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霄之门-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二人已经来到天坑边缘。
“你来看。”玄镜骄傲的指着天坑下方,道:“看到了什么?”
陆宣心怀敬意的低头看去,却见这天坑深邃无比,怕不有十余里深,好似一只巨大的碗镶嵌在大地中央。四周充沛的河水滚滚落下,但那碗底却看不见任何水光,只有一片黑蒙蒙的水汽充斥在天坑底部,远远地看下去,就好像一片浓厚的乌云被禁锢在大地之中,翻腾不止,期间偶有雷光掠过。
这恢宏壮观的景象令陆宣不由得叹为观止。
“那黑色的云,便是玄符!”
玄镜傲然笑道:“这玄符的来历已经不可知,但唯一可知的,便是我玄符山上下五千年的无穷妙法都是源自于这片黑云。此事绝不是我信口开河,你尽可以回山去问宗主夫妇。原本在两千年前,玄符山主用绝大法力将山门搬运至此,立下法阵不许玄符山以外之人进入,但是今天我擅作主张破此先例,准许你在此修行三月,至于你能参悟出多少妙法,那便要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陆宣看着玄镜的表情,忽然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要是任谁都能从这玄符中参悟道符咒之法,那玄符山的诸多妙法又是如何失传的?此地虽然是禁地,但恐怕也是无用之地,别说给他三个月,就算让他在此参悟三年恐怕还是一无所获啊。
这小道士耍诈!
陆宣正想反击,却忽然感到额头中央一阵剧痛。
他绝没料到,脑海中那枚金针竟然在此刻陡然动了起来。
那金针好似苏醒了过来,身子震动,锋芒处斜指下方,指的正是天坑底部的方向。陆宣仿佛能感应到那金针的意图,它似乎是希望自己能跳入那天坑之下。这也让他顿时想起了了月大师与他说的那番话。
这金针有指向之能,莫非它看出了这玄符的宝贵之处?
再想深究时,那金针已经没了动静,只是锋芒处仍稳稳的指向天坑底部。陆宣下意识的摸了摸额头,心里稍作合计,便有了决定。
大道苍茫,金针直指。
单凭这八个字,自己就要搏上一搏。
玄镜在旁边看着陆宣的脸色,只当他在犹豫,微笑道:“我可是冒着天大的干系才准许你在此地参悟,莫非陆师侄反倒要打退堂鼓了么?”
“怎么可能。”
陆宣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肃然道:“玄境师叔待弟子真是太好了,真是让弟子不知该如何回报。”
“你只需记住你的承诺就好。”玄镜笑着将手里那块黑色令牌交给了陆宣,道:“此物乃是玄符山山主令牌,极为重要,本不该交给你的手中,但是想要出入禁地,却非这令牌不可,所以这段时间之内便暂时交由你来保管,可不要弄丢了啊。”
“玄境师叔放心。”
陆宣小心的将令牌收好,然后便迫不及待的顺着天坑坑壁向下奔去。
当陆宣走远之后,幻阵再次开启,玄镜面前再次化作一片汪洋。那一高一胖两个中年道士连忙匆匆赶来。
“师弟,你这是做什么,此地毕竟是山门禁地,你让一个外人进去,要是让师父知道了,我们三个都要受罚的啊。”胖道人埋怨道。
玄镜却只看着陆宣消失的方向,半晌之后,忽然一窜三尺高,狂笑不止。
那一刻,方才的仙风道骨早已烟消云散,这小道士又恢复了刚才炸了妙法堂时的模样。那一高一胖两个道人不禁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玄镜师弟,你疯了?”高个的张道人皱眉道。
玄镜笑了半晌,这才洋洋得意的对那两个道人道:“两位师兄无需紧张,师弟我刚才和那个呆头呆脑的陆半斤做了一桩交易呢,只是这交易稳赚不赔,对我们玄符山而言,却是天大的好事,哪怕是让他进入玄符禁地三个月,也是值得的。”
“况且这禁地都是哪辈子的事了,这两千年来,可有哪位高人从中受过益?让那小子参悟三个月顶什么用,咱这可是无本买卖啊!”
“刚才那个就是陆半斤?”张道人有些放心的点头道:“以他的资质,倒是不必担心他能破解禁地之谜。不过什么交易这么厉害?这件事要是被师父知道了,你该知道我们三个将会是什么下场。”
“无妨,有事我担着。”玄镜兴奋的拍着胸脯,道:“两位师兄,这可是天赐良机,你们若是信得过我,这三个月尽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那小子在这折腾,这事只要你我三人不说,师父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两个道人对视了一眼,只是相对苦笑。
在这玄符山,虽说吕望山是公认的山主,但他已久不理俗事,最近这几年来都是玄镜在处理山门事物,既然是玄镜做了决定,他们两个也不好多说什么。
“我走了,这里但凡有什么事,二位师兄尽管来找我。”
玄镜叮嘱了两句,便背着手悠哉悠哉的转身走去,一路摇头晃脑,显得洋洋得意。
第二十七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镜等人说话的功夫,陆宣已来到天坑底部。
在此抬头看去,一环苍穹如洗,四周瀑布如银河倾泻,轰然作响。而脚下便是那片黑色的水汽,近在咫尺的看去,这水汽竟足有五六里方圆,黑云翻腾,雷光闪烁,好似有夭矫巨龙在云中翻腾。这一方小天地之间,却有种莫名的威压笼罩住陆宣,仿佛那乌云中的巨龙随时能腾空而起,夹裹万千惊雷,毁天灭地。
玄镜说,这片黑云便是玄符,也便是玄符山的开源之地。只是此等壮观的景色,竟然是一座符阵么?
陆宣仔细端详了半晌,除了感觉心旌神摇之外,却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来。
没奈何,只能顺着斜坡继续向下,等到穿云而过之后,便真正来到天坑底部。
头顶黑云蔽日,下方则是一片真正的湖泊。云顶湖面相距竟只有十丈左右,方圆却有数里,形成一片奇妙的狭窄空间。黑云虽然完全阻隔了阳光,但这片天地间却丝毫也没有昏暗的感觉。
从黑云中有成百上千道的雷霆交替落下,虽然光芒万丈,却是无声无息。那雷霆落在湖面上,震得湖面波涛汹涌,将湖水雾化成云,当那云气升入黑云之中的时候,便如江河入海,变成了黑云的一部分。
河水从外界而来,积攒成湖,黑云又用湖水补充自身,这竟是个自成体系的小世界,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那黑云才历经千载而从未消减。
陆宣不禁赞叹,如果这黑云乃是人为而成,那当初塑造了这片小天地的前辈可真是匠心独运、道法通天了。
痴迷了片刻,陆宣这才记起自己是因何而来,抬头望向那片黑云,半晌之后却仍然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这倒也在他意料之中,想这两千年来,玄符山不知有多少前辈高人来此参悟玄机,却都铩羽而归,自己来了不过一时三刻的功夫,要是能看出什么玄妙,那才是痴人说梦。他索性暂时放下心思,四下打量,这一看却看到了许多奇特之处来。
在四周的漆黑石壁上,湖水边缘,到处都有前人留下的痕迹。
就在陆宣身旁不远处,有一块黑峻峻的岩石,岩石之上有处凹痕,显然是有人长时间盘膝打坐留下的痕迹。陆宣信步走了过去,却见那坐痕足有半寸深,而在那痕迹的前面,则有些凌乱的字迹。
“观云无用,观水无用,观想无用,二十四载尽无用。”
“玄符,莫非是一场骗局?”
“罢了,入得此地,白驹过隙,已三十六年矣,黑云依旧,徒呼奈何。吾当去矣,自此之后,绝不再追求这虚无之物。”
最后,这人留下了名字,赫然是一心道人四个大字。
这原来竟是吕望山当年修行之处,陆宣心中不禁有些悸动。
从这些字里行间,陆宣几乎能体会到吕望山的绝望和不甘,以他那等修为,耗尽数十年时光尚且不能从这禁地之中悟出半点东西,自己又能如何?陆宣心里稍稍有些黯然,但也只是转瞬即逝。对他而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十年修行无寸进,最后还不是被他硬生生趟出了一条路来?
继续看了下去,这岩石上却还有一行相对较新的字迹。
“师父何苦为难徒弟?你三十六年未曾勘破的东西,竟要弟子来勘破么?简直是岂有此理。”
“三年已到,吾去矣!”
这字迹飞扬跳脱,不必想,一定是那玄镜所留了。原来他也曾在此修行三年,或者说是关了三年。陆宣看着这两行字便有些好笑,以玄镜那等性情,在此苦修三年,怕是要憋出毛病来了吧。
离开这座岩石,陆宣绕着这天坑底部走了一圈。
先人遗迹随处可见,也有人留下了不少心得,只是统统看了下去,却都只是一些猜测,绝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线索。有趣的是,在许多留言之后,还有后人点评揣摩,这一圈走了下来,陆宣就好像亲眼目睹了上下两千年来,玄符山众多杰出弟子的思想碰撞,虽说最终并不能给陆宣带来多大的帮助,却让他对符咒之术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算是受益匪浅。
他随便找了一处平整的地方,盘膝坐下,运起了清心咒。
转眼间灵台清明。
有了诸多前人的经验,陆宣便知道想要破解这玄符禁地的奥妙决不能莽撞,否则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那么多精通符咒之术的玄符山前辈都空手而归,凭陆宣的资历,更是几乎没有半点希望。但是陆宣向来都不是那种知难而退之人,脑中念头电转,飞速的思考着。
为今之计,只有想他人之未曾想,另辟蹊径,或许还能有一线可能。
金针能否助自己一臂之力?陆宣仔细体悟,发觉金针已经纹丝不动,再没任何动静。
陆宣只好放弃,转念另寻他策。
那片黑云,莫非乃是云符?这是最简单直接的猜测,而绝大多数的前人也的确是坚信如此,不过事实证明,想从黑云中参悟出云符的前人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看来此路不通。
难不成这玄符真的只是一场骗局?但对陆宣而言,却是绝没有怀疑。金针做出了反应,那便证明这玄符禁地必有奥妙,只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参悟出来罢了。
那么此间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玄符玄符
不知过了多久,陆宣脑中忽然掠过了一道灵光。
这玄符的玄字,果真如玄镜所说,只是单纯的黑色么?
黑云即黑符,黑符即玄符,听起来倒是没错,只不过作为玄符山万法开源之地,同时也是玄符山名字的由来,单凭颜色便来命名,是否有些过于草率?
陆宣的心思飞速运转起来,当年他几乎翻烂了藏书阁中的万卷藏书,心怀锦绣、念头通达,只片刻间,忽然有四个字浮现在脑海之中。
天玄地黄!
天者,玄也,高远而不可测,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莫非这玄,指的是天?
陆宣下意识的抬头望去,却被那黑云遮蔽了视线,只是心念通达,哪怕是肉眼不可见,心念则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虽然只是灵光乍现,却让陆宣感觉仿佛撬动了某种坚不可摧的东西,一时心潮澎湃。
一法通则万法通,有了这一线灵光,陆宣越想越是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