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我们还小-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家里连遭变故,我大伯从第一次警察上门都往回赶,正好赶回来了,我伯母住院了、儿子被拘留了,儿媳妇儿回娘家了,孙子嗷嗷待哺。这一个大的烂摊子,让他一个人来收拾,顿时不免有点手足无措。
第二天,他就上门了,到我家来,不找我哥,直接找我爸,我爸直接一问三不知。声称自己儿子大喜,喝醉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醒来后才发现钱被偷了,而且警察从大嫂那里搜出来了钱和钱箱。又交还给我们,最后大嫂就上门闹,警察来制止,他们跟警察闹最后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伯明知道吃了哑巴亏,但是还是不敢声张,毕竟事情不是自己弟弟说的那样,但是又十分吻合。
我哥拍着他的肩膀说到:“我还念及我们是亲戚,给你交个实底,以后我伯母要是再不老实,满嘴喷粪,就不是拘留和生病这么小的事情了,你是一家之主,能知道孰是孰非。这次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我手里还攥着你们宝贝儿子跟我借的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的欠条,要是还不老实,让我再在村子里听到任何一句风言风语,我拿着欠条找法院,到时候,不让你们家破人亡,从我们村子里消失,我这么多年大学就白上了。”
一听这口气,我大伯当场就吓傻了。原来自己的老婆说得都是真的,这就是一个圈套。
他不免有点怀疑,面前的这个清瘦小伙子还是不是当初那个整天粘着自己,嚷嚷着要糖吃的郝泽明。为什么几年不见竟然这般陌生?
陌生的不只是我大伯,还有我哥和我,在以血缘维系的农村社会,一切都是拿拳头和人说事,所以每家每户都生了十个八个的。到了我父辈,因为缺吃少穿,只要了他们兄弟俩,原本寄希望于他们兄弟俩拧成一股绳,以期许于不被外姓人欺负,但是逐年年长,社会风气已然变化。到如今闹成这步田地,我父亲也只有唉声叹气了。
第六十八章:闹剧终结者()
大伯从家里走后,闹得沸沸扬扬的闹剧,也暂时因为伯母的住院而搁浅,村子里的流言继续肆虐着,有谩骂、有嘲讽、有诅咒。
但是,这些又能怎样,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一切牛鬼蛇神只是虚化出来的。看病找算命、求医问郎中的时代过去了。我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力。
这一起起,一幕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
因为穷,所以嫉妒。因为穷,所以肆意诽谤,因为穷,所以撒泼耍赖。
这天晚上,一大家子人又聚在一起,双方父母以及我哥和我霁霁姐还有我。
昏暗的灯光下,我父母因为这几天的事,感到自责不已。
丈母娘也是个明白人,拉着坐在一旁霁霁姐的手,当着众人的面说道:“女儿呀,知道我为什么让明子,非要凑齐这十二万,才肯娶你吗?”
霁霁姐有点疑惑的说到:“你是不相信我俩?”
丈母娘微笑着说道:“你是我们唯一的生命延续,我们又怎会放任你不管?你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公主脾气,我怕你们的决定是盲目的。你就是我们的全部,要是你不开心,别说十二万,就是一千两百万,我们也不稀罕。你也别恨妈,要是不**你们,我真的不知道你们的感情到底能否经过金钱的考验。软禁你的那几天,我们没有没收你的手机。我知道你把你所有的积蓄都转给了明子,他也从你的信用卡里透支了很多钱,我这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在,明子没有让我们大家失望,无论是结婚还是处理自己的家事,都有领导的气概,义不容辞、当机立断、有勇有谋。”
老丈人也在一旁说到:“亲家呀,我们都是双职工,很难想象,你们一家在这种境况下,执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去读大学、读研究生深造。这个决定似乎是孤注一掷。”
我父亲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哥也是个明白人,此时不表态,更待何时。
“爸妈,我现在研二,今年下半年也要找工作了。你们不用担心霁霁跟了我会受苦。我跟她会一直在您所在的城市,随时受你们的监督。”
丈母娘笑的两个眼睛眯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眼前的女婿看的清楚。
说罢,她从兜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我哥说到:“明子啊,你不在的时候,我让霁霁带我去看过你们租的一居室。非常漂亮,就是你们把它装饰的那么漂亮,有点可惜了,终究是租的房子。我跟你爸呀,重新替你们首付了一个两居室,还没有装修,等房子装修好呀,你们就搬进去。”
说完把手里的钥匙盒递给我哥。
我哥有点懵,本来收了一个十八万的改口费都还没缓过劲来,现在又是一套首付过的房子。
我哥连连摆手,示意不敢接。
我霁霁姐倒是爽快,一把拿过钥匙说到:“咋的,还怕还房贷啊?”一边抱着自己的母亲是又啃又亲的。
我哥又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一家人,借着昏暗的灯光,笑作了一团。
此时,温馨的一幕,似乎冲垮了之前所有的阴霾。
年一过完,我哥和霁霁姐的父母们,就开始着手霁霁姐他们那边的婚礼筹办。一起总是那么的水到渠成,而我,除了多拿了几个红包以外,就是我又老了一岁。
看着我哥和霁霁姐终于修成正果,联想到初次见他们的情景,总归有些苦涩在里面。也许他们能够阐释,什么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再次回到家里,我妈再也没有听到过什么关于我哥的风言风语,反而是所有人对我们敬而远之,不敢再招惹我们。我妈也落得个清静,不再给人费力的解释。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和结局。
而我,依旧在学校进行着我那无尽的课程。准备着复习补考,然后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疯狂的不断试错。
第六十九章:大学生返农调研()
徐天龙在那次跨年完后过后,就试图想把写的承诺要回去,但是我没给。
到了快要推选班级积极分子的时候,奇迹出现了,那孙子果然在选举之前,辞了班长的职务。然后,在选举中,一举拿下了唯一的入党名额。
我那被许下的空头承诺,如今也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果然是城市套路深。我也只有无奈的苦笑了。
事后我找到了他,他倒敞开心扉跟我说到:“这我是众望所归,不信你去查一下那个选举的票,看有没有作弊嫌疑,再者说了,你挂科了,就算报上去,也会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多可惜。”
我去他个大西瓜。理都不想理那孙子,当着面把那纸条撕得粉碎,转头就走了。
后来我就后悔了,为什么不拿给导员看呢?说不定这孙子的名额也被取消了多好。
可是转念一想,这样一做,无异于跟全班人树敌呀,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的被人压榨吧,这辈子也就是这命了。
果然好景不长,一个关于大学生的学术科技竞赛被卢聪拿下,以他们学院的名义选送,我自告奋勇的参加,于是我的魔鬼之旅,即将开始。
一个团队最多只能容纳四个人,我、卢聪、还有一个是他的朋友,是个女生。我们三足鼎立,共商大事。
但是,问题又来了,没有有资历的指导老师,这个调研小组是不成立的,有资历的老师,谁管这些不挣钱的小case,没资历的老师,又不能滥竽充数。
最终,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四个成员,是一个女生,一上来就说了,她是来挂牌的。调研和调研报告的制作过程不参与,但是他可以找到挂牌的指导老师。报酬就是,在论文的末尾署上她的名字。
为了我们的论文能顺利的参赛,也只能做出这样的牺牲。我们三个人默许了。然后,我们就有了有副教授职称的老师,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但是,遗憾的是,指导老师也是挂牌的。全程不参与任何调研。
这就让我们有点孤立无援了。我们人几个面面相觑,感觉似乎进入了一个大坑。这个坑还是我们自己挖的。
没有任何的援助,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调研之旅。
调研题目是关于大学生返农的调研,初次涉猎,总觉得新鲜,因为论文的撰写我们还真没有遇到过。
“关于大学生返农的调研报告,我去年暑假跟团省委实地调研过,也跟某些返农的学长们聊过,当时出于新奇,我用手机录下来了,并且从团省委哪里得到了一手的数据,有了一些初步的数据,我们就可以避过前期的调研过程,包括论文最开始的前言、摘要、背景、意义等很鸡肋的东西。我们直接从正文入手。”卢聪能拿下这个课题,果然是胸有成竹,他手里攥的资源,还是蛮多的。
“那首先我们是不是该找找相类似的论文,给我们找点灵感和框架。”我很洽和事宜的说出了我的想法。
“这之前我找过了,网上相类似的论文很少,因为这个返农话题是近几年才被关注的,所以我们最难的地方就是没有可借鉴之处,也没有框架,只有我们自己去搞。”
另一个小伙伴,眼里放光的神色顿时就黯淡下来了,:“那就是说我们的艰苦历程还没有开始呢啊。”
这位小伙伴一脸无辜的看着卢聪,卢聪笑着说道:“没有的东西,我们努力克服嘛,相信我,萱姐。”
我从卢聪口中知道了,我们的另一位小伙伴叫唐萱。
“那要不,这样,你看我也是一个女生,你们也让我挂牌好不?我也想毕业了,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有可以写的东西。”
“不是吧,你也来?一共四个人的群体,两个都想挂牌,这个苦力活谁干啊?”卢聪也有点急了。
“这不是还有你们两位帅哥嘛,我就负责静静的为你们加油鼓劲。”说罢,展现出了女生特有的萌妹子表情,试图感化卢聪。
好在,卢聪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知道,工科类院校的女生是没有萌妹子的,只有女汉子。
顿时就一个白眼,说到:“少来。毛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你会不会说话。管谁叫妇女呢?”说完拿起旁边的一本书,就丢到了卢聪的头上。
卢聪一边挡,一边示意让我来制止这场闹剧。
我看着眼前的打闹,似乎有种错觉,貌似我回到了高中时候和同桌的嬉戏。
只是,近两年来,上了大学,连教室都没有我的容身之处,哪还有同桌可言。每每看着身边的陌生人,我也只能默默的拿起书本,仔细听课,因为我知道,除了我自己,没有人提醒我,老师要来了,笔记要做了,课程讲到哪里了,我睡会儿,老师来了你叫我,的生活。
与其说,自由,倒不如说,再也没有被人提醒的生活。
第七十章:异地恋终结者()
时间很快,外面光秃秃的树上,不知何时已经挂满的绿装,而我们也从长袖走到了t恤。
一时间,人心浮躁,课程的重压让我们苦不堪言,一方面压缩课时、一节课要讲两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涉猎更多的知识,不断的增加科目,导致上课考试两班制,前半学期上短期课和长期课,后半学期考短期课的试,再加上长期课,期末再考长期课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