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贵性-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峡州的还差一点儿。”
“好!”
乐松搁下毛笔,捧过手边的茶盏,仰头就喝,咕噜咕噜的把冷透的茶喝得见底。
“好了!”阚靖云停笔说道。
“峡州算得的是多少?”乐松问。
阚靖云答说:“七万五千八百里。永州算得的是七万五千三百里,邵州的是七万五千九百里。”
他又问:“你那边呢?”
“晋州算得七万六千三百里,汾州的是七万四千九百里,辽国云内州七万六千六百里、白达旦部布纳州七万七千三百里,乌古敌烈部伊鲁沙郡七万五千五百里。”
乐松流利地答道。
“相差无几。”
“嗯。”
二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庞籍终于寻着了问话的空隙:“你们算的这些,是什么里程?”
阚靖云闻声,转头看向他,讶然脱口道:“庞大人怎么也在此处?”
他先前果然没有注意到庞籍。
乐松说:“如此壮举,只有我们二人得知,岂非太过寂寥?我想让庞少保一同见证。”
阚靖云怔了怔,然后爽朗一笑,颔首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又问:“‘地圆天方’的设想,你与他说了吗?”
“说了。”
“好,如此的话,便容易解释了。”
说罢,阚靖云挑出一张写满算式的宣纸,向庞籍解释道:“在浔州有一口深井,闻说在夏至之日阳光可直射井底。”
庞籍连忙接口道:“此事我亦曾听闻,深井之事闻名已久,吸引不少邻近的旅人前往观赏,更被当地县志记录,乃广南东路的奇景之一。”
“唔,对!”
阚靖云对他的有意卖弄浑然不觉,径自道:“我们推测这是因为太阳在夏至这日正好位于浔州的天顶之缘故。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听闻过这样的奇景,那即是说太阳在夏至日并非在其他地方的天顶。若果地面真是圆球状的话,那定必会有一个角度之差……”
庞籍心中一凛,全然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但为了不在二人面前露怯,他佯装听懂,目不转睛注视着阚靖云的双眼,时而轻轻点头。
阚靖云以为他听得懂,眸光顿时明亮,笑意盈盈,语速愈发快了起来:“在浔州正北方向的峡州树立一根木柱,统一在夏至正午之时丈量木柱阴影长度,如此,便可求得木柱和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
说着,他在笔架上取下三根毛笔,在书案上将其中两根平行而放,一根架在他们之上。
“若果一条线穿过两条平行之线的话,其对角是相等的。我们在峡州观察到这一角度为圆周五十分三之一,那么同理,从峡州到圆心这一段,以及从浔州到圆心这一段,它们所形成扇形角度亦该是圆周的五十分三之一……”
阚靖云指着宣纸上的一道算式,总结道:“这一角度对应的弧长,即从峡州到浔州的距离,亦应相当于圆球周长的五十三分之一。其后通过查阅各地县志,以及丈量步数,我们得知峡州到浔州的距离大约是一千四百三十里。那么圆球的周长只要将此此数乘以五十三即可,结果为七万五千八百里……”
庞籍微微侧首,盯着那宣纸看,如同看着一页天书。阚靖云的声音萦绕他的耳内,却是半分都不曾听懂。
“为谨慎起见,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测量了从浔州出发,往正北方向的各地,如晋州、汾州,辽国的云内州、白达旦部的布纳州、乌古敌烈部伊鲁沙郡的木柱和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以及计算各自与浔州的距离……”
阚靖云快速地舞动着手中的毛笔,写下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似乎想要在庞籍面前重算一遍。
“阚先生,”乐松与庞籍相熟已久,察觉到他的异样,叫停阚靖云,冷冷道:“他听不懂的,你直接说结论吧。“
阚靖云执笔的手颤了颤,抬头看向庞籍,发现对方眼中的茫然,愣愣问道:“你……听不懂?”
庞籍被乐松冷漠与不耐烦的神色刺伤,蹙了蹙眉,倔强地坦白:“不懂,完全听不懂。”
“啊……是这样呀。”
阚靖云放下毛笔,失措地搔了搔脑后,原本就乱糟糟的头发,此刻变得更杂乱了,苦笑道:“不知为何,竟有些寂寞呢。”
片刻,他注视着庞籍,说道:“若是庞大人也能体会推算过程的欢欣与狂喜,那就实在太好了。
庞籍心中一颤。
那人的眼神里不带一丝嘲讽,清澈真挚得如同稚童一样。
满满的,都是惋惜,是遗憾,是失落。
乐松的双眼,连眨也没眨:“强求不来的。”
“是呀……所以才寂寞啊。”
阚靖云颔首附和,他对庞籍道:“结论是:我们身处的圆球,周长在七万五千里到七万七千里之间,误差不算大,你取个中间数,就当是七万六千里好了。”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赴年宴()
寒风在车窗外呼啸。
打在姚宏逸的脸上,像刀子刮过一样的疼。
可是,他的思绪丝毫没有清醒过来,反而更迷茫了。
“七万……六千……里……七万六千里?”
喃喃自语般重复。
自大宋最北的河间府,去到最南端的琼州,也不过五千里出头。
即便从汴京去往那天涯海角的什么三佛齐国,料想,也不会超过一万里吧?
七万六千里……
又一阵刺骨冷风迎面刮来,姚宏逸方才稍稍回神。
“弟子……委实难以想象。”
庞籍嘴角微微抽搐,片刻,揪在衣角上的手,缓慢地、缓慢地松开。
正要开口说话,马车悠悠地减速。
黄沙轻扬,马蹄已止。
——“老爷,到了。”
马夫在车窗外恭敬禀告道。
姚宏逸恍如梦中,不禁问:“到了何处?”
“鱼阜坡。”
庞籍简洁地回答,掀开身下的长袍,推门下车。
“为何来此?”
姚宏逸紧跟着庞籍的步伐,愣愣地追问。
暮色渐浓。
庞籍闻言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因为我许久不曾来了。”
他放眼朝前方望去。
未消融殆尽的白雪,斑驳地覆盖院子。
两排齐整高壮的玉兰树,如今早已落尽花叶,只余下光秃秃的枝丫。
萧条。
侵袭而来的萧条之感,让庞籍鼻头一酸。
院门正中央,连那写有“鱼阜坡茶馆”五字的牌匾,亦不知何时被人拆走了。
“上一次来这儿……”庞籍强撑起笑容,欲要稀释掉心里莫名的酸楚:“还是淳昭二十一年的夏天呢。”
姚宏逸微微一僵,他分明看到恩师的双目微红,似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恩师,这里是什么地方呢?”他善意地别过头去,不忍细看。
“是一间茶馆。”
庞籍叹了口气,回忆道:“从前,为师与乐松常常到此处来……即便是除夕之夜亦不例外,同样谈论得忘却时间,曾经有几年的除夕,我俩都是在此处度过……”
边说边走,二人入到院子之内。
从前四处摆放的茶桌、茶椅都不见影踪。
唯独,只有从门口数进去的第三棵玉兰树下,摆了一桌茶几。
以及两张竹椅。
……
牡丹馆内。
“所以,这种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的,通过一系列高度不等的条纹来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的图表,就是柱状图了。”
挂墙的大幅宣纸上,画了满满的各种图案。
乐琳指着其中一处,絮絮地解释。
馆内的众人急忙抄写笔记,专心致志。
柴珏思索片刻,提问说:“柱状图也是用于表示比例,或者比较单一变量,对吗?”
“正是。”乐琳颔首道。
“那倘若要展示数据在不同变量之间的变化呢?”柴珏继续问。
乐琳答道:“其实柱状图也可以表示变化,只是不够连贯。倘若要连贯表示变化的话……”她想了想,说:“用折线图会比较合适。”
说罢,乐琳翻开新的一页宣纸,认真地画上一个折线图。
回首正要解释,却发现虞茂才站在门外。
两三刻钟钱,乐琳已经发现他行为诡异——时而看向门外的天色,时而焦急地来回踱步。
时而,神色着急地悄悄偷看柴珏。
“虞护卫,你有事找三殿下,对吗?”
她好心问道。
虞茂才欲言又止。
连柴珏也好奇了起来:“是什么事情呢?但说无妨。”
“今晚……”虞茂才呼了口气,咬咬牙,脱口道:“今晚是除夕夜,殿下若再不启程回宫,恐怕赶不上年宴了。”
“啊,除夕!”文彦博被他一言惊醒,叹息道:“老夫竟也忘了,今晚原是除夕夜。”
司马光停笔,撩袍起身,问:“文大人可要先行回府?”
文彦博抚摸长须,黑眸内波澜不兴:“除夕夜每年皆有,并无特别稀罕之处,想来,与寻常日子也无甚不同。”
“言之有理!”司马光挑眉,赞同地笑道。
“老夫不回府了。”文彦博说道。
“下官亦不回。”司马光接口道。
“某,亦不回。”王安石也道。
乐琳关切地问柴珏:“话虽如此,但皇宫的年宴,迟到……算不算‘大不敬’?”
往日在古装电视剧里,那些皇帝、天子们,动不动就说臣子犯什么“大不敬”之罪,论罪当诛、当斩的。
除夕夜如此重要的节日,缺席年宴……
她不由得为好友担忧。
柴珏被“他”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表情逗乐:“以‘大不敬’论罪,实在太过了。”
古代的“大不敬”,指对君主不尊敬的罪行,谓不敬皇帝。
通常包括盗窃御用物品、因失误而致皇帝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不尊重皇帝及钦差大臣等行为。
年宴迟到,实在算不上“大不敬”。
他又问虞茂才:“现在什么时辰了?”
“会殿下的话,卯时二刻。”
“唔……十分勉强呀。”
柴珏眉头轻蹙。
虞茂才连忙应答:“赶得上的,赶得上的!小人定当快马加鞭,保证辰时前定能回到宫中。”
“可是,还要沐浴、梳洗、更衣呀……”
皇宫的年宴,有其独特的讲究,岂能穿着沾了一身尘土的衣衫去赴宴?
柴珏只略略考虑了一下,果断道:“不去了。”
“不去?”
虞茂才既惊更骇,语音抖颤。
“嗯,不去。”
柴珏肯定地重复,语音平稳坚定:“既然不是我真心实意想去的宴会,还不如不去。”
乐琳也是一惊,慌忙问:“不去的话,算是‘大不敬’了吧?”
柴珏侧过头来,注视她,似乎看到了什么异样,清澈的眸里,闪过一抹柔光。
乐琳略微一顿,茫然不知所措。
忽闻得柴珏朗声笑道:“本殿好歹是个皇子,至起码要到当面辱骂父皇的份上,才算是‘大不敬’呀。”
“真的?”
“远远犯不上,放心吧。”
瞧见乐琳愁容未解,他笑意不减,柔声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