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不聊斋 >

第4部分

不聊斋-第4部分

小说: 不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唐不禁呆住,其实他只是想说“十文钱”而已,哪里想到对方竟误会成了一百钱。

    难道我的字,那些另一时空的诗词,在殷国竟如此值钱?

    陈唐顿时欣喜若狂,似乎找到了一条金光灿烂的致富之路。

    只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第六章:不对() 
生怕对方会反悔般,陈唐赶紧接过大钱,沉甸甸地拿在手里,心花怒放。

    这一幕,落在前面不远的吴函眼里,他一双眼珠子都瞪得要掉出来了,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其实一百钱买幅字算不得什么,店铺里的字画,基本都是大几十钱,上百钱,甚至几百钱都有。

    问题是陈唐属于街边小摊子,平时给人写信写字什么的,一次就几文钱罢了,能上到十文钱,已经顶天。

    难道今天这位赵三爷被猪油蒙了心肝,失心疯了吗?

    “走宝了,走宝了……”

    吴函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简直如同滔滔江水,水流不息。他今天上午有事,没有来开摊,下午才来,谁知道一来到便看到了这一幕。他自以为自己的字,可比陈唐要好的。

    手中紧紧抓住那枚大钱,陈唐心情激动不已。

    在殷国,主要流通的有三种钱,小钱、中钱、大钱。一枚小钱就是一文钱,一枚中钱等于十文钱,一枚大钱等于一百文钱。至于金银等物,虽然也能做等价物用,但由于不成规格,每次使用都得称过,算过,还得剪开来,颇为麻烦,所以少用。

    那边赵三爷如获至宝般把那幅字小心翼翼卷起来,又问道:“书生,你还能写一首新的字词不?写得好了,我照价全收。”

    “能,没问题。”

    陈唐忙不迭地应道,叫得急,声调都有些尖了。

    作为穿越者,这些诗词笔墨,别说一首,就算十首,一百首,他都能信笔拈来,一书而就。

    于是赶紧铺开纸张,提笔疾书,开篇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不用多久,这首《青玉案》便写好,就等收钱。

    “咦,不对……”

    赵三爷凑近来看,看了一会,脸上有失望之色:“这幅写得不好,我不要。”

    “什么?”

    陈唐一愣神,没想到会是这样。难道这首《青玉案》没刚才那首《丑奴儿》好?

    没道理呀!

    在诗词史上,《青玉案》的经典是毋庸置疑的,难不成殷国的鉴赏角度不同。

    “那,那我再写首。”

    陈唐一咬牙,拼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首《水调歌头》,可是一大杀器,放出去,那肯定是大杀四方,风靡四海的。

    现在陈唐也不管了,多拿一百钱再说。

    过不多久,长词完成,笔墨酣畅,字也是写得极好,反正不管内容还是字体水平,绝对超过第一首《丑奴儿》。

    然而赵三爷看了看,沉吟片刻,摇摇头:“这一幅也不要……”

    陈唐一听,顿时风中凌乱:不对,一定是哪儿不对……可问题出在哪呢?

    思索无果后,只得道:“今天写不出来了。”

    赵三爷很理解地道:“没事,反正你以后有写得好的,可直接拿来我庄上,我高价收。”

    说着,拿着那幅《丑奴儿》转身离开,前往两边的书画铺里去了。

    前面吴函见到,很激动地拍了拍胸口,暗暗道:“幸好就看中一幅字,要是买多两幅,那还得了……”

    人却走了过来,口中叫道:“陈老弟,你做了大买卖,可得请客吃饭。”

    陈唐懒得理他,把摊子收好,一拱手:“我家里没米了,得早些买米回去。”

    吴函眼睁睁看他走远,不禁往地上啐了一口:“我呸,吝啬鬼,得了一百钱,连顿酒菜都不肯请!”

    陈唐真得去买米,买了十斤,再多的话,也不好背负回去。想了想,他又去割了两斤熟肉,花了近二十文钱,很是肉疼。

    好在他身体变强壮了,背着书箧和米肉,不算吃力,出城回家。

    在路上,他还在思考着赵三爷买字的怪事,忽然又想到前身之所以能够去胡家庄当塾师,靠的是一篇《悼父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

    是字的问题?还是内容的问题,而或其他?

    陈唐左思右想,一直想到了家里,仍是毫无头绪。

    苏菱在里面做着针线活,看见他回来,连忙迎上来,帮忙拿东西:“不矜哥,你回来了。”

    陈唐道:“嗯,赚了点钱,把米买回来了。”

    “这么多!”

    接过那袋米,苏菱惊喜地叫起来。

    “还有肉!”

    陈唐又道。

    望见两片肉,少女不禁咕的一声吞了口口水:“不矜哥,你怎么买肉了?应该把钱攒下来……”

    陈唐一摆手,非常大气地道:“赚钱就是为了花,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你快去做饭煮肉,我饿了。”

    听到他说饿,苏菱赶紧去洗米做饭。

    陈唐怕她节俭,不把肉炒完,就道:“天气闷热,把肉都煮来吃掉,不要留着,免得坏了。”

    苏菱只得听他的。

    这顿有肉的丰盛晚餐,两人吃得极为满足,苏菱都打起饱嗝来了。

    洗了身子,天色已晚,陈唐躺倒床上,摸了摸肚子:“有肉吃的日子,真好!”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今天有肉,是因为赚了一百钱,但明天呢?后天呢?

    只怕又得吃野菜粥了……

    陈唐双手枕头,叹了口气,不死心地再度梳理起今天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脉络。

    执怨的事,没什么好说的,他相信道士的话,只能豁出去考举子试了,反正本来也是要考的。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赚钱,提前赚到足够的钱,就能进入潘州学院进修一两个月,那样的话,考试的知识储备会增加许多,便多一些把握。

    赵三爷买字的事,让陈唐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可惜这希望有点缥缈玄虚,无法明确具体原因。

    想着想着,忽又想起另一时空的世界,怀念起那个车水马龙,物资文明颇为丰富的生活来。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入夜,夜空明净,有一片月光从开着的窗户洒进来,落到床前,映得房间内阴暗不定。

    啪!

    一声脆响,晦暗中,陈唐猛地一拍大腿,从床上坐起来,兴奋地道:“我知道了!对,一定是这样!”

    这番动静,把在外面睡着的苏菱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到门外来,轻轻敲门,问道:“不矜哥,不矜哥,你怎么啦?”

    陈唐笑道:“阿菱,我没事,做了个梦,不好意思,把你吵醒了。”

    苏菱闻言,放下心来,就又去睡了。

第七章:卖字() 
第二天,吴函起了个大早,急奔来翰墨街,摆开摊子,上面放着两幅诗词,写得工工整整的。

    这两幅字,他可是写了好久,才写到满意的效果来。

    至于所书写的诗词内容,则是取自大家之作,公认的经典,一首《晚春夜》;一首《降临江》。

    吴函自己虽然读了几十年书,写过不少习作,无奈才气有限,那些诗作水平马虎,不好见人。

    弄好摊子,他翘首以待,暗暗期盼今天赵三爷还会来,还会被猪油蒙了心肝,花费一百钱买一幅街边字。

    不过左等右等,一直见不到人。不但赵三爷,连陈唐都没来:“这家伙昨天赚了一百钱,肯定是玩耍去了,不来最好,少个人抢生意……”

    ……

    其实陈唐早便进了州府,不过没有来翰墨街,而是打听到赵三爷的住处,直接去赵府。

    在州府中,赵家为大族,家里是开镖局的,赫赫有名的“顺福镖局”,据说分局开遍天下,光镖师就有数百人,当真是家大业大。

    而赵三爷三兄弟,都是练家子,武功颇为了得,高手来着。至于有多高,陈唐并无具体概念。

    他心里纳闷,一个练家子,为何要买字画,难道是附庸风雅?

    不对,不是那样……

    来到赵府外,抬头一看,见到气派的赵家门面,果然是朱门大户,一排石阶,左右各有一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大门右侧,人影绰绰,起码有十数个,都是秀才模样,等在那儿不知做什么。

    陈唐整一整衣装,走到门前去,对守在那的一名家丁道:“大哥好,是赵三爷叫我拿字来给他看的。”

    家丁眼角一扫,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懒洋洋道:“三爷不在家,你去那边排队等着吧。”

    陈唐终于明白门外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了,都是像他一样来卖字的,大感头疼:“三爷什么时候回来?”

    家丁一翻白眼:“我怎么知道?快去排队吧,等下人更多。”

    陈唐只得无语地退下来,瞧了瞧排得长长的队伍,心想:如果今天赵三爷不回来,又或者回来晚了,那不是白等了?

    又想到,这些排队的人,他们是不是都像自己这般,曾经卖过字给赵三爷,食髓知味,所以一写好字,便跑来赵府排队?

    陈唐走到队伍后面,干咳一声,问排在前面的秀才:“这位兄台,在下陈唐。”

    那秀才瞥他一眼,还礼道:“不才杨宏。”

    “原来是杨兄,请问你经常卖字给赵三爷吗?”

    杨宏面露苦笑:“我是经常想卖字给赵三爷来着,但排了七、八次队,没有一次被看中的。”

    陈唐问:“这么难?”

    杨宏道:“何止难,简直难于登天。不但我,这里排队的人,还有不少没来的。两、三年来,只听说赵三爷看中了两幅。”

    陈唐疑问:“既然如此,你们还来排队?”

    “赵三爷舍得出钱呀,如果能被看中一幅,就能卖上两三百钱;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一幅卖出去,便等于打响了名声,有了身价!”

    杨宏解释道。

    听到“两三百钱”,陈唐便知道那副《丑奴儿》卖亏了,怪不得赵三爷给钱给得爽快。不过这事没什么好说的,他原本可是只想卖十文钱,意外获得十倍的报酬,已经心满意足。可惜的是,赵三爷没有帮自己宣传,否则的话,估计能涨涨身价。

    想了想,又问:“杨兄,州府有很多家收字吗?”

    杨宏道:“主动收字的,就只有这赵家。当然,那些书画店铺也是收字的,不过有门槛,咱们这些秀才的字,人家基本看不上。”

    对于这一点,陈唐自有体会。如果有能力把字卖到店铺里,他也不用到翰墨街摆摊了。能挂上书画店铺内的,起码得是举人以上的字才行,或者有一定书法名气的。

    这样的人,在整个潘州境内,估计也就几十人左右。最多的是秀才,数以百计,其中又有近半属于老秀才。混得落魄的不少,做不得事,只能靠卖字为生,挣扎在温饱线上。

    赵三爷高价收字,他们自不肯放过机会,哪怕很难被选中,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都不想错过。

    这个圈子的状况,颇为残酷。其上,肯定还有更为高端的圈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如此圈子,是陈唐他们现在所无法触及的。正如举人以上的阶层,是不可能拥挤在这里排队一样。

    身份,决定了位置,以及视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