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彪赞许道:“你有这个自信就好!”
此时,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也正好到了秘书局,这位博士虽然年轻,但已经很早就开始谢顶,身材也不高,蓄着俄国人所特有的那种大胡须,看起来有点邋遢。
这个人在俄国农业学中拥有着还不错的学术地位,师从于俄国圣彼得堡植物研究所的俄国植物学大师奈留伯。斯坦科维恩奇,在学生时代就曾发表过很多关于俄罗斯农业研究,以及西伯利亚寒带植物的论文,即便俄国正面临糟糕的情况,他也不愁找不到一分合适的农业和植物学研究工作,而他之所以选择来东三省工作,很长大程度上都是出于对宋将军的特殊好奇和敬仰,以及俄国陆军部和涅兹纳莫夫中校的积极建议。
等这位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抵达会议室,宋彪也很热情的将他介绍给王永江和金鼎勋两人,并邀请努涅里科博士坐下来,准备细致的询问关于东三省大豆种植产业的一些问题。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一坐下来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份档案袋,和宋彪用俄语汇报道:“关于您希望奉天农业研究所研究美国豆种和东三省地方豆种对比度问题,虽然这还需要更多的种植试验进行对比,但很有趣的是我们已经发现的一些现象。通过对比十个东三省不同地区和美国提供基础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东三省本地豆种和美国豆种属于同源特性,这是因为美国黄豆最初也是从中国北方地区引种过去的,只是美国人在精心的挑选和培育中,不断遴选出出油率较高的良种。真正最为有趣的地方在于,从芝加哥地区引进的美国豆种在长春、辽阳、浑江等地的种植中,明显具备更高的出油率和抗病能力。我的分析是这样的,首先两个豆种具备同源性,对于寒冷地区的适应能力是完全一致的,其次是东三省的土地和气候环境更为适合大豆的生产。在所有试验种植美国大豆的地区,我们发现在长春和浑江一些新开垦地区的种植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这得益于土地中富含磷、钾和钙。以及其他的一些必须元素,比如说最为重要的日晒条件。总的来说,大豆在东三省确实是最好的种植物。”
宋彪想了想,问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从美国大规模引入豆种?”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摇了摇头,道:“虽然美国人在豆种的选择中经过一定的挑选,但我认为他们所做的工作还是比较基础的部分。我近期走访了一些本地的大豆种植户,很遗憾的是东三省的大豆种植本身都属于少量种植。并没有意识到大豆的特殊经济作物的价值,即便如此,根据我们从沈阳周边地区的农村抽调的一些豆种样品来看。差距实际上并不大。如果本地的农户能够更好的重视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自己加强豆种的遴选工作,那就没有必要从美国引入大豆。另外。我最近请圣彼得堡植物研究所的朋友查了一些报告,从目前来说,国际大豆的主要供应商还是过于分散,德国因为本身具有极高的大豆需求量,本地种植大豆的规模在欧洲相对较大,美国、巴西、阿根廷,甚至是墨西哥都有对欧洲的大豆出口,总的规模来说还是较小。世界大豆的种植规模中,亚洲地区仍然是最高的,包括日本种植大豆的总量都要高于法国。”
说着这番话。他就从档案袋里取出一份资料交给宋彪,补充道:“这就是我收到的一些资料,从美国的种植规模来看,他们的大豆种植面积并不大,绝大多数都是用于饲料。而没有像欧洲那样极其重视其出油率的问题。单纯从出油率这个重要的指标而言,美国大豆和东三省的本地大豆之间没有区别。”
宋彪将这份资料拿起来翻看一遍,提供资料的源头是圣彼得堡植物研究所和德国的一家经济作物研究公司,记录过去几年间的国际大豆交易总额,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大豆种植面积。
从这份数据来看,亚洲、欧洲、美洲都是大豆种植的大户。亚洲大约占据着国际大豆种植总量的一半,但除了日本、印度的大豆少量出口到欧洲之外,大部分的大豆都是用于本地消费,欧洲的大豆种植产业完全是在近二十年间随着榨油工业和油脂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南欧地区的大豆种植规模非常庞大。
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都有一定的大豆种植,总体还是作为青贮饲料来使用,向欧洲的出口规模并不大。
在全球的大豆进口市场中,德国几乎占据着一半,这也证明了德国油脂、油漆工业和其他食品原料工业的繁荣。
等宋彪差不多看完了这份报告,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才小心翼翼地劝说道:“总督阁下,请容许我在这里为奉天农业研究所从您这里争取一些研究经费,在我们近期的观察中,我可以确认东三省的地方豆种的种类,以及野生豆种和半野生豆种非常多,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大豆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如果有充足的经费和时间,还有人员的话,我们完全有机会超过德国在大豆领域的研究工作,培育出更优良的杂交大豆,具备更高的出油率、更高的抗病和高产等优点。”
宋彪微微颔首,问道:“我完全同意这个项目,您大约需要多少钱?”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谨慎的答道:“每年大约需要四十万卢布,除了要在东三省各地选定一些优良的土地用于培育种苗和观测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人手进行试验种植,以及从东三省,包括中国其他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抽选野生和半野生的豆种。虽然我们的目标是要培育更好的经济豆种,可如果没有庞大的基础研究,我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一种全面的豆科作物的研究,系统深入到各个方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能适当还需要继续增加一些经费,我个人也希望从俄国邀请一些合适的助手。”
宋彪权衡了片刻,还是很爽快的答应道:“完全没有问题,在经费上肯定不是问题,我会一直支持你和奉天农业研究所。我只提一个建议,那就是奉天农业研究所必须要承担一些学员培养的工作。你要招募一部分合适的中国学生,指导他们学习,成为合适的助手,甚至是指派他们从事一些研究工作。作为这家研究所的所长,你完全有权邀请你认为合适的其他专家来这里协同你工作。然而,不管您是要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经济作物的研究。我希望您都能尽快的为东三省培育出合适的豆种,并且是不断改善。”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很高兴的答应下来,道:“这简直是太好了。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总督阁下。”
宋彪点着头,随即和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询问道:“您作为俄国的植物学和经济作物学的专家。在您看来,以东北的气候环境和特点,还合适种植其他的农作物……或者这么问,您觉得东三省的农业要怎么发展,注重于哪些新的方面?”
“哦。”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惊叹一声,和宋彪道:“这就是一个大的课题了,说的简单点,我个人觉得东三省的气候环境和德国比较接近,所以,我个人觉得东三省应该比较适合种大豆和甜菜这两种经济作物。从大的方向来说。我觉得东三省的农业在发展潜力上会是很惊人的,农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课题,比如说它还包含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等,从这一点来说,东三省几乎在整个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畜牧业和林业上,东三省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包括我们说的大豆和甜菜,合理利用的话,这两种经济作物的附属产物都适合用于加工饲料。”
经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一说,宋彪才想起来甜菜这个事情,就道:“对。甜菜这个事情也可以考虑一下。”
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道:“我们可以从德国引入甜菜种,在东三省找一个地方进行试种,假如效果不错的话,最好是要同时投资一部分榨糖厂,最好较为分散一些,这样有助降低甜菜的加工和运输成本。从大的方向来说,东三省的农业发展肯定离不开经济作物的商品化,以及铁路的广泛开通。”
宋彪默默点头,这才将他和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商量的这一切都简单的翻译给王永江、金鼎勋两人,又和这两个人吩咐道:“我会给你们科里安排一名俄语翻译,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你们都需要密切的配合奉天农业研究所的工作。”
从宋彪和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这里听到了一系列的好消息,王永江和金鼎勋同样很高兴,连连点头同意宋彪的安排。
回到这个时代不种大豆的肯定有智商问题,在国际市场上,大豆的每年国际交易总额在250万吨左右,总交易额接近一亿英镑,成交总额每一年都在以5%的速度递增。东北大豆经过缓慢的发展,用了二十年才占据整个国际大豆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这个二十年中,东三省大豆贸易的主导权一直是在俄国和日本手中,即便如此也足以保证整个东三省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超过全国其他地区,在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东北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上海和江浙地区。
如果能将这个速度加快,在五年之内使得东北大豆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半份额,并且牢牢掌控着东北大豆的贸易主导权,甚至是直接垄断整个贸易,这将带来多少收益?
每年五千万英镑流入东三省,这将会带来多少白银?
卖石油都能让苏联快速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国,石油在20世纪初期的国际工业中的运用范围还真不如大豆广泛,只要真正操作好,卖大豆就能让东三省成为亚洲最为富裕的地区,而且没有之一。
宋彪此时就想将这件事尽可能的办好,在和阿尔莫洛。努涅里科博士、王永江、金鼎勋又谈了很长时间后,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在东清铁路和支线铁路沿线大量设立大豆种植区,以减税政策和其他多种手段强推大豆种植,通过各种途径改良豆种,改良种植技术,改善大豆种植区的水利灌溉条件,竭尽一切可能提高东三省大豆的优良率,增加东三省大豆的出口规模。
在这个没有化肥、农药和生物技术的大时代里,东北大豆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大豆,没有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对手可言。
关于甜菜种植,宋彪也专门交给金鼎勋,让他负责配合奉天农业研究所进行有关的引入工作,如果效果好的话,要立刻着手制定一份庞大的计划,在东三省建立一个完善的砂糖工业。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期整训
。。满清政府原先对东三省有一种很美妙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东方式的,或者是大清帝国式的政治艺术,即通过任命宋彪为东三省总督的方式招安宋彪和他的部队,巧妙的从俄国手中夺回对东三省的控制,再利用权力上的分化和钳制,用三省的驻防将军、奉天府尹的牵制宋彪和东北新军。。。
他们将此理解为一石二鸟之策。
可惜,“大不大,小不小”的奉天新军示威事件很响亮的给了满清政府的那些王爷们一记耳光,打碎了他们的所有幻想。
即便没有这一次的奉天新军示威事件,宋彪和满清政府之间为了权力而爆发各种冲突,以及那些不给脸的耳光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