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顺流而上 >

第97部分

顺流而上-第97部分

小说: 顺流而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太监笑了笑,道了句“那就辛苦乡君了”,侧身往前引路。

    一行人还没刚走几步,就听身后一个甜甜的女声喊道:“靳姐姐慢些,且等等我。”

    元姐连忙转身往后看去,只见一个鹅黄色撒花褙子的姑娘,娉娉婷婷地走过来,正是戚棠。

    元姐再见到她,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觉。

    要说自己身受重伤,鬼门关里绕了一圈,和戚棠那一推自是再也分不开关系的。可要说如今加在她身上的“勇嘉乡君”的荣耀,那确实也是戚棠这一推的功劳。

    她不知道皇上皇后是否知晓此事。论起来,她到底还是救了公主一回,真心的还是被迫的,只要戚棠不站出来指认她,天下人,便都以为她舍身救主,勇气可嘉

    。

    而戚棠,偏偏什么也没法说。不然,她一个将门贵秀,做出此等拉人受过的事,叫天下人怎么看清宁伯府,又如何看待同是清宁伯府女儿的当今皇后呢?

    元姐停下脚步,笑望着戚棠,淡淡地喊了句“戚妹妹”,便不再言语,她只想看看戚棠如何对她。

    虽是追赶旁人的脚步,可戚棠依旧步履稳健,优雅从容。

    元姐也不催她,只静静地等着。

    一股龟甲香的气息,随着戚棠越发临近的脚步,浓郁起来。

    龟甲香便是极好的桂香。

    元姐看着戚棠娇俏的脸庞,忽的想起了那次从王府别院归来,她与戚棠同乘一车的情形。

    那一次,她的发丝上浸染了桂花林浓郁的香气,她曾散开头发,散了气味,就是怕一路上浓香熏到了旁人。

    然而戚棠还是拿绣帕捂了口鼻。

    她下车到风口处消散气息,遇上了戚棠的胞兄,与戚棠从小长到大的戚朗。

    戚朗说,她身上气味已经很淡了,让她赶紧回去吧。

    她当时还想,约莫是戚朗为自己妹妹感到抱歉,所以说了这话。

    后来,葫芦瓶一事,她才知道,戚朗自小与众不同,与气味一道十分敏锐,而戚棠,却并无此能力。

    龟甲香的香气直扑元姐鼻尖,她看到戚棠甜腻的笑容,忽然想飞奔起来,再不想和她有一丝一毫的亲近。

    这样美丽的面貌,甜美的声音,尊贵的身份下,竟然是一颗虚情假意、故作姿态的心。

    这是为何?

    “姐姐几时从家过来的,走的哪条路呀?”戚棠笑咪咪的问。

    元姐觉得这个没什么好隐瞒的,不过是平日里闲聊的话罢了,直接便说了。然而她说完,却没注意到戚棠眼里一闪而过的恼怒。

    之后戚棠不过又跟她说了两句衣裳首饰和娘娘公主之类的话,二人便到了皇后如今住的坤宁宫。

    戚棠与她的谈话到此为止,正如元姐所猜,她闭口不提元姐受重伤一事,更是连乡君都不敢提及。

    元姐在心里暗自摇头不已,戚棠果然不是个能够深交之人,甚至说,要离她越远越好。

    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的皇后寝宫,富丽堂皇,比之王府正院不知华丽了多少。

    可元姐看着上座淡淡笑着的皇后,却觉得这座宫殿里,毫无春末夏初的暖意,反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她和戚棠上前行过礼,皇后拉了她问些受伤修养的事,打发了戚棠往柔福公主宫里去了。

    元姐看着比之往昔,略显憔悴的皇后,心里暗暗惊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妃做了皇后,却反而憔悴起来。

    皇宫,果然是天底下最金贵的牢笼吗?不光锁住了人的身,更锁住了人的心。

第一百七十七章 点拨() 
皇后的事,自然轮不到元姐一个小丫头置喙。她从善如流地接受了皇后的安排,没过一会,也由宫女引着,往柔福公主宫里去了。

    戚棠自是已经在了,她还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章琳琳。

    章家当然跟着当今的皇上水涨船高了,皇上一出手,就是个户部右侍郎。章琳琳如今可是侍郎千金了,虽然有王丽和李光平的事情牵扯了她一下,可这并不打紧。

    何况外人不知其中种种,只道是章琳琳年纪正当婚配,又尚未定亲,前来打探的人连章家的门槛都踏破了,好不抢手。

    不过章家架子端得十足,好似都要看一看,又好似谁都看不上。私底下,也有几分不屑章家行径的话传出来。

    元姐胡思乱想间,柔福公主却跳下椅子,往元姐身前跑过来了,边跑还边喊“元儿姐姐”。

    柔福公主竟还顾及着元姐胸口处刚愈合的伤,着急忙慌地跑到元姐跟前,却又生生顿住了脚,只小心地拉了元姐的胳膊,昂着头问她:“姐姐身子大好了?”

    不及元姐回答,柔福公主突然扁了嘴:“要不是姐姐舍身救我,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父皇母后了!”

    说着,泪珠就要往下滚,元姐看了也跟着心里发酸,连忙掏出绢帕替公主拭泪。

    不枉费她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柔福公主到底和旁人不一样,至少,元姐看得出她的真心和感激。

    小姑娘家家的,眼泪来的快,去的也快,转瞬间,又咧开嘴笑了。她拉了元姐往上座去,一副自家亲姐妹的模样。

    初时元姐还有这不适应,毕竟她从未受过如此优待。可柔福公主态度坚定,非要拉了她同座。

    连公主身边的尚宫也道:“乡君莫要辜负公主的好意了,快去吧。”

    恭敬不如从命,况且自己好歹也是个乡君,比之戚棠和章琳琳,身份上还高上一节,也算受之无愧了。

    章琳琳在一旁看着,心口有些抽搐。她没想到,这个连王丽都看不起的,山村里出来的丫头,竟然有些不为人知的身份,还时运甚好,步步高升,如今还凭借救了公主一命直接飞上了枝头,变成了乡君。

    要知道,皇后亲妹,清宁伯府的嫡女也还没这个待遇。

    想到戚茉如,眼前这个皮笑肉不笑的戚棠才是真正的难受吧。

    论起来,她才是公主的亲表姐,所谓姑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而公主却对她远没有那个靳湘元亲近,不知戚棠如何做想。

    柔福公主拉着元姐叨叨叨地说了不少初入宫门的话

    ,又让宫女上了京城时下里流行的点心,招呼了众人品尝。

    过了一会儿,太后娘娘娘家的两位侄孙女也进宫来了,皆是应了公主的邀请,一道玩耍的。太后娘娘的娘家人,自是要前去探望太后才过来的,因此晚了些。

    太后娘娘本姓彭,这两位彭姑娘都是正经的高门闺秀,往日也进宫来过几回,与公主一处倒也不算拘谨。

    她二人与公主年岁皆是相差不大,一个七岁,一个八岁,只唤五娘、四娘。

    公主自是更爱同龄的玩伴,不过她还时时记挂着元姐,四人一道说笑,倒是把戚棠和章琳琳冷落了些。

    章琳琳年纪大了,不甚在意这个,她也不想和一群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一道玩耍,因此坐到一旁品茶。

    然而戚棠被冷落,却也怪不得公主了,乃是她这一会儿不知在想什么,心不在焉地盯着一处发呆。

    章琳琳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她半晌,见她先是发呆想事,后又眯着眼睛,把眼光投射道靳湘元身上,心里忽的跟明镜似的。

    她想起公主遇刺那天,戚棠呆滞的眼神了。

    最初她还以为戚棠因为离公主和靳湘元太近,被那些打打杀杀吓到了,所以才魂不守舍。可当她看到有两个丫鬟窃窃私语,说到明威将军死死地守在靳湘元床前一动不动时,戚棠忽的大发雷霆,她知道,自己最初弄错了,这个往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棠姑娘,这是吃醋了,恼怒了。

    因为,她也对那少年将军上了心。

    说起来,那明威将军确实已是人上之人了。他出身不凡,文武双全,又骁勇善战,英明神武,凡是正常些的待嫁小娘子,哪个不是一颗芳心全交付了他。

    然而他再厉害,也就是个有些本事的普通人罢了,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还得在军中熬资历,而且武将随时都要披挂出阵,一个弄不好,马革裹尸,举家悲戚。

    她章琳琳才不要找一个这样的人,托付终生。她要嫁,就嫁最尊贵的人,就像那个人。

    从前,他野心勃勃却谋定后动,如今,他一朝出山,天下归心。那个站的最高的人,才是她愿意将一生托付的人。而她听说,群臣要求他扩充后宫,开始选秀了……

    再看戚棠那暗恨的模样,只觉得她傻的可笑。不过她这会儿傻不打紧,只要她能在皇后面前,帮自己美言两句,自己可以让她不再傻,而且可以痛快一把。

    章琳琳放了茶盅,站起来先往公主一行那边凑了几句话,又装作忽的看见戚棠一个人在一边发呆的模样,喊了她,见她还有些愣神,干脆走了过去,和她说起话来。

    “棠妹妹这是想什么呢,一个人呆着也不说话?”她问。

    戚棠这才回过神来,看见是章琳琳,心里先又了三分不经意,不过人家好歹也是侍郎女儿了,好歹给几分面子,便道:“就是看着几个姐姐妹妹的裙子做的极好,琢磨着也回家做几条穿穿。”

    说些衣裳首饰总没错,不过章琳琳一个字也不信,倒是这个话题倒是正对了她的想法,于是笑笑答道:“可不是么,这京里的衣裳花样没过几个月就要变上一回,这会儿时兴十二幅的镶边湘裙,谁知道到了秋日是不是又变成了二十四幅的了。不过,裙子穿上几幅的,倒也无所谓,怕只怕,再配了某些上裳一道穿,一不小心就踩了贵人的忌讳。”

第一百七十八章 辛秘() 
踩了贵人的忌讳?这是什么意思?

    戚棠想了想没明白,又接着章琳琳的话,问道:“姐姐这是何意?妹妹还不知道呢,姐姐快跟我说说。”

    章琳琳矜持地笑了笑:“我也不过是怕着进宫惹了贵人忌讳,才问的,没想到妹妹竟不知道。”

    她说着摇了摇头。

    戚棠确实没听说宫里贵人衣裳方面有什么隐晦的忌讳,而且如今宫里的人还都在她姑母手下讨生活,她还从未听说有谁敢在她姑母面前做张做乔。不过她想了想,还是继续问了。

    章琳琳自然有问有答,当即告诉了她。

    原来先皇在迎娶当今的太后娘娘之前,还有一位原定的,极得了先皇心意的人,那正是先贵妃孙氏的胞姐,孙可盈。

    当年先皇还是太子的时候,曾微服出宫耍玩,正碰上孙可盈与母亲妹妹出门上香。途中遇上惊马,孙可盈虽然怕得冷汗都出来了,可还是极力冷静,还去劝慰母亲妹妹。

    先皇见之忘俗,回到宫里便央了当时的皇后娘娘,为他定下了孙可盈作太子妃。

    皇后娘娘虽觉得皇上应该娶个文臣之女,可架不住皇上多次请求,倒也应了。

    可惜孙可盈福薄,尚未过门便得了急症去了,之后皇后娘娘便匆匆忙忙地挑选了如今的太后彭氏嫁进来。

    人虽去了,可那情谊却留在了先皇心里。

    那日车水马龙的街上,孙可盈穿的月白色交领衫并水绿色素面比甲,再配上雪青色的二十四幅湘裙,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冷静自持的模样,深深地烙进了先皇心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先皇面对他的发妻彭氏,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