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皇-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梓坤叹息一声,清声说道:“二叔,你就放心吧。您在时,我不会动承嗣弟弟;您和父亲母亲百年之后我亦不会动他。”
秦元闻听此言,忽地睁开双眼,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的眸子锐利的盯着陈梓坤的眼睛,陈梓坤和她坦然对视片刻,泰然一笑:“二叔是不相信侄女吗?”
秦元没有正面回答她的话,他神态复杂的摇摇头,幽幽叹道:“二叔相信你。可是世事无常,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他少年时期是在京城长大,帝王家中的骨肉相残之事没少听闻。亲生骨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义兄妹?
陈梓坤站起身来,在屋里慢慢地踱着步子,不紧不慢的说道:“二叔可以不相信我的人品,但您可以相信我的能力。我相信承嗣弟弟经此一事,不会再有不该有的念头。在二叔尚健在,朝中文臣几乎全部支持他的情况下,他的谋划仍然不争气的失败了。——二叔试想,在您百年之后,梓坤早已不再是今日羽翼未丰之梓坤,二弟更是不能同日而语。他对于我又有什么威胁呢?我说不动就是不动他,这么做,一是感谢二叔对我们一家的情谊;二是我不想留下一下诛杀亲族的恶名;三是,我相信自己的掌控能力。四嘛,我要用他来给众位大臣一个警示——时时提醒他们曾有过的愚蠢选择!”
秦元面上现出一丝极为苦涩的笑意,他沉吟良久,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半晌之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梓坤,二叔虽然很遗憾你不是个男孩,但对你的疼爱之心并不比璐璐少多少。不管你爱不爱听,二叔仍然要把心里话说出来。”
陈梓坤淡然一笑:“二叔但讲无防。”
秦元动了动身子,比刚才坐得更直些,又斟酌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梓坤,我知道你从小就跟你的姐妹们不一样,唯我独尊,心志远大。可是,一国之君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陈国地处西陲,在四国中最弱,而且居于四战之地,东有强魏、西有西夷、南有晋国、北有东虏。如今魏国正在变法革新,西夷在内乱,东虏闹内讧,他们都没有时间扩张,所以陈国才有了这几年的太平日子。可是以后的情形谁知道呢?若将来你登上国君之位,这些四邻定然觉得你一介女流最好欺负,还不蜂拥而来?就譬如百姓家中有女无子难免会受四邻欺侮一样。还有,像周通韩奇等人,他们不止一次的说过,你的聪慧心志才华都远远高于其他兄弟姐妹,可是他们仍然愿意站在你弟弟这边,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女子?他们尚且如此,以后还会有人来为陈国效力吗?国无贤才,即便国君再英明也无法治国啊。最后就是你的婚事,你将来会嫁给什么样的男子呢?有家世有才华的男子不会甘心屈居于一个女子之下的。但那些只求富贵荣华的无节操小人你会要吗?”
陈梓坤认真听完,脸色镇定如常,深邃的眸中跳跃着一簇异样的火光,她淡漠的一笑,豪气干云的说道:“二叔,你的这三问题,梓坤一一为你解答。第一个,陈国的确在四国中国力最弱,但我保证它将来一定是最大最强的。至于四邻觊觎陈国之事,即便陈国不是梓坤当政,难道就能避免被窥视的命运吗?身处大争之世,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若想不当羊,就只能成狼!退让苟安只会自取灭亡,唯有主动出击,不惧风浪,才能生存下去;第二个问题,诚然,周韩那些自谓儒学门生的人不愿意奉我为主,可是二叔别忘了,这天下的人才多的是,历史上那么多昏君暴君都有人辅佐,我就不信我陈梓坤没人来投奔;第三个,我根本是不屑一顾。若我还像一般的女子那样,毕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嫁一个良人。我还当什么国君,做什么女王!若将来我能一统天下,全天下的男人还不哭着喊着供我来挑!”
“咳咳……”秦元脸皮抽搐,忍不住大声咳了起来。
陈梓坤说顺了嘴,越发的慷慨激昂:“所以二叔的担心真的是杞人忧天。你们总是想得太多,经常在事情还没发生前就先想到一堆又一堆的困难,连试都不敢试就主动放弃。自己放弃还不算,还理直气壮的劝别人也放弃!”说到后面她的话里已隐隐有了责难的意味。陈梓坤也很快意识到了不妥,连忙放缓语调笑着解释:“二叔别介意,我今日说话有些急。”
秦元摇摇头表示自己不介意。
陈梓坤舒了一口气,最后仍然决定将自己胸中的块垒一吐而出:“二叔,可知道这世上比杀人还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是什么?”
陈梓坤看着秦元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那就是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的扼杀别人的梦想和精神!杀人者尚且知道自己犯了罪,但这些人却从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们用一颗充满固执和偏见的心去评判世间万物,偏偏还自诩公正!二叔身为百官之首,有空教导教导这些大臣们吧。最后还望二叔好好保养身体,活个百八十岁,拭目以待。看看十年二十年后会怎怎么样。”
“咳……好好,二叔一定会等着看你一统天下。”秦元目光微闪,言不由衷的答道。
陈梓坤爽朗一笑,拱手告辞离去。
陈梓坤一回到府中,郑喜和文杰等几个心腹一起迎上来笑道:“给殿下道喜了。”
陈梓坤满脸笑意,摆摆手道:“好了,此事就此放下。你们快快准备庆功宴的事情,我估计将士们都等急了。”
文杰答道:“殿下放心。很快就好。”
……
次日早朝。
文武两班大臣全部到齐,秦元也撑着上朝。
陈信大踏步进来,环视众人,颔首微笑。他神态自若的往御座上一坐,气派十足。接着,他挥手示意内侍宣读今日朝议主题。
内侍高亢清晰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奉大王和公主之命,开始就陈仓之战、函关之战的将士们论功行赏。”念完第一句,内侍故意停顿了一下。
武将们面面相视,暗自兴奋。他们早就得知了公主殿下正在派人办理此事,若不是秦承嗣谋反一事牵扯了太多精力,怕是一回来就开始了。
☆、19第十九章论功行赏
陈信命令道:“宣令。”
司礼官顿了顿接着高声宣读:“程综作战勇猛,忠武刚毅,赐爵三级,封忠武将军。赏三进宅邸一栋,良田三十亩,白银五百两,布帛百匹,另赐匾额一块,铠甲一套,良马一匹。”
司礼官的话音一落,大厅里哗的一声议论起来,武将们一个个兴奋得面色通红,双目亮晶晶的。左边的文臣中有人故意咳嗽了一声,武将们立即自觉的肃静下来,激动地静等下文。
程综怔了一下忙跪倒谢恩:“臣叩谢大王和殿下。”
陈信挥了挥手,示意司礼官继续。
“朱宁,身先士卒,果敢刚猛,赐爵三级,封忠勇将军,赏三进宅邸一栋……”
“朱下水,献计有功,赐爵一级,赏白银三百两,擢升为水军校尉。”
“孙霸,阵前助斩袁寅,赏银八百两,赐盔甲一套。”
……
其他的将士按照功劳大小,杀敌人数均有数目不等的赏赐。这次的跟以往的粗疏大大不同,分得十分详细,而且赏赐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名有实。受了赏的暗暗发誓一定要再接再厉,好好杀敌报国。没有赏赐的心中虽酸溜溜的,但大多数也真心为同伴欢喜,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追赶上对方。
“肃静!”司礼官哑着嗓子高呼一声,陈信临时吩咐换人再接着念。
“奉靖平公主令,诸位大臣坚守后方,及时督运粮草,亦有功要赏。周通、韩奇,进爵二级,分别加封为左右太女太傅,赐锦袍一件,战利品一份。”
“秦元,忠心为国,大义灭亲,及时制止内乱。特赐白玉匾额一块。战利品三份。”
……
一众文臣们也各有封赏,自然,李角张让也在其中,只是相较他人而言,却十分的不起眼,两人面面相觑,心中怏怏不乐。其他大臣见这两个猛拍公主马屁的人也没落着什么好,心中不禁舒坦了许多。
“肃静!”
“两战中所缴获敌方物资,除赏赐众将外,其余全部等份分给因执行特特殊命令,没机会杀敌立功者——”
司礼官还没念完,武将中就有人将士为替自己的士兵高呼起来。
陈信被他们吵得头痛,拍案吼道:“肃静,念完再叫!”
“另,靖平公主将公主府日常开支减半,并将公主封地捐出三分之二,额外抚恤战死将士的家属。并设立抚恤司,以后会长久的抚恤扶持烈士遗孤眷属。其他将士家中有急难者,也可去抚恤司申报,抚恤司会酌情给予扶助。有关细则,请三日后去抚恤司门前观看。宣读完毕。”
“公主万岁,万万岁!”
武将们扯着嗓门高呼。
陈信端坐在御座上,很有气势的压压手,用威严持重的嗓音说道:“今晚,本王携公主和国后,将在国府门外广场上,开篝火大会,为诸将庆功。如无意外,诸卿务必到齐。散朝。”
“好好——大王万岁!”众人的吼声几乎震破屋宇。陈信摆摆手,昂首挺胸的走出政事堂。他觉得自己今日特别有派头有气势。嗯,回去后,一定要详详细细的告诉老妻。
散朝后,文武百官陆续走出政事堂,武将们蜂拥而出,嗡哄哄的议论不停。文臣们却在后面信步走着,窃窃私语的商量着什么。国府外的广场早挤满了士兵,一见到将军们出来,便急不可待的涌上来打听消息。
“将军,大王咋赏你的?”
“将军……”
这些武将们一个个唾沫横飞的将朝堂上的事情全倒了出来。听得众人心驰神往,激动异常。
“天哪,这次封赏咋那么多花样?又是衣裳又是匾,还有房子和地。”
“就是啊,就差再赏个媳妇了。”
“嘘,听说媳妇也快有了。昨儿个公主府的侍卫说,咱们的公主殿下已经派商队去魏国吴国去买女人了,要不了多久咱们就都有媳妇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这两国都有奴市,像那些被拐卖的,家里犯了罪被抄家的,好多都是好人家的女孩子。反正咱们不买别人也会买。公主说,咱们若买下了好好对她们,岂不是比别人买了好?”
“……”
“对了这庆功宴往常不都是在国府举行吗?今日咋挪到广场上了?”
“这也是公主的主意,她说啊,国府的大厅太小,只能让那些官爷们参加,咱们这些小兵哪有份?广场就不一样了,这回除了当值的士兵谁都可以来参加。”
“咱们的公主跟别人的脑袋就是不一样。”
“你肯定是新来的,像我这种老兵是看着公主长大的,她小时候就常跟在大王身后,特别喜欢抠人的眼珠子揪人的胡子。”
“天哪,太可怕了。”
……
李角张让两人心事重重的穿过人山人海,在路口分手道别,慢腾腾的往家走去。李角刚回到家就听仆人说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在偏厅等他。李角心中一动,忙推门进去。来人正是公主身边的心腹郑喜的弟弟王福。王福一见李角连忙满面堆笑的上前施礼:“李大人让小的好等。”
“在下有事耽搁,让王公子久等了,罪过罪过。”
王福的小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几圈,嘻嘻笑道:“小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家主人说,朝中多有掣肘,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