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渊剑-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夫人摇了摇头道:“不是不愿意往来,而是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在面对她。”
陈素青不明就里,只望着她。
崔夫人目送远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她问姐妹二人:“不知道你们婶娘有没有同你们说过,是怎么认识你叔叔的?”
陈素青只听说是二叔曾经救了婶婶的性命,但究竟详细怎么样,也并不知道,于是狐疑的看着崔夫人道:“莫非夫人也知道详情?”
崔夫人叹了口气道:“那一年佛诞,我约你婶娘和她母亲一同去大明寺上香,本来你婶娘久居闺阁,是不愿意去的,但是因为我怀有身孕,她有心照顾我。而且她自己也到了要出阁的年龄,想去求个姻缘,所以便和我们一同前往。谁知就是那日,却出了一桩意外,我们在路上意外遇到了歹徒,当时就是被你叔叔所救。”
果然和自己所听说的,相差无几,陈素青想到这里,也有几分安心了。
崔夫人却又道:“本来也该江湖相忘了,哪知道,我竟然因为受了惊吓,就要早产,那时候,还在路上,马走人散。只能求你叔叔再施援手。谁知道,你叔叔竟然看秋娘貌美,要她以身相许。”崔夫人说到这里,也十分激动,竟直接呼了冯秋贞闺名。
陈素青姐妹没有想到还有这样故事,但想到自己叔叔一贯放浪,也不是做不出这样事情的。
崔夫人红了眼眶,继续说道:“你想秋娘乃是官家闺秀,若不是为了我,怎么会嫁给他。”说着她又解释道:“当然不是说贵府不好,只是一文一武,一官一民,总不相配。”
崔夫人又道:“等我九死一生,生下了孩子,又听说秋娘和她父亲为了出嫁的事情闹翻了,我心中十分愧疚,更觉无颜相见。只让人打了四枚金子的披帛坠子送去陪嫁,聊表一番心意。”
“啊!”陈素冰听到这里惊呼一声,众人都向她望去。陈素冰被看的红了脸,连忙小声对陈素青道:“姐姐,披帛坠。”
陈素青愣了一愣,突然想起来,连忙问道:“那坠子长什么样?”
“啊?”崔夫人见她突然发问,心里奇怪,但还是回道:“因为她对我们崔家有救命之恩,所以我们便请最好的师傅做的一套,每一枚中内有一碗,不管外面如何,里面这碗都不会倒,可以用来放香料。这种香器平时也有,不过一般都是拳头大小,而这一套每一颗只有拇指大小,难度就大大增加。”
说着顿了顿,又道:“最难的是,上面要镂空雕刻各种纹饰,但是又要保持重量,费了许多功夫才做成,实在是精巧无双。但也有这样,才能表达我心中的情义。”
陈素青越听越激动,到最后,她颤抖着从袖中掏出了一枚金坠,这正是陈素青出嫁之前,冯秋贞所赠的,后来在路上遇袭时,只有这一枚,勾在裙上被她留在身边,其余的都和披帛一起被方信拿走了。
崔夫人见她拿出的金坠,连忙起身前来观看,见到果然是旧物,也是泪流满面,道:“真是这东西,竟在这里!”
陈素青道:“这四枚金坠,是婶娘送与我做嫁妆的,可是遇到了一些事情,我只保住了这一颗,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故事。”
崔夫人直直的看着那金坠道:“这套东西,她还一直收着?”
陈素青点了点头道:“一直视若珍宝。”
崔夫人闻言,心中又是一阵翻滚,回到位上,颓然坐下,说不出话来。
陈素青见她面上又生出几分愧疚难过之情,知道她还在为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只能从旁劝道:“这一次,家中所有人都劝她与我们一同来扬州,可是她心中念着我叔叔,始终不愿意同行,不然可以和夫人一见了。”
崔夫人闻言,连忙抬头道:“这么说,你叔叔婶婶感情很好?”
陈素冰笑道:“那自然是很好的。”
崔夫人闻言,眉头微微松动,心中愧疚之情才减了几分。
崔夫人又问二人道:“你们这次来冯家,是去走亲戚的吗?怎么又回客栈了?”
陈素青脸上露出了些尴尬神色,苦笑道:“不瞒夫人,只因为我家中有些变故,所以我婶娘命我姐妹来投奔她娘家人,但是。。。。。。”
崔夫人立刻便明白她的意思,叹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也不怪你婶娘不知道。”
第一六五章 感恩情暂入香宅(一)()
陈素青姐妹到了崔家,和崔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心中知道了她和冯秋贞过去的交情,心中也生出了亲近之意,这一会提起了到冯家的来意和遭遇,却引得崔夫人一番感慨,陈素青不由细问根由。
崔夫人叹了一口气道:“现在冯府这位夫人,原来是秋娘的父亲,也就是通判大人的妾室,后来秋娘的母亲死后,通判便将她扶正,掌管家中事务。”
说罢又隐约道:“其实,在冯夫人在时,府中大小事情也是大多都由这位做主。只因为这位夫人乃是出自名门,而秋娘的母亲,是闲云野鹤的性子,又没有儿子,自然就说不上话了。”
“而且,为了秋娘出嫁的事情,她和通判大人又有了些不睦。再后来,先皇驾崩,当今天子不爱听琴,她在家的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她说这些话时,语气十分的哀伤,好像又在为冯秋贞的事情所伤心。
她感叹了一下,又道:“秋娘在家时,她父母尚感情尚好。她嫁去徽州久矣,情况有变,她又不常通音讯,自然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
陈素冰撇了撇嘴,不满道:“即使这样,难道她连一点亲戚情分也不念吗?”
崔夫人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其实这宁氏本身大户人家的闺秀,和冯通判乃是青梅竹马的,但是当时为了前途,冯通判和冯秋贞的母亲徐氏成亲,而后因为徐氏无子,又纳了宁氏为妾。
宁氏心中哪肯服气,一直怀恨多年,这时候冯秋贞的女儿来求,她怎么可能松口。而且冯秋贞守寡无子,若真回到娘家归宗,说不定还要分与一份家产,说以此刻便断然拒绝,以免后患。
这些事情崔夫人也知道一二,但她生性不是搬弄是非的人,而且陈素青姐妹年纪还小,也不好多说,便三缄其口,没有多提。
崔夫人想到这里,心中越发心酸,她又看了姐妹二人几眼,见她们小小年纪就在江湖飘零,饱尝人间冷暖,也不起了怜惜之意,说出了请她们来的初衷。
“你二人既然来投亲,想必家中有为难之处,眼下看来,冯府那边只怕难留,我家中虽然简陋,也想请二位姑娘暂住于此。”
她此言一出,座下诸人都有些惊讶,但又在情理之中,陈素青与陈素冰和抱绮对望一眼,心中踟蹰,说是心动,又有些突然,说要拒绝,也难开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崔夫人看她姐妹面露难色,心中也知道她们到底有些顾虑,便道:“我也是因为秋娘,想为她做一些事情,报一报她的恩情,否则,我今生也难心安。”她说到这里,又触动心肠,哽咽难言。
宝熏娘子见了,也在一旁劝道:“二位姑娘大可放心,我们这里虽然是商贾之家,门户也紧,而且我公公已逝,我丈夫常年在外收购香料,内宅之中,并无男子进出的。”
宝熏娘子这几句话说得陈素青姐妹更加心动,她们从徽州过来,一路仓皇,本想在扬州暂时栖身,谁知道中途遇到变故,此时如果能在崔家住上几日,也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更何况崔夫人温婉多情,宝熏娘子风雅聪慧,二人心中也有几分相交之意,但她二人如惊弓之鸟,一时也不敢轻易答应。
陈素青沉吟一时,才道:“夫人和娘子的好意,我二人心中感激,只愿容我二人商量一时,再者,客栈中还有些东西,若是搬来,那些东西也要取来才是。
崔夫人点头称是,并让宝熏娘子送她们回客栈,姐妹二人回到客栈,陈素青便问她有什么看法,陈素冰倒有些心动,想要在崔家暂时住下。
但陈素青还是有些担忧,毕竟那崔家不是相熟的人家,也怕再生枝节,陈素冰却道:“冯家倒是咱们亲戚,但依我看,比崔家无情多了。”
陈素青今日听了崔夫人所说的故事,也不是不感动,心底里也是相信她们的善意,但是她现下又要顾着沈家,又要惦着陈家,若妹妹这里但凡有一点不妥,她良心如何能安?
想到这里,她又下不了决断,便对陈素冰道:“今日天色已晚,容我再想想吧。”
说完她便走出了客房,准备到外面走走,正好遇到抱绮从外面打听消息回来。
陈素青见了,连忙和她一起走进另一间客房,问道:“怎么样?可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抱绮道:“我刚刚向这里的小二问过了,这个宝熏娘子在城中果然十分有名。崔家本来生意差强人意,但这位娘子乃是一位制香的奇才,而且料理生意也很拿手,自从娶她过门之后,生意越来越好,这十多年间,已经成了天下的翘楚。连宫中的贡香,也大都由她所作。”
陈素青问道:“那么他们家只是普通的生意人家?”
抱绮点了点头道:“最多只是说和城中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很多爱香之人都待其如上宾,似乎和江湖之人确实没有关系。”
陈素青微微凝视了一下眼前的茶杯,半天才道:“这么说,你是赞同我们先住崔家的了。”
抱绮愣了一愣,没有说话。
陈素青叹道:“绮姑,你知道我担心什么,前路一片黑暗,冰娘又实在天真,让我怎么敢做这个决断?”
抱绮在旁劝道:“可自我们从家里出来,本来就是抹黑,就连两位夫人,不也不知道前路如何吗?”
陈素青微微有些失神,喃喃道:“是啊。。。可是我们现在也不是非走这条路不可啊。”
抱绮微微:“苏州和徽州都是是非之地,这两条路,都有极大的风险。若像之前所说,去您母亲的娘家,路上的风险不说,到了之后,他们万一也像冯家一样怎么办呢?”
陈素青没有说话,因为她也是一筹莫展。
抱绮又道:“何况二姑娘不说,我知道她心里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陈素青听到这话,也放下茶盏,静静的看着抱绮,听她继续说下去。
第一六六章 感恩情暂入香宅(二)()
抱绮看了看陈素青,眼神中越发深沉,流露出点点忧心,道:“姑娘,这一路来,你不说,我们也能看得出,你的伤势并不好。。。。。”说到这里,她欲言又止,看着陈素青。
陈素青听她说这话,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眼神微微一动,又复而低下头,轻声道:“我不打紧的。”
抱绮摇了摇头道:“二姑娘虽然看起来年小不懂事,但是心里是很明白的,她也是担心您的,她想留在这里也是为了能让您可以留下来歇一歇,好好养养伤。”
陈素青悠悠叹了一声,半天才问道:“我今日听崔夫人之言,见她说起之前的旧事,心中也不是不触动,她情深意重,倒不像是假的。。。。。。”
她说到这里,又皱眉不语,低着头去想心事了。
抱绮看着她,心中也是长叹一口气,想陈素青不过才十六七岁年纪,已经如此小心谨慎,时时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