡新”太繁琐,直接改为“话说南剑”,简洁明了——其实回到了历史的原来轨道,前世杨子建就是用这个专栏名称的。

    编辑改专栏名称是很正常的,或许一开始比较仓促,后面有了新点子,或许同事提议,或者读者建议等等,觉得合适就改了,反正这又不是正式的商业品牌。

    当周一的《南剑青年报》送到各科室、教室后,很多师生看了“子建校园生活”专栏的第一篇《杨老师的趣事》,纷纷笑了起来,笑点低的人则被逗得捧腹大笑。

    比如有次“六一”的时候,班上同学咕咕嘀嘀吵吵闹闹,杨老师走进来,不禁奇道:“抱歉,我好像走进小学教室了,ppynt闲话,说她水平不够之类的,有损威望,但现在好了。

    杨子建其实没有过问,他是认为汪滟表不了的,可能因为她的诗歌内容很俗气,结果出乎意外——可能是写出了校园生活美好的一面,所以楚女才选上吧。

    汪滟泪眼汪汪地望着子建道:“谢谢你。”

    杨子建奇道:“这专辑上周就定好了,你现在谢我干什么?”

    汪滟恋慕地看着杨子建,温柔感激道:“我知道自己那诗很一般,无论是句子还是意境,都不足以上报。楚女能采用这诗,肯定是你帮我说了好话。”

    杨子建嘴角一撇,此时汪滟感激涕零,可不能泼冷水,否则后果堪忧,一个过背摔都是轻,他心虚侧头过道:“嗯,你继续努力!”

    时间飞逝,转眼周三到了。

    这几天,杨子建早上和汪滟跑步,但每次都能遇到林老师,只不过林蓉只在周一跑了一次后,周二周三就又失踪了,只有蓝雪还坚持跟着。

    到了晚上,他就求教于张瑾,主要是按张瑾所教的“糖葫芦串学习法”,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疏理掌握,使它们系统化,开成为一个个完整的知识生态链。在这方面张瑾经验丰富,她每天都会列出一个知识概念表来,督促杨子建好好地背起来,然后给他分析理解透彻。

    其实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杨子建,毕竟他前世已经学过一遍高中课本,虽然过了二十年绝大部分还给了老师,但记忆碎片仍在,通过系统化“复原”,效率立即大大地提升。

    这两天晚自习上,汪滟出奇的没有干扰,大概认为杨子建现在学习成绩正踩在危险线上,汪滟自己成绩也是不上不下的,没资格教人,所以只有让杨子建求助于学霸。

    当然,这与桌位有关系,张瑾坐在四组第八桌,杨子建坐在第七桌,汪滟坐在第六桌,刚好把张子建夹心饼,没有监控也会监听,但张瑾为人寡言少语,除了学习上滔滔不绝外,与杨子建极少交流感情,在她认为,悉心给杨子建“开小灶”就是最好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杨子建和张瑾配合默契,汪滟也相当满意。

    周三早上课间操。

    门卫送来信件,杨子建在《南剑日报》的丹霞版“话说南剑”专栏刊登了第一篇专栏作文,这次表的是《鲤鱼洲古亭记》,并非南塘镇的,而是写南剑市闽江一座河中沙洲,有古老的石板拱桥与岸边相连,游人可以到沙洲上游玩,是南剑十三古景之一,它像一条美丽的鲤鱼,又似一艘古老的帆船,游弋在历史之河中,又可观看整个南剑市的展变化,见证新时代的辉煌。

    除了专栏,箫鼓编辑还特意写了一篇《韵古乡新——读杨子建家乡散文有感》——

    “杨子建虽然年轻,但文采照人,底蕴非浅,思想深远,古韵盎然,又带着时代的新气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他写最多的是南塘文化散文,因为这是他的家乡,他在那里成长、学习生活了十五年,古祠老宅,井巷掌故,山野故事,小镇民俗,至于桔子成熟、水稻收割的声音,乃至奇幻缥缈的山鬼,都写的‘土’香‘土’色,流光溢彩,情思绵长……”

    其实就是一篇推介、吹捧的文章,当然,由于杨子建在这一个多月来,表了三十多篇的散文、诗歌、散文诗、,庞大密集的“文字轰炸”,加上风格鲜明,让人印象深刻,更由于上《南塘风雨桥》轰动全市十三个县市区,因此箫鼓的读后感,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132章 《读者》转载(求收藏推荐)() 
在《南剑青年报》和《南剑日报》开专栏,这两件事对杨子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从此,杨子建在南剑市有了两个重要的稳定的“话语平台”,有了两个宣传自己文学观念的“道场”!

    从此,南剑市的读者也不用到处翻报纸找杨子建的作品了,每天固定花五分钱,就可以杨子建“讲述南剑市、南塘镇的历史古迹、文化人物”的文章,渐渐地就会形成稳定的读者群,或者说是粉丝群。

    在这堆信件中,杨子建还收到五笔稿费单,其中有一笔是《闽省日报》那篇《虎川观日出》的汇款单,三千多字的散文有95块钱,稿费不错,加上日报、侨报、青年报等寄来的稿费单子,他今天收入共有168块钱。

    杨子建从抽屉取出一个帐本,用圆珠笔细细核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从9月初到今天1o月9日,他表作品34篇章,共收到稿费和学校奖励833块钱,给了家里3oo块钱,然后生活费交通费8o元,给三个弟妹买各种礼物花了4o多块,现在口袋里还有4oo多块。

    其实关于杨子建的稿费收入,已经把林可纯吓了一跳。

    林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月工资也才4oo多块,初中部新分配来的老师工资也不到3oo块钱。杨子建靠着写作,居然过他们一倍以上。不过,想想鲁迅、郭沫若、贾平凹、王朔这些名家的稿费,杨子建又是九牛一毛了。

    第三节语文课上课前,林老师还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由于南剑市许多读者向gs兰州的《读者文摘》推荐《南塘风雨桥》,经过《读者文摘》编辑部审核,并获得《南剑日报》责编箫鼓同意,决定转载刊登这篇作品。箫鼓打电话通知林可纯时,说到时还会寄来一笔稿费。

    “gs的《读者文摘》?”杨子建愕然细想,马上明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的《读者》啊,后来因为与美国的《读者文摘》的版权纠纷,才改为《读者》,这可是千字五十元,《南塘风雨桥》有两千多字,那就是又有一百多块稿费了!

    最重要的是,这份杂志非常有名,读者众多,老少咸宜,是中国文学的心灵鸡汤!他杨子建上了这本杂志,基本上在全国读者前面挂了号,为全国成名打下了基础,他记得,南剑市还没有作家作品被《读者》转载过。

    “感谢南剑市的读者,感谢lz市的《读者》!感谢v,感谢一中,感谢箫鼓,感谢林老师……”杨子建兴奋得手舞足蹈,胡言乱语。

    “杂七八糟!这有什么好高兴的?”林老师看到杨子建见钱眼开,立即恨铁不成钢地喝斥道,然后对他的三观狠狠纠正了一番。

    杨子建万分感激,他现在明白了,学生写作获得学校和老师支持有多么重要,特别是语文老师林可纯,他除了是监护人之外,差不多还当了经纪人,而且还是免费的,杨子建几次买礼物给他,都被他退回来还臭骂了一顿,只能送点家乡的土特产,比如桔子、笋干什么的。

    第四节一下课,崔老师就过来通知杨子建道:“下午两点,市作家协举办一场重要的‘金秋座谈会’,非常重要,全市所有报刊编辑都会参加,并邀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少四代作家参加,你和马秋远被邀请,一定要到!”

    杨子建不禁苦脸道:“我下午有三节课,微机课和班会课还好说,但还有一节是杨老师的英语课,杨老师虽然和气,但其实很不好讲话,他老人家的课可不好请假啊!”

    崔老师当然不容杨子建退缩,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去给他做工作。”

    过了好一会儿,崔老师回来了,脸色铁青,有些无奈道:“你英语成绩不太好,杨老师不同意你请假,经过我苦苦解释,他最后同意了,但他晚自习会亲自来给你补习。”

    然后很遗憾道:“只不是,文联举办的欢迎晚宴,我们都不能参加了,因为他晚上轮值,我得替他顶上。”

    杨子建只好抱歉并道谢。

    其实这次杨子建是真心想参加文联“金秋座谈会”的,之前,因为要上课,他已经没参加好几次了,况且这次可以认识各大市报的编辑。

    这时代南剑市报刊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