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羽堂契约-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吒吲灼稹=幼牛蚵碜罚∠麓拦沂帜米∫欢耍硪欢丝墼谟医牛饷匆慌ぃ诼肀成暇徒虾昧讼摇8丈虾孟遥慵谐鋈Ъ矗渲幸恢Т詈茫闪寺隆
“黄沙风卷半空抛,”随着一句气势磅礴的诗吟出,一支三色雁翎射出,尾羽带着那样东西直射而来。
“云重阴山雪满郊。”伴着顿挫的音韵,又是一箭,箭镞紧连着前一支箭的尾端飞来。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耶律宓且驰且射,又是两箭前后相接。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此句倒有些沉郁之意。这句吟完,已是六箭相连。
最后,耶律宓的音调忽又高亢起来:“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八箭连珠,携着最初抛出的物件直中在元敬阳身旁箭靶的靶心,而且后一箭总能直透前一箭的中央,劈裂开来钉在靶上。
元敬阳听得“啪啪啪”连续八声,再看箭靶,红心周围仿佛散开一朵花来,第八支箭就在前七支箭所劈开的木片正中央,恰好穿过系着一块铜牌的红绳。他朝铜牌看去,却见青牛白马在中央,雄美昂扬。'***'
元敬阳不解其意,只当是临别纪念,颇为珍重,一时不知如何取下来。正在此时,一阵黑云滚过,耳旁响了一通霹雳马蹄之声,耶律宓夺身而走,只留下了一句“后会有期”。
元敬阳怅然若失,良久才发觉在北宅议事堂等得着急的弟兄们已经走到了自己身边。
“耶律娘子她就这么走了?”史霁风恐怕比元敬阳更不明白个中原因,才如此发问。
有几个堂众甚至还立在靶场边,满脸感慨。虽说这个总教习脾气不好,教人很没耐心,但是漂亮啊,有脸就有一切啊!现在走了,教习就光剩下粗黑丑的抠脚大汉了。
温迪罕扬古看着如插上一朵花一般的箭靶,啧啧称叹,并且不忘指着箭靶教训堂众:“看见没有?你们都学着点!”
人走了半晌,元敬阳总算回过神了,他刚清醒就踹了扬古一脚:“就你会说,看把你能的?给我把这面靶子放到礼堂挂好,万不可有任何损坏!”
'*'辽国覆灭后,耶律大石率残兵西遁,于今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国,史称西辽。
'**'原作者为辽国汉族大将赵延寿。
'***'青牛白马:契丹人的图腾
第一百三十六章结伴同行()
十天过去,车队已经接近建康府'*'。万羽堂一众头领元敬阳等人,外加玄影门狄万英等人,共三十人分坐在五辆骈车上,匀速前行。
这时有一辆车被石头垫了一下,车轴出了点故障,一行人只得停下修车。等到修好,天色已晚,众人又只能在路边搭起帐篷、升起几堆篝火准备过夜。
一路走来,这些人旅途劳顿,都很疲乏。而在合扎猛安军里干过的温迪罕扬古耐得住熬的,和同样不感到很累的伯颜妥木帖闲扯,说什么“车行的马车质量有问题也敢往外租”、“居然光租车不租马”之类的,总之对南方缺车少马很是不满,而伯颜就只是呵呵笑着,不似他那般聒噪。
“赶紧打理一下烤了。”
正聊得兴起的时候,元敬阳丢过来一打插着野兔野鸡的箭,叫温迪罕扬古做饭。尽管已经几个月没打猎了,但他重操旧业手一点也没生,还是如此高效熟练。扬古看着眼前十几只野味,知道又有活干了,但他即便忙着活也不忘侃着,吹嘘自己当年在猛安军的“光辉事迹”。要不是人都知道他是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生的,当兵十年,他的鬼话还真能骗到不少人。
元敬阳喘了口气,一屁股坐到了中央篝火旁,被腰上的长长的太刀鞘顶了一下。
狄万英注意到了那把杏黄色装具的太刀,便问道:“元兄弟的佩刀似乎很少见啊。”
元敬阳道:“哦,这是在扬州正宗刀号叫人打的日本太刀,我叫它‘千胴斩正宗’'**'。”他寻思潇湘社副社张天锋的刀叫“百胴斩”,他的刀在称呼上不能落于下风,所以起了一个极为夸张的名字。
“是吗?”狄万英曾读过欧阳修写的日本刀歌,也风闻淮南及两浙连锁的几家正宗刀号的刀最为精美,于是忍不住道:“可否让我看看?”
“拿去吧。”元敬阳取下刀,递给了狄万英。
狄万英接过千胴斩正宗,徐徐拔出,见刀身地黑刃白,形同弯月,还有刃纹如波浪般绵延不绝,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是好刀。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竖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绣涩短刀何足云。”
“好诗、好诗。”元敬阳扺掌赞道。
狄万英尴尬笑道:“不是我写的。”说着,他站起身,退开篝火几步,走到了较为宽阔的地方,像是要施展一番。除了正在忙着给野鸡拔毛插签的温迪罕扬古,其余人众人纷纷转向了狄万英。
狄万英先是右手握住紧贴着菊花状刀镡的柄,扭动胳膊,轻轻向右上一甩,清亮的破空声愉悦人耳。
“大哥好手法。”狄千慧称赞道。千慧只知大哥善用铁鞭一类的重兵器,还是头一次见他舞动太刀,这一甩就发出声音,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
狄万英甩完,寻思道:这种刀该怎么用呢?噫,长柄细刃,又无血槽,似乎应该是双手把持,极力劈砍。想罢,他左手先紧贴右手握住刀柄,掂量一下,又将左手徐徐后移,握住了末端,如此一来,整把刀的重心就在两手之前,舞动起来应该十分顺手。
很快,狄万英就悟出了太刀的用法,他先右脚后退半步,双手放在身前握刀,令太刀斜摆在左腿前而刃朝外。说时迟那时快,“嗬呀”一声,刀如电光挑到头顶,狄万英右脚一个前突,手腕一扭,太刀又如冰水冷鞭,劈向身躯左前,篝火上的烈焰都为之一颤,这两刀果如霹雳雷霆,令人拍手叫绝。
“好刀!”狄万英不忘称赞,将正宗收入鞘中,还给了元敬阳。
元敬阳笑道:“狄兄若不是一试,我都还不知道这种刀该怎么用呢。”言毕,他见狄万英的随行、玄影门管领花宗训除了自个儿的兵器外,还一直背着一条锦盒,于是问这是什么。
花宗训道:“这里面是门主的兵器,武襄对鞭。”
“鞭?”元敬阳忍不住想歪了,照这么说你岂不是有三条鞭了?
狄万英应该知道旁人头次听到会有误解,忙叫花小乙取下锦盒,拿出了那一对沉重的铁鞭。刚铸造出来的时候,铁鞭应是明晃晃、亮闪闪的,但由于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再加上南方气候的潮湿,原本闪亮的铁鞭上已然出现了斑驳的铁锈。铁器生锈会变脆,降低耐用度,不过铁鞭生锈耐用度虽然下降,但却能增加间接杀伤,那年头没有破伤风疫苗,拿铁锈划你一道,保不齐回家之后过个十天八天的就一命呜呼了。
有来有回,狄万英也把铁鞭递给元敬阳,让他瞧瞧。
元敬阳接过双鞭,顿觉手腕吃力,这对鞭,起码有三十斤重。“平日里我还得拉弓射箭,可不想伤到腕。”他不打算试用,直接笑着将鞭还了回去。
“这对鞭,砸过交趾人'***',屠过白高大夏'****}。而今深藏锦盒之中,竟有百年未曾赴战阵杀敌了。”狄万英感叹,同时将鞭在手中耍了几个花儿,举重若轻。
花宗训接过话头:“现在要是上阵杀敌,那砸的就是金人的脑瓜子了。”
另一个篝火边烤着野鸡的温迪罕扬古耳朵顺风一听,作为身处南方的最弱势个体,他不免心尖一跳。伯颜妥木帖一瞧扬古的脸色,不免乐了。
“你瞅啥呀,再瞅不给你吃。”
'*'建康府:今南京。
'**'千胴斩:意为一刀能斩断一千具人体,和“伊雨三万六千卫”一个概念。
'***}交趾人:侬智高叛军
'****}白高大夏:西夏
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到建康()
经过一夜休整,众人都恢复了不少精力,将行李收拾好跳上马车,继续赶路。
温迪罕扬古和伯颜妥木帖赶着载有元敬阳、史霁风、骆庭光和崔宣雨四人的马车,与狄万英的马车并驾齐驱。原本元敬阳是不希望骆庭光和崔宣雨随行的,但骆庭光凭着直觉隐约觉得邢木瑶姐姐有难,执意随行;而崔宣雨称有必要答谢一下沈玉璃的养育之恩,一想到潇湘社的社主竟然是自己的义泰山,元敬阳心中惶恐,只得答应她同行的请求。
同是赶车的狄千慧道:“马上快到建康府地界了,建康知府范大人可是范文正公'*'的族人裔孙,如果有机会得见,那可真是三生有幸了。”
温迪罕扬古问:“范大人,哪个范大人?”
狄千慧答道:“就是范成大范大人啊。”
温迪罕扬古一听“范成大”三个字,忽觉肝颤。他依稀想起,十一年前,自己刚刚入伍不久,随当时的千人长去京城(金国京城)汇报工作的时候,碰巧在朝堂外瞅见一个宋国官员。那个宋国官员明明跪着,却比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完颜雍还要有气势,明明是结金叔宋侄的关系,那官员却好似满堂金国朝臣都是他的侄子一般。扬古最忘不了的,是最后那个宋国官员站起来回头偶然瞥到自己时,那两道割肉快刀般的吃人目光。由于当时温迪罕扬古年纪轻,那个躯壳栖息着猛虎灵魂的范成大大人给了他很深的阴影,每每回想起来,依旧夜不能寐。
扬古干咳一声,道:“呃——,知府多大的官呐,怎么会叫我们给遇上,不可能的。”
“那可不一定哦。”
说话间,车队就走上了前往建康府城的大道。行不多时,几名赶车人员就看见马车两旁不少百姓拄着木拐、背着褡裢,拖家带口地前行。间或有人走着走着,便扑地不起,止留孩童在旁啜泣。
温迪罕扬古见到此番情景,还以为宋金两国又开战了呢,问道:“这些百姓成群结队地是要做什么去?”
元敬阳挑起车帘,探头望了望,说了俩字:“逃荒。”
“逃、逃什么?什么意思?”
“逃荒,就是没吃的了,要去找有吃的地。”
温迪罕扬古不敢相信:“可这里不是江南吗?素闻江南鱼米之乡,怎么也会闹灾?”
与狄千慧并座赶车的花宗训道:“自靖康以来,气候阴寒已经有数十年,庄稼难长,鱼虾少繁殖,这已经是连着闹灾了。”
“好像是这么回事。听我死鬼阿玛说过,当年就是因为东北突发严寒,牛羊大批冻死,我们金——女真人才南下攻辽的。”温迪罕扬古说话的同时,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对视,这种敏感话题,必须委婉地说才行,比如金人不能说金人、得说女真人,而宋得换成辽,反正灭辽攻宋都是同一阶段发生的事情,这么说大家都能明白。
温迪罕扬古的确照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