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宠妃-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打寒颤时,康熙只以为自己贪凉了,奏折又批的多累着人,才受凉发冷。
自诩身体强壮的康熙,不会动不动把身体略有不适当成重症。
直到梁九功见端砚里的墨汁不够,靠近磨墨时,抬头发现康熙的症状不对,才慌了神。
身为康熙身边的大太监,但凡康熙出丁点儿事,都是他伺候不周。
重则砍头,轻则降职罚俸禄。
梁九功吓的一惊一乍:“皇上,奴才喂您喝点热茶暖暖身子。您先靠着枕头休息,奴才让人传太医过来。”
康熙虚弱道:“朕没有大碍。总让太医过来,显得朕身子不好,不利朝中人心安稳。”
梁九功急的嗓子更尖细了:“奴才的皇上诶,您不能讳疾忌医啊。不是奴才大惊小怪,您的脸色确实不大好。”
太医被匆匆喊来,看到康熙的脸色,心道不好。
果然,搭脉查看后,太医心里确认了。
“皇上,您患了寒热症。”太医跪下道。
寒热症,又名疟疾,民间话是“打摆子。”
诊断结果一出,康熙和梁九功都慌了神。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朕的太子真好啊()
关于疟疾,远在殷虚甲骨文中已有“疟”字的记载。
所有传染病中,医籍里记载最详者首推疟疾。
由此可见,这一传染病,多么让医者头疼。
这病本就难治麻烦,患病的人又是康熙,他们愈发的束手束脚,许多虎狼之药压根不能用。
胤礽最先得到消息,他是太子,康熙重病不能批改奏折和上朝,他必须要顶上。
看着康熙受病痛折磨的样子,胤礽心里难受的紧。
他没有因为成家有子了,而和康熙关系疏远。
父子俩儿的感情,一直很深,故而胤礽心里一难受,面上就表现出来。
他眼眶泛红,又强忍着不哭,生怕让外人误会康熙身体不佳的强撑模样,让康熙心疼不已。
“保成,朕没事的。朕当年熬过天花,在战场上受过数次突袭,大大小小的伤不在少数。区区寒热症,朕不会有事。”康熙自信道。
胤礽被康熙振奋的情绪感染道:“儿子每日下朝后,都会来照看你。普通奏折就罢了,有些军机要事的折子,儿子得听您的。”
康熙手用力的捏着被子,他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控制着自己身体抖动的频率和幅度。
“好,朕给你拿主意。”康熙道:“寒热症是传染病,你别让你那些兄弟过来看朕了。毓庆宫那几个孩子还小,你也避着他们点。”
院判见康熙细细交代着胤礽,开了压制病症的药方后,给康熙宽心纠正道:“皇上,寒热症不同于其他传染病。其是蚊虫叮咬。”
康熙怒眉道:“万事都得以防万一。旁人就罢了,弘昭那几个孩子,出了什么事,谁能担待的起。”
想着胤礽和弘昭、弘晟的年纪,康熙不自觉的联想到二十年前的自己。
他年轻的时候,后宫的孩子总是站不住脚。子嗣早夭,不单单是身为母亲的嫔妃们心伤,他作为阿玛的,一样心痛难耐。
这样的难受和绝望,康熙不愿让心爱的嫡子再遭受一次。
院判闭嘴不说话了,怪他多嘴多舌,平白管皇家父子的事儿。
人家父子情深,互相担忧的,他个太医参和什么劲儿。
胤礽被康熙左叮嘱右叨唠着,他看着康熙实在难受,在他面前又不愿意示弱。长话短说后,胤礽抱着奏折,去乾清宫偏殿批改。
院判给康熙扎了几针,暂时让他身子舒服了些。
病中的人,感情尤为旺盛。
一般在下臣面前不苟言笑的康熙,对院判炫耀道:“朕的太子,有孝心又有能力。旁人家十个儿子捆一起,比不过朕这一个。”
院判自动封闭听觉,他什么都听不见,听不见皇上在炫耀。
院判低着头拿着药方猛盯,其他太医都出去了,梁九功跟着去看着熬药,康熙总不能和在边上伺候的宫女说话。
“院判,你观朕之太子如何?”康熙点名院判道。
被康熙死缠烂打的追问,院判很是无奈。
他装傻道:“回皇上的话,太子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走路稳健,气息平稳,身体很健康。”
康熙意外被逗乐了:“你们一家子的滑头。从你爷爷起,说话就爱这样。朕又不是吃人的老虎,偶尔与你们闲聊几句,你们还总是小心翼翼的。难怪皇阿玛以前说,当了帝王,就高处不胜寒,是个孤家寡人。这话说的没错啊。”
院判假装自己是个木头,不给康熙回应。
康熙也知道他不回应是对的,要不怎么院判总是他家人做。
世代相传的好医术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不参加党派之争,只听皇帝一人的命令,嘴严心不大,能让皇帝放心。
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方传教士()
康熙患病的事,没办法瞒着不让人知道。
人非金石,即便是帝王,偶尔感病也是极正常的。
大臣们早就习惯了太子监国,朝政之事并没有因为康熙生病而乱套。
这就是有一个好太子的好处了,帝王不用担心自己生病后,朝堂立马纷争四起,众人争权夺利。
疟疾这种病说严重不算严重,但没有对症治疗,想要快速康复,则难上加难。
连续几天熬夜早起的胤礽,眼下青黑,累的站着都能睡着。
弘昭、塔娜暂时被送到宁寿宫去,以防从胤礽那儿间接过了病气。
“皇阿玛患的是什么病?爷心里焦急,不如同我说说,也许我有法子。”佟宛颜看的胤礽累成这样,心疼不已。
论理来说,夏天不是容易患病的季节。除了中暑和贪凉,其他病症很少在这时候染上。
胤礽拍拍她的手:“别担心,皇阿玛患的不是重病。只是,孤瞧着皇阿玛的病容,忍不住担心。”
佟宛颜的手被胤礽握在手心里,依旧愁眉不展。
胤礽笑了笑,眉心郁积的愁绪,散去不少:“皇阿玛患的是寒热症。”
佟宛颜惊呼一声,随后连忙捂住嘴。
她万分庆幸自己问了这句:“爷,可曾想过西方的药?”
胤礽眉头一跳,得了提醒,他顿时想到胤禟上回由于耳部患痈感染,高烧昏迷,一度危笃,后来被意大利籍传教士卢依道救治而好。
“前儿卢依道被院判带去一同为皇阿玛诊治,但他也无能为力。”胤礽振奋一会儿后,又颓唐下去。
佟宛颜道:“京城的传教士众多,不独卢依道一个。倒不是说卢依道的医术不好,只是不同国家的医术定有各自出彩之处。爷不如让人去打听问问。”
“只能如此了。孤让鄂伦岱去找。”胤礽道。
鄂伦岱常在京城瞎转悠,认识的人各色各样都有。且他是佟国纲的嫡子,对皇家忠心耿耿,不必担心他把康熙的病情泄露出去。
胤礽做事雷厉风行,鄂伦岱得了指示,立马去传教士聚集的地方询问。
好巧不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大清的五名传教士,三天前刚到京城。
鄂伦岱一提疟疾,他们激动的咋咋呼呼,直接把他给围起来。
上帝保佑,他们刚到京城就遇到大清的贵族,定能完成国王的命令。
传教士的汉语说的磕磕绊绊,鄂伦岱仔细听着,分辨许久,终于听到意思。
他们说,他们有治愈疟疾的神药。
“爷跟你们说,若是这药没用,你们便是犯了欺君大罪。即使你们是洋人,一样要被砍头!”鄂伦岱敲打道。
他不傻,不会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传教士连忙保证,他们的药确实有用。在法国每当夏季将至,国王都会把药分发给平民,避免造成瘟疫。
鄂伦岱见他们信誓旦旦,康熙的病情又耽搁不得,决定赌一把。
“行。你们选两个汉语说的最好的,跟爷进宫。”鄂伦岱道。
鄂伦岱没有要求传教士会说满语,那对他们太苛刻了。
第二百九十章 接见()
法国传教士满怀着激动,亦步亦趋跟着鄂伦岱进宫。
佟家大爷进宫,守着宫门的侍卫,连检查都不检查。
院判看到鄂伦岱带着两个洋人,要见康熙,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回因为九阿哥而来了个卢依道,这回再来两个传教士,再过几年下去,太医院岂不都是洋人的地盘了。
没能力让康熙尽快康复的院判,憋着自己心里的憋屈,去给康熙禀告。
他不是要说有洋人来敬献神药,而是说服康熙尝试西方的药物。
即便有胤禟被卢依道救治在先,康熙还是保守的信赖他自己的太医。
大清地大物博,太医院供奉的几十个太医,具是医药世家中的佼佼者。
康熙不信自己的臣子,会比不过洋人。
大清之外,应当都是未开化之地。纵然其有出彩之处,比如:天文科学、肖像画,但在医药之上应当远弱于大清。
心愿万邦来朝、俯首称臣的康熙,对洋人的抵制不是一分两分。
然而,院判嘴皮子都快说的磨破了,康熙还是一脸拒绝。
“皇上,这到底是太子对您的一番孝心。”院判拿出他的杀手锏。
康熙抱着被子,心软道:“取屏风过来挡着。外来的药物,你们检查仔细。”
院判嘴角抽了抽,果然太子是皇上的心尖肉儿。
“皇上放心,奴才旁的不行,判断有毒无毒的能耐还是有的。”院判给康熙保证道。
康熙服药后没多久,太医院久久压制不下去的高烧,见效的退下去。
忽冷忽热的病况,这几天把康熙折腾的不行。
烧退下后,康熙安稳的睡着了。
在偏殿候着的鄂伦岱,得知传教士献药有用,顿时松了口气。
传教士的心态比鄂伦岱稳多了,他们献的是实打实的对症之药,完全不必害怕。
翌日,精神恢复许多的康熙,重新召见了传教士。
五名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到大清传教的传教士,齐齐的全过来了。
不但如此,他们这回准备充分的,把路易十四为康熙准备的精美礼品一齐带上。
其中,就有救了康熙一命的金鸡纳霜。
除此之外,欧洲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带测高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水平仪、天文钟等等,足足装满有三十多个箱子。
诚意十足的礼品,充分传达了路易十四对大清的友好。
康熙接见他们,与他们聊了几句,才知道他们已经到大清好几年的。
不过,先前是在广东,一路走走停停,波折许多,最后成功到了京城。
为首的传教士还提到,他们能被国王派遣来大清传教,真是因为康熙十七年康熙让南怀仁写给欧洲的信。
他们知道中国的皇帝希望了解世界和西方科学知识,所以不远千里的过来传教。
传教士不提,康熙都差点忘了,他对南怀仁说的那些话。
索性,康熙确实对西方科学感兴趣,他虽然不支持民间去学西方科技,自己对西方的科学倒是了解的比谁都多。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子的恶趣味()
不出意外的,康熙挑了两个传教士,让他们留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