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眉-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本是想让人到秦府打探下穆祯的情况,奈何一大早陈氏就请了绣娘进府要给各位主子量身制冬衣,人多杂乱就把这事给忘了。
随后又赶上了小学堂开课,之前的课程因为府中各种事忙一直上的断断续续的,现在穆卿临的婚事几乎是定下来了,所以很多东西教学先生都要更认真的讲解,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等穆识月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心中暗骂自己误事,这个时候再去打探还怎么来得及。
不过也没听说秦府那边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可能就是她多虑了吧,毕竟秦三老爷还没有高升,秦行知这个时候还不敢太放肆。
就着穆五爷也在家,穆老夫人叫陈氏派人把芳歇院西南角的紫庆阁收拾出来让穆景云搬过去,毕竟府中不是没有宅院,两个姑娘也大了,总是住在一个院子里也不好。
第二百二十七章 乔迁之喜()
穆景云正浑浑噩噩的不知在想着什么,知道身后的丫鬟低声提醒才反应过来向祖母道谢。
想到这事还是穆识月提出来的,心中多少还有些不舒服,她是不会相信六妹会这么好心的为自己考量。
不过这样也好,总不能等自己出嫁的时候还是住在厢房吧,可是提起这个又想到了秦炽,刚刚有些好转的心情又一落千丈。
“我记得芳歇院的东南角还有一个小院子叫什么来着”,穆老夫人抚着额头道。
“老夫人说的可是青熙园”,站在身旁的青杏回道。
“对对对,就是青熙园”,穆老夫人笑着道。
“月丫头现在也大了,自崔氏去世后一直就住在正房,前几年在孝期,我想着这孩子能睹物思人念着她母亲也是好的。可是现在三年已过,不如一起就搬出来,那个青熙园不是还空着,就搬到那里去吧。”
穆识月没想到连自己也要搬,不过祖母说的也是正理,母亲仙逝已三年有余,她一直住在正房本就不合理。
且本就是自己暗地里谋划着父亲再娶的,新妇来了她总是要将正房让出来。
看来自己和二姐做的那场戏真的见到了成效,这样一想,对于搬院子的失落感顿时就烟消云散。
这事穆老夫人背地里早就和穆五爷商议过,所以穆五爷很自然的就接受了。
他也早就觉得自己的院子里没个掌事的人终究不是个事,所以对母亲的提议没有反驳。
穆景云不知道这些,还有些暗喜,穆识月一直住在正房总是让人觉得她高高在上,而自己却低人一等似的住在厢房,如今两人终于也能看起来平等一些了。
翌日,陈氏派了好多丫鬟婆子过来,在加上芳歇院里自己的丫鬟,整个院子都热闹非常。
熙熙攘攘的收拾打扫了三日,两人才彻底搬利索。
望着空荡荡的正房,穆识月伫立许久,前世自己在这里一直住到了出嫁前,才在慈严堂中拜别了祖母和父亲塌上前往京师的征程。
这里还有她对母亲那一点微少的回忆,一下子就搬离还真有些不舍。
青熙园位于芳歇院的东南角,是一座两进的小院子。
因常年无人居住,虽不至于荒芜,但也没有好好的打理,不过幸好现在已是入秋,花草凋零,再过些时日所有的院子都一样了,所以也就不用费心的再栽种什么。
不过还是从花房那边挑选了十余盆的花木装点了一下庭院。
青熙园两间正房加上两侧的敞厅,连在一块也是十分的宽敞,虽比不上她之前的住处,好在这里是自己的院子,多了一份自由。
正房两侧各是四间厢房,东边的两间菱烟和玲珑一间,絮儿和小琢一间,白露自己分了西边的一间。
既显示了对于她是老夫人派来的特例身份,也隔离了她,这是穆识月私下吩咐的,所以她自己并不知晓。
剩下的一间给了三个二等丫鬟,剩下的小丫鬟们一概住到了前边的倒座房内。
后一进的后罩房匀了两间摆放一些杂物衣衫首饰什么的,其他的就空置了。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天也黑了下来,丫鬟们手脚麻利的抬水准备沐浴用品,穆识月转着圈打量着自己的新住处。
其实这两天她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有些东西的摆放还是她亲自指挥的,就连多宝阁上摆着的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青玉石雕都是她自己摆上去的。
墙角那架云气纹红木三围镜台也是她自己挑选的,将原来那座收入了库中,不为别的,只因这个是崔氏曾经用过的,上边似乎还有她残留的余温。
是夜,躺在新的楠木垂花卷叶纹拔步床上,嗅着衾被中阳光的暖香,心情格外舒朗,彻夜好眠至天光微曦。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穆识月的寿辰就在万物披金的中秋之际,因是在举家团圆中秋夜的前日,是以每年她的生辰都和中秋宴合办。
也不过是在中秋之夜得些赏赐,接几份寿礼,听几句贺词罢了。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这个季节的景色自是不能跟蛱蝶翩飞的夏季相媲美,不过因为有独立的院落了,丫鬟们都异常的兴奋,言说今年一定要好好的给姑娘拜个寿。
小孩子不能特意过寿辰,所以长辈们更不可能操办什么寿宴,且还有明日的中秋宴,所以穆识月的生辰就在青熙园中自己过的。
不过一大早起床就收到了两份寿礼,穆五爷一早特地过来放下个荷包就走了,里边竟然是一千两的银票,穆识月被父亲的大方震惊了,不过女儿生辰送银票,咱们这位穆五爷也是够实在的。
另一份是穆宸轩送的,是一只半掌大小谷黄釉炻瓷埙,还留了话说晚上等他过来一起用膳。
穆识月兴起还特意的吹试了一曲,音色朴拙抱素,
端坐在新制的黑漆嵌螺钿圈椅上,看着面前齐齐跪成一排的丫鬟们高声唱和着吉利的话,感念上苍给了她重获新生的机会,竟泪湿了眼眶。
在怀远伯府的时候因为曹伯森始终不在,所以每一年的生辰都是两个丫鬟跟着过的,等到曹伯炎大一点知事了倒是帮她过了两次生辰。
想到曹伯炎,恐怕是前世在怀远伯府中唯一能慰藉她的温暖吧,如今的他还是腻在怀远伯夫人怀中,不知世事的小娃娃。
世事年华如旧,却不再是过去的经年。
这一晚,芳歇院东南角的小院子打破了多年的沉寂,欢声笑语至夜半方才消散。
中秋夜穆家人济济一堂,穆老夫人惯例赏了穆识月一个荷包,拿着沉甸甸的,差不多二十两的样子。
各位长辈们也都比照这穆老夫人的分量赏了荷包,算是给她补个生辰礼物,这些是每年都有的桥段。
皎皎皓月当空,大红色葛布绘双鱼绕福纹的灯笼一盏接一盏的被燃起,淡淡的光此起彼伏,氤氲了整片明黄的夜色。
中秋节礼早在上午时就由二太太陈氏打点好送出了府,丈余长的拜月供桌朝向东南方初升的明月而设,上置圆圆的月饼及西瓜,还有石榴、枣子等瓜果和一把供兔儿爷食用的青豆。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宠妾灭妻()
香炉与红烛一一燃起,加了软垫的草席之上,穆老夫人带着穆家的一众女眷经坐于共桌前,虔诚的望月而行再拜之礼,祈求太阴星君的护佑。
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点点稀星,叶影蒙蒙,烛光摇曳,香烟缕缕,觥筹交错,杯鼎珑璁。
归来饭饱黄昏后,曲肱而枕,鼓腹而游。
菱烟泡了一壶浓浓的碧螺春来给穆识月消食,口中还不忘小小的抱怨下姑娘吃的太多,完全忘了她自己还曾经被穆辰琦嘲笑过能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光总是飞逝。
转眼间金秋已过,满地的金黄也早已不知在何处化为了一柸尘土。
暖茶入喉,驱散了身上的凉气,穆知颜低头摩挲着手中的茶杯,“我看姑母的脸色不好,也就没敢多做逗留,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不过我留了芷岸在那里,我们就等等她打探的消息吧”。
穆识月的心绪却是比她要急切的多,很想芷岸快点回来。
一刻钟以前,刚刚吃过早膳穆知颜就带着两个小丫鬟过来了,说大姑母穆祯铁青着一张脸回了穆府,一进慈严堂就让她出来逛逛。
她一头雾水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去哪里,就只能来青熙园了。
穆识月听了她的话就有些坐不住了,想想现在离三皇子离开凤阳也快两个月,这么长的时间私盐案肯定是已经落下帷幕了,那穆祯此次回穆家很可能就是被秦行知打了那一次。
沉思了半晌,穆识月忽然道:“二姐不是一直嫌我的棋艺太差吗,不知道可有和祖父切磋过”。
穆知颜不知她为什么突然转移了话题,茫然的摇了摇头,“未曾”。
穆老太爷在京为官的时候她还和父母在任上,待到她随父亲到了京师祖父已经退隐回了凤阳,所以并没有过多的接触。
“我听大堂兄说祖父的棋艺少有匹敌之人,不知二姐可有兴致和祖父切磋一番”,她目光炯炯的望着穆知颜。
然后不给她反驳的机会,就唤了菱烟帮她梳妆,拉着不明就里的穆知颜走了。
她的脚步很急切,好几次穆知颜被她拉拽得脚下的步子都乱了,心中不免更是疑惑重重。
待到了穆老太爷的书房外,穆识月才松开了紧攥着二姐衣袖的手,还尴尬的笑笑帮她整理已经皱了的袖角。
穆老太爷正在书房内看今日方才收到的一封信,闻听两个孙女一起来拜见他有些诧异,他的书房这些个孙女都是鲜有踏足的。
但也收了信将她二人唤了进来。
穆知颜顾不上打量祖父的书房,跟着穆识月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安。
穆老太爷斜靠在宽大的太师椅中,打量面前春妍秋姿,容貌各异的两个孙女,“出什么事了吗?”
两个孩子来找他,他能想到的也只是有事禀告。
穆知颜斜睨了身边的人一眼,穆老太爷敏锐的察觉到了,双眼便落在了穆识月身上。
被他目光扫过的某人顿了一顿才喜笑颜开的道:“是二姐听说祖父棋艺了得,想像您讨教一番,不知道祖父会不会给我们这个开眼的机会”,她的主要目的就是能留在穆老太爷这里,免得一会儿有什么突发状况。
穆老太爷眸光一动,这丫头有猫腻,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贸然的闯到他这里,还说什么讨教棋艺,分明就是借口。
一时间竟对这小丫头的目的产生了好奇心,“哦?知道我的棋艺了得还敢来,看来颜丫头很有自信啊”。
穆知颜其实很想说不敢,但她也觉得穆识月此举十分古怪,加之人都有傲气的,见了高手不免有一战高下的心态。
“若是祖父愿意指教知颜两招,孙女当然是求之不得。”
“好好好,来人,拿我的云子来“,穆老太爷扬声唤着门外候着的小厮,声音中气十足还间杂着一丝笑意。
两盏茶的时间后,穆知颜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意。
一局虽还未完,但她觉得自己就像是猫爪中的老鼠,被捉在掌中肆意的玩着却迟迟不下口吃掉,已经好几次她濒临陷阱却又不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