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万羽堂契约 >

第227部分

万羽堂契约-第227部分

小说: 万羽堂契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衡一时语噎,心里彻底明白,万羽堂这艘小船即将开动,而且很有可能像当年他所在的静江派一样停不下来了

第三三〇章饭局策反() 
要说狄万英安的是不是好心呢?当然是好心。他觉得元敬阳曾舍命帮助自己,同自己关系极佳,有了好事,一定要带上他一把,所以才带着妹妹、妹夫、社中头领等一大帮人前去万羽堂说事。元敬阳当场拍板同意,狄万英十分高兴,随即与他歃血为盟,正式结拜为金兰之交,确立了异姓兄弟的关系。

    而后,狄万英又带着一众人去了平江府城内的一家高档酒楼——宋、金、西夏、大理乃至南越连锁的悦来客栈,上了三楼独一大间,等候他今天要见的第二个人——

    六合枪社社主罗邦彦。

    稍后片刻,十数个刀削斧剁般一溜齐的男子走上三楼,分开两边站好,让出一个沉毅英俊,脸上带有些许愁容的男子,他便是罗邦彦了。

    狄万英带着众人一齐起身作揖,问道:“敢问可是罗社主”

    “看来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狄万英狄社主了。”

    “正是在下,请坐。”

    “请坐。”

    二人早已忘记几年前有过一面之缘,他们坐定,先免不了互相吹捧几句,再寒暄一番,方才打算切入正题。

    狄万英敬了杯酒,关心地问道:“罗社主年过三十,应当有家室了吧?”罗邦彦答道:“有一妻一儿。”狄万英“喔”了一声,像是想了一会儿,问道:“那小郎君多大年纪?”罗邦彦道:“不多不少,现在整十岁。”狄万英很是羡慕:“罗社主早得贵子,有福之人。狄某一家兄弟姐妹甚多,唯独至今没有一子一女或是侄子侄女。”罗邦彦道:“哪里哪里。狄社主正当年,不必心急,缘分到了,孩子自然会来到您家的。”狄万英点头认同,道:“罗社主说的正是,狄某的确无需过于担心。可就算不担心自己,我还得考虑到兄弟姐妹,尤其是我的另外两个妹妹,她们都早已及笄,却还未嫁人,我一时也找不到她们愿意还又合适的,尤其是小妹千慈,在父兄的娇惯溺爱中长大,格外难伺候,我正为此事发愁呢。”罗邦彦道:“名门闺秀,自然心气很高,这倒的确是棘手的事情。”狄万英就坡下驴,说:“可不是么,给她介绍了好些名门望族的子弟,她一个都看不上。我正万般无奈,却没想到罗社主来了平江。因而狄某把她也带来了酒楼,罗社主不妨见一见,如果都中意,岂不美哉?”罗邦彦没想到有这么一出,略作思考出言婉拒:“狄社主,我已有妻子,若她来我处,也只能当个妾室,岂不委屈了她?狄社主方才也说了,小妹心气高,怎能吃的了这种作践?”狄万英却笑道:“我也不是让罗社主立马定下来,只是先见见人而已嘛。”

    稍等一会,梳妆打扮好的狄千慈走了出来。经过几年的成长,她个子高挑了,身上的童稚也脱了,此消彼长之下,骄横之气扑面而来。虽皓齿明眸,姿容秀丽,但嘴角和眼角处都流露着说不出的戾气。狄千慈看见罗邦彦,毫无被对方相貌威严镇住的感觉,反而微启朱唇,露出一颗珍珠般的虎牙,用舌尖轻舐了一下,极具挑衅意味。

    罗邦彦一看就明白这小娘子为什么嫁不出去了:气势过于咄咄逼人。

    “你就是我大哥最近常提起的罗邦彦了?今年多大年纪了?”狄千慈直呼人名,显得鲜有教养。

    罗邦彦没有计较太多,说道:“见过慈娘子,罗某今年虚度三十四。”

    狄千慈表现相当夸张地吃惊道:“都三十多岁啦?再长几年,都够当人家叔父了。”

    当你叔父?当你爹差不多!罗邦彦心里叱道。

    狄千慈仿佛完全不在乎在场有那么多人,直接坐在了主桌的北面,与大哥和罗邦彦相邻。她两手交叠放在桌面,身子朝罗邦彦一凑,两眼盯着对方的脸滴溜直转。

    罗邦彦很少与异性在这么近的距离接触,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被狄千慈盯得难受,不自主地与其对视。狄千慈眨巴着大眼珠子,噗哧一笑。

    霎时间,罗邦彦发觉心房骤然翕动,像是要把一太湖的苦水输往全身,整个躯体痛麻难忍。

    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和罗青青多像啊!

    一想到昨天刚刚送走了只见过三回的女儿,罗邦彦眼鼻交界处一阵酸。他顿时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要把眼前这个小娘子搂在怀里精心呵护的冲动。

    可罗邦彦忍住了,因为他明白,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万一他举手投足间表现得太主动,狄万英这龟儿子肯定会坐地起价。与其望之莫及,不如欲擒故纵,于是他装作没有兴趣地说道:“狄社主,实不相瞒,罗某在过去从未想过要当上一社之主。可是师父被害,叛徒出逃,罗某不得不肩负起维护六合枪社的重担。如果可以选择,我只想安安分分,与家人相伴,过完一生。”

    狄万英赞道:“罗兄豁达,只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是啊。”罗邦彦将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咬牙切齿道:“史霁风、钱开山,他们二人弑师叛社,还挟走了我社镇社之宝继业游龙枪。若不能取下此二人头颅,祭奠在恩师墓前,罗某誓不为人!”

    狄万英投以赞许的目光道:“罗兄英雄,狄某佩服。若承蒙罗兄不弃,接纳我的小妹,狄某愿意帮罗兄夺回继业游龙枪!”

    后面的狄千慧一听此话,不可置信地看向大哥的后脑勺,但很快将情绪压了下去。

    罗邦彦闻言心喜,道:“若能得狄社主相助,罗某三生有幸。只可惜,你我分属不同派系,保不齐日后哪天会刀剑相向,罗某不愿看见那一天。与其到时候有违仁义天道,还不如就让你我今天的会面就此结束呢。”

    狄万英没预想过谈话会以这种方式结束。他见罗邦彦毫无留意地站起身,追上一步拉住对方,抛出了他留着最后关头才会用的话:“罗社主,与其日后成为对手,不妨当下就做盟友。”

第三三一章千年大议() 
狄万英看出来罗邦彦是个把自己利益放在绝对第一位的小人,故而向他详细分析局势,告诉他跟随潇湘社绝对没有好结果,最后成功将其说服,二人在两社头领们的见证下结为盟友。

    玄影社这边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万羽堂那边才刚刚开始。

    十几日下来,扬州、楚州二分堂的头领高邦宏、董国用、李丹晨及伯颜妥木帖前后带着部分堂众来总堂递送花名册。

    而就在人都到齐的时候,元敬阳的“间歇性精神障碍”又恢复了,他拿过花名册,脸涨得通红,后悔起当时在狄万英等众人面前做的决定来。他坐在议事堂里,捧着两本花名册,挑起一根眉毛,装作似乎还有些疑惑地看着分堂四名头领,问:“你们一齐来平江作甚?”

    李丹晨把又一本册子往桌上一拍,忿忿道:“不是你叫我们来的?赶巧分堂又加进来一拨人,害得我紧赶慢赶,才把名册登记完全,送给你这个总堂主!诺,这是下册!”

    元敬阳被“啪”的一声吓了一颤,唯唯诺诺地拿起册子,小心翼翼地翻看起来,搞得好像李丹晨是他的上司一样。元敬阳不急不忙地将名册一页页翻开,越看眼珠子瞪的越大,最后连身惊呼:“哦豁,难怪你谱变得这么大,手下的人比老子还多!”

    楚州分堂花名册上下两本,记着满满八百个堂众的人名等信息。而扬州分堂逊色不少,只有两百来人。

    元敬阳数落高董二人道:“你看看人家李娘子,那么点儿人分出去的,现在多少人?你再看看你们,多少人出去的,现在才几个人?”

    李丹晨谦虚道:“这算不了什么,若在给我一些年月,八千人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元敬阳摇头感叹:“李娘子才能出众。我不过是个山村小民,将来我要是不想干了,不如由你来统领这帮乌合之众。”李丹晨忙道:“可不敢答应。总堂主一时玩笑话,往后可别再说了。”元敬阳无奈地笑道:“你啊,以为我白帝托孤,要你怎么怎么样?我的肚肠可没有那么多拐”李丹晨笑道:“我就当总堂主什么也没说。”

    元敬阳心中落寞,感觉自己和堂中兄弟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只得无奈道:“罢了,不说这些了——扬古,把所有人都喊来,好好商量下往后的事情吧。”

    答应了狄万英的事情不能不干,就算不干,也不能转头就否定,不管怎么说,一场影响了万羽堂未来千百年风雨的关键会议就在平静得甚至有些压抑的气氛中展开了。

    议事堂内,所有人把桌椅都拼连到一块儿,围成一圈,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李丹晨见氛围如此,恐怕坐到夜里都没人说话,她便开口道:“大伙儿不知如何说,那便由奴家起个头吧。如今我们万羽堂经过七年发展,已有有一千三百余人,又逢安庆军社大会之后天下军社分为两派,战云氤氲,我们应当顺潮流而动,向朝廷申请改组为军社。”二军师李衡随后提出反议:“改组为军社,其实并没有必要。我们万羽堂作为江湖门派,不受太多法度约束,逍遥自在。若是改为军社,确实是能得到朝廷支持,但同时也会受到很多监督管控。考虑到我万羽堂中有很多灰色身份的人,其实并不适宜申报。”李丹晨知道李衡的担心之处,便道:“先生毋需有不必要的担忧,现今的民团也不乏有受到招安的强人。我们万羽堂有长洲开国男的门脸,只有往后我们遵纪守法,朝廷是不会计较太多的。”

    其他头领分作两派,一派支持李丹晨的观点,一派支持李衡,两边五五开。众头领们无法统一意见,只有看向元敬阳,想问问总堂主的意思了。

    而元敬阳自最近几月一连串的风波后,得了间歇性的神经病,时而正常时而异常,时而温和时而火爆,又时而果断时而犹豫,目前他就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当中。他也拿不定主意,唯有习惯性地向唯一还没发表意见的禹边云求助。

    禹边云知道此事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下决断的,他捋着胡须深深思考,沉默许久,直到目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神色,才有话出口:“总堂主,你可曾回想过,我们当初是怎么拉起队伍,建立万羽堂的?”元敬阳被他一问,不禁抬眼看着房梁,努力从脑海中扒拉出往昔的记忆。禹边云见他想不起来,便换了个问法:“这么说吧,你还记得我们因何聚集在一起的?”

    “因何聚集在一起”换了个问法,元敬阳还是呆呆看向房梁,仔细回忆。

    禹边云一声嗟叹,忽而高声吟道,字字送入众兄弟耳中:“男儿立志走潇湘,千里关山路苍茫。”

    元敬阳陡然精神一振,接道:“等闲英雄问名姓,落雕落雁唯敬阳!”他这么多年读的唐诗宋词极多,都已经达到了可以随口吟出表达内心思绪句子的程度了。当然他仍然写的一笔烂字,所以他多喜欢说而不喜欢写。

    禹边云绽放出欣慰的微笑,道:“你并没有忘记。”

    元敬阳的间歇性精神障碍暂时控制住了,脑子也处于清醒状态,也就不再问些无足轻重的问题了,而是问:“禹先生,你觉得我们是居中还是居后?”他问的,是参与军社大战后,是要贴近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