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虎 >

第228部分

剑虎-第228部分

小说: 剑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点!

    想到这里,学政取下了毛笔,在这试卷上画了一个圈!

    在学政府这边议论纷纷的时候,令进却是在周府当中打起了喷嚏。

    这是谁在背后议论我啊?!

    之前周处参加科举,令进早就已经通过《开河县志》知道了试卷的内容。

    并且亲自抓刀将菜根谭上面的一篇文章写了出来。

    这还不算,令进身上有着白虎的传承。

    白虎是天空四御这一。

    和青龙、朱雀还有降妖伏魔后来当了真武大帝的玄武不一样。

    白虎御下还有奎木狼!

    所谓的魁星踢斗说的便是奎木狼!

    虽然令进现在还没有学会百分百命中的神通。

    不过对于奎木狼来说,科举只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毕竟魁星踢斗,象征的就是高中!

    在科举领域,如果令进出马了,想要不中状元都难!

    所以,令进一点都不担心。

    令进不担心,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不担心!

    眼看着放榜的日子就要到了。

    周处作为地主家的傻儿子,纨绔子弟,完全活的没心没肺,自然不会想科举什么的事情。

    而老周不一样!

    周员外现在已经将周家复兴的希望尽数的寄托在了周处的身上。

    这放榜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周员外现在也顾不得山后岗的事情,整天就在家中转来转去!

    “土地老爷,你说,这不会有意外吧?!”

    小白猫瞥了一眼周员外,然后打了一个哈欠。

    “你问我做什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白猫。”

    周员外有些着急了起来。

    “你怎么可能是一只小白猫呢?你是土地老爷!”

    “呃,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些事,我先去看看土地庙的情况!”

    说完了之后,令进打了一个哈欠,就跳了下来,然后跑出了周府。

    失去了唯一的倾诉人,周员外有些郁闷的看了一眼哈哈大笑的周处,然后却是一跺脚。

    不和这逆子说话!

    我还是出去喝酒去吧!

    周员外就朝着门口走了出去。

    周员外晃晃悠悠的的出了周府之后,就在这路上晃悠了起来。

    口奉村离开河县并没有多远。

    转眼之间,周员外却是来到了开河县县城外。

    这里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流民。

    这些流民在开河县县城外面安营扎寨,大部分的人都衣衫褴褛,脸上漆黑,看起来就像是从九幽之地出来的阴魂一般!

    和阴魂不一样的,恐怕是这些流民的眼睛中,大部分人都怀着对于生的渴望!

    天气冷起来了,没有粮食和御寒之物。

    按照往年官府赈灾的情况来看,恐怕这里的流民都要死亡过半!

    没有人希望死亡。

    能够活着比什么都强!

    流民之所以来这里,想着的便是这开河县县城能够开仓赈灾!

    看到这些流民,周员外猛然之间就冷静了下来。

    和这些流民相比,周府已经足够幸运了。

    至少不愁吃喝,也没有露宿荒野!

    发现了周员外之后,这些流民却是看向了周员外。

    周员外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出生富贵人家。

    “老爷,行行好吧!”一个老头张着嘴说道。

    老头脸上满是褶皱,充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一张嘴,就露出了两颗黄牙。

    老头嘴中的牙齿都掉的差不多了。

    这一张口,那两颗黄牙却是显得有些异常的孤单。

    周员外摸摸了内兜,却是发现自己这出来的急,身上却是没有带的有银钱!

    “老人家,不好意思,我这身上没带钱!”

    在老头旁边还有着两个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饿的四肢有些纤细,头部却显得很大。

    小女孩睁着一双大眼睛,看向了周员外。

    周员外看了一眼两个小女孩,却是叹了一口气。

    “老人家,你们从哪里来啊?”

    “我们从清河县过来,这大旱之后又是大涝,整个清河县都淹了。没有办法,我们只有来着开河县找一口吃的!”

    说道这里,这老头却是抹了抹眼泪。

    “这孩子还小,倘若县老爷还不开仓放粮,恐怕这城外真的要饿死人了!”

    周员外叹了一口气。

    “等等吧!章县令是一个好县令,肯定会开仓放粮的!”

    说完之后,周员外又叹了一口气。

    经过了这一下,周员外也没有在外面闲逛的兴致,又看了一眼流民之后,周员外就朝着周府走了回去。

    回到周府,周员外还没有坐下来,却看到周福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员外,章县令发来了拜帖,说让你明天一早去县衙一聚!”

    听到这里,周员外的眼睛眯了起来。

    来了,这章县令果然召集乡绅了。

    召集乡绅恐怕为的正是赈灾这个事情!

    事先已经和令进有了腹稿的周员外便安排车马朝着县衙行了过去。

第383章 赈灾(一)() 
第383章

    来到县衙,衙役上了茶之后,周员外看向了周围。

    整个开河县中的乡绅都到了。

    没有乡绅敢不来。

    出不出钱是一回事,来不来是另外一回事。

    像场中的张员外,在流民出现在城外之后,这张员外已经将自己米行中的米价直接翻了好几番。

    本来十文一斤的稻米,现在已经卖到了五十文一斤。

    而且这上升的势头还在持续,相信随着灾情的继续,米价将很快突破百文!

    一旦上了百文,受灾的将不只是外面的那些流民。

    整个开河县都会被灾情影响!

    这也难怪章县令火急火燎的召集这些乡绅议事!

    等到所有的人都坐定了之后,坐在太师椅上的章行一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看向了眼前的这些乡绅。

    “诸位皆是我开河县的乡绅,现在开河县外流民聚集,诸位可有想法?!”

    这是章县令开题,周员外喝了一口茶水之后并没有急着想要说话,因为这个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人出来,把话接过去。

    应该是路员外吧!

    毕竟他儿子路容是这章县令的门生!

    果然,坐在章县令旁边的路员外接过了章县令的话头。

    “身为这开河县的乡绅,既然有灾情,那我们乡绅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听到路员外这么说,旁边的张员外却是朝着坐在对面的陈员外使了一个眼色。

    陈员外有些诧异的说道。

    “赈灾本是应该,不过今年年景不大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官府何不开二仓赈灾?!”

    官府这边有这两个粮仓。

    一个是用于平时的军备,防止一旦打仗,那么可以随时的将这仓中的粮食运送到前方。

    这一仓的粮食却是可以随时抽调。

    在现在的盛世年华,北方安定,少有作战。可是之前清河县受灾的时候,这些粮食便被抽调去清河县用于当时的赈灾,所以,现在并没有剩余。

    还有就是这陈员外所说的二仓!

    二仓的粮食本就是各地为防止饥荒所建!

    每年秋收之后,官府将收上来的新粮放入二仓,再将之前的旧粮处理掉。

    听到陈员外这么说,章县令和路员外对视了一眼。

    章县令却是摇了摇头。

    “不妥!这二仓的粮食是为了赈济本县居民之用,现在外面的流民一来是外县居民,二来,倘若官府用了这最后的手段,那么如果那些流民知道官府没粮了,必然会引发更大的骚乱。”

    顿了一顿之后,这章县令却是继续说道。

    “诸位都是这开河县的乡绅,和开河县休戚相关,某作为开河县的县令,还是希望诸位以大局为重,一起赈灾!”

    听到这里,米行的张员外却是坐不住了。

    “赈灾之事,非同小可,某能力有限,恐怕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啊!”

    “是啊!”

    “张员外说的对!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我们全家现在都还在喝粥,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来救济灾民啊!”

    。。。。。。。

    乡绅们纷纷不情愿的说道。

    章县令叹了一口气,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先让这些乡绅出点粮食,把眼前的这一阵给对付过去,以后的事情再想办法吧!

    就在这个时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周员外却是突然开口。

    周员外站了起来,对着章县令和在座的乡绅拱手为礼,这才说道。

    “某不才,愿意将整理整顿流民的这事给接过来!”

    听到周员外这么说,现场猛然之间就冷场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看向了周员外。

    城外的难民不是一两个,而是一两万!

    那是一两万张嘴啊!

    这不是普通的一点粮食就可以搞定了!

    就好像这一次章县令让大家过来,募集的粮食的底数也就是在五千石。

    五千石的粮食按照现在的市价,就是五十万两白银了。

    这还只是第一批粮食,随着灾情的蔓延,这五十万两白银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这周员外却跳出来说,赈灾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想什么呢?!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了。

    章县令有些不喜!

    “周员外,我们在谈正事,你别开玩笑好么?”

    旁边的另外一个员外也说道。

    “是啊,老周,这赈灾之事,非同小可。那可不是一点银子就可以搞定的。恐怕把你周家卖了都不够!”

    大家都知道,之前的时候,周员外家的田地已经被周处给卖了,换了山后岗的田地。

    这周员外家的存粮有些多啊?!

    周员外拱手为礼。

    “实不相瞒,这也不是某的钱粮。某的田地卖了之后,之前已与奉安号钱庄达成协议,成立了奉安号山后岗商号。由某出任山后岗商号的掌柜,现在山后岗那边正缺工人。所以,可以通过。。。。。。”

    说道这里,这周员外却是努力的思索了起来,令进之前说过那个词,不过却是一个新词,当时自己深怕记得不牢靠,还复述了好几遍。

    “可以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这一次的流民问题!”

    在场的人还没有消化这周员外怎么的就和奉安号钱庄扯上关系了。

    这新的名词更是让所有的人一下没有回过味来。

    以工代赈?!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

    “所谓的以工代赈,就是让这些工人来我们山后岗干活,所花费的钱粮某背后的奉安号都会一并的承当了。”

    奉安号章县令知道的,在离这里不远处的陈国,奉安号基本上垄断了陈国所有的经济命脉。

    钱庄、米铺、杂货铺等等林林总总。

    这奉安号这是想做什么?!

    接着这一次的流民事件打算在大唐做生意?!

    所谓的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是完全不会被人认可的。这奉安号的幕后之人虽然很神秘,不过一介商人而已,哪怕生意做得再大,也不在章县令的眼中。

    所谓的灭门的县令,破家的府尹。

    一介商人而已,是万万不能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