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莲花仙印 >

第20部分

莲花仙印-第20部分

小说: 莲花仙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龙安犹豫一下,摇头道:“不是。”

    小叫花一脸不屑:“还不承认!肯定又是来找死的。”

    柳龙安道:“找死?什么找死?”

    小叫花见他面色憨厚,不像撒谎,道:“难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和尚们死了,女魔头就住在这里。好些人偷着来找,要学武功,把她当成女菩萨,武功没学成,倒把自己学死了。你说这些人,天天吃热饭,睡热炕,他们还图些什么?”

    柳龙安道:“女魔头的武功很高吗?”

    小叫花道:“我没见过。不过我到处要饭,常听人们说,她拎着花坐着叶儿,一下子就能打死一片人。”

    柳龙安道:“是拈花摘叶吧?”

    小叫花道:“我不懂。反正她是又好看,又厉害。”

    柳龙安道:“人们见过那个女魔头吗?”

    小叫花胸脯一挺,骄傲地道:“我就见过!她还给过我一只烧鸡,还冲我笑过呢。她那一笑,这天都特别亮。不过,你可别跟她笑。你要是一笑,她就会啪地一声,给你一个大嘴巴,说你没安好心肠。”

    柳龙安心中暗笑:“看这神情,肯定是小叫花的亲身体验。”

    小叫花黯然道:“后来,官府来了一群人抓她,她就走了。我又来要过好多次饭,再也没见过她,这都一年多了。”

    柳龙安道:“她不在这住了,这里边空着,你怎么不搬进来住?总比你在外边流浪强吧?”

    小叫花撇嘴“嗬!嗬!”两声,道:“看把你能的!谁敢?里面死了多少人哪!”

    柳龙安笑着摇摇头,向来路走去。

    听到小叫花在身后嘟哝道:“要是能再看你一眼,给不给烧鸡都行,一辈子也甘心了。”

    柳龙安心中明了,他们所谓的“女魔头”,一定就是刘雨菲。

    这里原本是她的家,卢邱寺和尚鸠占鹊巢,她怎能不动杀机。

    不过,胡乱杀人却属不该。假如真像小叫花所说,人家冒着被官府抓起来的风险,来找你学武,你却将人家逐个杀死,不免过于残忍。

    按小叫花所说,刘雨菲一定是在这里住过一段时日,后来官府前来围捕,她才被迫离开。

    卢邱寺的和尚经常为非作歹,广遭世人唾骂。刘雨菲杀了他们,肯定会受到老百姓追捧。难怪就连这个小叫花,都对她念念不忘。年轻人将她当作英雄,偷偷找她学艺,或是见她美貌,对她钦慕追求,也在常理之中。

    看过刘府,柳龙安又转往卢邱寺。

    卢邱寺建在卢邱山下,规模宏大,是大都有名的喇嘛寺。因为到处抢夺田地财物,与俗世争利,惹得人们又恨又怕,因此臭名远扬。

    柳龙安登上卢邱山,站在高处向卢邱寺望去,着眼处也是一派残破凄凉景象。

    几座大殿都被烧毁,殿墙大都黑乎乎一片。院内生机惨然,没有香客礼佛,只看到三五个僧人在院内走动。

    刘雨菲全家都遭卢邱寺杀害,她回来报仇,势必第一个拿卢邱寺开刀。因此卢邱寺种种惨相,定然是刘雨菲所为。

    四年前,这里的和尚手持刀剑,在刘雨菲家横行杀人,不可一世。如今被刘雨菲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岂非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柳龙安难以预料刘雨菲的目标。不过,猜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应该不会嗜杀。既然已经杀了那么多卢邱寺和尚,也算大仇得报。从此龙归大海,归隐江湖,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父母,倒也足慰平生。

    她虽将高公、高婆列为仇人,但那夫妻二人并不是直接凶手,又对她颇有恩情,想来她不会忍心再去下手。

    如果刘雨菲隐姓埋名,逃亡外地隐匿起来,自己该怎么办?

    想到与刘雨菲永不相见,柳龙安心中不免怅然若失。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可以安心到双峰山寻找救母头绪,不用再时时挂念她的安危了。

第24章 为僧莫讲经() 
柳龙安回来后,每日与父母在山洞中朝夕相处。夜深人静时,随父亲外出抓些山鸡野兔,以备饮食。白天则和父母一起对坐,细述别后经历。洞居虽然简陋不堪,一家人倒也逍遥快活。

    他因做着南下的准备,因此并不想张扬。毕竟自己走后,仍然只留下父母二人。

    药师国带来的药材果然灵验,白龙喝过几天汤药,便精气神大振。为了向儿子表示自己已然恢复,白龙趁夜色黑暗,爬出洞外,兴起一阵风雨,背着柳龙安绕山飞行了一圈。

    柳龙安虽有神功,但以当前功力,还不能驭物飞行。能够在空中翱翔,这还是生平头一遭,因此喜得他合不拢嘴。

    母亲功力恢复,也为他解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

    由于刘雨菲专杀和尚,卢邱寺恐怕已自气馁,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找上门来。父母躲藏多年,方法自然很多,加之母亲功力恢复,他们想要抓住父母,也没那么容易。

    又过几日,柳龙安便向父亲辞行,意欲南下双峰山,寻找救母头绪。

    柳云义虽不忍再次分别,但见儿子救母心切,又曾经历过生死险途,也便不再拦阻。

    他拿出一个拇指大小的金铃,递给柳龙安道:“这是你母亲在龙王洞过生日时,喜琴子送给她的礼物。你带上它,作为信物吧。”

    那金铃纯金打造,铃皮很薄,口含一枚微小金丸,十分妙巧精致。铃面镌刻着两列蝇头小字,右边写着祝词“三妹珊珊寿与天齐”,左边写着落款“兄喜琴子”。顶端有一个米粒大的小耳,一根红色丝线从中穿过,将金铃挽住。

    柳龙安十分欢喜,急忙接了过来,将丝线套在颈上,又把小金铃掖进胸前衣内。金铃贴在身上,毫无声响。

    从大都出来,柳龙安一路打听,寻找廊坊慈悲禅院。他要代表智明住持,顺道拜望智行法师。

    慈悲禅院距离大都很近,只有一两天的路程。但这般边问边行,一直走了三天,才找到慈悲禅院。

    慈悲禅院较之红梅寺,规模较小,庙宇也低矮得多。然而却是香火旺盛,僧侣颇众。

    此处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又因供养着唐玄奘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

    柳龙安找到知客僧,道:“红梅寺俗家弟子柳龙安,受智明住持所托,前来拜见智行法师,烦请引见。”

    知客僧警觉地仔细打量柳龙安,道:“住持已经不再讲经,您请回吧。”

    柳龙安一愣,问道:“讲经?什么讲经?”

    知客僧也是一愣,道:“你不是来请他去讲经的吗?”

    柳龙安道:“智明住持是智行法师的师弟,委托我专程拜会,还带了一封书信过来,不曾听说请去讲经的事情啊。”说着,在怀中掏出信笺。

    知客僧瞥了一眼书信,犹豫道:“住持应该……好像不在……要不,你先见一见本寺首座吧。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见你。”

    柳龙安见他支支吾吾,似有为难之处,于是点点头道:“先见首座也好。”

    知客僧低头想了又想,才下定决心道:“那,你跟我来。”

    知客僧将柳龙安引入一处禅房,只见一位白眉老僧,坐在蒲团上,手捻佛珠,闭目念经。

    知客僧轻声道:“首座,这位居士……柳居士前来拜见住持,说是……说是从红梅寺来的……”

    首座猛地睁开双眼,瞪着知客僧道:“不是嘱咐过你,智行住持不再讲经了吗!”

    知客僧嗫嚅道:“他说……不是请去讲经……他还说……”

    首座又一瞪眼,知客僧一哆嗦,不敢再说下去。

    首座上下打量一遍柳龙安,缓缓闭上眼睛道:“住持不在。你请回吧。”

    柳龙安见二僧神情有异,料想必有隐情,于是道:“智明住持是智行法师的师弟,他还带来了一封亲笔书信。”说完将信笺递到老僧面前。

    首座复又睁开双眼,仔细看看信封,又抬眼望望柳龙安,转脸对知客僧道:“你怎么不早说!”

    知客僧一脸委屈道:“我刚才想说……你又不让……”

    首座指一指身边蒲团,道:“柳居士请坐。”又对知客僧道:“还不快去上茶!”知客僧如遇大赦,一溜烟跑出。

    首座道:“不知道你家住持的书信,我能否先行查看?”

    柳龙安不知道这是哪里的规矩,给住持的书信,还要首座提前查验。

    心道:“真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不过,智明住持光明磊落,书信中一定不会有背人的事情,给他看过倒也并不打紧。倘若他们师兄弟有隐秘商谈,一会儿智行法师问起,我再说明原委也不迟。”于是便将书信递给首座。

    信件并未封口。首座抽出信纸,看了一遍,脸上方始露出一丝笑意,道:“刚才多有冒犯,请柳居士多多包涵。请在此歇息一下,喝杯茶,贫僧去去就来。”

    说完,首座站起身来,拿着书信走了出去。

    那知客僧又进来,手里端了一个茶盘,上边托着两杯茶水。他将托盘放在柳龙安身边,一句话不说,也是转身走出。

    柳龙安自己干坐在禅房中,暗自嘲笑这大慈大悲的禅院,竟然这般待客。

    过了好半晌,首座空手走进房内,赔笑对柳龙安道:“住持有请。”

    柳龙安见首座前倨后恭,知道他已将书信呈递智行法师,而智行法师也一定是确认了智明手迹。

    随着又来到一处禅房,门口早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僧人,身穿黄色袈裟,胸前挂着一串佛珠,合十相迎。

    “阿弥陀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柳居士快快请进。”智行法师体态略胖,面目十分慈祥。

    将柳龙安肃入屋内,智行法师招招手,与客人同时落座。

    首座道:“柳居士,我家住持本应在此闭关,只因你远道而来,这才破例相见。希望居士多行方便,尽早离开。”

    智行法师笑道:“首座何必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首座正色道:“住持,世间一切如梦如幻,真即是梦,梦即是真。”说完,冲柳龙安点头微笑,缓缓走出。

    柳龙安常听智明与智空对话,虽听不出话中玄机,却也早已习惯和尚们的风格,知道他们自说自知,心中有数。

    智行道:“柳居士,我与你家住持多有缘分。早年,我们还都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便一起在灵隐寺出家。我俩最是谈得来,每次那些师兄欺负我们,我们都是你帮我、我帮你,俩人一起哭,一起笑。

    “后来,我辗转来到慈悲禅院,他却到了红梅寺。十几年前,我们还都是首座的时候,曾经见过几面,多年来一直有书信相通。这次他在书信中对你褒奖有加,说你是瘤子和尚转世,虽是人龙共生,佛缘却是不浅。”

    柳龙安听智行口气,确实和智明仿佛一师之徒,别无二致。二人说话都十分文雅,而且认定众生平等,不谓人妖有别。

    智行续道:“你这次前来,也是巧了。恐怕再迟几日,就难以见到老衲了。”

    柳龙安一怔,道:“这是为什么?”

    智行道:“柳居士没听说过‘为僧莫讲经,讲经无影踪’的话吗?”

    柳龙安摇摇头道:“僧人讲经,有什么不妥吗?”

    智行道:“此话从打九华山慧真大师失踪,至今已经流传了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