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284部分

竞月贻香-第284部分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捉P魂菹阈闹邪档溃骸翱蠢醋约旱笔鼻袄矗故呛捅细镎馕讳旖憬阕钍乔兹龋圆呕崃粝氯绱松畹挠∠蟆V豢上д绫铣ばシ讲潘裕诒鲜迨骞乐螅患液捅霞抑浔愕娜访挥惺裁蠢赐允备羰嗄辏约赫獠胖匦录窖矍罢馕讳旖憬恪!�

    只见毕忆潇又向在座的常大人和宋参将问好,两人连忙起身回礼,她便持主人之礼,恭请大家就座,又让同行的丫鬟搬来一张小凳,在谢贻香的身旁坐下。她还未坐得安稳,便向谢贻香问道:“贻香,伯父的身子可还安好?记得他老人家当年远征漠北,在冰天雪地里奋战了大半年,由此患上风寒之症,不知这些年来可有复发?要知道似伯父这类风寒之症,最忌沾染性寒食物,鸭鹅鱼蟹,但凡是水里游的东西,一概吃不得,否则寒气入体,那可是雪上加霜。”

    谢贻香连忙回答道:“有劳潇姐姐挂怀,家父身子还算硬朗,由于平日里注重保养,风寒倒也并未复发。只是……只是背却有些佝偻,到底还是老了……算起来,家父今年也已五十有二了。”这话出口,她心中顿时一酸。毕忆潇叹了口气,悠悠说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比起容颜渐老的美人,曾经纵横天下、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杰,到了迟暮之年,其实更令人扼腕长叹。相比起来,家父壮年早逝,倒是捡了个大便宜。”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伤感,又聊了几句家常。毕忆潇见谢贻香身旁的得一子和海念松和尚,一个睡得正熟,一个却在盘膝打坐,倒也不好打扰,只得向谢贻香请教两人来历。听说得一子是谢贻香道门里的朋友时,倒也罢了,待到听说眼前这个屠夫也似的胖大和尚,居然便是名震蜀地的“凌云僧”,毕忆潇不禁咋了咋舌,自言自语般地说道:“凌云山上凌云僧,一念杀生不成佛。凌云山上的这些大师们,不惜身入十八层地狱,也誓要降妖除魔、普度众生,小女子素来仰慕得紧,一直想要前往拜访。却苦于山道艰难、入寺无门,这才未能如愿,更无缘识得当今凌云寺的主持海藏枫大师。”

    听到毕忆潇这番话,正在打坐念经的海念松和尚倒也不好继续装聋作哑,只得睁开眼来,缓缓说道:“佛门广开,渡人无类,凌云山寺门更是常年不关。毕二小姐若是想去,随时都可以。”

    毕忆潇笑道:“佛门虽无类,只渡有缘人。若是无缘之人前往,岂非枉自叨饶诸位大师的清修?今日海念松大师大驾光临,毕府上下蓬荜生辉,又得大师之邀请,小女子也算是缘分已到,终于修成正果了。”

    那海念松和尚微微一怔,随即说道:“毕二小姐巾帼不让须眉,老衲深感佩服。他日毕二小姐驾临凌云寺,老衲一定请掌门师叔亲自恭候。”毕忆潇顿时大喜,连忙起身施礼,说道:“多谢大师成全!”

    眼见这毕二小姐三言两语间,便通过海念松和尚和那大名鼎鼎的“凌云僧”攀上了关系,甚至还答应替她引荐凌云寺的主持海藏枫大师,谢贻香可谓是惊讶不已。且不论毕忆潇这一番进退得体的话语、滴水不漏的言论,自己虽然勉强也能做到,但仅凭她能将这一番话说得风轻云淡、漫不经心,单是这一份挥洒自如的老练,自己便是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想不到同为毕无宗的子女,眼前这位毕二小姐,和那位朝廷亲封的“郑国公”毕长啸相比,当真是天壤之别。想到这里,谢贻香不禁又犯了捕快的通病,暗道:“此番‘恒王’命丧于毕府,如果凶手乃是毕家之人,又或者是由毕家之人主使,多半不可能是毕长啸。因为如果是毕长啸所为,凭他那点城府,方才在交谈时绝不可能掷地有声地说什么查明真相、缉拿凶手,更不可能在众人面前一直伪装得滴水不漏。试问这常大人久历官场,身居刑部要职,目光是何等的毒辣?而那宋参将虽然生性粗鲁,其实也是一条老狐狸。以毕长啸那点微末道行,经过这三个月的相处,倘当真有什么问题,一定逃不过这两人的眼睛。”

    想到这里,谢贻香便顺理成章地怀疑起了眼前这位毕二小姐,心道:“且不论杀人的动机,比起毕长啸的无能,眼前这位潇姐姐如果是幕后凶手,她倒是有能力瞒过众人的眼睛,绝不会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然而毕无宗的子女除了毕长啸和毕忆潇,分明还有毕长鸣和毕忆湘两兄妹,而且府里还有众人口中的“福管家”,再连同仆人丫鬟们,没一百也有八十,自己又怎能仅凭一时猜测,便怀疑眼前的毕忆潇?想到这里,谢贻香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禁问道:“潇姐姐,不知令堂可还安好?”

    她这话刚一问出口,顿时便有些尴尬。要知道毕忆潇适才一上来便向自己的父亲问安,而自己直到此刻,才想起要向毕忆潇的母亲、也便是已故大将军毕无宗的遗孀问安,而且她这一问安的背后,分明还有些居心不良。

    话说毕无宗壮年早逝,平生只娶过一房正妻,乃是当朝一品大将军南宫誉的亲妹妹;而这位南宫将军,如今依然驻守在漠北,就连谢贻香的二哥谢擎辉,也是隶属于这位南宫将军,一直在其帐下听令。要知道不管哪朝哪代,朝中官员沾亲带故,本就是常见之事;也正因为如此,官员们才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从此出人头地。所以似毕家和南宫家这般裙带关系,倒是再正常不过了。

    却听毕忆潇淡淡地说道:“家母早在六年前便已过世,由于我们住得偏远,不愿因此惊动金陵的故人们,所以只是例行向朝廷递交了讣闻,不曾公开发丧。”

    听到毕忆潇这话,谢贻香顿时一愣,原来毕夫人竟然早已过世多年,自己居然不知,当真是失礼之极。她正不知应当如何接话,幸好毕忆潇已将话题带开,笑道:“自从令堂过世之后,毕家上下便尊长兄为大,外面所有的事情,都由兄长一力承担。至于家里的事,则是全靠福管家照应,我有时也帮忙打打下手。”

    她这话刚一出口,那常大人便抢着说道:“毕二小姐何必谦逊,这整座毕府上下,若非有你的细心经营,单凭郑国公一人,只怕早已败落了。”

    那宋参将似乎觉得常大人这番话说得太含蓄,当即补充道:“成都府上下谁不知道,龙洞山的这位郑国公,最是喜欢四下走动、到处结交,说到底还不是想入朝挂职,混出一番仕途来。而这整座毕府的一切用度开销,单靠郑国公那份俸禄,只怕还不够他在外面请客送礼。幸好毕二小姐生财有道,不但替毕府置入了千亩良田,还在成都府经营着两家钱庄,外面都夸她是毕府的女财神,纤手一动,甚至能让整个成都府翻天覆地。至于福管家,虽然曾跟随毕大将军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但也只能管管府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毕二小姐说自己给他打下手?依我老宋看来,他给你打下手还差不多。”

    听到这话,毕忆潇直笑得花枝乱颤,佯怒道:“宋参将,你可别胡乱说话!说什么福管家替我打下手,若是被他听到,一定要骂死我了!何况兄长奔波在外,那也是为我毕家着想。要知道自从父亲去世后,以毕家眼下的基业,倘若在朝廷里没人,到底也只是个空壳子罢了。钱赚得再多,若是没有权,就好比是三岁小孩拿着金条站在闹市,一旦惹人眼红,顷刻间便能收拾了你。”

    说到这里,她当即望向身旁的谢贻香,笑道:“就好比这次府里发生的命案,说不定便是有人眼红,故意设局要来收拾毕家了。”

21 屠凌霄霸绝寰宇() 
谢贻香心道:“终于说到正题了。”她不禁问道:“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潇姐姐这般说法,可是已经有了什么眉目?”

    毕忆潇双眉一挑,笑道:“贻香,你这可是在给潇姐姐下套了。无凭无据,潇姐姐可不敢胡乱怀疑谁;若是冤枉了人,我可吃罪不起。”

    那宋参将听到毕忆潇这话,不禁哈哈一笑,说道:“毕二小姐当真狡猾,明明是你挑起的话头,自己却又闭嘴不谈,令人好生心痒。也罢,反正我老宋粗人一个,说话从来不过脑子,倒也不怕得罪了谁。”

    说罢,他便转头对谢贻香说道:“就在恒王命丧于毕府那夜,府里恰巧还住有另外四位客人。而这四位客人虽然有人来得早、有人来得晚,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四人皆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个个武功非凡。谢三小姐,你说此事巧是不巧?

    谢贻香微微一惊,要说此案涉及到的“关公显灵”、“真假恒王”以及“无头尸”等因素,已然令案情错综复杂,谁知案发当晚这毕府里居然还有其他客人,而且还是武林中人,顿时让此案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谢贻香原本还在怀疑毕家四兄妹,一时间只觉头大如斗,连忙甩了甩脑袋,问道:“不知这四位客人分别是谁?倘若当真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想必小女子也曾听说过。”

    那常大人当下便接过话头,说道:“这第一位客人,乃是蜀中峨眉剑派‘念’字辈的高手、江湖人称‘雕花剑’的赵若悔赵老师。因为下个月便是当今峨眉剑派掌门人朱若愚的五十大寿,所以广邀蜀中群豪赴宴,郑国公和毕二小姐自然也在被邀宾客之中,所以这位赵老师便亲自来毕府跑上一趟,替师兄朱掌门送来寿宴的请帖。算起来他是在命案发生前八天来到毕府,送过请帖后因为想要在这里多住几日,所以才会被卷入这桩命案当中,甚至还曾亲眼目睹了显灵的关公。之后由于整座毕府被彻底封禁,他这一念之下的多住几日,便一直住到了现在。”

    这才刚听到这第一位客人的来头,谢贻香便已暗自吃了一惊。这个赵若悔的名号她虽是第一次听说,可是峨眉剑派却是和自己渊源极深。要知道她这才刚从鄱阳湖回来,身上分明还带有“回光剑”戴七在临死前托付的蜀山派秘籍,要谢贻香帮忙送回峨眉。甚至此刻她背后包裹里的这柄长剑,便是峨嵋剑派历代镇派之宝、武林七大神兵之首的“定海剑”,所以即便是眼下坐在椅子上,谢贻香也不敢轻易将这柄剑解下。

    至于这个赵若悔虽然是峨眉剑派掌门人朱若愚的师弟,但是比起谢贻香所认识的那位峨眉剑派第一高手戴七,辈分却是整整低了一辈,再论武功声望,自然更是相差不少。如今听了常大人这番简短的介绍,谢贻香心中暗道:“这个赵若悔既然是来送请帖的,送完请帖便该离去,为何要在这毕府里盘桓了八日之久?由此可见,他和毕家之间的关系自是非同寻常。而且他还曾亲眼看见显灵的关公,分明是此案的关键人物,自己可要好生留意此人。”当下谢贻香便暗自记下这一疑惑,倒也不急着发问。

    那常大人继续说道:“至于这第二、第三位客人,却是一同前来的,乃是师徒二人。师父是江湖人称‘泰山神针’的欧阳茶欧阳先生,徒弟则是欧阳先生的关门女弟子、江湖人称‘天针锁命’的冰台姑娘。师徒二人此番前来,乃是专程为了替郑国公的夫人请脉,是在命案发生前五天抵达毕府。和赵老师一样,如今也被牵连进了这桩命案,已在毕府里居住了三个月之久。”

    听到这“泰山神针”欧阳茶的名头,谢贻香不禁肃然起敬。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