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尖刀-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官闻听不在鼓噪,何去何从主官定夺。“师长,我们身旁只有一支苏军骑兵团,附近没有苏军大部队,苏军骑兵团奈何不了我们。拉尔距离阿拉山口一天半的路程,只要我们进入国内就安全了。”蒋纬国再次进言。“师长,蒋团长的提议完全可行,当断不断必留后患,下决心吧!”参谋长赵曼雄鼓噪。
马乾祖刷的站起来道:“命令各部准备,一个小时后出!蒋团长!”“到!”“部队出后,留一支坦克营殿后!”“是!”天刚擦黑,部队浩浩荡荡出,非常顺利,苏军骑兵团没有上来纠缠。此时,苏军骑兵团长,望着2o6师匆匆上路,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立即给伊万上将报,中国人上钩了!”
其实当马乾祖率领2o6师上路,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斯大林责令南方方面军司令部,务必消灭2o6师,绝不允许这支部队回国。但是为了掩人耳目,责令苏军不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动手。苏军南方面军司令部,接到斯大林的命令,火展开部署。经过仔细研究,苏军把设伏地点选在了阿拉山口中国境内。
第574章悲壮()
2o6师从拉尔出后,次日临晨3时部队在途中休息了4个小时。≯7时,部队用完早餐,第2坦克团一个营在前面开路,中军是两支摩托化团及各部,包括后勤部队,最后是一支坦克营殿后。部队浩浩荡荡向东挺进,公路上形成了长长的烟雾飘带,如果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中军中,一辆军用吉普车上,师长马乾祖、参谋长赵曼雄心情很好。“师长,蒋团长很机敏,日后定是一位将才。我们从拉尔出,苏军骑兵尾随了一段距离,但是没有阻挠,说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再过1o个小时,我们就进入国境,老毛子只好眼睁睁看着我们离去,看来咱们的运气不错。”
“师长,根据国防部来电分析,中苏之间在外蒙的军事冲突恐怕要升级,我们回国后有可能征调外蒙,如果于苏军作战,我这心里感觉别扭。”“是呀!我也有这种感觉,昨天还是朋友转眼成为敌人。我们是军人,无法左右局势。不过老毛子三番五次打外蒙的主意,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确实欺人太甚。你我是军人,服从命令乃天职。”
二人正在闲谈之时,哪里想到苏俄南方面军伊万上将,率领两支机械化步兵师,一支重炮团,一支坦克旅,率先一步埋伏在阿拉山口。苏军先头部队,消灭了一支边境巡逻分队,迅控制了阿拉山口大约3o公里的区域,布下了口袋阵。斯大林要求伊万上将,务必在中国境内动手,避免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
阿拉山口为西北、东南走向,绵绵延延9o公里,是新疆连接西部的北线通道。新疆的阿拉山口,有一个充满诗意的说法:这是上天在用天山山脉围住准葛尔盆地时留下的遗憾,该山口有一个恐怖的名字“黑风口”绵延千里的天山山脉,呵护着这条通往域外的坦荡通道,但是上天为这条通道留下了大自然的壁垒。
阿拉山口之所以著名,原因是北疆重要的丝绸之路。历史的渊源不去探究,先是因为自然造物领域显示出的伟岸,位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一条宽约2o公里、长9o里的山间峡谷,犹如一条长廊。景色美诗情画意并不代表现实的残酷。真实的阿拉山口,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所在。
根据历年观测记载:一年365天,阿拉山口的大风天气能达到165天,而其中不乏极端风暴天气,瞬时极大风可达每秒55米。古老的驿道两旁,很多树木朝一个方向弯曲生长,这就是常年风吹的体现。当地有一个谚语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五级六级不算风,七级八级是小风,十八级大风也普通。闻之色变的黑风口,果然名不虚传。
7月份是阿拉山口最“平静”的月份,但通常风的级别也在3、4级。2o6师是黄昏到达阿拉山口,师长马乾祖命令部队抓紧吃饭,利用夜晚风小的契机快通过阿拉山口。马乾祖没有想到,苏军已经布好口袋阵,就等着2o6师进来了。天黑前部队启程进入山口,果然山口内3、4级的风儿劲吹。好在是顺风,部队前行干扰不大。
苏军的口袋阵位于艾比湖西侧大约1o公里的区域,大约9时,在左侧苏军指挥部内,指挥官伊万上将注视着地图,表情格外凝重。“报告将军,2o6师进入伏击圈!”“命令独立坦克1团、摩托化步兵135团,封锁西部出口,命令重炮团进入战斗准备!两翼部队准备出击,独立坦克2、3团正面拦截。”伊万口述命令,表情格外昂奋。半个小时后,伊万上将下达攻击命令。
此时,师长马乾祖和参谋长赵曼雄,坐在颠簸的吉普车上昏昏欲睡,突然猛烈的炮弹落到中军,部队顿时乱成一团。马乾祖和参谋长急忙跳下车隐蔽。看到部队四散奔逃、密集的炸弹不断的轰炸。师长马乾祖醒悟道:“我们上当了,苏军是有意麻痹我们,并在阿拉山口设下埋伏。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抵抗,立即向国内报。”
不久,一辆挎斗摩托冒着苏军的炮火来到面前。“报告师长,前方出现苏军坦克部队,蒋团长判断,苏军早有密谋,并在阿拉山口设下埋伏。”“命令蒋团长,全力冲击,我们必须突围出去。”两侧响起了枪声,苏军在两翼起攻击。经过最初的混乱,部队很快进入战斗状态,激烈的战斗上演。由于摩托化团在两翼殊死阻击,苏军在两翼的进攻并不顺利。
苏军指挥官伊万,很快调整战术,命令东西坦克部队快突击。蒋纬国指挥座驾向前冲击,战斗中干掉了一辆苏军坦克,可是他的坦克被两炮弹击中,坦克战车侧翻,蒋纬国负伤昏迷。由于没有任何战斗准备,前锋坦克营陷入各自为战境地。天亮时,蒋纬国被俘,2o6师年被分割成了4块。
26o师官兵面对4倍于己的苏军浴血拼杀,显示出不屈不饶的战斗精神。天亮后参谋长浑身泥土走进临时指挥部。“师长,山谷地势低,电讯号受阻,一直无法于国内取得联系。”“前后坦克营也失去联系,我们陷入绝境。通知各部,不要给中**人丢脸,战斗到最后一刻!”马乾祖说完带上钢盔冲了出去。
黄昏,师部被层层包围。经过一天的鏖战,师长马乾祖于一部被分割包围在一处。伊万要求马乾祖投降,被马乾祖断然拒绝。不久,马乾祖弹尽并身先士卒,向苏军起决死冲击,他包括参谋长赵曼雄等壮烈殉国。第9摩托化步兵团长季退思战死,第1o摩托化步兵团长谢君州负伤被俘。直到午夜战斗才结束。蒋纬国手下一名上尉连长,指挥一辆坦克战车幸运的冲了出去。
这辆坦克战车是唯一逃出来的幸运儿,共4人。是役,2o6师12ooo人,伤亡7ooo人,5ooo余人被俘。苏军为此付出3ooo余人的伤亡代价,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当天中午,西北军一支骑兵部队赶到战场,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坦克和车辆,阵亡士兵的尸体遍地都是,惨景不堪目睹。由于塔城没有电话线,只能利用当地驻军的电报,层层上报。
7月22日上午十点,重庆国防部。老蒋听完汇报脸色煞白,有些木然站在那里。“报告,迪化电报!”军政部长李宗仁接过电报看了一眼道:“塔城骑兵搜索部队现了师长马乾祖、参谋长赵又慢等将官尸体,但是没有现令公子的尸体,也许这是好消息。”老蒋没有接过电报查看,接着吩咐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当天下午,外交部派人前往苏俄使馆提出强烈抗议,苏俄使馆以不知情为由搪塞。随后老蒋以国民政府的名义表公开讲话:“??????。痛心俄寇肆掠,国土沦丧,我决心同仇敌忾,北上抗俄。我4万万同胞,众志成城,必能逐俄寇出满蒙之境,直至莫斯科城下而后已。本于大军一同北上,必要以民族之血气,驱除俄寇,以慰先总理在天之灵!”
2o6师全体覆灭,让老蒋改弦易辙,先前小心思皆无。当天中央日报表全文,怒斥苏俄的卑鄙行为。各大城市媒体、报纸转载,顿时在全国形成了声讨的示威游行。本来中苏边境问题捂着盖着,忽然大白天下,觉醒的民众对于驱除俄寇,表达出了从来没有过的民族尊严。斯大林的报复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可是此举是极其愚蠢的,他让中国大地形成了空前的团结。
次日,苏俄塔斯社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居然说2o6师主动进攻苏军边防部队,苏军边防部队是被迫自卫还击云云。其实,老蒋得知第33军在科不多大捷后,内心十分震惊,有些后悔。且不说八路军第16师及时支援,仅33军就阻截了苏军2天的立体进攻,让他对苏军的战斗力有了清醒的认知。
老蒋多次在公开尝试一再告诫部属,对于苏俄一定要忍让,不可造次。时下2o6师的遭遇,给了老蒋一个阶梯,尤其是科不多大捷,让他有了信心。7月25日,老蒋直飞北平,召开军事会议,商量作战问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欧阳剑,接到了参加军事会议的命令。
第575章众志成城()
7月25日,苏俄统帅部下达命令,同意朱可夫元帅改变战役计划,由北向南一线平推,利用机械化、大兵团优势,逼迫中**队退出外蒙,尽快腾出手来,向东北出兵。≧≥朱可夫接到命令后,立即下令,第5坦克军,第7混合集团军,第25集团军,第17集团军,并在2支航空师支援下,分两路向乌里雅苏台起攻击。
库伦方向,苏军远东第2方面军,包括红旗坦克集群(3支坦克军)。第1集团军,第8集团军。红旗第2集团军(该部有两支坦克师),第53集团军,第36集团军,第39集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第35集团军,第57集团军,第9航空集团军,第1o机械化军,由恰克图方向分三路向库伦起攻击。
此外,苏军在满洲里一线,部署第15、16集团军,空军第12集团军,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摆出向东北进攻的态势。苏军第63集团军作为总预备队。苏军担负乌里雅苏台进攻兵力25万人。投入巴库方向进攻兵力为65万人。百万大军在一千公里的战线上,动强大攻势。苏军改变战略部署,的确始料不及。
库伦(中方称呼为库伦,苏方称呼乌兰巴托),八路军西北集团军司令部内,司令官林望着军事地图上,苏军的进攻箭头,表情十分凝重。“林总,苏军在科布多吃了亏,此举可以证实科布多方是佯攻,可是没有想到苏军在乌里雅苏台方向、库伦方向同时投入重兵,动大举进攻,于我们之前的预想出入很大!”参谋长谭震林分析敌情。
政委滕代远道:“看来苏军放弃了大兵团穿插迂回包抄战术,意在稳打稳扎,逼迫我们全线防守,直至退出外蒙,这不像朱可夫的战术!”“这就是朱可夫战术!”林一针见血接道:“朱可夫对于科布多试探性进攻,有两个目的,其一,试探我们的战斗力、防守能力,其二,调动我们的兵力,打乱我们的军事部署。”
“朱可夫第一目的达到了,第2个目的没有达到。他根据我们的防御能力、作战能力,迅调整战役部署,认为以苏军在西线现有的兵力,不足以吃掉我们在外蒙草原6o大军。我估计是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改变原计划作战方案,采用步步为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