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牧缚舛冀詹郑械拿椎甓冀孛牛械恼燃枚冀∠痪浠埃腥硕冀ざ觥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军包围汉城之前,所有人都离开这里去寻找一条活路,政府将打开东门,让百姓们逃生。
接下来的两天,朝鲜政府派出了所有的人员,不管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守大牢的、搞卫生的,甚至包括给官府演朝鲜唱剧的,统统出来,挨家挨户的敲门、通知、命令、恐吓,声称如果不离开,以后想跑也跑不了,只能等着饿死了,即便不饿死,战后还得做苦役受罚。愿意离开的可以发给一点路费,还有一张黄纸,〃效忠国事奖励状〃,将来等日本人撤退,可以凭这张〃奖励状〃得到一石米奖励等等。
在政府的威逼利诱,恐吓打骂下,无数汉城百姓开始陆陆续续收拾行装,渐渐聚集在汉城东大门附近的广场上。人是越聚越多,把整个东城区塞得满满当当的。
而那些已经离开了家门,又反悔想回来的百姓,面对的将是锋利的刺刀。尹泰骏将数百朝鲜散兵游勇重新搜罗起来,作为纠察队,监控百姓们老老实实地待在东城区。这些朝鲜兵们,虽然打仗不行,但对付老百姓还是威风凛凛,胜任愉快的。
1883年9月30日,清晨,汉城的东大门终于敞开了,快被逼得发疯的人民顿时蜂拥而出,犹如一股滔滔不绝的洪流,向汉城的东方潮水般汹涌而去。
为什么要开东门呢?为什么不是西门、南门或者北门呢?
这是丁云桐根据袁世凯所描述的战场态势,而特别制定的。日军主力在东门的峨嵯山方向,那就干脆把老百姓全部往那个方向赶,〃驱羊喂狼〃。日本人如果置之不理,那么汉城的粮食压力就会剧减,中**队那种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决心,也将震慑对手。日本人如果阻拦,那就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从而彻底把自己变成了魔鬼。
连绵不绝的逃亡人流仍然在继续,东门外的大道上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到了中午时分,已经有超过十万人涌出汉城,前面的人群已经靠近了峨嵯山。
站在山顶的高岛鞆之助和秋山好古,彻底目瞪口呆了,现在即便是不用望远镜,两人也能清清楚楚得看到,山前那一望无际,犹如海洋一般,密密麻麻如蚁群,看不到尽头的逃难人流。而远处的汉城,仿佛一只怪兽,张开嘴巴还在不停地吐出无穷无尽的〃蚁群〃。
秋山好古首先反应过来:〃好毒辣的中国人,这简直是拿老百姓冲锋啊,比帝国的武士还狠!〃他立刻告诉高岛,这是一着一石二鸟,既缓解粮食压力,又给日军出难题。如果置之不理,整个防线会被难民冲得七零八落。
因此,秋山建议必须拦住难民,把他们轰回汉城,保持汉城的粮食压力。
高岛深以为然,不能这么便宜了中国人。
日军随即采取措施进行阻拦,从东门外至峨嵯山约有十里,日军在峨嵯山前二里处设置封锁线,禁止一切人员通行,每五十米设一哨兵,并挖设壕沟,严密结合部,消灭间隙,不让难民出来,有敢于越过封锁线的,一律格杀勿论。
到了下午,密集的难民潮终于被堵在了峨嵯山前,少数人企图强行跨过壕沟,都被日军当场射杀,这让后续的难民彻底震惊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回头,希望能重新回到汉城里面。
而汉城内的民众对此一无所知,在政府部队的催促和逼迫下,仍然潮水般涌出东门,此时已经有将近二十万人离开汉城,相当于超过汉城一半的人口,把城外至峨嵯山的中间地带挤得满满的。
此时天色已经黄昏,前面回潮的人流,开始与后方发生碰撞,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朝鲜人,知道了前方此路不通,开始转身想要回城。
在城楼上,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的袁世凯,觉得不能迟疑了,等下说不定就会有回城潮了。他立刻下令关闭汉城东大门。
于是,在万千民众惊愕的眼神里,东门轰然关上了,所有已经出城的二十万百姓就这样被关在了城外。他们在城外呼喊,拍打着城门和城墙,但却没有一丝的回应。一部分人不得不又往冬面去,得到的仍旧是无情的子弹。
人海掀起一**浪潮,在东门和峨嵯山之间来回翻滚,但每一次都像碰到了坚不可摧的海堤,虽然浪头很大,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西边是冰冷高大的城墙,东边和北边是一道死亡的封锁线,黑洞洞的枪口和明晃晃的刺刀,南边则是激流汹涌的汉江。他们,被这个世界决绝地抛弃了。
此时已经过了黄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可怜悲惨的百姓们终于绝望了,整个东门外都是一片凄惨的哭声,喊声,咒骂声,他们愤怒的将石头往城里扔,那里本来应该是他们的家园,现在却咫尺天涯,触手而不可及。妇女们举起手里的婴儿,只求能把孩子送进城,只求能有谁发发慈悲,救救这些饥饿的小生命。
但回应他们的,是像坟墓一样寂静的汉城。
在城楼上,马建忠于心不忍,对袁世凯说道:〃是不是开开门,放一些进来,太可怜了。〃
袁世凯叹口气:〃这城门只要打开一条缝,就永远别想再关上了,直到把所有人都收回来为止,一切计划就都失败了,日本人自以为得计,士气就会大振,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老兄准备作何回答?〃
他看马建忠无言了,又说道:〃不知死之苦,怎知生之欢。不打赢日本人,受这样磨难的百姓,将十倍、百倍于此。战争啊,这是没办法的事,咱们得跟日本人比比,谁更狠得下心。〃
马建忠只能摇摇头。
黑夜来临了,城外亮起了一些火把,人们终于放弃了回城的幻想。对他们来说,要想获得生路只能豁出去冲一把了,汉城的城墙是不可逾越的,但日军的壕沟却可以赌一把。
终于,大批的民众开始要强行冲过封锁线,阻挡他们的是一排排的子弹,很快就有上千人在混乱中倒下,再加上严重的互相挤压踩踏,人数的伤亡难以计数,尸体很快就把壕沟填满了,但日军不惜消耗大量的枪弹,愣是把这些难民给逼回去了。
这已经成了中日两军斗气的时刻,谁心慈手软,网开一面,就等于告诉对方自己不够凶狠,不够强硬。
这些可怜的难民,或者成群地跪在城墙下面,或者跪在日军的封锁线前,苦苦哀求能给他们一条生路,但中日两军都坚决不答应。
在汉城城外的黑夜里,难民的哭喊声震动了原野,仿佛是阿鼻地狱,惨不忍睹。
马建忠在城上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在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上,一队悬挂旭日旗的日本军舰,正在为几艘商船护航。自从西京丸好被击沉以来,日本突然意识到战场的广阔,不得不派出山本权兵卫指挥的警备舰队,前往南海护航。由于日本在这个区域没有海军基地,不可能长时间巡逻,因此只能让商船结队,然后由舰队统一护航。在护航过程中,也经常会遭到中**舰的骚扰。
另一方面,日本常备舰队也不断在黄海上机动,企图寻找中国舰队决战,或者拦截中国的补给船,但都没有实现。
随后在大本营的命令下,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决定,对中国的海军军港威海卫做试探性攻击。10月1日,天气晴朗,耀眼的阳光把海面铺上了一层金色。日本常备舰队的12艘军舰,排成单列纵队,逐渐靠近了山东半岛外海。旗舰亩榜号上将旗高悬,伊东佑亨站在舰桥上,一身白色海军服,眺望着远方。
行驶至荣成湾以东20海里处(相当于37公里),信号兵突然报告:〃前方发现舰队!〃伊东佑亨立刻命令所有人员警戒。随即,早已紧张待命的官兵,立刻全部进入战斗岗位。
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通过望远镜已经能隐约看见对面军舰上硕大的红龙旗了,伊东佑亨非常激动,盼望已久的决战时刻,竟在不经意间来到了,他立刻整个舰队进入战斗状态,军舰上警报声不断鸣响。
对面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的主力舰队,今天只是按惯例,巡逻水雷区,没想到在这碰上了日本舰队。
舰队是以两列平行纵队行进,排头的正是青龙、白虎两艘铁甲舰,舰队司令沈寿堃站在白虎号上,仔细观察着对面,下令挂出旗语,命令舰队改变队型,按照预定方案准备战斗。
中日战争的第一次大海战,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了。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从很久以前,丁云桐就一直在考虑中日之间的海战问题。
他的战略就是:在日军主力登陆朝鲜之前,躲在徐闻港的秘密舰队是绝不能出现的,以免打草惊蛇。
因此,威海卫的主力舰队要同时承担两个任务,适当的给日本施加压力,同时要有效地保存自己。
要保存自己好像很简单,只要躲到港内,利用水雷和岸炮保护,日本人能有什么办法呢?
但这样做有极大的弊端,等于把一切制海权统统拱手相让,让日本海军没有了任何的压力,可以自由的选择目标,到处攻击中国的沿海城市,甚至封锁上海,封锁台湾海峡等等,到那个时候,秘密舰队到底还能不能继续藏着掖着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威海卫的主力舰队绝对不能太保守,应当适当的出击,始终对日本保持压力,让日本舰队的主力无暇他顾,就像弄个香蕉挂在大象面前,不能让你吃掉我,但要让你看得见我,不能把我给忘了。
要完成这两个任务,必须确保几个基本的战术原则,第一,绝不能离开基地太远,如果到黄海中央作战,因为主力舰队明摆着要比日本舰队陈旧,速度慢,如果离基地太远,万一作战不利,跑都跑不回来。
第二,在基地附近的作战,尽量依靠水雷线的掩护,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保存自己,而且能给日军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在海战的战术上,要严密注意日本舰队利用其速度,实施大迂回战术。
纵观日本近代海战史,无论是甲午战争的伊东佑亨,还是日俄战争的东乡平八郎,无论其采取什么的名称,其战术都是相似的。这个战术有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双方接近时,日本会有几艘军舰莫名其妙的转大圈乱跑。就是将一支速度最快,火力最强的编队,在敌人舰队前方来一个大旋转的迂回,冒着对方的炮火,绕到侧翼,集中火力攻击对方一侧,与本队形成夹击之势。
日本人把这个战术吹上了天,说穿了不值半文钱,就是将兵力一分为二,夹击对手,各个击破。靠得无非是跑得快,如果碰上更快的军舰,那就是没戏唱了。
有鉴于此,丁云桐特意给主力舰队定下一个铁的纪律:一旦发现对方开始转圈,舰队必须撤退或者叫逃跑。如果有哪艘军舰没有执行命令,即便击沉敌舰,立下战功,也将受军法处置。
从中日宣战以来,主力舰队严格遵守着丁云桐制定的三大前提和一个纪律,始终保持在中国近海航行,而今天就是一次例行的巡航,而巡航的路线也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
黄建勋的水雷营在山东半岛的凸出部,威海卫军港的西北和东北,以及荣成湾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