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行诸天-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庇ネ跛乩锤樟遥羰遣恢惆樟耍S龃赫饷匆凰担闹忻髁耍婧蟊愣抖嫉溃骸氨鼙晃В缘彼勒剑兴蓝眩肚彝瞪岵恍家玻 鼻嘁眚鹜跸匀辉尥ネ跛担彩堑阃凡灰眩S龃盒πΓ⒉挥胨钦纭
江渊又接着适才的明史讲道:“至明英宗时期,英宗偏信太监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更下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的命令。最终明军兵败,被围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英宗被胡虏所俘。若是你们,帝王被俘,该当如何?”这次便是刚烈强硬的白眉鹰王也皱眉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帝王被俘,自当以厚礼赎回,以保全君上为主。”
大日升起,洒下的光辉逐渐驱散山间云雾。光明峰一处崖颠,十数人迎着大日静静站立,终日冽冽的山风扬起众人衣衫。晨曦中淡淡的声音自将散未散的山雾中传来“鹰王所言不错!但明主被俘,明廷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而是又立新主,当胡虏再犯,被新主两败城下仓皇而逃!”
杨逍等人一愣,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这个大明王朝竟如此刚烈,即便帝王被俘,都绝不示弱。哪怕汉唐之盛,都未能有这等铮铮铁骨!耳边传来江渊的继续讲述:“有后人点评大明,言道‘大明终其一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真的只是一个故事么?为什么感觉这么真实?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因他们已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江渊看着激动的众人,淡淡笑道:“一国安危,要靠一个弱女子去维系,那还算什么天朝大国?”江渊与杨逍等人说话,语气一直很淡,唯有这句,掷地有声。
随后江渊又复平淡,问杨逍几人道:“知道我为什么和你们说这些么?”杨逍等人摇头,教主说了这么半天,话题跳跃之大,他们也是疑惑不已。瞥了他们一眼,江渊继续道:“我说这些,只想告诉你们,无论汉唐也好,还是故事中的大明也罢,边患长存不是因为不够强,而是因为不够狠!先辈浴血搏杀来的锦绣江山,尽败坏于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手中!”
江渊顿了顿又道:“元太祖铁木真说过‘要让这蓝天之下,都做蒙古人的牧场’。今天,我想告诉你们,驱除鞑虏远远不够,总有一天,他们还会怀着野心怀着仇恨回来,既然喜欢繁华的中土,那便不用走了,永远得葬在那里吧!我要让这蓝天之下,不存鞑虏!”说话间煞气四溢,压得杨逍等人只感呼吸不畅,好在煞气一放即收,他们这才未曾出丑。
白眉鹰王哈哈大笑道:“好!教主够豪气,今后我殷天正,也要斩尽鞑虏,为我中原子民,开万世之太平!”江渊笑了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道德仁义?那只能对自家子民,对外族唯有刀剑枪戟!”众人齐声应道:“谨遵教主教诲!”江渊笑了笑道:“好了,诸位都散去吧,昨日应下了少林派前去相助,自不能食言,明日我便启程前往少林!”
第二日一早江渊将教中事务交与杨逍,便下山而去。未曾想不多时竟看到周芷若也追了下来,说要同去少林。江渊轻声道:“芷若,如今我初掌明教便要离开一些时日,这些时日,你留在光明顶,不用干涉教务,仅在暗中盯着杨逍、韦一笑、殷天正等人,若他们安分便罢,若有不轨你便出手斩杀!我已着张安几人听你之命。”周芷若听到有正事要做,只好撅着小嘴留了下来。
江渊下光明顶时乘骆驼而行,进了玉门关后,沙漠已过,便换乘马匹。马上男子紫袍缓带,飞舞的长发下薄唇紧抿,刚毅的面庞棱角分明,尊贵的气势彌漫身周。入关之后,不似光明顶上那般寒冷,反而甚是炎热。不过寒冷也罢,炎热也好,对男子来说并无多大区分,轻袍还是那袭轻袍,还是那般的一尘不染!
这日清晨,江渊在大路上赶道,渐渐的,骄阳如火,天气热了起来。赶道间看见前面纷乱,不远处柳树下坐着一年轻公子,只是他一眼便看出那是女扮男装。地上倒下数具尸身,均是蒙古兵卒,这伙兵卒后边,还有一百多名妇女,被用绳缚了,这些妇女都是汉人,显是这群元兵掳掠来的百姓,其中半数衣衫已被撕得稀烂,有的更裸露了大半个身子,哭哭啼啼,极是凄惨。
周围同时赶道的百姓都远远的躲了开来,不再前行。蒙古人侵入中国,将近百年,素来瞧得汉人比牲口也还不如,路边百姓,见此惨像,心中既有对这群妇女的不忍,也有对元兵的愤恨,眼看元兵被大肆射杀,还有大胆者拍手叫好,只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
眼前这伙蒙古兵卒,算上地上的尸身,约有五六十之多,江渊在马背上瞧的清楚,元兵前头有八名猎户模样的汉子,箭法奇准,一箭一个,一箭一个,顷刻之间,射死了三十余名元兵。其余元兵见势头不对,连声呼哨,丢下众妇女回马便走。回过马身,看路中间竟还有一衣着华贵的汉民骑在马上,当先一人唯恐被身后的猎户射杀,大声骂道:“前面的猪猡,快给老爷滚了,不要挡道!”骂着便抬起手中的短弓,一箭射向江渊。
蒙古兵一生长于马背,对他们来说,在疾驰的马背上开弓射箭本非难事。对着江渊射来的箭矢,到了他身前,竟绕了他一圈,比来时更加迅疾的反射回去,那元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长箭洞穿咽喉。栽倒马下,其余奔逃之人见了,这才知道江渊不好惹,一拉马缰,准备绕过江渊逃走。只是在江渊面前,他们又哪里能够逃得出去?他手掌一翻,数把飞刀出现在掌中,挥手洒去,只见这分散奔逃的二十余人,被尽数射杀,连同身后追杀元兵的那八名猎户也被飞刀射杀了七个。
余下那个猎户大惊,他们八人箭法超群,身手了得,不弱于武林中的一流人物,这才被郡主留在身边。数年来八人无一日分离,自是极为要好。余下这猎户大惊后便目眦欲裂,大恸下连珠四箭向这紫袍人射去。四箭一箭对着咽喉,一箭对着心口,还有两箭对准江渊两侧,防止他逃跑,尖锐箭啸撕破空气阻碍,显是用上了全力,劲力极大!看着射来箭矢,江渊一声冷笑,箭矢到了他身边,忽得诡异绕了一圈,比来时更快得反射回去。
猎户适才见了那个元兵下场,早防着江渊这手,弯弓搭箭,一气呵成,再次射出四箭,正好对准了反射回来的四箭箭尖。只是想法不错,八箭箭尖相撞,猎户的箭矢竟被从中劈开,分成两半,跌落在地,江渊的箭矢却毫无减速的迹象,大为惊骇之下,再想躲避已来之不及。瞬间被箭矢射穿四肢。更被箭矢上的巨力带起,砰地一声落在了年轻公子身前,这才啊得一声惨叫出来。这八名猎户均是性情坚毅,视死如归的汉子,这人也不例外,便是手臂被人砍去,也不见得会皱下眉头,此刻却叫的极为凄惨。
第90章 帝位空悬若儿戏()
大路之上,江渊反射回去的箭矢上附着他的真气,这四箭不但射穿那猎户四肢,箭上真气更是将猎户筋脉寸寸震断,其中痛楚,难为外人言表,单看那猎户痛到扭曲的面容,便可知晓一二。
那女扮男装的公子,自八名猎户射杀元兵,便未看往战场,她知道八人身手,对付这几十个元兵,自是小菜一碟。目之所及,极远处青山如黛莽莽万里,天气本来甚为炎热,一眼望去却令人胸襟一畅。正自感叹这江山如画,忽听一声惨叫,声音甚是熟悉,接着听到自己身前碰的一声,回头一看,正是自己麾下神箭八雄中的吴六破。只见吴六破被箭矢射穿四肢钉在地上,面上肌肉抽搐,显然极为痛楚。
吴六破被钉在地上,又被震断全身筋脉,剧痛中还能勉强保持神智,嘶哑道:“郡主快跑,快……快……快跑……”说完不住喘着粗气,欲想缓解一些痛苦。正要去救助属下的赵敏,忽听一声轻笑传来,江渊一面走来,一面笑道:“笑话!在江某面前还想跑?”赵敏抬起头,凤目含煞,看向来人,一看之下,惊叫道:“是你!”这才明白吴六破为什么叫自己快跑,但却更为明白,来人所说绝对不假,这天下,只怕真没人能在这位面前跑掉!
不同于原轨迹,原轨迹中赵敏是为了设计明教之人,才在此处专门等候。她屠戮元兵,一是因这些元兵不知死活,竟敢来劫掠自己,另一个便是为了吸引张无忌几人,激起他们的好奇之心,这才能在前面的绿柳山庄设计困住乃至除去明教的一干高手。原轨迹中便是没有那群元兵,她自有其他办法引起明教中人的好奇之心。
赵敏自幼有聪颖,长大后更是智计无双,堪称女中诸葛,利用成昆安排下六大派围剿光明顶的一幕好戏,让中土武林自相残杀,不费一兵一卒,除掉明教这最大的反贼头子。只是原轨迹中没有料到的是张无忌横空出世,化解了明教灭门之祸。这次没了张无忌,则有江渊横插一杠,破坏了自己的全盘谋算。从情报中还得知此人功力已臻数百年前的武林神话之境,更是一年多前杀了龙象国师和皇帝,将整个大元搅的风雨飘摇之人。
她最近很是烦闷,自一年前皇上被那个可恶的汉民所杀,本就江河日下的蒙元江山更是风雨飘摇。世祖一统天下,其疆域之大,远迈历朝历代,知大战之后民生凋敝,需多加体恤休养生息。自定鼎天下,便知人善任,信用儒术,立纲陈纪!以期这万万里的元蒙江山可以万载绵延。只是自世祖驾崩,后来帝王不明其苦心,沉浸于元蒙铁骑无敌的荣光之中,对治下疏于管理,使得这万里江山不足百年已是千疮百孔。
更要命的是天下各地叛乱四起,各路宗王不思平叛,反都盯上了一张皇帝座椅!先皇有三子,二子年幼夭折,三子尚小,这一驾崩,本应奇皇后所出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各路宗王却觊觎这皇帝宝座,言太子身有高丽那等贱民血统,不配称帝。若非父亲乃是坚定的保皇党,坚决支持太子,只怕太子早已被赶出蒙古,甚至被暗中加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可笑的是,各路宗王否决太子,却你也想做皇帝我也想做皇帝,谁也压服不了谁,都不理会各地的叛乱,把军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如今皇位空悬近年,这可真是千古未闻之奇事,简直把这万里江山当成了儿戏!各路宗王均非无能之辈,否则也无法在皇上驾崩后迅速收拢所镇之地的军政大权,他们不是看不出来任由叛乱滋生的危害,只是谁也不想自己在镇压叛乱的时候,他人登基为帝,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四起的叛乱,让众位宗王不敢拉出军队明刀明枪的战上一场决出帝皇,就只能先这般僵持起来。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僵持,便是近年之久。赵敏倒是找父亲提过,说不如便以镇压叛乱多寡来决定帝位归属,只是被父亲一口否决,父亲言道:“先帝驾崩,太子继位乃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之事,若是如此行事,岂不是承认了这些人有同太子争位的之资?这些人有何资格同太子争位?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