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传-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大臣和诸将领都深知目前绝非用兵之际,更纷纷提出劝谏。
吕后自己也很清楚,汉皇朝根本无力开战,只得忍辱负重,由大谒者张释代为回信,以颇谦逊的语气表示自己年岁已大,一切以国事为重,不会在乎孤独寂寞的,并以车二乘、马二驷答谢冒顿慰问的好意。
冒顿反而觉得不好意思,派使节来道歉说:
“我不懂得中国文明国家的礼仪,有所冒犯,幸得陛下原谅,才能不发生冲突啊!”
也献马表示歉意,双方和亲政策得以获得贯彻,边疆也保持住了一时的和平。
惠帝五年八月,曹参病逝。
这三年的危险期,总算在曹参无为地掌舵中,平安度过。汉皇朝的运作已趋向安定,短期内吕氏一党也由于一切平静,无所作为。
吕后便依刘邦早年遗言,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出任军事最高长官的大尉。
惠帝六年,留侯张良和樊哙先后去世。
对吕后具有约制性的元老功臣一一去世,稳定的制度也开始松动,变动时代即将到来。
隔年,成天耽于酒色的荒诞生活、用自己慢性自杀来报复吕后残忍的惠帝刘盈,终因健康急速恶化,以二十一岁的英年去世。
刘盈曾立张敖的女儿为皇后,此女虽是张敖之女,但非鲁元公主所生,不过仍算刘盈的甥女。日后作此乱伦之婚事,心中所想为何,无人得知。
不过张皇后年纪太轻,无所出。
刘邦的嫡传血亲体系到此断线。吕氏一党的夺权,此时获得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63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急以德。国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给之,故终无难矣。”
体道的圣人,一切顺其自然,是以事事无为,更不制造事端,也不会有自己的意见,是以无不、无事、无味。
以小观大,以少见多,所以一切无所事,虽有仇怨也以德报之。
解决困难的事,要从最简单的着手,做大事,也要由细微的地方开始。
所以真正体道的圣人,不自以为了不起,谦虚容人,故反而能成大事。
审慎小心,不轻易承诺,故能坚守住其诚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经常会陷入失败,遭遇因难。像圣人这样把任何事都当作困难事,小心地去进行,反而不会发生真正的困难。
刘邦去世的这段期间,可以说是汉皇朝生死存亡的重大关键。
强大的异姓诸侯骨牌式的叛乱才刚刚敉平,重要的将领皆拥兵在外,继任的刘盈只有16岁,根本不可能发挥强势领导。
吕后则野心勃勃,她对功臣将领极端不信任,甚至嫉恨非己身所出的刘氏诸王,因此她宁可相信自己的亲人——吕氏一党。她希望由吕氏一党来掌大权,为此她甚至不惜准备出兵诛灭军团将领。
幸赖审食其、郦商、陈平、樊哙等劝阻和协调,才没有让功臣派和太后派进行火并。
但真正使一切灾难没有发生的,最主要仍在萧何审慎的掌握。
汉皇朝是个空前的大皇朝,版图甚至大于周王朝和秦皇朝。萧何的确真正懂得治大在于无为,他不卷入任何派别,也不在意这些派别,对明争暗斗视若无睹,完全信任大家的善意,不怀疑、不急躁,反而让所有事情自然顺利地解决了。
曹参的无为更为彻底,由于惠帝不务政事,吕后取得完全的主导权,功臣派已陷入不利情境。尤其曹参主政时代,刘氏政权的危机更形恶化,惟一的希望是刘盈赶快长大,赶快振作起来。
表面平静,内部却波涛汹涌,萧何所规划的一切制度犹未稳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尚未确立,这的确是吕氏一党最容易夺权的时刻。
危机中最难得的便是稳定,即所谓不动如山的气势。在齐国深得盖公教诲的曹参,在这方面的确有了不起的功力。因此他不仅是清静无为,还刻意让别人也不得有为,这便是曹参天天喝酒吟歌、不务正事的主要原因了。
最大的事情,是由最小的地方着手,最难的事也往往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谁能料到曹参便是用整天饮酒,天天醉酒,完全什么都不做,帮助刘氏政权度过了最危险的一段时刻。
虽然也有人让为曹参老了,头脑不清楚,才会有如此荒诞的行为,但他和刘盈对话的那一段,却充分显示他过人的智慧,也使萧规曹随成为千古政事的第一美谈。
刘邦大传……第二章 吕后专政
第二章 吕后专政
正式称制以后,吕太后认为吕氏一党已取得绝对优势,便欲晋封诸吕氏为王,以确定刘氏、吕氏共享政权的情势。
欲求安全,先让吕后安心
刘盈去世时,吕太后虽依礼制表示痛哭,但却显得心不在焉,掉不出眼泪来。
张良的幼子张辟强,为侍中,年15岁,却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立刻告诉右丞相王陵。
王陵既非诸侯,也非刘邦的班底。在汉王朝初期的功臣中,他算是比较独立的。
不过王陵曾由项羽手中救出刘邦一家人,包括太公和吕后,所以深得刘邦和吕后的尊重。
王陵个性耿直,讲义气,话又多,谁也不怕得罪,是朝廷中有名的血性汉子。因此,刘邦遗言在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丞相之位。
由于王陵处理政事可能较无经验,而且应变智慧较差,刘邦乃嘱咐由善于智谋的陈平协助之。曹参去世后,刘盈便以王陵为职位较高的右丞相,而以陈平为左丞相。
张辟强对王陵表示:
“太后独有孝惠皇帝(刘盈谥号)这位独生子,如今崩逝,虽哭之却没有悲意,君相知道为什么吗?”
王陵坦白表示不知道。
张辟强道:
“先帝没有年纪够大的儿子,因此太后担心继承人合法性不足,会遭到大臣们的刁难,心中不安,没有时间沉浸于丧子的哀痛中,这可能会危及您等大臣和国家安全的。君相不如主动讨好她,请拜封吕台、吕产、吕禄等为将,负责禁卫军团的南北军,让吕氏一党能入宫用事,如此吕太后才能心安,君相等也才能免于祸害。”
王陵觉得有道理,立刻和陈平等商量,陈平和太尉周勃也都表同意。王陵便立刻依张辟强计划,呈请吕太后重用吕氏一党。
如此果然解决了太后心中的忧虑,太后也才为地为孝惠帝哀悼而痛哭了。
惠帝生前,吕太后便令张皇后取他人之子让养之,并杀害其母亲,以此子为太子。
惠帝崩逝后,太子即皇帝位,是为少帝,由于年纪尚小,由吕太后临朝称制。
反对吕氏封王,王陵罢职
正式称制以后,吕太后让为吕氏一党已取得绝对优势,便欲晋封诸吕氏为王,以确定刘氏、吕氏共享政权的情势。
她将这个意见,询问右丞相王陵时,却碰了一个硬钉子。
王陵非常不赞成地表示:
“高皇帝在世时,曾刑白马和诸大臣、将领盟誓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太后要晋封诸吕氏,是违反高皇帝盟约的。”
吕太后非常不高兴,但面对王陵,她倒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请教于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想不到,陈平和周勃竟然表示:
“高皇帝平定天下时,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称制,封诸吕子弟为王,并无不可。”
吕太后听了很高兴,便宣布罢朝停止讨论。
王陵很不高兴地责备陈平和周勃道:
“当的我们和高皇帝歃血盟誓:“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你们两位不是也在现场吗?如今高皇帝崩逝,太后称制,欲封吕氏为诸侯王,你们却顺其意讨好她,背弃盟约,日后有何面目见高皇帝于地下?”
陈平和周勃却苦笔解释道:
“如今太后称制,我们反对到底,必造成内争,危及国家安全。太后一生气,杀尽刘氏诸王,对刘氏政权反而是不利的。”
王陵:“难道你们想这样就妥协了吗?”
陈平:“如果要守住原则,当朝力争,臣等绝对不如君相。但欲设法维持国家安定,运用智谋保全刘氏后代,可能君相不如我们了。”
王陵也无言以对。
不过这个血性汉子仍不愿让步,便主动辞去右丞相之位。
吕太后也不敢得罪他,仍以王陵为皇帝太傅,但王陵不愿接受,告老还乡,从此不问政事。
刘氏、吕氏统统有奖
王陵辞职后,吕太后便以陈平为右丞相,而升任太后派的领袖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此时政事全由陈平处理,审食其仍负责宫中监管,如郎中令。然而市食其因为接近太后,反而拥有更大的权力,公卿大夫有事宁可暗中和审食其商量,而不问右丞相陈平的意见。
不过陈平也暂时隐忍,不和审食其争权,以免朝政陷入内争而混乱。
上党太守任敖曾为沛县狱吏,对当时落魄中的吕太后出手援助,也得到太后破格任用,提升为御史大夫。
由于朝廷的领导人——号称三公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4人中有两人是吕后自己的亲党,另外两人也公开表示顺从,因此吕太后的胆量更大了,她决心乘机建立吕氏政权。
她首先追尊其父亲临泅侯吕公为宣王,以及已经去世的长兄吕泽为悼武王。
由于死人对大家比较没有压力,反弹力量较小,但只要先有吕氏为王的先例,日后要晋封吕氏便容易多了。可见吕太后仍相当顾虑诸功臣的反应。
正好,吕太后的独生女——嫁给张敖的鲁元公主也去世了,太后便将其子张偃封为鲁王,追谥鲁元公主为鲁元太后。这样总算又有一个非刘氏的诸侯,而且是高皇帝的外孙,大家比较不会反对,更增添日后吕氏为王的合法性。
但在正式晋封吕氏一党为诸侯王前,吕后仍先立惠帝刘盈的养子刘强为淮阳王,原淮阳王刘友迁徙为赵王,并以赵国的恒山郡独立为恒山国,将刘盈另一位养子刘不疑封为恒山王。
如此一来,对刘氏的后代也有了新的交代,能封的都封了。
当年底,吕太后便下令大谒者张释提议,由大臣们共同签署,割齐国的济南郡为吕国,并封悼武王吕泽长子郦侯吕台为吕王。
但不幸,这位吕王很没有福份,才一年不到便去世了,第一位吕氏诸侯王又告夭折。
吕太后只得下令由吕台之子吕嘉,继任为吕王。
为了强化吕氏和刘氏的关系,她又封楚王刘交之子刘郢客为上邳侯,齐王刘肥之子刘章为朱虚侯,并以吕禄之女嫁于刘章,令其为宿卫,安置在自己的身边。
不久恒山王刘不疑去世,再以刘盈的另一养子襄城侯刘山为恒山王。
太后执政的第4年,晋封自己的妹妹——也是樊哙的寡妻吕嬃为临光侯。
吕太后发动整肃刘氏
这时候却又发生一件震撼朝廷的大悲剧。
少帝已逐渐年长,有熟知内情的宦者密告之,他并非惠帝刘盈之子,而且生母已为吕太后所杀。
在有心者怂恿下,这位不懂事的少帝竟公然表示:
“太后杀了我的母亲,长大后我将会报复的。”
吕太后一听,盛怒之下,便将他监禁于永巷中,并对外宣称皇上生病了,左右众大臣均不得见。
但日子久了,总得有个交代。吕太后乃召议群臣表示:
“如今皇上一病不起,失惑昏乱,恐怕无法再视事,为了国家稳定,似乎应该找个代理人了。”
群臣不明就里,只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