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帝国的涅盘 >

第40部分

大帝国的涅盘-第40部分

小说: 大帝国的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因为在宁武关下损失惨重,几乎准备退回陕西。恰在此时,大同和宣府的守将却不约而同送来了降书。李自成大喜过望,遂决意继续北上。三月一日,大顺军占领大同,六日,占领宣府,兵锋所向,居庸关守将唐通也于三月十五日投降。

通向北京城的大门敞开了!

而此时,北京城正在遭受鼠疫的折磨,据史家估计,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在这次鼠疫中死去,在天灾人祸的折腾下,北京城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三月十日,明昌平驻军因缺饷哗变。十六日,大顺军占领昌平明皇陵——当时只有十二座陵墓,还没有凑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十三陵”——将十二座享殿焚毁,并砍伐了所有的护陵松柏。

局势如此糟糕,大臣李明睿劝崇祯迁都南下,题目就叫做“亲征”。崇祯原则上同意,但又不愿背上“逃天子”的骂名,想等首相陈演出来率百官劝驾,然后自己勉为其难地答应。

但陈演怕担责任,闭口不敢谈迁都。还有些不懂事的臣僚居然建议,皇帝要不愿意走,可以将太子先送往南京嘛——万一皇帝一定要坚持“国君死社稷”,太子还可以马上继承皇位。崇祯帝自己本是想南逃的,但给这帮人这么一插嘴,反倒下不来台了。朝廷上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这么一拖延,李自成南路大军进入河北,陆路已经走不通了。

崇祯的失误,在于死要面子,全然不以天下大局为重。如果他自己及时南下,或者将太子送往南京,则南明的历史,必不会是落个诸王纷争,最后被清兵一一击败的下场。

也许,南明就将是另一个南宋。可惜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逃既然逃不成,那就只能想办法抵抗了。崇祯手里此刻调得动的,只剩下驻守宁远的吴三桂的数万人马。三月初,崇祯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他紧急入卫京师。吴三桂一路磨蹭,直到十三日才走到山海关,已经完全赶不上趟了。

而吴三桂一离开,关外最后一座重镇宁远,就立刻被清军占领。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进抵北京城下。

城中守军约四万人,但偌大的北京城,这区区四万老弱残兵,根本守不过来——城头上平均三个垛口,才能分派到一个士兵。除这四万老弱之外,还有“净身男子”数千人协助守城——加一块儿也顶不了多大用。这帮老弱残兵长期欠饷,这回还是因为要他们拼命守城,才每人发了一百个钱,因为没人管饭,他们还得经常请假,跑到城下自己买烧饼充饥。北京城头上放列了多门西洋大炮,但守军都放空炮,不装铅弹,结果一个人也打不死。

崇祯近几年来特别信任太监,可偏偏就是太监杜勋,居然从李自成那里跑回来,劝崇祯及早逊位。

流贼向皇帝劝降?这种玩笑也开得出来?崇祯真能给这帮家伙气死了。

三月十八日,崇祯居然下令“亲征”,这时候,连皇亲国戚们都不敢帮忙了,不知道他老人家该上哪里抓兵去。李自成在城下呆了两天,见“皇帝降贼”这出戏似乎闹不成,遂开始攻城。这天夜里,大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投降,北京城破。

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夜。他在宫中匆忙地料理后事,但做什么事都没条理。想让成国公朱纯臣辅佐太子,可朱纯臣自己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提笔给某统兵的将领写了封信,但没头没尾,不知道是写给谁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多半都是这个样子了。

崇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国家大事好做了,又让人把太子、永王、定王领来,见他们还穿着冠带袍服,当爹的忍不住又把三个儿子训了一顿:“都什么时候了,还穿这个?赶快换身旧衣服!”他亲自给孩子们系好腰带,凄凉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明天可就是老百姓了……在这个乱世里,要隐姓埋名,看见老人就叫老翁,年轻的就叫叔叔伯伯。”人世间的万千道理,长在宫禁高墙内的崇祯自己懂得也不多,但他还是想在短短的时间里多教些给孩子们,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旁边的人都忍不住流泪了。交代完后,他又派人将三个皇子送到外戚家里,想他们帮忙把孩子藏起来。

做完这些,崇祯又去和妻子周皇后告别,两人都流了眼泪——这位皇后,还是他哥哥天启两口子亲自帮他挑的呢,看着妻子的泪眼,皇帝不由得又想起了早逝的老哥——他也许不是个好皇帝,但应该是个有人情味的兄长。周皇后随即悬梁自尽,皇帝用剑碰碰她开始僵硬的尸体,红肿着眼睛,鼻子酸酸地走开了。

小女儿昭仁公主,也被皇帝一剑刺死。袁贵妃自缢未死,被皇帝拔剑砍伤肩膀,其他妃嫔多人,都被皇帝亲手杀死。皇帝又把自己十五岁的大女儿长平公主召来,悲恸道:“孩子,你怎么偏偏生在我家呢!”用左袖掩面,右手挥刃想杀死公主,但砍偏了,只劈下公主的左臂。

看着到在血泊中的女儿,皇帝颤抖得厉害,再也下不了手。

他和太监王承恩对饮了几杯酒壮胆,手持三眼铳,带着数十个宦官出东华门,至朝阳门,假称是王太监奉命出城,守城者要求天明再验证放行。扈从的宦官群起夺门,守门部队以为发生了内乱,开炮还击,崇祯身边人少,未能冲出。大家想起朝阳门是成国公朱纯臣的防区,便绕到朱家,想请朱纯臣开门放行,朱家看门的却说成国公赴宴去了。崇祯叹着气又跑到安定门,但门闸坚不可举,而此时,天已经快亮了。

崇祯失望地回到宫中,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来。从此后,再也没有人看见过皇帝,传闻说他和巩驸马、王太监逃出宫去了。

十九日,宣武门守门太监王相尧开门投降,正阳门,朝阳门也相继投降。

长平公主此时还晕倒在地,尚衣太监何亲听说大顺军已进城,怕公主受辱,把她背出宫去。太子逃到亲外公周奎家,敲门却没人理睬,看门的也不放他进去,只好逃到别人家里躲起来。宫女魏氏等惧辱,跳入御河自尽,从者二百余人。许多大臣自杀身亡。传闻中和崇祯皇帝一块逃走的驸马爷巩永固,抱着公主的灵柩,带着子女四人,在堂上举火自焚。追查崇祯去向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断掉了。

大顺军到处搜查崇祯父子的去向不得,遂下严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直到三天后,也就是三月二十二日,才有人在万岁山上发现了两具在风中飘荡的尸体。

有人认出,那就是失踪的崇祯皇帝。

他和王承恩面对面吊在树上,长发覆面,穿着白袷蓝袍,白绸裤,光着一只脚,另一只脚上穿着绫袜,红方鞋。看情形,是王承恩先服侍崇祯自尽,然后自己随后自杀殉主的。

崇祯上吊的是一棵歪脖子槐树,据说这棵槐树又多活了三百二十多年,看尽了明清民国的夕阳斜照,满怀沧桑之后,突然就被人看着腻味了,在平坟毁墓的运动中,被视为封建糟粕,给毁掉了。现在万岁山东坡上的那颗,是不折不扣的赝品——一棵既没见过眼泪,也没见过兴亡的家伙。

今天我们站在那里,向着南边眺望,还能看见那座古老的宫城,看见日月起落中,她那憔悴不堪的身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斗转星移,已经过去了六个甲子,恩怨是非都淡若烟云,铁血皆已销融,只留下些许传奇,略堪人间耳语。

破城前,李自成在牛金星的建议下,申明军纪:不得伤人,不得掠夺财物和妇女,违者“杀无赦”。故入城之初,大顺军纪律尚好,街市安堵不惊。有些老百姓自发地在门口大书“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还有些人在帽子上贴“顺民”。

十九日的中午,李自成笠缥衣,乘乌驳马,自德胜门入城,绕到承天门入宫城。承天门,也就是今天的天安门,是宫城的南门。李自成在承天门下拔箭弯弓,对左右说:“我射中中间,必定一统!”但一箭射去,却射在“天”字之下,李颇感不快。牛金星从旁打圆场道:“当中分天下。”李方转忧为喜。

大顺军于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四月十三日撤离,在北京城共呆了四十二天。

刚入城时,大顺军军纪严明,有两个士兵抢劫,立刻被杀,并暴尸示众。但就像当年黄巢入长安一样,几十万大军入城之后,看着繁花似锦的京城,别说兵,就是将领们也有点晕乎乎的了。

大顺军中也不是没有智者,有人提议:

一、李自成本人暂时退出内宫,名义上是等工政府修葺后再入宫,实际是委婉地希望李能够带好头;

二、对明朝官员分别处置,一些名声很坏的贪官,严加追赃,家产充公;抗命不降的,除追赃外,并加以惩治;一些俗称清廉的官吏,免予动刑,命其自愿捐纳;

三、将大部队撤出城外扎营,听候调遣出征。城内留下的人马也不宜借住民房;

但这样的建议,别说在部队中不能获得支持,就是在李自成那里也没能通过。大顺军本是以流寇起家,大部分将校长期以来打仗就图个子女玉帛,对战士的激励也往往是许以破敌之后以妇女资财充军之类。如三战开封时,罗汝才想撤军,李自成就以城破后,将东城交给他为交换条件,罗才答应留下。

这一路北伐以来,自李自成以下的高级将领们,也多次用入北京城后以子女玉帛赏军为鼓舞士气的手段。而如今,皇帝你当了,开出的条件却没有兑现,大兵们当然不满意。

所以,没过几天,大顺军的军纪就废弛了。

大兵们先是到老百姓家里借锅、碗什么,稍后就开始借床睡,再过两天就找人家借妻女姐妹做伴,押着男子到处搜,不得不止。安福胡同一夜因奸淫致死者,竟达三百七十余人。

当官的难道不管么?

当官的?大小将校们,自己早就“各距巨室,籍没子女为乐”,放了羊的大兵们自然就满街乱逛,借口搜铜搜马,“沿门淫掠”。有些驻扎于城头的大顺兵,将妇女劫到城墙上侮辱,“或遇贼将过,恐被责,竟(将妇女)向城外抛下”。几十万军队都这么干,就算几个有责任心的将官,也管不过来,索性就都睁只眼,闭只眼了……别让我看见就成。

大顺军在北京城里,有两件事很失人心,一桩是奸淫,一桩是拷饷。

拷饷有点像摊派,所不同的是,官府的摊派对象是小老百姓,流贼的摊派对象则是大小官儿和皇亲国戚。拷饷的负责人据说是刘宗敏和李过。

《明季北略》记录了一份操作流程。

先把官儿们召集起来,饿上一晚。第二天一早,把八百多号人,五个一串,押到田皇亲府里,先用夹棍夹拷一顿,再来问你到底贪赃多少,这样搞了十来天。

有时候刘宗敏兴致来了,亲自出来审问,每个人都得认点赃才行。重者数万两,轻者数千两,最起码也要一千两,有位沈学录先生,穷得丁当响,刘宗敏看他实在没油水,算是特别照顾,给他算了五百两。

不认?那就腿上夹棍子,有棱有钉的那种,脑袋上再给你带个箍子,套得你眼珠迸出,大白天看见星星。

交不出钱也好办,派几个兵押着你去前门官店里借。店主不敢不借,只能要个借条。据说有张借条是这么写的:“某官同妻某氏,借救命银若干。”就这,也借到钱了。

这里有一个按官衔高低开出的价码。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帅七万,科道、吏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