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84部分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84部分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伞降的1200名士兵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此前并不隶属于伞兵部队,是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守备部队中临时组建起来的志愿者。在得到了这支最后的增援部队之后,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的兵力一度达超过了7000人。

由于印度伞兵的补给全部依靠空中运输,所以春蓬市周遍的野战机场是印军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以白滩野战机场为中心组建起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而在白滩野战机场以南7公里的地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还建立了一个名为“克星希纳”的副阵地。

在“克星希纳”

副阵地,印度伞兵驻守兵力主要由新增援来的2个步兵营完成了、还配备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和一个自行反坦克排。作为白滩野战机场主阵地的附属,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希望这支生力军能与主阵地构成犄角之势。

而在白滩野战机场的主阵地上印度伞兵还有7个营的兵力,其中两个加强营被部署在460高地(代号“罗摩”)和507高地(代号“梵天”),用以掩护机场,而3个营防守主阵地。

在近一个月的恶战中消耗极大的印度伞兵突击队第9营和第10营作为预备队,与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和一个反坦克连构成了印度伞兵在白滩野战机场的核心防御力量。

在春蓬市西边和北边的平原地带,印度伞兵共修建了超过50个防御据点,分为8个据点群,3个主防御带。每个据点都拥有完备的多层火力配备,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壕,布设有40…200米不等的雷场和障碍区。而借助印度空军的大型运输机群,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空运,送达了白滩野战机场。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之前,印度伞兵已经囤积了可以维持2周作战的弹药和其他物资。

为了压制中国陆军的强大炮兵,印度伞兵加强了手中所有的炮兵部队,除了6个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连和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之外,还有工3个重迫击炮连可以向前线提供曲射火力,以对抗中国陆军在塔色地区所表现出来坑道作业能力。

而针对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装甲突击力量,印度伞兵将M48式76mm山地牵引式加农炮作为直射反坦克火力拖进了一线的工事中去,同时将辛苦运来的10辆俄制2S25式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组成3个火力排,作为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最有价值的预备队,必要的时候它们将独自阻挡庞大的中国坦克集群。

而在歼灭了塔色地区的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之后,中国陆军也在积极的作着攻坚的准备。虽然第13集团军的第37和第149步兵师先后抵达战场,但是毕竟要“吃掉”的是印度伞兵接近一个师的兵力。所有中国的工兵部队需要时间,来修整道路,架设桥梁,完善后勤保障网,便于大批的物资弹药可以从中国内陆经澜沧—湄公河一线运抵前线,保障本次战役的后勤供给。

2008年1月1日,中国陆军在战场纵深秘密集中了3个炮兵团的火力,将攻击目标制向战区上主要的制高点,西侧的“罗摩”460高地和“梵天”507高地。当进攻的命令下达的刹那,上百门大口径火炮同时发出暴怒的咆哮,炮击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对印度伞兵的阵地倾泄了上万发的炮弹。

虽然对中国的进攻早有预料,印度伞兵的主要防御工事均能承受重炮的炮火。但是显然他们的运气并太好,在第一波的炮击中,“罗摩”460高地的营指挥所被中国陆军152毫米重型火炮直接命中,包括萨迪斯中校在内的9名主要指挥官被当场炸死。而群龙无首的印度伞兵还在一片慌乱之中,中国陆军的步兵集群就在挂载的反应装甲的96式主战坦克的掩护下,逼近了一线阵地。

虽然M48式76mm山地加农炮使用破甲弹在450米内可可以击穿100毫米厚的坦克主装甲带。但显然在现代化战争中,他们无法在远距离上击毁中国陆军的96式主战坦克。所以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迅速突破了“罗摩”460高地的一线阵地。印度伞兵也一度跃起反击,用反坦克火箭筒在近距离内与中国陆军的坦克搏杀,而双方的步兵也在战壕内短兵相接。

战场上一度恶战连连,但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2个小时后,中国第13集团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的军旗便飘扬在“罗摩”460高地的主峰之上。但印度伞兵显然并愿意看到战场西侧的制高点为中国人所控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迅速从春蓬市地区集中起1个营的兵力,投入对“罗摩”460高地的反击。双方再度在“罗摩”460高地上展开拉锯战。

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虽然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但缺乏与中国陆军交手经验的他。按照常规军事逻辑判断,由于受狭窄战场的限制,中国军队在攻击正面所能展开的兵力不会超过1个加强步兵师。而按照炮兵的操典,中国陆军在地形复杂的春蓬府前线能展开的炮击阵地也难以容纳超过2个炮兵团的炮群。

更重要的是,在白滩野战机场上部署着印度陆军向雷声公司生产的AN/TPQ…37(V)3型“寻火者”(Firefinder)

炮兵侦校雷达系统,能探测到28~40千米远的炮兵阵地以及50千米内的战术弹道导弹,误差只有10米。

印度陆军采购价值30套480万美元的改进型AN/TPQ…37雷达,并把它们安装在印度自行生产的载车上,配备了从以色列购买的“猛点”通信系统。大量的部署在印巴边境上克什米尔的高原冰川地带以及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平原地区,用于对抗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兵群。

借助着“寻火者”炮兵侦校雷达系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自行印度炮兵能迅速对中国陆军的火炮及火箭炮进行精确定位,使已方的远程火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强大火力覆盖敌方目标。

但哈林德尔。苏德显然错了,中国陆军不仅在炮兵数量上对印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更可怕的是中国炮兵的射击技术也比印军高明。中国陆军将3个团的重炮集中部署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炮群密集程度和阵地设置均超出了哈林德尔。苏德的想象。

当第一波的炮弹落在印度伞兵的阵地上时,AN/TPQ…37(V)3型炮兵侦校雷达系统矩形平板天线阵上由数千个发射/接收单元组成的移相器来改变扫描波束的波前相位,从而迅速变化扫描波束的方向来探测、辅捉、跟踪目标的。

先迅速沿水平方向发射90度扇面的×轴扫描电磁波束带探测目标;当中国陆军炮群发射的炮弹进入水平扫描扇面区域时,相控阵平板天线又立即发射一束垂直方向的Y轴跟踪波束,开始自动跟踪炮弹的运行轨迹。

在短时间内连续测定炮弹运行弹道上几点的坐标参数后,雷达的火控计算机立刻反推出抛物线飞行弹道的起始点坐标,即中国火炮发射阵地的位置。因此,当对方发射的炮弹尚在空中飞行时,AN/TPQ…37雷达就可以近实时地确定出发射火炮的阵地位置及数量,并迅速将己方火力反击所需的雷达定位目标信息上报己方炮兵射击指挥中心。

哈林德尔。苏德立即命令自己手中唯一的一个FH77B式155mm牵引式榴弹炮连对中国陆军的炮群实施反击。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四)

但印度伞兵们猛烈的反制炮击,并没有给中国陆军的炮兵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精于炮兵对攻的中国陆军,早已利用弹道战术,将重炮隐藏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的土丘后坡之上,而不是印度伞兵认为的山前。这样中国陆军的火炮可以越过土丘,而印度伞兵的反制炮火则大多数全都落在土丘之前的山坡上。

而对于印度伞兵并不庞大的炮群,中国炮兵也不敢掉以轻心。除了性能已全面超越美制AN/TPQ…37(V)3型雷达系统的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和活跃在前沿阵地的小型化的P300型侦校雷达之外。在第一轮炮击中,中国炮兵还发射了大量的特种侦察炮弹。

这种特种侦察弹与普通榴弹在外形完全一致,但当它飞到战场上空后会,空炸弹出的数个带有小型降落伞的探测器,犹如美丽的蒲公英在高空飘舞,而后方的炮兵指挥中心的接收屏上便会显现出清晰的侦察图像。以及时实现对火炮射击效果的观察评估和对战场定点目标和区域的侦察监视。

哈林德尔。苏德试图消灭中国炮兵的努力,最终毁灭了印度伞兵自己的炮火支援能力。仅仅进行了两个回合的较量,印度炮兵在春蓬府地区已经无力集中起哪怕一个连规模的炮兵与中国陆军进行炮战了。

经过殊死的血战,印度伞兵第9突击营的士兵一度重新冲上了“罗摩”460高地之上。但是猛烈的炮火阻断,令印度伞兵的攻击后续无力。最终不得不放弃对“罗摩”高地的反攻。[…wWw。QiSuu。cOm]

而同时遭到攻击的“梵天”507高地的印度伞兵部队一度也难以支持下去。在中国陆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下,面对地面坦步协同的猛烈攻势。印度陆军第51伞兵旅第1营在中国陆军的第一波攻势前,印度伞兵部队的抵抗意志便近乎崩溃。

但当M48式76mm山地加农炮的炮弹在中国步兵的散兵线中炸响,数辆中国陆军的96式主战坦克被前沿的地雷炸瘫。守备“梵天”507高地的印度伞兵们突然意识到,对方跟自己一起都是血肉之躯。

整个白天,印度陆军第51伞兵旅第1营在“梵天”高地上,击退了中国陆军担任主攻任务的中国陆军第37师第109团4次营级规模的轮番进攻。“梵天”高地前沿,被击毁的96式主战坦克残骸旁,战死的中国步兵们仍保持的冲锋时的姿态……。

中国陆军第37师师长廖熙洪上校愤怒的要求担任主攻的3个营长天黑之间一定要拿下高地,否则提头来见。于是“梵天”高地前沿,在第37师师属装甲团炮兵营的12辆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一线展开,对“梵天”高地进行直射火力压制。军史上战功赫赫的“红军团”—

中国陆军第37师第109团第5次总攻,全线展开。而冲在散兵线最前列的正是“红军团”3个营的营长。

完全控制“梵天”高地是2008年1月1日黄昏时分,为了打开春蓬市北边的门户,中国陆军第37师第109团伤亡超过400人,而担任守备任务的印度陆军第51伞兵旅第1营则全军覆没,仅67人被俘。

当天夜晚,印度伞兵第一次出动了全副夜视装备的夜战部队进行反击。但当印度伞兵特种部队渗透到“罗摩”、

“梵天”高地前沿时,被警惕的中国哨兵发现。在纷飞的曳光弹和照明弹中,双方在夜幕下再度为了这两座土丘而流血。

而1月2日黎明的到来,中国陆军的炮火开始延伸到白滩野战机场,机场上得不到修理而无法起飞的印度伞兵直升机中队4架的米…35M武装直升机被炮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而围绕着白滩野战机场建立的防空火力网也让印度空军的空中补给开始变得空前危险起来。

不过当天却发生了一场很传奇的空中运输,一架画着红十字标志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竟在漫天的炮火中顺利降落在白滩野战机场坑坑洼洼的跑道上。在此起彼落的炮声中,运走了接近150名印度伤兵。而2个医疗组的印度军医也自愿留在了白滩野战机场的防御圈内。

与塔色的围攻不同,中国陆军并没有再度开始掘壕工事。在夺取了“罗摩”、

“梵天”两高地之后,中国陆军一边发动持续的炮击,一边集中装甲部队开始向南迂回,迅速切断了白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