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二战风云 >

第32部分

新二战风云-第32部分

小说: 新二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西里,你说的很对,单纯的消极防守绝对不可行,”图哈切夫斯基点点头,然后自信的说道,“不过你也应该了解我的性格,防守绝对不是我在战场上的作风。在我看来,没有进攻的防守,与坐以待毙没有任何区别。”

图哈切夫斯基说到这里,目光一转,手指着战略态势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我已经想好了一个进攻点,它就在这里,这里绝对是德军进攻战线的一个最大薄弱点,却也是我们的最佳攻击点。”

手指以这个位置为起始点,划出一道弧线之后,图哈切夫斯基继续说道:“如果能够突破敌军的这个进攻层面,并在两个月内打通这一条战线的话,那我们就能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借助这一条战线,直接威胁到整个北路德军的侧后翼,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场今后的走向。”

第四卷 曙光初现 第六章 军事大冒险

图哈切夫斯基那手指所划出的半弧,就犹如一道闪电掠过楚思南的脑海,瞬间让他的心底升起一种惊喜与忧虑交杂的情绪。

图哈切夫斯基手指所指的那个点,恰恰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同德军卡累利阿集群作战的正面战场——彼得罗扎沃茨克一线战场。这一战线在拉多加湖与奥涅加湖之间,隔着拉多加湖区同列宁格勒遥遥相望,属于列宁格勒战场的东部战线。

芬兰湾、拉多加湖区、奥涅加湖区,这苏联北部的三大湖区呈“川”字形分布,拉多加湖作为“川”字的中间一竖,恰好把列宁格勒战场同其东部的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场分隔开。

自德军发动旨在夺取列宁格勒的大规模战役以来,由芬兰突入苏联境内的北路德军就进展快速,及至芬兰东南集群进抵列宁格勒城下的时候,另一路东进的进攻集群——卡累利阿集群,就已经推进到了奥涅加湖一线,并在拉多加湖与奥涅加湖之间的狭长地带上,展开了对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侧翼攻击。

如今,图哈切夫斯基已经简单的说出了他的战略进攻策略,那就是一方面做好列宁格勒的防御作战,另一方面以德军的卡累利阿集群为主要进攻方向,突破并力求歼灭这一路德军,然后沿拉多加湖北岸进军,抄袭正在进攻列宁格勒的芬兰东南集群侧后翼阵线。如果这一步战略进攻最终得以实现,那苏军的进攻部队就能够将芬兰东南集群的退路截断,将其堵截在拉多加湖与芬兰湾之间的狭窄走廊内,并伙同列宁格勒守军对其构成夹击之势。到那时,芬兰东南集群所面临的局面将会是毁灭性的:前有苏军死守不弃的列宁格勒防线,后有苏军包抄部队的围堵,两侧的拉多加湖与芬兰湾上,还有苏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与拉多加湖区舰队的炮火洗礼。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芬兰东南集群除了投降之外,就只有全军覆没一条路了。

这场战役获胜的意义还远非如此,如果真的能够彻底歼灭芬兰东南集群和卡累利阿集群,那德军在芬兰、挪威一线的主要作战部队就还只剩下战斗力薄弱的挪威集群了,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这一集群根本不具备多少抵抗力。而从战略资源上来说,芬兰、挪威又对德国至关重要,在这两个占领区受到威胁的时候,德军军事大本营就不得不再次抽调兵力,投入到这两个战场上来,从而也使得他们在东线战场上的兵力捉襟见肘。

如果从如今的形势上分析,这一场战役也是大有可为的,首先说芬兰的卡累利阿集群,这个集群主要由芬兰军队构成,其中的二十七个整编师中,只有一个是正规的德军机械化师。同苏联主战场上的德军部队相比,芬兰的军队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战斗力上,都要相差很多。而反过来看苏军这边,在奥涅加湖畔一线上,苏军集结了整整列宁格勒、沃尔霍夫、卡累利阿三个大方面军共十二个集团军,而且还有第五十九、第五十八两个集团军正在向这一个方向开赴。在海上,还有红旗波罗的海、奥涅加湖区、拉多加湖区、白海区、北海等五个战区级舰队。从兵力上说,苏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过如果要发动这一场战役,其中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苏军要想在短期内取得北线战场上的胜利,并如数歼灭芬兰两个集群的机动兵力,那就势必要集结好奥涅加湖畔的优势兵力,对芬兰军展开全面的进攻。但是战场上的军队决不是说调动就可以调动的,每一个集团军、整编师甚至是旅团的布防,都是根据战事的需要分配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势。

就像奥涅加湖畔苏军的庞大驻军一样,他们在此地的驻守,不仅起到抵御德军北方集群东进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直接威胁到在中路进攻的德军中央集群的左翼。如果抽调这部分兵力北上,那就势必造成该地区的苏军军力空虚,一旦这个时机被德军抓住,那奥涅加湖区将受到德军北方集群的全面攻击,失去了侧翼威胁的德军中央集群,也会趁机对苏军西北方面军、西方面军展开全面攻势。到那时,缺乏了右路支撑的西北方面军是否能够抵挡德军的强大攻势,也就成了一个未知数,而西北方面军的防线一旦被突破,那不但北上的军团将会受到来自后方的攻击,就连莫斯科也会发生危险。

战争、战争,生死一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就永远是那么的残酷。兵法上讲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困难万分,一地兵力的集中,必定造成其他方向的兵力空虚。因此,从这方面上看,集中优势兵力这种战法,本身也是一种冒险的战法,指挥官在集中兵力的同时,也是在作一种赌博,他就赌一个时间差:在敌人击破自己的薄弱环节之前,实现自己的作战目的。有人或许会说,如果一方的兵力占据着绝对优势,那集中兵力作战不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吗?比如说十个集团军打一个集团军,那即便是集中四五个集团军的兵力,恐怕对主攻方来说也不存在危险吧?这样的打法对于主攻方来说,的确是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事实上,这种超级不对称的战争,在正面硬撼的战场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毕竟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一方懂得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对手,而他的对手也不是傻子,人家也懂得什么叫做战略转移,什么叫做游击战。

看着精神奕奕的图哈切夫斯基,楚思南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怪怪的想法。他在图哈切夫斯基的身上,突然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就是战争狂人希特勒。毫无疑问,如果图哈切夫斯基这次战争策划最终成功了,那后世对他的评价,就绝对是什么“卓绝的军事家”、“运筹帷幄的伟人”之类的褒誉之词。而一旦他失败了,那留给他的,恐怕就只能是“军事文盲”、“纸上谈兵的将领”,甚至是什么白痴,疯子之类的评价了。战略出发点相同,而就因为结果的不同,一个人就会享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是为什么?是人类历史的古怪离奇吗?不是,只是胜负的天差地远而已。

第四卷 曙光初现 第七章 战争的豪赌

图哈切夫斯基的战略决策,虽然有着很大的冒险成分,但是最终在主要由军方将领组成的政治局会议上获得了通过,老实说,如果此时的政治局会议不是主要由军方将领组成的话,这一项战役的提议恐怕不那么容易通过。军人和政客有着很多不同,在对待军事问题的谨慎程度上,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军人考虑一场战争,他的出发点会落在如何布置战局,如何取胜上面。而政客则要考虑这场战役胜利了会如何,如果失败了又会如何等等。

战役的决策既然得到通过,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要重新安排各个方面军主要指挥者的问题了。

对于军方的人事变动问题,图哈切夫斯基一干人早就有了安排草案,按照他们的决定,包括朱可夫、布琼尼、铁木辛格在内的一大批军队高级将领都将被撤换,而另外一批跟图哈切夫斯基一干人走较近,或者是当初跟随过他们的将领自然会得到提拔。布柳赫尔就已经是最好的先例了,在图哈切夫斯基掌权之后,他便被提拔到了国防部长的位置上,这一项任命甚至都没有经过中央政治局的讨论研究。

在这次会议之前,图哈切夫斯基他们显然经过了周密的安排布置,在他们提供的人事调整名单上,楚思南就能够看清一切。朱可夫元帅被解除了西方面军总司令以及苏军总参谋长的职务,转而调到后方,去担任预备队的总司令;布琼尼被清理出最高统帅部,同时被解除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北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职务,而在他的新职务任命书上,仅仅标注了一个“待定”;铁木辛哥因前期指挥作战不利,被剥夺了南方面军总指挥职务,仅仅保留了一个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的虚衔。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对军队领导层的人事调整,绝对不会仅仅是对这三个人权力的削夺那么简单,在他的调整计划中,有着一个庞大的人员变动方案。以前任何一个倾向于斯大林的军队将领,出身于老牌的骑一、骑二集团军的将领,甚至是和骑兵部队沾边的将领,都被一种种借口裁撤掉了。

对于撤换朱可夫这项决议,楚思南感到非常遗憾,在他曾经接受过的军事学习中,有着很多这位苏联老帅开辟出来的经典战例,而这些战例无疑都是在二战中出现的。如今,图哈切夫斯基因个人恩怨的问题,撤换掉了这位老帅,无疑也就等于是湮灭了这些即将出现在军事历史长河中的战例规范。

尽管心中不希望朱可夫的大军团作战天赋被这样雪埋,但是楚思南却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他甚至在表决时投了赞成票。现在的他已经想开了,无论是斯大林也好,图哈切夫斯基也罢,他们所搞的政治局决策讨论都是“一言堂”,面前坐在这里的所有常委、委员、党代表,所起的作用就是充门面。图哈切夫斯基赞同的,大家就举手赞同,他反对的,大家就表示反对,只有这样才符合政治局的表决方式。

楚思南才不想枉作“恶人”,在经过了昨晚吉尔尼洛娃的开导之后,他学会了附和,学会了违心,只要是伟大的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支持的意见,他就支持,只要是伟大的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反对的决策,他就反对。因为他知道了,只有这样他的举手表决才有效。

楚思南的迅速转变,令坐在他身后的吉尔尼洛娃大感欣慰,从会议进行第一项表决的时候,这个女人就在关注着图哈切夫斯基的态度。她发现每当开始举手表决的时候,图哈切夫斯基都会首先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扫过楚思南,当看到他高高举起的胳膊时,这位新掌握大权的老将军的脸上,就会闪过一丝笑意。毫无疑问,图哈切夫斯基的确是很注意楚思南这个自己人,他希望楚思南能够始终站在自己身边支持自己。

在安排完了撤换的将领之后,自然就是新的将领的任命问题了,而在这其中,图哈切夫斯基也把苏军原有的战区和方面军配属,做了新的安排。

为了配合即将展开的列宁格勒大会战,图哈切夫斯基将原有的几个方面军作了部分调整:原有的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合并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为华西列夫斯基,军事委员为巴格拉米扬。其在列宁格勒大会战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