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小作家-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子建拍了下手掌,叫大家安静下来。
“嗯嗯。”他发了几声,忽然发现,汪滟后勤做的不合格啊,这次成立大会,居然连杯茶水都没有准备,刚才讲了半天,喉咙都干了。
杨子建只好吞口唾沫,略带沙哑道:“资金问题解决完,现在我们讨论一下稿件。”
第35章 简单就是美()
“写通讯稿只是为了维持社刊存活,我们拿了钱,还要在社刊上写明赞助单位,告诉人们,这些单位在支持南剑一中教育。但一本刊物的成败,主要看内容质量和影响力也就是大家作品写得好不好,能不能吸引同学们去。”杨子建郑重道,“因此,请大家多写一些游记、学校故事和家里生活的记叙文,要言之有物,至于什么抒情诗歌就算了”
一位女生立即不满道:“凭什么诗歌不行,你的处女作不就是诗歌吗?”
这个问题好矛盾,杨子建讨厌诗歌,但学生喜欢用这种体裁抒发感情他思索半晌,不知该怎么回答,咬牙切齿道:“诗歌也行,但在社刊的篇幅中只占十分之一。毕竟诗歌难写,而且没有标准不好选稿。”
社员们听了,倒也无所谓。
作为问题大王,林逸又问道:“怎么样才能写好文学作品呢?作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是什么?”
杨子建反问大家道:“你们说,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技巧。”
“量,词汇量”
杨子建摇头道:“不对,是兴趣!有兴趣才有激情,才能带来灵感和创意。作文只要不出错就行,文学作品需要新意和激情。会写作文的,不一定会写文学作品。但会写文学作品的,一定能把作文写好。你们都是优秀学生,都是按着课本要求来写作文的,写出的东西绝对算得上优秀,考试过关毫无压力,但是,你们真的喜欢写作文吗?”
这个,有点复杂,在场有一半是冲着提高作文水平来文学社的,因此众人一阵沉默。
杨子建道:“我们现在是应试教育,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高考,为了上大学,就像古代人读四书五经目的为了考科举当官一样,这怎么可能培养出兴趣来?没有兴趣和热情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叫文学?报纸副刊就有一个好处,它不要文笔有多好,更不用结构有多严谨,它只要内容,只要把生活的情趣点点滴滴写出来,就能发表。”
“我的生活,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我每天六点起床吃饭,六点半至七点到学校,然后十一点半放学我们每天两点一线生活,哪有什么情趣?”一个女生苦着脸道,“我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深夜里,偷偷看一下琼瑶和岑凯伦的。”
“就是,我上星期天用零花钱买的三毛名著撒哈拉沙漠,昨晚被妈妈发现给没收了!”一个女生悲伤道,“当学生没人权啊!”
“我只会做命题作文,连日记都懒得写了”
文学社会立即变成了诉苦大会,批判大会,同学们纷纷抱怨无休无止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考试以及老师父母那苍蝇一般嗡嗡嗡的警告督促。
“嗯哼!”林老师满脸铁青地冷哼一声道,“等你们考上大学,就会知道,你们的父母,你们的老师和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们好!”
汪滟也义正辞严道:“林老师说的对,专心学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学生的本份,在完成本份的时候,可以适当培养一下兴趣,但兴趣还是为了学习服务。”
“唉”二十几人一齐长叹。
杨子建笑道:“你们别忘了,我们文学有一个好体裁,就是游记散文,从雨中登泰山到长江三峡,这都是采风的好理由啊!我们去游览风光,寻古探史,了解我们南剑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这些只要是南剑本地人,我相信都会有兴趣,而且还能趁机散散心,劳逸结合”
汪滟道:“相信大家看了杨子建写的南塘风雨桥,我们这个周末采风的地点,就是南塘古镇。我已经联系到了轴承厂的厂车,周六下午一点出发,四点回城,大家有没有意见。”
这可是合法合理、正大光明的旅游,全体社员的激动了,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
“哇,去南塘,我从没去过。”
“社长万岁!”
“我今天才知道,社长您是智慧与美貌的化身!”
“秋游!野炊!”
“我该带些什么工具呢,帐篷?相机?”
林老师连忙命令道:“你们每人都要带着笔记本,要边看边记录。”
杨子建也道:“采风的时候,只带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一支笔去,别去用大脑思考、评论和抒情。要用你们能想到的最美的语言,把你们印象最深的景点描绘出来就行了,然后多听一些当地农民讲的掌故,将它补充进作品里,这就是最好的游记!”
林老师阴森森地威胁道:“如果你们没写好作品,就没有下次采风了。”
大家一听,士气立即降低一半。
杨子建连忙鼓劲道:“放心吧,我是主编,会教你们从怎么轻松写作的。”
同学们又高兴起来,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作文请杨子建指教,杨子建也不客气,用笔大刀阔斧乱砍一番,将精力过剩的“激情”和“高论”通通砍掉,留下一小部分升华就行了,而林逸的、孟云的诗歌,杨子建扫了一遍后,改都不改就扔了
“好高骛远,一个学古龙,一个学顾城,拜托,你们能不能像个高中生?”
说得两人面红耳赤。
还别说,杨子建从二十多篇作文中,选出了四篇可以刊用的作品来,其中就包括钱丽的一篇宿舍小故事,他欣慰道:“这四篇你们誊抄一下,等社刊出来,我会连社刊一起推荐给南剑青年报,应该会发表。”
这激发了学生的更大热情和比较的心思。
林老师一时兴趣,拿过这四篇作文来看,这都是日记类作品,确实写出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和感悟,很简洁明了,却让人回味无穷,因此点了点头,不说话。
林逸、孟云等一些学生,也传看了一下那四篇“优秀作品”,挺简单嘛!
杨子建最后语重心长道:“其实好作品都很简单,就是你们身边忽略的东西。你们别去看高远的天空,而应该注意路边的小草,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美丽。”
第36章 三编辑会审()
周五早上,下了快一个星期的雨,终于停了,幸好是阴雨天气,闽江没有带来洪灾。
转眼间,太阳又像暴君般君临天下,威风凛凛,炙烤着一切。蝉鸣又响起,灰色的蜻蜓、白色的蝴蝶又飞满了校园,林荫道、桃李苑、百草园、枫树林等处又生机勃勃。
课间操后,杨子建、林逸、林峋、谢小钦四人结伴回教室,个个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主操场位于公路旁边,是学校的最底层,到教学楼区有一排七十多级的台阶,每次来回都相当于一次短跑。
几个人一边爬着台阶,一边谈论范晓萱和刘晓庆谁更美,杨子建和谢子钦跟在后面有些气喘,他们一个身弱,一个发福。
“你们身体也太差了,以后要多锻炼。”这时,一个声音从上面传来,大家抬头一看,居然是林老师站在甬道边,板着一张臭脸。
四人只好道:“林老师好。”
林老师摇摇头,恨铁不成钢似的扫了一遍,最后落到杨子建身上喝道:“杨子建,你跟我走一趟。”
“啊?”杨子建瞅着林老师,发现他面容虽然严肃,但眼色似乎带着笑意,立即放心了。
林峋羡慕地看着杨子建的背景,对谢小钦道:“唉,会写作文真不错,可以经常旷课。”
林老师带着杨子建走向办公楼,然后温和道:“十多分钟前,南剑青年报的楚女,南剑日报副刊部的两名副刊编辑,差不多前后脚,都来学校找你了解情况。”
“什么,青年报的楚女、日报的言丛和箫鼓,三位编辑老师一起到一中找我?”杨子建记得,言丛和箫鼓虽然同在一个报社,但似乎并不对路,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
林老师眼神欣慰道:“校长亲自接待他们,教研室副主任、语文组组长庄老师还把你写的那三件命题作品给他们看。我出来时,他们都说非常优秀,可以发表!”
杨子建有些哭笑不得,那几件作品,荷塘月色是“借鉴”的,我的骄傲,我的一中是一篇软文,至于百合花,是前世一篇不成功的小散文诗,没想到居然会被器重!
校长办公室,茶香缥缈。
刘主任煮水,赖校长亲自摆功夫茶,很有点文人雅士的味道。
赖校长其实也算是文人,他的书法不错,古诗也非常规范,出版过一本由教育论文与散文拼在一起的文集,厚得像砖头,在教育界名声非常响亮,不然他也当不了市一中校长,这可是由市委任命,副处级的职位。
自然的,校长范儿大,极少接待记者。
但这次不一样,这三位记者可不是普通记者编辑,他们还是著名诗人作家,是当前南剑市名气最大的文学伯乐,从文坛地位上看,这三位的影响力,不会比市作协主席低。
而且,是三人一起来,一个人也就算了,三人的话,这份量就有点大了。
而且,他们还是专程为一中的某位天才学生来的南剑市五百多万人口,发表过作品并坚持创作的大小作家也有上千人,但除了十几个名家,其他人编辑根本不会去关注,但偏偏这三人共同关心起杨子建来。
本校的学生有出息,当校长的也光荣不是?
“我和南剑日报总编萧庆贞是老朋友了,十五年前,我们在左田县的乡村中学一起教书,他的新闻报道写的非常好,不过我们眼光不一样,我喜欢沈从文,他喜欢冰心”赖校长谈笑风声。
言丛温文尔雅地附和着校长的话道:“从沈从文的边城,可以看出他的风文寂寞恬淡,有种道家的思想。”
箫鼓则有些郁闷地喝着茶水,他属于比较纯粹的文人,不善言谈,特别不喜欢和级别高的领导应酬,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表现太随便的话显得不尊重,表现太严肃的话浑身都不自在。
于是,箫鼓装模作样的看杨子建的作品,诗写的非常清雅,朗朗上口,可以当歌词使用。歌颂学校的散文虽然也非常优秀,但让人看了头皮发麻,散文诗一般,但也马马虎虎过的去。不过想想这几件作品是在一个多小时内,在十几位老师的监视下写出来的,就让他不禁感觉到不可思议。
他于是问道:“杨子建还有没有写其它关于家乡南塘镇和南剑市名胜古迹的散文?”
“有有有,杨子建非常勤奋,学习认真,几次测试,在我们老师的督促和教导下,他的各科成绩都在全班十五到二十名之间”刘主任先习惯性地自吹了一下教学成绩,然后才转到正题,“他经常看南塘镇志和南剑府志,写了很多篇家乡内游记散文,不过他家境困难,急需用钱,因此都寄到各个报刊,到今天为止,已经发表了九篇了,写南塘镇的就有五六篇。”
赖校长沉重道:“杨子建家境很糟糕,差点辍学。一中为给杨子建一点经济上的补助,并鼓励师生多写些宣传一中的优秀新闻和文学作品,特别通过了信息宣传奖励办法”
这时,语文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