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代十国 >

第89部分

五代十国-第89部分

小说: 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守贞再到其余各城门观望,郭威也布下营垒。李守贞焦急万分,副将王继勋劝道:“如今敌兵三面用土坯土垒围困,恐无法突围。但水路仅有战船列阵,主公何不派遣水鬼,潜水渡河,向外求援。”李守贞闻听大喜,即刻写好书信向蜀主求救兵,命水鬼从水路而出,将信藏于蜡丸之中。

书中曾表李嗣源封孟知祥为蜀王,史称后蜀。孟知祥在蜀中为王只一年便病故,太子孟昶即位,改元广正,史称后主。孟昶得李守贞求救书信,以为可借此时杀进中原,遂命安思谦为都督,韩保贞、申贵为大将领兵五万出兵汉中。

汉军的流星探马,得知蜀兵来援,飞马报知郭威。大帅郭威命大将赵晖领兵两万攻打凤翔,以拒蜀兵。大将赵晖点齐兵马将往凤翔,军师王朴言道:“我有锦囊三个,交与将军,倘若万难之时可一次拆开。”

赵晖答道:“末将晓得。”领得兵马便往凤翔进兵。

凤翔节度使王景崇见赵晖率兵前来,便紧闭城门,拒不交战。赵晖一连数日,不见王景崇出城,情急之下,便打开第一个锦囊观看,上书:

“速做蜀兵旗帜,既可瞒天过海,又可诈获敌兵。”

赵晖大喜,即刻命将之缝制几十面蜀军大旗,侵领一支人马绕过后山,向凤翔方向,挥摇旗帜,反复数次。凤翔城上守卒,远远望去见有蜀军旗帜,以为蜀国援兵已到。即刻报知王景崇。

王景崇大喜,立刻点了兵马去山上会合。王景崇帅兵来至山坡,命人向山上高呼,喊话官喊道:“山上的士卒告知蜀军都督,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亲自来迎。”

赵晖正卧在山上一块大青石上睡觉,闻听喊话,知道王景崇中计,即刻点兵向山下杀去。汉军战鼓大震,王景崇尚不知怎么回事,只见蜀军旗帜纷纷撂倒,却有汉军将士一齐杀出,

赵晖率兵沿山坡冲下,一痛好杀,打得王景崇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叛军几乎全军覆没,王景崇只得一人逃回凤翔,再不敢出战。

三日后,蜀军先锋官申贵率兵至凤翔,王景崇吸取前番教训,这次有见蜀兵精闭门不迎。申贵在城下喊道:“我乃蜀主驾下先锋官申贵,王将军为何久不开城门。”

王景崇言道:“如今真伪难辨,请将军出兵先胜汉军一阵,方可开城迎接。”

申贵气得火冒三丈,只得率兵先向汉军讨战。赵晖闻知蜀军果真到来,便打开第二个锦囊,这凯观看,但见上写:

“连败三鼓而逃,调头一鼓作气。”

赵晖便依照锦囊之策,列阵迎战蜀军。蜀将申贵传令击鼓进兵,赵晖只派老弱伤卒出战,两下交兵,蜀军大胜。

申贵令二通鼓进兵,赵晖命老弱伤兵杀回,一战击败。

申贵大喜道:“汉军无人矣,发三通鼓!”蜀军三通鼓响,赵晖战也不战,率三军调头就逃。申贵率兵乘胜追击,缴获了自重木车数百辆,大胜而回。

申贵来至凤翔城下,向王景崇炫耀所获辎重,王景崇这才相信,城门大开迎接蜀军。怎知吊桥刚放下,便又收回,申贵问道:“我已大胜为何不让进入。”

王景崇向远方指问:“将军既已杀退汉兵,为何又引汉军杀回?”

申贵转头看去,只见尘烟滚滚袭来,赵晖率领一路精骑兵,冲杀而来,两侧步兵推着冲车直奔城下。申贵惊呼:“哇呀呀!速命后队改前队,与汉军交战。”

这蜀军将将士见汉军杀来,早已阵脚大乱,且数百辆木车横七竖八积在城下,以顾不得败阵。

顷刻间,汉军如同席卷残云一般,杀得蜀军人仰马翻,死伤无数。蜀将申贵被赵晖刀劈马下。汉军夺回辎重,大胜而归。

先锋被斩,兵马死尽,使得蜀军大都督安思谦怒不可解,大骂王景崇多疑少谋,无能鼠辈,一气之下安思谦竟驻军兴元城,按兵不动。

王景崇见蜀军不再来援,便又发搬兵救书,求蜀主发兵,蜀主再三催促安思谦出兵,但安思谦更是满腹委屈,遂回书一封陈明利害。信上书曰:

“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乃无能之辈,多疑少谋,好猜厌战,以致先锋官申贵受其拖累,命丧沙场。汉军来势凶猛,臣恐相持日久,粮草不便维济。陛下既催令出兵,望我主再拨军粮五十万石,以资军用。”

蜀后主孟昶见得此信,叹道:“大军未至凤翔,却先向朝廷讨要军粮,只恐安思谦长久固守,无心进兵。”蜀主本无心再战,王景崇却求救不止,且李守贞所派水鬼,又送来蜡丸求救。蜀主无奈只得拨付二十万石军粮,再度催促安思谦出兵。

却说安思谦得了军粮,才勉强发兵,王景崇见此番蜀军来势不小,定无虚假,便大开城门迎蜀军入城。蜀汉兵马相持于凤翔

再表永兴节度使赵思绾自开战以来一直被困永兴城中,郭威命郭从义在此坚守,消磨其志。相持已有一年,赵思绾虽接连派人往河中求蜀兵来救,奈何蜀兵在凤翔尚未取胜一仗,怎能来救长安。

不久,永兴已是粮草困窘,多有饿死之人。永兴节度使赵思绾有个外号叫“赛朱粲”,逢粮草困难之际,便食人肉度日。赵思绾由喜吃妇女肝胆,以为滋补延寿。如今粮草将尽,反到吃人有理,赵思绾传令所不将士,沿街掠杀老幼妇孺充作军粮。赵思绾将死人论斤分秤,分与将士,时日长久诸多将士已是有口难咽,渐渐军心生乱。

赵思绾麾下有一军师,名叫程让能,他见军心已散,永兴失守已是朝夕之事,便劝言思绾道:“将军与李守贞联三道雄兵自立,如今三路兵马背困三地,各自为战,互不能救,眼看大事已去,将军何不另做打算?”

赵思绾道:“早知今日骑虎难下,当初便归顺汉主。”

程让能道:“这有何难?如今大战在即,将军一掷千金,倘若降汉,朝廷必然大喜,何乐而不为?” 赵思绾思虑少时,便应纳称让能之计,草拟降表送往汉军大营。

大将郭从义见赵思绾投降书信,暗想赵思绾乃不忠不义之人,受降之后必当杀之,便亲笔拟信急送郭威大营,郭威见信上写道:

“西征兵马督诏讨、兵马大元帅在上,今赵思绾黔驴技穷,走投无路,便思背主而降。末将以为此人不可留,赵思绾如同杨光远,杜重威反复之辈,留其姓命日后必为朝廷大患,末将请将领将赵思绾诱降诛杀。”郭威看后即可应允。

五日之后,郭从义向长安城招降,赵思绾大开城门率部出城献降,但将一汉军大将头戴乌油盔,身着大叶乌油甲 ,跨下青龙驹,手提一对八棱青铜锤,八尺之高,短髯三缕,暗想此人必是郭从义。

赵思绾上前几步,撩袍跪倒双膝,叩首言道:“罪臣赵思绾帅长安百姓兵马,向大将军献降。”

郭从义瞟了一眼赵思绾对左右言道:“来人呐,讲赵思绾给我绑了。”左右几个士卒按住赵思绾双肩就是五花大绑。赵思绾问道:“末将献城有功将军因何绑我?”

郭从义怒道:“噬人魔头,残害百姓,祸乱朝廷,我留你何用?”遂命人将郭从义赵思绾阵前枭首阵法。

长安已收,河中依旧被郭威围困,唯独凤翔因蜀军相助幸得保全。蜀军都督安思谦亲率五万蜀军,会合王景崇一万兵马,杀出凤翔直逼赵晖大营而来。赵晖见联兵人多势众,不易取胜,便打开第三个锦囊观看妙计,不知此囊如何计谋,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六回:郭文仲草章让军功  刘承祐滥杀兴暴政

蜀军大将安思谦率五万大军杀出凤翔城,赵晖情急之下打开军师王朴的第三道锦囊,拆开观看,上书:

“彼军连挫,必兴重兵,扼守咽喉,竭尽疲兵。”

赵晖看罢此囊,即刻率兵退却,固守宝鸡城。这宝鸡城城墙坚固,内有粮草充足,待安思谦帅大军杀来,赵晖亲自登城御敌。云梯撞车,火弩强弓一连数日久攻宝鸡不下。

这一夜,大都督安思谦又攻城失利,折去许多兵马,一个人正闷头喝酒,忽然有人来报有人闯连营。安思谦大怒道:“待本帅亲自去擒贼子。”安思谦披挂上马正要去往前营,旁边校尉劝道:“都督,闯营者是从后门而入,欲进宝鸡城。”

“啊!竟有这等闯营之人,速往后营!”安思谦道。

安思谦正往后营奔去,只见一将已杀至中军,安思谦拦住去路问道:“尔奈何人,胆敢闯营?”

“郭从义是也!”郭从义道。

“好贼子!拿命来!”安思谦催马来战郭从义,郭从义挥舞一对八棱青铜锤,二人战至一处。未过两个回合,郭从义自知不能恋战,便虚晃一锤,闪过安思谦,策马就走。等安思谦转过马头,才见郭从义已逃,自己懒得去追,只令几十个骑兵追杀。

郭从义冲出前营,来到宝鸡城下,对城上守卒高呼道:“快开城门,我乃郭从义将军。”城上一个校尉认得郭从义模样,便令放下吊桥,让其入城。此时几十个蜀军骑兵追来,城上弓手立刻射出百支雕翎箭,使蜀兵不敢近前。

郭从义进的宝鸡城,先到中军来见。赵晖一见是郭从义闯连营而来,惊讶问道:“郭将军出兵永兴,为何突然来至宝鸡?”

郭从义答:“永兴节度使赵思绾被我诱出长安城,现已诛杀。此番前来正是为解宝鸡之围。别人闯营,我恐有失,便亲往城中相约。”赵晖大喜,随即二人定下里应外合破蜀兵之策。

到了次日黎明,郭从义在宝鸡城中饱吃一顿,跨下马,掌中锤,独自离开宝鸡,二闯连营返回军中。这蜀军前营看门卒昨日刚遭人闯营,心想今日必不敢再来闯营,就执戟而睡。只闻“咔嚓!”一声只见眼前辕门木梢已被砸断,一匹青龙驹一跃而入,马上之人正是大将郭从义。

这清早之时,蜀军大营的士卒多在熟睡之中,闻听有人闯营,赶忙披甲提刀,等冲出寝帐,郭从义早已趟过营盘。中军士卒见前营又乱,赶忙报知都督安思谦,安思谦猛地从床上蹦起怒呼:“好贼子,二番踹营竟如马跑平川,速拿我铠甲来。”等安思谦顶盔披甲,上马提枪来寻郭从义,又有士卒来报郭从义已杀过后营。安思谦长叹一声,见为时已晚,便不再追了。

安思谦两番被人闯营,以为今日不会再有闯营者,便未加防范。到了傍晚时分,有士卒来报宝鸡城马大开,赵晖正向外调兵。安思谦大喜:“汉军闭城自守,我正愁无策,自来送死,乃天赐良机。”遂点齐三军去战赵晖。

安思谦刚至前营,赵晖便率兵杀来,两军混战城下。忽然蜀军后营火起,郭从义帅一万兵马火烧蜀军粮草,继而杀向前营。蜀兵见后营有变顷刻军心大乱,赵晖、郭从义前后夹击大胜蜀军。安思谦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几十个骑兵逃回蜀国。

在凤翔高枕无忧的王景崇闻听联兵溃败,安思谦逃亡蜀中,自知已无回天之力。少时,有人来报,凤翔将士已无心应战,献出四门引汉军入城。王景崇走投无路命家人堆下柴薪,自焚而亡。

长安、凤翔两镇皆胜,蜀军败退,十万汉兵进驻河中。汉军大帅郭威会合各道兵马,命石守信、李重进二将率兵向西关城四面围攻,昼夜不止。河中失手在所难免,秦王李守贞听闻王景崇自焚而亡,心中悲痛欲绝,对府上家仆言道:“王景崇与情同手足,共讨暴君,未想大业未成兵败于此,我当自焚与景崇共赴阴间。”遂燃火自焚而亡。城中将士早已无决战之心,便开城献降。

郭威收复三镇飞章报捷,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