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对这个后世鼎鼎大名,甚至比他还有名的多的梁山好汉首领,极感兴趣。当即不理曾时,又问那王荆道:“那宋江现在何处,还有林冲,花荣,李逵等人,都在哪里?”
他连连搓手,心道:“如果梁山好汉们都在,招来做大将,却也不错。”
却听王荆愕然道:“宋大哥已经故世,什么林冲花荣等人,却是不曾听说过。”
赵桓连呼可惜,宋江死活,他极不关心。此人天生只会做大哥,难不成自己把位子让他?倒是林冲花荣等人,演义上都是万夫不当之勇,看来小说家言,终不足为信。
当下又细问其余头领下落,这才知道。那宋江原先被张叔夜招降,却又带着一些人复叛,被西军名将折可存擒获后处斩。大刀关胜,建炎二年时抗金而死,不失为一条好汉。
史进,建炎元年据兴州谋反,自称皇帝,被杀。
其余杨志、张横等人,多半与宋江无关,或是宋军下级军官,或是别部大盗,是后世强加给宋江手下。
他问完之后,虽觉可惜,却也有置身历史与现实中的奇妙感觉。
呆了半响之后,方向那王荆道:“既然你也曾从过军,这些不法的买卖,还是歇了吧。朕看你是条汉子,到泾源军中效力,做个军校,也算是正途出身。”
皇帝亲口招纳,诸盗皆是感奋,当下一一叩头应允,适才还硬着头皮的强项汉子,却有几个人忍不住嚎啕大哭。
那王荆终究强项,谢过了皇帝大恩后,还是手趴地缝,向赵桓道:“官家,听小民一言,现下赋税这么重,咱们也知道朝廷要和金人打仗,可是百姓都是实在活不下去啦。小人贩盐,知道也是亏的官府的钱,可是若没有小人,多少人家吃不起盐,身上都浮肿了。小人自海州一路往荆襄四川,到处都是饥民,若是不加整治,眼看大乱将起。”
曾时上前喝道:“住嘴,你一个盗贼,知道什么,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赵桓面色阴沉,缓缓道:“乡野之人,往往一语中的。”
他站起身来,向着康承训吩咐道:“不必为难他们,派几个人送他们到泾源军中效力。”
第三卷 经略关陕(22)
赵桓在成都耽搁数日,接见官绅士民,宣慰人心。
靖康四年冬,赵桓足迹几乎踏遍全川。除成都、眉州、汉州、绵州、彭州外,还有万、并、忠开诸州,直到年底,得知李纲等人已至长安,方才匆忙离去,返回关中。
就在他由万州返回成都,又自成都府城出发,仪仗铺陈,数十万成都百姓出城相送时,一个身形高大的青年,亦是混杂在人群之中,默然观察着皇帝仪驾的离去。
良久之后,待皇帝车驾远去,人群疏散之后,那青年并没有混在人群之中返回城内。而是信步到了郊外的汤火铺子里,买了一些干粮,牵来一匹白马,将干粮挂在马身一侧,自己斜斜骑了,就这么悠悠然往着南方而去。
他昼夜赶路,路途中遇着一伙回家乡仁寿的商旅熟人,却是写了一封书子,给自己的老父,请安问好之余,表示自己还要到青城一行,大概要半月之后,才会回家。
那商旅头目与他相熟,见他倚在马背信笔而写,挥洒而就,不觉笑道:“虞小哥儿,你早就学有所成,怎么不出来应考,得中之后,又为国效力,又能光宗耀祖。”
那青年摇头笑道:“老父尚在,做子女的当然要侍奉左右,哪能出仕。”
那商人点头赞道:“虞哥儿真是孝子,听说你写的什么《辩鸟赋》就是以鸟乌之情,传人间至情,阐明孝意。我不识字,不过听说州府里的大人们读了,都说是极妙的好文章,也说哥儿你是难得的孝子。”
那青年,便是四川仁寿人,姓虞名允文,后世当显其大名,不过在此时,只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白身青年,母亲逝世后,因生性至孝,虽然文名显扬于川中,很多朝廷大员都听说过他,他却以要侍奉父亲归老的名义,不肯出来应试做官。
此次出游,也是这么多年难得之举,却不料在成都见着从北国逃回皇帝赵桓,甚至有过交谈。当时他并不知道,后来在赵桓露面接见民众时,却在人群中远远见了,当时他吃了一惊,却也有了很多感想,急着和自己的忘年交谈上一谈,这才延误了回家的日期,往着青城出发。
与那商人闲话几句之后,他就继续出发,白天观风望景,吟哦诗文,看起来潇洒自若,从容而行,只是年青的面孔下,却是情绪激荡,有时候骑坐在马上,却是忍不住发呆,心中想着当日与皇帝交谈时的情形。
他的目地,却是号称道家五十洞天之一的青城大面山,治境虽然也属益州成都治下,却也是相隔了二三百里地,他每天慢悠悠的走路,五六天后,方才到了大面山脚下。
虽然山路艰险,因为马身上驼了不少东西,却也并没有弃马攀爬,而是牵着马匹,自己步行。中国名山很多,青城却以一个“秀”字甲于天下,此时虽然时值隆冬,大山之内,却仍然是苍茫翠绿,显示出与别处不同的碧绿,隆冬之际,竟也让人感觉勃然而若有生机,却是怪不得被称为道家的洞天福地。
此时这大山并没有后世为了旅游客人而发出出来的齐整山道,虽然山上有不少道观道人,也有当地人上山消夏避暑,山道却仍然很少,有不少地方只是人脚踩出来的崎岖小道,那虞允文牵着马迤逦而行,很是困难,待勉强得了半山,山势开始平缓易行一些,他却已经是满头大汗。
此处他却已经来过数次,熟悉的很,东张西望了一阵之后,看到树从中有一个大山洞的洞口显露出来,便立刻面露喜色,牵马上前,到了洞口处,轻声叫道:“姚兄?”
半响之后,见无人应答,他的国字脸上稍稍露出一点焦躁神情,本欲进洞,稍一沉吟之后,却是盘膝坐下,取出干粮清水,就这么在洞门口处大吃大嚼起来。
他这般做态,本来寂寂无声的山洞内,却突然响起一阵大笑,笑过之后,一个道人装扮的中年汉子,不紧不慢的踱出洞来,向着他道:“虞贤弟,你可真是有耐性。”
虞允文眉毛一挑,笑道:“姚兄现下是神仙中人,原本就过的是雍容岁月,世俗间一点时光,算的什么?小弟在此就算是坐上几天,想来姚兄也不当什么的。”
此时时过正午,冬日的阳光均匀的洒在这片小小山谷之上,那中年汉子几步跨将出来,站在虞允文身侧,却是默然不语,只看着他大嚼大吃。
耀眼的光线洒在他的脸上,只见他双眼炯炯有神,面色奕奕有光,紫髯郁然,长达数尺,顾盼之间,却是只觉得令人凛然难犯,虽然昂然负手,神色俨然,却令人觉得如同出柙猛虎,难以侵犯。
虞允文终于吃饱喝足,长身而起。
那汉子却是比他矮了一个半头,看他站起,便斜眼歪头,盯视着他。
虞允文双眼微闭,半响过后,方又笑道:“罢了,咱们还是都坐下说话吧。”
那汉子手按在腰,放声大笑,其声响亮之极,中气十足,竟是惊的周遭的飞鸟扑腾而起,在四周树梢上叽叽喳喳的乱叫。
他笑了半响过后,方向虞允文道:“小兄弟,拿身量来压我气势,这可真是笑话。”
虞允文苦笑道:“你也象个出家悟道的人?每次同你相见,都觉得如芒刺在背,你就象那半出鞘的宝剑,想压制自己的锋芒,却不知道,那出来的半截,却更加的扎人眼!”
两人一时坐下说话,那姚姓汉子却感慨道:“不过几年没见,你却当真长成人了。当日我路过仁寿见你,不过十五六岁罢?现下可真是一条汉子了。”
说罢又笑道:“你有心从军扫清胡尘吧?此情此景,我竟想起这首前几天填的词来。”
虞允文笑道:“什么?”
那汉子放声吟道:“春剪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雨锦袍湿,乌纱欹侧。英雄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
这首词意境激昂,却是对虞允文极是夸赞,寄语他能以白马书生的身份,行英雄事,战场败敌。
这两人年纪虽然相差极大,这姚姓汉子显然也是知道虞允文心中报负,借着自己的词,对他大加鼓励。
虞允文性子虽是沉稳,此时当着平生知已,品味着词中深意,一时间竟是痴了。
良久之后,方才连连拱手,逊谢道:“平仲兄,这怎么当的起!”
姚平仲长声笑道:“当不起?这世间允文允武,胸中自有百万甲兵,才学不下当年武候的,非你何人?有什么当不起的!”
虞允文自然是连连摆手,表示对方太过夸赞,与自己的才能所学并不相符。
他当然不知道,后世千年过后,军事韬略文治才干都非常人能及的毛泽东在阅读他的传记之后,却只有八个字的评价:“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第三卷 经略关陕(23)
两人又品评一阵词意,正欢愉间,姚平仲却突然道:“老弟突然到我这里,想必有什么要紧话要和我说,你我虽年纪相差不少,却是平生莫逆,有什么话,直管说来。”
虞允文笑道:“我每常也来看你,怎么今日就说我有要紧话说?”
姚平仲道:“我当日见你,你正在仁寿乡间射猎。我单人独骑,浑身血污,你却不以为怪。而是张弓引箭,也不细看,只一箭便射中一只正在奔逃的野兔。然后神色从容,问我:来者何人,来此何意?”
虞允文微笑点头,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影,洒在他年青的脸庞上,让人很难想象,还有几年前,以十五六岁的少年,遇着一个凶蛮狂暴野人般的将军,又是浑身血污,他竟是那么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只是听他向着姚平仲笑答道:“你当时可凶的紧,看到我引弓搭箭,便也将自己手中弓箭取下,瞄向了我。若是我稍有不对,便是将我一箭穿心呐。看我射中野兔,你便露齿一笑,却是一箭将正在飞过的一只飞鸟射落,然后方向我说:败军之将,不必言姓名。”
两人说到这里,却是相视一笑。他们能够相识,当真是巧合之极。
姚平仲又道:“我当时又渴又饿,眼都花了,若不是你那么从容,又露了一手让我看,然后送上食物和好酒,茫茫前路,却不知道还能走多远。”
虞允文失笑道:“你也算了不得,怪不得人家说你是西军中第一猛将。当日一意要去袭营,金军势大,你左冲右突,不能得胜,全军覆灭之时,却是单人独骑,就在女真人包围中杀了出来。然后一天一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邓州才歇了一下脚。姚兄,我一直想不通透,当日怎么会败,又怎么那么没命价的逃?”
这两人相识很久,姚命仲当日兵败一事,却是两人交谈中的禁忌,虞允文从不问及,姚平仲却也是不提。
此时虞允文就这么问将出来,姚平仲瞪眼看他半响,却见他神情不变,仍然目视自己,他便颓然一叹,道:“我看你今日神情不同往日,却果然是来触我的霉头来了。”
他站起身边,双手按腰,默然看向大山远方。
半响过后,方道:“当日兵败,其实是皇帝战守之策不定。当时我与李相公都说,金兵立足不稳,咱们西兵号称百万来援,女真人也很害怕,军心并不稳定。只要给我几千精兵去冲营,必定能获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