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129部分

核武皇帝-第129部分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世界上总有着无数种美女,每个人偏爱的都不太一样。而宋彪就恰恰的喜欢眼前的这一种,既是一个江浙佳丽。有着江南水乡的婀娜清纯,也有着书香门第的幽雅恬静,还穿着军装,会唱那一首淡淡的充满怀念感伤的英文歌曲。
    婀娜清纯的江南少女穿着一身新军的军装呢大衣,唱着令人滋润欢畅的英文歌曲,这怎么都有点东西合璧和军民一体的奇特感觉。
    宋彪很喜欢这种感觉,让他想到了他所想要的文工团,如果她刚才哼唱的是熟悉的民俗歌曲可能会更完美。
    这时,舒高立已经在长子舒方仁的陪同下神色匆匆的从房间里走出来,见到宋彪,两人就上前作揖参见,舒高立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者,穿着一袭黑缎绣丝团锦的长袍马褂棉衣,头发花白,脸上已经有了些老人斑,身材消瘦。
    宋彪神色肃严的颔首回礼,在冷峻的脸上微微挤出一丝笑容,道:“舒先生,这些天在此地住的还习惯吗?”
    舒高立抱拳笑道:“东三省虽然是比起上海冷了很多,承蒙总督大人厚爱关照,给老朽安排了有暖气和大炕的居住之所,倒也住的舒坦。”
    宋彪道:“那就好,您老是我请来的贵客,启迪三省民智,开办新政就要看您主办的远东印书局和《东北日报》,若是不能照顾好您,我这倒是要对不起三省百姓了。原本早该过来和您谈印书局、日报的事,只是公务繁忙,前些日子一直在辽东半岛和各国公使周旋,今个上午一回来,我这里的事还更多了,咱们就只能凑着这中午的时间谈几句吧!”
    舒高立感叹道:“宋将军身为三省总督,深受朝廷倚重,公务自然繁重,老朽明白。总督大人刚回到奉天,这就急切的抽出时间光临寒舍,老朽自然是深知大人对印书局之事有何等之关切,自当竭力为总督大人和三省百姓谋事。只是外面风寒,屋里暖和,还请大人进寒舍一坐吧!”
    宋彪再次颔首,却又特意多看了那位身穿军装的少女一眼,特有意味的和她笑了笑,这才和舒高立一起进了正屋。
    房间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和外面迥然不同。
    进了正屋在正堂高座上坐下来,宋彪立刻就和在担任远东士官学校军医科教学主任的舒方仁问道:“外面那位穿军装的女孩子是谁,你妹妹?”
    舒方仁正在给宋彪倒茶,点着头道:“正是家中大妹舒萱,诸兄弟姐妹中,她排行第六,另外还有一个小妹,排行小九。”
    宋彪随口称赞道:“歌曲唱的不错,人也很漂亮啊,在美国留学的?”
    舒方仁嗯了一声,道:“在美国女子教会学校读了四年书,今年刚回来,原本想去女子学校担任英语教员,眼下就先跟父亲过来。”
    舒高立听着他们一问一答,原本还想立刻说一说自己近期关于远东印书局的一些新想法,只好先为宋彪斟茶,请他先饮为上。
    请客人先喝茶是基本的礼仪,宋彪就小品了一口,将茶杯放下来,又和舒高立问道:“舒老,您女儿怎么穿了军装,是不是没有带足棉衣,让舒方德随便在后勤处找了一件?”
    舒高立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舒方仁才道:“她穿的是后勤处配发给我的备用冬装,她来的及,又刚从美国南方回来,没想到东北这么冷。”
    宋彪哦了一声,笑道:“穿军装才漂亮嘛,我听她唱歌也很好听,又受过新式教育,不如就让她去文工团吧。”
    舒方仁犹豫了片刻,才道:“这恐怕要听她自个的意思啊!”
    宋彪也不强求,和舒家父子道:“我就是顺口提一下,主要是文工团筹办了这么久,虽然也在奉天一带找了些艺人,说拉弹唱都有,就是没有人能写一些剧本,编一个歌词,我想要办的文工团应该能在文艺演出中振奋军队的士气,要能在表演中起到现代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的宣传教育作用。所以啊,光是唱老调子,跳秧歌是不行的。此事对东北新军很重要,可惜我一直没有办好啊。”
    舒高立道:“此事不难,我在上海倒是认识几个能写新本子的新文人,不妨由我写信邀请他们。至于我女儿是否愿意参军,这倒是得看她自己的意愿,我这个做父亲的一贯是自由主义精神,随儿女们自己的喜好发展,不去要求他们具体要做些什么事。”
    宋彪微微颔首,不管舒家父子说的是真是假,是推辞还是确实如此,他都不方便再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他其实也就是突然跳出来的想法,总觉得这样的女孩子要是在他的军队里,那才叫过瘾呢。
    他就是想一想而已,并没有太当一件正经事去操办。
    转念,他就和舒高立道:“舒老,我这一次来就是想要抓紧时间将远东印书局的事情谈妥,咱们上次也谈了不短的时间,经费上肯定不是问题,所有的要求中只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务必用白话文编译书籍和报纸,务必要让更多的国人能够看懂。就比如说您此前编写的那些医学和矿学科目书籍,我算是在俄国读过西学的人,也常读经史,真的要读懂您翻译的这些西学书籍,居然还很有点困难,我倒是宁可读俄文版的,也不愿意读您翻译的版本,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啊!”

第119章 去文工团吧,舒萱妹子
    ………………………。。
    如果你过清末和民国初年翻译的那些西方科学书籍,你就会深切的体会到西方科学引入中国,以及在中国普及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宋彪这种人居然读不懂这些书籍,唯一的原因便是他的国学根底不足。
    像舒高立翻译的书籍大多数都属于英美等国的初高中和中专生层次的教材科目,在欧美属于普及型读物,在中国却变成了精英教育中的特型教育。
    所以在民国前期,特别是南京政府成立之前,中国基本上没有所谓的普及化教育,而在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也一直到了抗战时期,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普及教育。
    在整个抗战史中,蒋中正阁下的政府支出中的第一大项是军费,第二大项就是教育,后者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称之为抗战中的教育奇迹,比如说中等教育,抗战之前的全国中等教育在校生是52万,抗战结束时却达到了126万。实际上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才开始在各省创立国立中学,开启了国民普及教育的第一页。
    这个阶段的普及教育也谈不上是义务教育,却至少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技术工程师、技师和师范人才。
    宋彪和荫昌在谈东北新政之时说了很多事情,总结下来就是五件事,一是建立三省金融体系,控制金融权;二是发展农工商,吸引资本创业。实现贸易顺差;三是建立新政府体系,有效实施和推广新政;四是开垦东北,扩充人口;五是建立国民普及教育体系和广泛的专科教育,创办最好的大学教育。
    宋彪在前四件事上都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唯独在第五件事上还未能有任何进展,他一贯觉得要想搞好普及教育,首先还是要搞好教材的问题。
    至于教材的事。他说的倒是很正确,对舒高立而言却难免有些尴尬。
    宋彪看了看舒高立,见他尴尬不语。就续道:“新政之关键就在于要推动国民教育,所谓国民教育,我以为就应该和英美那样人人都可读书。文言文解释西学。用词过于计较,晦涩难懂,我建议还是采取和普通人说话更为接近的语法,平白直叙,越简单通俗,越能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普及教育和国民教育,而不是君子之教育,不是士大夫的教育,不是国家精英分子的教育。不是进士秀才们了解西学的读本。中国有四万万人口,指望所有人都读完六七年的古文教育,再来读西学,我们这个国家恐怕再过一千年也别想推行西方科学的普及化,再过一千年也没有所谓的普及教育和国民教育可言。没有真正的全民普及教育,我们这个民族再过一千年也别想和欧美相提并论。”
    舒高立心里有些不舒服,总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辛苦都付之东流,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可他心里也明白宋彪所说的并没有错。
    深思片刻,舒高立感叹道:“总督大人所言甚是啊。幸好老朽身体尚可,还能有十年之生涯,那我就尽力将过去翻译的书目重新编写一番,全部采取通俗易懂之白话。”
    稍作停顿,他又续道:“无锡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说,白话文有八益,省日力、免误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通西学、促民进、善通变,老朽深以为说的极好,只是上海同文馆对翻译文体要求极严,必须以文言书写。既然大人的构想如此长远高明,老朽正是可以一展所长。”
    宋彪微微点头,道:“裘廷梁这个人应该还有些意思,如果舒老认识的话,不妨写信邀请他过来,就说我想要邀请他到《东北日报》,就以日报为论坛,倡导白话文之运动,推广语法现代的白话,整理语法和用词规范,确定可在全国通行无阻的现代汉语。”
    舒高立赞道:“好啊,此事甚好,不过此人在无锡一带创办多所义学,尤其是以四城小学和无锡初等师范学堂为最,据说有学生两千余人,不知道他是否愿意过来。”
    宋彪道:“新学嘛,哪里都可以办,我要办奉天小学和奉天初等师范学堂,请他过来主持,原有的无锡初等师范学堂,我每年也可以出钱资助。为国利民,事有大小,舒老要劝说他以大为上,竭全力为国为民吧!”
    舒高立肃然颔首,道:“大人所言甚是高明啊。”
    宋彪一贯是个举重若轻的人,所谓举重若轻就是能拍给别人做的事情就要坚决派给别人,他当即就和舒高立道:“那好,除此之外,我对远东印书馆和《远东日报》之事并没有再多的叮嘱,正如我们此前所商量过的,一切都以推行新学,宣传新政为目标,但凡教材亦当效法美日,但凡民报,亦当引领时政,监督时政。这些事,我就全权委托给舒老您了。”
    舒高立颇是慎重的颔首,道:“还请总督大人放心,老朽自当尽力而为,绝不会有负大人所托。”
    宋彪笑了笑,见时间也差不多了,这就起身准备离开。
    他这正要走,舒萱又端着茶点进了正堂,因为新军有规矩,非军人一概不得身穿军装,凡军医等职务也只能穿军装而不章衔,她已经匆忙换了一身新衣,只是略显单薄。
    进了正堂,舒萱将一盘精致的宁波地方茶点端上桌子,微微折身和宋彪请安道:“这是我家在南方所带来的地方茶点,还请总督大人品尝。”
    宁波的茶点比不得广州,但还是有点特色,特别是方块酥、绿豆糕和糯粉团颇有意思。
    宋彪挑出一份绿豆糕尝了一口,感觉稍稍有点甜腻。可还是笑道:“挺好吃的,我平时不太爱吃甜食,偶尔吃一次还真是很好吃呢。可惜我这边时间很紧张,要是舒老您不觉得我贪吃无礼,那我就将这盒茶点都带回去。”
    舒高立笑道:“大人若是喜欢,老朽求之不得,舒萱啊。你将这盒茶点包起来,让大人带回去品茶吧。”
    舒萱俏皮的笑一声,应承下来。这就匆匆去拿了一个糕点盒子,将茶点装起来,又特意去厨房在挑了些绿豆糕给宋彪一起装好。
    拿了别人一盒茶点。宋彪挺郑重的和舒高立道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