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310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310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笄椋炙土怂黄ゲ肌V魅瞬唤猓趿揖退担馊硕嗌倩褂行┬叱苄模院笠欢芨墓由疲晕乙猨ī励他。后来有个老者丢了一把剑,回去找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替他守着,却不肯告诉他他的名字。这个老者觉得奇怪,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我知道了,肯定是那个偷牛的。
    这就是王烈以德服人的故事。
    好听不?好听。感人不?感人。
    可是刘修不信这些,甚至说,他对这种“以德服人”的事情特别不感冒,他觉得所谓以德服人,要么是雷老虎一样的幌子,要么是弱者无力反抗时的遮羞布,或者是一种面对强敌时的幻想:打不过对方,就希望能用自己的道德感化对方。
    “以德报怨,真的能服人?”刘修似笑非笑的说道。
    王烈嘴角一挑,不屑回答,他觉得刘修这句话连回答的价值都没有。
    刘修又笑了:“我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我对圣人说的一句话非常赞同,所以,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我不相信你能以德服人。”
    王烈皱起了眉头,刘修这句话说得很直白,他不仅否定了他的以德服人,而且当面说,他的否定是有根据的,是依据圣人的教诲。他没有直接反驳,也没有去问刘修是哪句话,因为他知道是哪句话。《论语》里这句话写得明明白白,孔子赞成以直报怨,不赞成以德报怨。
    “大人以为我是沽名钓誉?”王烈沉下了脸,向后退了一步,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拔刀和刘修决斗的意思。刘修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敢为了自己的名声付出血的代价,哪怕这个名声有点虚,那也是值得尊敬的。
    “不敢。”刘修指了指自己的xiōng口,“你觉得我比那个梁上君子如何?”
    此语一出,众人愕然。刘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王烈也愣住了,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大人身为卢子干的弟子,当然不是梁上君子所能相提并论的。”
    “我能不能理解为,我比那个梁上君子更容易感化一些?”刘修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王烈。
    王烈眉头越皱越深,他搞不明白刘修究竟想说什么。王允犹豫了一下,从旁边插了一句嘴道:“大人说笑了,大人又没有做恶,哪里还需要王彦方来感化呢。”
    “不然。”刘修严肃的摇摇头·对四周的人拱拱手:“我到并州来是打仗的,也许诸位的子弟中,就有人会因为我而战死沙场。一将功成万骨枯,死一万人,这还不算做恶吗?”
    王烈紧紧的闭上了嘴巴,他闻到了其中的yīn险的味道。打仗肯定要死人,而且要死很多人,可是如果说刘修是做恶·那好象也说不过去,难道任由外族入侵才不是做恶?
    “大人,话不能这么说。”王允略作思索,接着说道:“大人是为保护并州百姓才征战,并非妄生杀意,不能算作作恶。”
    “那终究是死人了。”刘修转头看着王允,笑了:“既然你承认不是我作恶,那么谁是恶?”
    “当然是鲜卑人。”王允不假思索的说道。
    “那好·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如果能感化凶残的鲜卑人,比感化一个梁上君子什么的更有用?”刘修转向王烈,又看向脸sè有些不安的陈谌:“王君,陈君,你们都是我大汉有名的道德君子·现在有一个能让你们救千万人于水火之中的机会摆在你们的面前,你们应该不会因为顾忌自己的生死而置之不顾吧?敢问二位,谁愿意到鲜卑走一趟,感化感化檀石槐那个大恶人,救边郡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王烈和陈谌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搭腔,感化檀石槐?开什么玩笑。
    “二位这是什么意思,是在互相谦让吗?”刘修催促道,很快沉下了脸:“还是二位以为德望不足·要请陈太丘亲自出马?”
    王允一看形势不对·连忙上前劝阻道:“大人,鲜卑人不通仁义,怎么能以道德感化?”
    “不然。”刘修一口打断了他的话:“你们都是读过圣人书的人,难道不知道文王修德·天下三分归其二的故事,还是你们对圣人经典不以为然,只当是信口开河?”
    众人谁也不开口了,明知刘修是在借题发挥,可是谁又敢说自己能感化鲜卑人。以德服人的事情说说还可以,当真去做,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
    刘修淡淡一笑,环顾四周,语带警示的说道:“诸位平时坐而论道,吹枯嘘生,说得天花乱坠,如今大敌当前,却不能起而行之,那说得再好又有何用?不错,太原是离边郡很远,晋阳城也坚固得很,可是我要提醒诸位,并州地势独特,虽说山河险固,可是北方的蛮夷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攻到河内了。朔方、五原,云中、雁门,如今名虽列于大汉图籍,实则为鲜卑人的牧场,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杀人掠财,无所不为而你们自诩为士人,不思外御强虏,内安百姓,却对我等冷言冷语,横加挑剔,我说诸位是不是有些搞错对象了?你们要是真有本事,就请用到正途上去,如果想欺软怕硬,那我明确的告诉你们,我不是个怕事的人。”
    大堂上一片寂静,谁也不曾想到,刘修会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这等威胁十足的话。
    刘修轻蔑的瞟了一眼脸sè难看的陈谌,又扫了一眼王烈,径自回到自己的坐席上,在坐下之前,他又看了看众人:“我奉天子诏出监并州,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鲜卑人赶到漠北。如今兵粮钱无一不缺,诸位都是并州豪杰,如果还有点良知,还是出一些切实可用的良策为好,这等口舌上的功夫,请恕我无心奉陪。”
    他顿了顿,又说道:“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儒。我也奉劝诸位一句,当为真名士,莫为假名士。我不知道你们看没看大公报,不过,我真心希望你们做李元礼那样上马安邦,下马治国的真名士,而不是只会嘴上功夫的假名士。”
    王烈邃然变sè,大步走上前来,厉声道:“大人是在指责我吗?”
    “我有没有指责你,你自己最清楚。”刘修冷冷的看着王烈紧握在刀柄上的大手,很平静的说道:“你既然是陈太丘的弟子,想必也知道陈太丘现在官居何职。你要是真想为家国效力,就出仕,如果想做隐士,那就不要再到这种场合来凑热阄。你不觉得这里不太适合你吗?”
    王烈哑口无言·他的确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也不想来,要不是王允说陈谌会来,又怂恿说来捧袁绍的场,给刘修一个下马威,他何至于到这里来受这份罪。可是今天被刘修堵在这儿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我是王允请来打你脸的,更何况他虽然很气愤·可是觉得刘修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
    要骄傲,总得有骄傲的实力。
    王烈拔刀出鞘,以刀指地,说的话也和刀一样掷地有声:“王烈不才,敢请一县。”
    刘修眯起了眼睛,定定的看着他,过了半天才说道:“我要在三封屯田,你敢去吗?”
    王允大吃一惊·三封是并州最西北角的一个小城,如今已经是鲜卑人常来常往的必经之路,刘修把王烈送到那个地方去,等于是要他死啊。他连忙上前阻拦:“大人不可,三封荒废已久,如何能屯田。”
    刘修嘴一撇:“我刚才说了·我要把鲜卑人赶到yīn山以北去,恢复三封、临戎、窳浑一带的屯田势在必行。百姓无知,惶惶不安,我不仅需要一个骁勇善战的人来威敌,更需要一个能以德服人的人来抚民。当然了,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以德服人。”
    王烈现在最听不得“嘴上说说”这四个字,当下不顾王允的阻拦,厉声道:“我愿去!”
    王允有些气急败坏,王烈要是把命送在三封·那刘修不仅是打了王烈的脸·更重要的是打了他的脸。既然王烈强烈要求去,他也不好硬拦,转而以非常强硬的口气问道:“大人如今得到了一个人来抚民,不知大人又将安排谁去威敌·保三封的屯民安全。”
    刘修笑了笑,“派谁去镇守,那是我的事,我可以向你保证的是,如果屯田的百姓被鲜卑人伤了xìng命,那是我的责任。可是如果屯田的百姓不安于屯田,那便是王烈的责任。”他慢条斯理的喝了口酒,“如果你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我求之不得,如果没有人,那你不要多问,那是我长水营的事。你并州有名士,我长水营自有名将。”
    王允冷笑一声,既然刘修在这么多人面前说了这话,他也不能再追问了,反正到时候王烈如何被鲜卑人杀了,自有刘修承担责任。他行了一礼,退回自己的席上,气呼呼的王烈也自回本席。
    大堂之上安静了好一会儿,见识了刘修的词锋之后,大家多少知道了一些这位新的刺史大人虽然学问未必好,可是非常的狡猾,一不小心就会被王烈一样被他堵住。唉,王烈这么一个大名士居然被他忽悠到三封那鬼地方去了,天知道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看着低着头喝酒,不复嚣张的并州人,董卓赞叹不已,悄悄的对刘修挑了挑大拇指。刘修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董大人,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董卓心有同感的点点头,现在看起来是刘修赢了一场,可是他和并州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也已经确立了,没有一段时间是无法消解的。刘修要在并州屯田,以后和这些人打交道多着呢。
    过了好一阵子,才又有人上前敬酒,最后上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刘修开始没注意,后来他一开口,声音非常稚nèn,分明是一个尚未变声的少年,刘修这才诧异的打量他一眼。
    “你多大?”
    “回大人,十三。”少年很老成的施了一礼,举着手里的酒杯,目光炯炯的看着刘修:“太原郝昭,愿意追随大人鞍前马后。”
    刘修愣了一下,心道这娃才十三啊,乖乖,十三岁长得比成年人还要稍微高一些,那等他长开了得多高。他又有些奇怪:“你家家君呢?”
    郝昭脸一红,尴尬的低下了头。“先君辞世多年,昭无能,家道中落。闻大人监临鄙州,将用武于北方,故昭不揣妄陋,前来自荐。”
    刘修狐疑的看了一眼王允,王允正在生气呢,也没注意到。董卓皱着眉头想了想,附在刘修的耳边说道:“他可能是郝洁的孙子。”
    郝洁是谁啊?刘修还不是太明白,但是看郝昭的脸sè,估计他老子不太受人待见,要问也不是这个时候。看这小子现在就长这么高,仅从体量上来说就有一员猛将的潜质,不收白不收。他立刻点头道:“很好,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中还有老母,弟妹。”
    “你离家之后,还有人能照顾他们吗?”
    郝昭低头不语。
    刘修明白了,他沉吟片刻:“这样吧,你明天到府中来,我们先谈谈。
    昭应了一声,低着头下去了。!。

第232章 养虎成患
    董卓对刘修越看越顺眼,喝完了酒也舍不得走,就在刺史府中接着聊,他虽然只做了一年多的并州刺史,但是之前跟着张奂在并州打过仗,对并州北疆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多。听刘修说他要在三封一带屯田,他知道朝廷重整北疆边防的决心不小,而面临的困难更是不可小视,他尽其所知,对刘修详细的说了自己的担忧。
    刘修感jī不尽,谦虚的受教口两人越说越投机,详谈到下半夜,董卓也不走了,就和刘修抵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