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末世]-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如离弦之箭,像逃避什么似的开走了。
“非凡!”来到路口,彭老三一脸笑地迎了上来。
“其他人呢?”任非凡瞄了瞄,原本的七个人现在只来了三个。
“他们还在家里,说是有事暂时来不来,过几天把事情处理好了再过来。”彭老三抓抓头。唉,现在日子不好过啊!
“他们家里怎么了?”任非凡示意人上车。
“还不是因为老天爷不肯下雨。”彭老三说道,“现在米价那么贵,任桂他们就想把水田重新种起来,插完秧了再过来。谁知道老天爷一直不下雨,他们只好在家等着,迟点再过来。”
“如果天一直不下雨,他们就一直等着?”任非凡的语气变得严厉,“我们收了别人的钱,现在的首要工作就是把别人的房子建好,哪里有雇主等工人的道理?这样下去,谁还敢要我们帮忙建房子?”
彭老三被任非凡严厉的语气吓了一跳,喏喏道:“没那么严重吧!晚几天完工又没有什么……”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任非凡道:“如果你有事儿暂时不能来,应该提前告知别人一声,让我好和雇主协商,调整工期;工期急的话还能提前找好工人来顶档,现在你人没来,电话也不打一个,都快开工了才来告诉我你们有事来不了……有没有把我这个负责人放在眼里?有没有把雇主放在眼里?”
彭老三大气不敢出,缩起头来装死。其他两个工人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己无关绝不插嘴的态度。任非凡也不是想要他们的回答,只是在表明自己对那些不来的人的态度而已。
四个工人因为家里的事来不了,加上任非凡在内,开工的只有四个工人。田原远煮完饭之后,也跑到坡上去帮忙搬砖头,提水泥浆。就是这样,原本的工程进度也慢了许多,按照计划,在正月月尾他们应该开始装修了的,可是因为少了几个人,到三月份(公历)的时候,才堪堪把两层楼的水泥浆刷好。
“非凡,我家里实在催得急了,不回去不行啊!”这天总算把阳台外墙的水泥浆都刷上去了,彭老三再一次对任非凡说道。
其他两个工人也附和:“是啊,非凡,现在我们工作五天的工资也只能够买一包米,不回去把地种了不行啊,米价再那样升下去,我们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连米都买不起了。”
任非凡坐在竹排上,半边脸隐藏在阴影里,被太阳余晖照射着的半边脸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半响,他说道:“行,你们今晚就坐车回家吧!等到你们把家里的事儿都处理好了,如果这边还没有弄完的话,我再叫你们过来吧!”
得到了应允,彭老三三个人齐齐都松了一口气。任非凡继续说道:“你们把你们各自的银/行/卡账号写下来,过些天等老板把工钱给我了,我再给你们打过去。”
“好好,麻烦你啦,非凡!”彭老三一听这话,顿时满面笑容,和另外两人人下去找小老板拿笔和纸去了。
往年正月初五之后,南方一般都开始下春雨了。春雨下了之后,在朦朦胧胧的细雨丝中,山脚下就会出现农人们赶着水牛或大黄牛犁地的身影,山坡的旱地上,一家老小弯着腰开始播种花生。这是田家村最常见的现象。可是今年,这些景象全然消失了。
因为一直没有下雨。
田原远最近其实心里也在发愁。他年前的时候叫田维家给他育了秧苗,虽然一直不下雨,可是因为他家的七分田位于下游,田里是水量还是不少的,他和任非凡两个人花了一天,就把犁地插秧的工作全干完了。
可是绝大部分位于上游的水田就惨了。一天不下雨,土地就在干旱,无法耕种。今年田家村很多人家要种早稻,在靠近池塘或山间的低洼处,随处可见绿油油的秧苗。可是元宵节都过去了,老天爷依然无动于衷,不肯施舍一点甘霖于人间。
后来村里实在等不下去了,把上游的两个池塘的闸门弄开,放水入田。顿时,田家村就忙碌了起来。这几天从山顶往山脚下望去,全是合家老小齐上阵,翻地插秧忙忙碌碌,一幅热闹的春耕图。
田原远不愁水田,他愁自家在山坡上的土地。在靠近田家村农田的两边的山坡上,有不少还没有退耕还林的土地。属于田原远家的就有三块地,分别是一块三分地、五分地和六分地。
至于去年他种了番薯、绿豆、黄豆和花生的土地,有一大半其实是不属于他家的,原是村里外出打工不种地的人家荒废的地,他问过村民的同意之后捡来种的。今年粮食价格直线上升,许多村里的人家就把自己家以前荒废的田地给重新拾了起来。田原远之前种过的地也全都被村里的原主人要了回去,现在他手中就只有三块以前村里分配给他家的真正属于他的土地。
就是这三块土地让田原远发愁。水田还好,上游放水就能耕种,坡地的就没有这种好处了,他们这里没有建造蓄水池的习惯,唯一的水源就是天上下的雨。老天爷不下雨,农人就没有饭吃。所以为什么说古代风调雨顺的年景多会国泰民安,就是这个道理。
田原远已经把花生给剥壳了,肥料也已经准备好,就等着老天爷下雨把花生种下去。今年的粮食价格还是持续去年的趋势,一直在涨价。田原远手中没有去年那么多土地,说什么也不能放弃那三块土地。
去年田原远种了许多花生,今年地少,他便只打算种一块地的花生好了,剩下的地全种上番薯。粮食价格的升高,连带饲料的价格也越来越高,田原远想着多种些番薯藤代替饲料来喂猪也挺好的,能省不少钱,番薯人也能吃。
元宵节那天全村祭神,请了个有名的道士来求雨,也就是问神。当时从菩萨那里得到的答复是反面,反面代表着否。田原远觉得今年恐怕不好过。果然,元宵节之后,老天爷至今一直不曾下过雨。
第26章 冻雨连绵()
种地要看天吃饭,田原远心里着急也无济于事。二月份过去,到了三月份,坡上的房子也几乎停工了。田原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鱼塘上。
他家的鱼塘也到了该捕捞的时候了。
田原远从田维家借了一台抽水机,开始往山坡上猪栏背后刚推的那块平地抽水。其实这个时候鱼塘也没有什么水可抽的了,水位下降了一半,堪堪维持在去年这个时候水位线的一半。抽了半天把山上的泥土都浇湿浇透之后。田原远和任非凡没有急着叫人来捕鱼,而是在黄泥上浇上猪粪、鸡鸭屎,暴晒两天之后,再把它们与下面的黄泥搅合、弄匀,种上了番薯和木薯。
田原远原本是打算在这块地上种一些黄豆、绿豆、火龙果、大薯、木薯、冬瓜之类什么的,可是老天爷迟迟不下雨,逼得田原远狠心把自己想吃的黄豆之类的东西舍去,只种了产量高好打理又比较耐寒的木薯和番薯。插上番薯秧和木薯秧之后,田原远和任非凡每天都抽半个小时的鱼塘水浇灌,持续了十天之后,鱼塘里面的水差不多抽干可以捕鱼了,坡上的番薯和木薯苗也活了。
田原远今年是干塘捕鱼,捕完鱼,他就要在鱼塘四周撒石灰进行杀毒(消毒)。今年或许是因为气候比较反常的缘故,田原远家鱼塘里的鱼死了不少。田原远觉得或许消毒过一次来年就不会死那么多鱼了。
捕鱼队的人第二天就来了。田原远和任非凡站在堤岸上看他们捕鱼。捕上来之后,田原远拿着纸笔记账,任非凡就帮他看称。捕上来的鱼果然不是很多,七八个鱼贩子一分,几辆摩托车就装下了。今年的鱼价格也不高,据说是因为海水淹没了许多沿海城市的关系。许多海鱼把城市当成了捕食、繁衍的好去处,渔民们很容易就能捕到大量的鱼群,而且品种还挺多。
不少城市淹没后出现的“海底拾荒者”在出海的时候,除了运回不少值钱的物品之外,还会顺便进行渔猎一番,拉回来大量的海鱼,到各处贩卖。故而,海鱼捕捞量的上升,直接就压低了淡水鱼的价格,尤其是在比较靠近海边的地区。
整个鱼塘的鱼最后就卖了5000块钱。5000块钱在现在也就只能买10包米了。田原远非常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没有买鱼饲料来喂鱼,不然就不是赚5000块钱了,而倒贴5000块钱,加上租金8000,他今年恐怕得亏一万多块钱。
捕完鱼之后,田原远和任非凡开始忙碌起来。鱼塘需要慢慢渗水回来才能下鱼苗,养鱼一时是急不来的。他们现在主要忙着装修屋子。任非凡老家的那些人已经传信息过来,确定不过来了,他们那里的干旱比田家村还要严重,那里的人也比这里的多,每天都为了争抢一点水而打破头,那几个工人已经决定在家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了。
于是任非凡只好自己一个人给房子装修。田原远自然不能光让任非凡一个人干活,每天干完例行的喂猪鸡鸭现在还加一个淋地的活儿之后,他就跑到房子里给任非凡打下手。
幸好工人们回去的时候,房子的主体和基本装修已经弄好了。现在任非凡和田原远两个人只需要贴好瓷砖和装好防盗网就行。虽说挺简单,可因为干活的只有两个人,他们也只能慢慢来。就这样,任非凡在田原远家一待就是半年。
五月份的一天,天上的云层突然翻滚起来,铅灰色的云层开始聚集,不一会儿,就有轰隆隆的雷声从头顶上空传来。
听闻雷声,田家村的人都乐疯了,一个个跑出屋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翻涌的云层。
云层越堆越厚,几道白色的闪电在黑色的云层中打下,“轰隆——”
一阵夹杂着水汽的凉风吹来,卷起了地上的落叶,蛐蛐的战歌响起,豆大的雨滴就落了下来。
“下雨了,下雨了!”人们欢喜地大喊,他们在雨中奔跑,相互呼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些反应过来的人家忙扛了锄头往田里、地里跑,把出水口通通堵起来,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水留在自家的田里、地里。
田原远也高兴坏了,他从屋子里冲出来,在雨中开心地大声喊着,尽情地鬼叫狼嚎,发出各种奇怪的能够表达他心中的喜悦之情的声音。任非凡和他一起疯,两个人从坡下跑到山顶,又从山顶跑到种满番薯和木薯的土地上边上,看着番薯藤在雨中越发的青翠欲滴,粉紫色的花朵开始探出头。隔着一条田垄的木薯被雨点打得像只落汤鸡一样,布满疙瘩的茎秆孤零零地支塄着几支皱巴巴的叶子,可怜兮兮的。田原远指着木薯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拉着任非凡跑到鱼塘堤岸上,看着从山上流下的雨水汇成一条条小溪流,汇进鱼塘里。
大雨大约下了一个小时,天就放晴了,太阳重新出现在天空上。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自从入冬以来,笼罩在人们头顶的那片天空,就是灰蒙蒙的一片,很多时候连太阳也见不到,即使太阳出来了,透过灰色的云层,那投射的大地上的阳光也只是温温的,甚至是阴凉的,整个冬天过去,人们都已经习惯灰蒙蒙的天气了,乍然雨后出现太阳,所有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一派欢欣雀跃。
饥渴了许久的土地把来之不易的雨水尽情吸收进了土壤里,田野里的青蛙叫声响了起来,山路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