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2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2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雪热情开朗,很快就找到了同龄女伴,叽叽喳喳地聊了起来。

    杨子建看着她柔美的秀发、优雅的背臀,飘逸的黛蓝印花长裙,健康结实的小腿裹着白色锦纶丝袜。犹豫半晌,他仍忍不住走去和她搭讪道:“蓝雪,你今天穿得很漂亮啊!”

    蓝雪咧开嘴,礼貌地干笑道:“谢谢,你也很帅。”

    然后又回头和女伴聊天,显然并不想认识哥哥的同学,一个回家仍穿校服的怪人,她不知道,蓝色白条的校服已经是杨子建最好的衣服。

    杨子建叹了口气,回到苗光辉旁边,这时,刘德成已经买了票,发给大家,然后他们几个不停地聊天,而杨子建只在一旁听着,感受着九十年代的旅途气息。

    七点五分,似乎晚点了几分钟后,火车进站,在车站管理员和乘务员的喝叱下,急于下车的旅客与等待上车的旅客井然有序,最后杨子建与同学上车,不久火车启动。

    铿锵铿锵

    火车驶过铁路桥,然后经过南塘镇,此时,镇内已经万家灯火,杨子建看着镇南的一个小亮点,那大概是自己的老家了。

    一路火车,闻着这个时代车厢里特有的油味,杨子建感到阵阵反胃,恶心欲吐。

    好在路程不长,大约半个小时后,火车到了南剑市。

    随着同学下车,杨子建又觉得浑身轻飘飘的,精神恍惚,眼皮打架,困得要命。

    浑浑噩噩中,他被两名同学架着,走了不知多少的路,回到了学校宿舍,然后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第3章 高中凌乱的早晨() 
深夜,凌晨。

    杨子建终于醒了过来。

    床铺四周挂着蚊帐,房间幽暗,因为天气炎热,窗户半开,山风习习,推得勾架住的木框窗“嘎吱”作响,这时云朵移开,月光斜照在玻璃上,皎洁如水。

    这个房间呈长条形,两排木式双层架子床靠墙而立,杨子建就躺在右墙角临窗的下铺,一排课本和学习资料靠墙堆垒,砖墙的上方用钉子架挂着校服,似曾相识的鼾声此起彼伏,以及各种鞋袜脚臭味阵阵袭来好熟悉的学生宿舍。

    宿舍中间横排两张课桌,上面摆放着九个插着牙刷牙膏的杯子,叠成小方块的毛巾整齐摆放在杯口上这是军训教的,并成为宿舍的评分标准。

    黄粱一梦?

    夜风从窗口吹进蚊帐,背脊的汗水变得清凉又黏稠,这种触感让他确定这不是梦。

    通过玻璃窗幽幽的反射光线,他对准语文的书脊,从书堆中抽出崭新的课本,探到床外借月光翻看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必修第一单元、记叙文、一雨中登泰山预习提示、从火车上遥望泰山

    第一篇雨中登泰山写着小字、标记,划着曲线横线,后面篇章则清洁干净如新。

    现在是九一年的九月九日星期一,高一刚开学不久。

    掀开蚊帐,蚊子嗡嗡声立即冲进来,他伸手拍了拍上铺的床帮,上铺睡着一个小胖子余冒,他父亲是赤脚医生。对面架子下铺侧身而睡的林逸,是自己的同桌,白肤卷发,有些混血的味道。

    林逸上铺是谢小钦,小圆脸非常动漫非常开朗,是他在学校最好的朋友。谢小钦前面是周至锋,父母是商人。周至锋上铺是孟云,说话轻声轻气,爱摆兰花指,很有点京剧青衣的味道。孟云前铺是唐伟权,高大周正得像军人,声音有股磁性,此外还有范龙、顾安军,这两人都是煤矿子弟。

    405号宿舍共十个铺位,但只住了九个人,都来自乡镇和厂矿,另外一人因病请假,要一个月后才入学。

    杨子建像梦游一样,双眸闪着猫眼的幽光,一一看着同舍兄弟,然后来到门口,咦呀一声打开,踱步到走廊,小臂贴着清凉粗糙的水泥护栏,凭栏远眺。

    天高,野旷,山峦起伏,空气清鲜。

    这是高中男生宿舍第四层,宿舍区位于山顶,学校又在城市边缘,走廊背对着城市,视野只及西边的山区,山后是西坡村,到处是层层叠翠的树木和零星如水墨般的农舍,蜿蜒陈旧的水泥山路尽头,有一座森严的看守所建筑。

    朝走廊左边远望,才能看到数公里外城市的一角,即使是深夜,明亮的路灯霓虹也显示出一派灯火辉煌。

    南剑市是一座闽西北山城,著名的工业城市,城区有百余万人口。

    南剑一中建于城西边缘的小山上,山不高,山顶到路面的垂直距离不过一百五十多米,丹霞地质。宿舍就建于山顶。学校依山而建,分为三个层次,顶层是学生宿舍区,中层是教职工公寓和食堂,底层面积最广,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院、操场、花园等功能区。

    丹霞秀丽,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仿佛一座秀美的小景区。

    校门口隔着一条主干道,就是闽江。

    杨子建就站在山顶宿舍的顶层,一件背心,一条裤衩,夜风吹着好不凉爽。

    山顶视野最好,但其实环境最差,四周山头都被推平,没有多少树木,并排建了四座三层高的宿舍楼和一片简陋的沙砾大操场。

    再过一个半小时,他就得和一千多名学生去沙砾操场做早操,而且每天如此,想想就要吐。

    咚咚咚咚

    市中心的巨大钟楼的钟声传来,那么熟悉,那么悠扬,这是历史的声音。

    钟声过后,就只剩下山风发出呼呼响声,四周一片寂静,跨越二十年的清冷月亮斜照在身上,让他不禁回想这二十多年后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高中三年的经历,九十年代的高中生,该怎么出人头地,怎么掌握未来。

    光凭学习是不够的,前世他的成绩处于中下游,考上的也是一所南剑普通职业高校,后来还是靠着写作才华进入体制内,至于炒票他是不会的,经商绝无可能他在大脑中不断总结,细心筹划,苦苦寻找出路。

    不知不觉中,月亮沉入西山,在天空暗淡下去时,东方逐渐出现的一抹鱼肚白。

    五点半,万籁俱寂,四野无声,无数学子还沉醉于甜蜜的梦幻中。

    叮铃铃

    学校宿舍那尖锐的起床铃突然响起,惊醒一千多名初中、高中的住宿生。

    四层十三间宿舍,睡得正酣的学生,迷迷糊糊地从被窝里伸出脑袋,懒洋洋地舒展一下身子,手忙脚乱地罩上浅蓝色白条纹的校服,纷纷走出来,端着脸盆打个哈欠从杨子建的身边走过,包括自己的舍友们。

    只有谢小钦端着脸盆走过来时,用手肘顶了一下他的后背叫道:“子建,快去穿衣服,我们一起去刷牙洗脸,然后去吃饭,哈,昨天我妈妈带了一罐酸菜红烧肉来,咱们好好享受一番!”

    杨子建听了,不禁口舌生液。

    杨子建只有一米六多的身高,谢小钦比他还矮一点,按身高排座位时,谢小钦刚好坐在他的前面,两人因此最先认识。

    谢小钦的父亲是前坪镇中学老师,母亲开店,家里比较富裕,因此常给他带来各种可以较长时间保鲜的肉菜或肉松,而谢小钦为人开朗大方,喜欢与朋友分享,杨子建不仅与他是前后桌,还是同舍左右铺,因此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沾了口福。

    呵呵一笑,杨子建带着一份积累了数十年的“深情”目光,狠狠凝视了谢小钦一眼。

    谢小钦被认识才十多天的新朋友古怪的目光弄得背脊一阵发凉,然后眨眨眼,迷惑地看着杨子建走进宿舍,从床底拿出脸盆,从桌上取走牙刷杯子放进脸盆,杯子上放着毛巾按军训的要求叠成小方块,被他提起来一抖,成条形披在肩膀上。

第4章 好基友() 
杨子建和谢小钦并肩走下一楼,在一排长长的水槽前接水刷牙。

    没过一会儿,山顶四栋宿舍楼里的上千名寄宿生都醒了,男男女女,喧哗一片。

    刷牙洗脸后,杨子建和谢小钦在舍监老师的哨声催促下,马不停蹄跑到宿舍侧面的沙砾大操场集合做早操,稍歇片刻,下山到教学楼高一2班进行早读。

    此时早晨六点多,教室内学生只有一小半二十多人,都是来自乡镇和厂矿的寄宿生,杨子建在三排第二个座位,教室内“嗡嗡”念书声一片,都趁着早晨精神最好的时候背书,包括前桌的谢小钦和左边同桌的林逸。

    杨子建盯着林逸那一头自然曲卷的粽发看了半晌,林逸正额头顶着桌沿,书本放在膝盖上埋头背书,嘴里“嗡嗡”地默念着词汇。

    后桌,是四大班花之一的钱丽,也埋头苦读,只能看到头上柔顺齐肩的乌黑秀发。

    全班差不多都这样旁若无人的读书背书。

    说起来,九十年代初没有划片入学,能进南剑一中的学生,几乎都是全市初中的前三甲,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精神和荣誉意识,因此南剑一中的升学率非常高。

    一时间,高一年段七个教室传出“嗡嗡”的念书声音,乍一听好像是寺庙里的和尚在念经,无论是真想读书还是被迫读书的人,都会在这种氛围下,自觉地开始早读,只有杨子建除外。

    杨子建有些不知所措。

    今天是九月九日星期一,按课程表早上的课程,他书包里装着物理、语文、数学和生物课本,但他没有学习计划,或者说前世的学习计划早就忘光了,不知道该背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需要加强记忆,哪些公式定义还不理解。

    或者说,他已经不习惯高中那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所谓应试教育,就是把人当成机械,每天按班就部地听课笔记,背好要点,做好复习,不断答题就够了,并且每天每天不断温故知新,将知识刻在嘴巴里、眼睛里、大脑里。

    高中学习,不需要创意。

    杨子建无奈地叹一声,开始随大流早读,低着头背诵数学公式、生物定义、英语单词、语文注释等等,没想到,只在大脑背了一遍,那些差不多还给老师的知识,就几乎苏醒过来,这让他兴奋不已,决定在完成挣钱大业后,花一段时间将高中三年课本知识再重背一遍。

    饥肠辘辘地早读了半个小时,食堂铃声响起,开门放学生进来早餐。

    杨子建与谢小钦走在一起,过桃李苑、天桥、西坡道,随成百上千学子走进高大宽敞的食堂。这里有如一座巨大的仓库,前面十个小窗口前排满了人。四周一片喧哗,锅碗瓢盆撞击着,菜香菜香四溢,学生们难得轻松地享受闲暇时光,因此动嘴闲聊的兴趣远超动嘴吃饭。

    杨子建与谢小钦,以及谢钦的同桌林峋,还有另一位是谢钦的同镇同学、老乡兼好友坐在一起,那老乡与谢小钦不是同班,因此杨子建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或者曾介绍过但他完全给忘记了。

    四人占着半张圆形餐桌,凳子是连在一起的圆圈,要跨起去才能就坐,四人早就饿了,一起低头“嘶嘶”地喝着稀粥和啃着馒头,筷子不停地伸向酸菜红烧肉的盆子。

    吃了半饱后,杨子建才满足地长叹道:“哇,终于活过来了。”

    谢小钦的老乡似乎很不高兴地老瞪着杨子建看,因为杨子建的吃肉菜最多,筷子如飞,如同饿死鬼,而且他居然连食堂菜都不打一份,光是厚着脸皮吃谢小钦的自带菜。

    杨子建有些尴尬,他确实为了一个计划,想省点钱。他现在全部财产不到二十块钱,饭票还够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