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鸾谋 >

第38部分

鸾谋-第38部分

小说: 鸾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几篇随记,还是有心人手抄下来的。”

    陈正心被斩首的罪名是“歪理邪说意图谋反”,一切与之有关的书册及文字,无不被当成邪物一并消毁。直到他怀罪而死,世人也不知虚吴居士的真身。而陈正心四处游说,出自虚吴居士之手的“虚吴学”,则因不利于皇权维固成为大吴禁提之言,虚吴居士本就所存不多的书籍也被尽数焚毁。庄家能有一本虚吴居士的孤本可谓极其不易,郭家只有手抄的陈正心随记倒也正常。

    仅通过几篇随记自然难以将“虚吴学”理解透彻。郭琪能提出“人应该先忠自身”的想法,却深受家族观念影响,便不奇怪了。

    目的明确的庄澄不想多扯其他,虽感觉说服郭琪无望,还是不死心的问道:“表妹的意思是,愿意嫁给心中已有了旁人的男子?”

    “我很小的时候便没了父母,是郭家把我养大,大伯更是对我疼爱有佳。比起第一次相见的澄表哥来,我当然更相信护了我十几年的大伯。”将茶盅轻轻放下,郭琪语气凝重的说:“大伯定下这门婚事自有他的道理。我愿意听大伯父的安排。”

    她又道:“我是廊坳郭氏女,不是高门勋贵只拘在深宅大院的娇小姐。廊坳郭氏不会在白日做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梦。这种只在戏里才有的东西,哪迷得了世家子弟的眼?人无完人,事无齐全,表哥不过是心有所属罢了,又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何足为惧?”

    庄澄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定亲对象会是眼前的郭琪;为什么世家喜欢内部通婚。便是求不到世家女的子弟也宁肯选择身世清白的女子,不愿与高门勋贵结亲。

    被驳得哑口无言的庄澄当日便同意了定亲,起程赶回陇西。而庄老太家的承诺果然落实,无论庄澄的路线如何变幻,行进的速度如何快速,随行的家丁和马夫都没二话。

    本是月余的路程,不眠不休赶路的他只花了十九天。

70。 诱进() 
庄老太爷提及的孙琼琚被安置最靠近大吴南境的江州。庄澄连衣服都没换,在庄家牛饮了两杯茶便叫嚷着让小厮牵出家里最好的马。看他一副连马车都舍了,摆明了要轻骑赶去的模样,庄老太爷悄悄撇了撇嘴。

    陇西去往江州,不休不眠也要跑上二十天。庄澄出娘胎就有不足之症,虽经过十几年调养好了不少,可刚从廊坳日夜兼程赶回来的他不过坐了这一小会更连咳了好几声。再不要命的骑马赶去江州……

    爱孙被孙琼琚扯着鼻子走,庄倚辰乐见。把孙琼琚安置在江州,也是为了让庄澄见过之后便能立即进入南境,与定南公搭上话。可计划再好,见到一路奔波劳累的孙儿,庄倚辰还是心有不忍。看了看满脸灰尘,连脸都懒得清洗就急着要上路庄澄,庄老太爷双手一挥:“坐马车去,让你的两个丫鬟一路好好照顾着。”

    “我去见硕儿,带她们算什么事!”提起那两个与庄硕有几分相似的丫鬟,庄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掘强的撇过脸去,忿忿的说:“让她们留在这里帮我好好守着院子。”

    “看看你现在的模样,乍一瞧和门房小子一般模样,你就打算这样去见孙琼琚?可别当成是乱闯宅子的登徒子给打出来。”

    看了看皱得不成样的外袍,庄澄面色一红:“我……我到了江州会收拾妥当了再去见硕儿,断不会把她吓到。”

    “从今以后你只能称她为孙琼琚。左一句硕儿右一句硕儿的,也不怕给你娘惹祸!她若是再有庄硕这个称讳,迟早有人顺藤摸瓜把你娘在源庆镇做的事挖出来。”适当敲打了一句,庄老太爷眯起眼睛道:“不带丫鬟去,我便不把孙姑娘在江州的安置地告诉你。”

    江州乃是大吴九府之一,亦是大吴第三大城镇,在百姓嘴里有“叔京”这个私名。不知具体的地点,想在偌大的江州找个人着实困难。到了江州还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寻访,当然不如在路上拖延小半个月时间。

    “孙儿这便叫人去院里支会紫佩和红绒。”走到门边嘱咐了一直守在外面的小厮,庄澄这才折返回来。知道两个丫鬟还要收拾,一时片刻怕是动不了身,他只能强奈住激动的心情,叫了下人进来梳洗。

    “先到渠隘落脚。”当着心腹下人的面,庄倚辰并不掩饰:“葛家三爷葛垠会与你一同去往江州。葛家的人一动,孙琼琚就容易暴露。为防日后难应对,你见过孙琼琚后便进南境去寻定南公。”

    涉及孙琼琚的安全问题,庄澄不敢马虎。他细想了好一会,面有难色:“定南公忙着追击倭匪,行踪不定。连南境的王爷们要寻着他都难,一时半会的我们哪能寻到他?祖父何不把她直接送到南境去?至少,南境不再是朝廷能插手的地方。皇……吴主便是知道了孙琼琚,也只能望南兴叹。”

    哪怕院内的下人皆是心腹,稳重如庄倚辰还是不想他们听及此等秘辛之事。让下人都退下后,站在书案前奋笔急收的庄老太爷才发出一声轻笑:“直接送给定南公,世家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说,七小子放心孙琼琚到定南公手里吗?南境连朝廷都插不了手,孙琼琚入了南境,你怕是连她的一面都见不到了。你就不怕定南公待孙琼琚不好?”

    “还是祖父考虑的周到。”庄澄连连点头:“那我见了孙琼琚就进南境,帮她争取定南公的兵力。”

    借孙琼琚得到定南公的部分兵力,正是庄倚辰的打算。如此一来,从未有过兵权的世家也算间接能操纵南境士兵了。庄老太爷满意的点头,却并不乐观,更没笨到认为这种好事朝夕间便能实现。

    “进南境后如何行事,到了江州自然另有安排。你只管高高兴兴的赶路吧。”另有安排的庄老太爷盈盈一笑:“见她后自会有人告诉你后续的行事。注意好你的仪态,好好的世家子弟可不能把真龙之女吓坏了!”

    经老太爷这么一提点,庄澄瞬间被即将重逢的喜悦烧坏了头。他微红着脸凝重的点头,拘谨又紧张的模样倒像是要被婆家相看的小媳妇一般,使得庄倚辰不禁有些犹豫:借着澄儿对孙琼琚的执念行事,是能达到事半功倍又坐享渔翁之力的效果,可这会不会害了庄澄?

    好在,庄老太爷早就有了后招。

    “给郭家的聘礼明天就起程了——在孙琼琚面前,可别忘了你是定了亲的人。”优雅的放下了手里的笔,老太爷很满意看到庄澄脸上露出了煎熬的神情。

    庄澄不知道,真正的孙琼琚不是江州某个宅院里等着自己的姑娘,而是远在塞外的刘婷。可是,元启熙知道,带病赶到源庆镇的元老太爷更是知道。

    元老太爷元怀庸已过古稀之年,却在收到刘婷的消息当日便起程赶往源庆镇。因着路上小病了一场,折腾了两个月总算在源庆镇安顿下来的元怀庸连洗漱都要不时往窗外望。那模样哪有平日里的半分稳重?就连跟在身边几十年,元诰帝清算元家时都不曾惊慌的老下人也不禁觑了一眼。

    为防被有心人发现行踪,元老太爷扮作寻常商户的老者,只带了一个老家丁和两个曾在源庆城待了十余年的练家子。如此一来,便也只能住在普通的客栈中。好在两个练家子对源庆镇极为熟络,寻一处即隐敝条件还算尚可的客栈没费太大功夫。不然,老家丁真觉得老太爷会冲去城门口等着。要知道,饶是打水沐洗这一柱香的时间里,老太爷就嘀咕了十几句“怎么还没来”。

    追随了几十年的老主人焦燥非常,又不知老太爷牵挂至此,老家丁只好苦苦劝道:“五老爷毕竟是从塞外回来,异邦之地遇到小麻烦耽误了时间,也是有的。”

    元怀庸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嗯”过一声后强行镇定下来。

71。 苛责() 
元老太爷在窗前站了足有五天,终于在边关镇的黄沙中见到了五子元启熙的身影。可谁也没想到,元启熙一进屋里,老太爷手里的茶碗就砸在了他脚边。

    “这样子也好意思回来?”平日里颇有些仙风道骨韵味的老太爷不但把茶泼在了儿子脚边,身体尚有不适的他还跳着脚大骂:“孩子呢?我的曾外孙女呢?”

    元启熙活到如今,也是第一次见过父亲这般激动。“咚”一声跪在元老太爷面前,元启熙羞愧难当:“是儿子无用。父亲千万别气坏了身体。”

    “柔芷当年为了保住元家,不惜嫁去皇家做侧妃,可她尚未及笄的孩子却还在异邦吃苦,你让我怎么不生气,怎么有脸去见柔芷啊!”被老家丁扶住的元老太爷胡须直颤,却全程压低声音道:“快一年了。一年的时间,便是那通天之事,有世家之力协助都能得见起色。为何我连临死前看一眼曾外祖女都难啊。”

    看着眼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父亲,想到刘婷目前在铁勒的日子,饶是元启熙这样的男子也不止红了双眼。跪在地上的他稍稍抬起头,语带哽咽的说:“父亲莫急,儿子这便去求另六个世家高门。把七户世家的忠士聚在一起,总能将刘婷抢了回来。”

    元启熙说的没错,七门世家皆有忠义的练家子常伴左右。这些慕名而来,身怀武艺的练家子虽然数量不多,便是底蕴最深厚的渠隘丁氏也不过仅有六名,对世家却极为忠心。他们或是怀有与皇族前道而驰的抱负,或是其主已被朝廷定罪,只能另辟途径以图谋划。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吴,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对皇族保持距离,自有一番打算的世家高门。

    因深知皇族对世门的忌惮,七门世家不会将太多的怀艺之人留在身边。世家家主更是会在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之后,选择性的将前来投奔的义士留在身边。对这些不得已投奔而来,或是需要助力为其原主平反的练家子,世家称他们为“忠士”。

    可惜,各户的忠士数量实在有限。要在塞外救个人,仅凭一家之力显然是枉谈。唯有将七门世家的忠士聚在一起,才有可能成事。问题是,大呈开国以来,七门世家虽然暗中有所往来,却再也从未联手行事。联合另外六户行事,且不论要促成此事便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光是

    说动点头同意便是难上加难。

    要知道,七门世家曾在暗中助过吴高祖成事,又岂会不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自大吴开国以来,七门世家便选择了韬光养晦。大吴前两任皇帝——高祖和女皇在位时,世家不仅无一子弟入仕,还在明面上断了一切联络。直到现在,七门世家也依然保持着“对内暗自较量,对外适当扶持”的暖昧关系。拿什么理由去说动另外六家无视天子的清算风险行事?总不能把刘婷的身世告诉他们,让刘婷刚出虎穴又入了世家的狼窝吧?

    元启熙也好,元怀庸也罢,都是世家之人,太清楚世家的本质。偏偏元家又是七门之中实力最弱的存在。刘婷落入任何世家手中,元家都难以护其周全,又何况是六门之众?视家族生死的世家会全心全意照抚正统皇裔,元怀庸就是中了风也不信!他知道,刘婷的身世一旦暴露,就难逃成为棋子的命运。

    再有,世家从未有过兵权,也不想沾染兵权。若非在兵力方面完全两袖清风,又怎能躲过天子的清算?倾七门之力去塞外救个人回来,其数量根本不可能隐瞒行踪。这么一来不光暴露了世家一直隐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