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万羽堂契约 >

第148部分

万羽堂契约-第148部分

小说: 万羽堂契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敬洙微微一笑,道:“我是没事,不过一会儿你就有事了。”

    庄彦卿问道:“你凭什么说我会有事了?”

    冯敬洙扬起右嘴角,道:“自从狄门主上任以来,你就一直煽动门人对他的不满,还在暗地里勾结滨江派,其心可诛、其行可诛。”

    庄彦卿轻笑道:“你说我对门主有所不满,这一点我承认,可我却从未与滨江派有所勾结。法尚且不诛心,我倒想知道,你说我与滨江派有染,可有证据吗?”

    “证据?”冯敬洙冷笑道:“年初我随门主赴建康,遭水鬼凿船底,死伤一百多人;后来你们来到建康,却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还不奇怪?此外,在你们临近静江大仓的那天,你心神不定,是不是因为要深入对你来说的敌人老巢而心有颤栗呢?”

    庄彦卿反驳道:“你说的这些都只是猜测,我可以明白告诉你,我临近静江大仓那天心神不宁,是因为门主的小妹偷偷上船随行,被滨江派帮工射伤,我秘密叫人将她护送回去,而我担心有门人泄露出去,门主责怪我监督不力,这才害怕的。”

    “是么?”冯敬洙一皱眉头,而后又道:“姑且当做是你解释的这么回事吧,那石景崇的飞鸽传书怎么解释?”

    “飞鸽传书?”

    “我同门主他们遇险,大管领收到了所谓的石景崇的飞鸽传书,这才派你们奔赴建康,难道你自己写的都忘了?”

    “我自己写的?”庄彦卿的额头冒出一层汗珠。

    冯敬洙道:“大管领你们走后重新翻看字条就感觉不对劲,经过仔细比对,他发现,那张所谓的石景崇求援的纸条上,其实是你的笔迹!”冯敬洙不给庄彦卿解释的时间,继续道:“你意在携自己麾下门人并入滨江派,却不料万羽堂执意跟随搜救门主,又兼小主人偷偷随行搅局,而我恰好又在那时被救上船,你又收到了告知门主安全的字条,才导致你的计划没有得逞。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吧?而且月初水战之时,你贴近张十一旗舰,张十一还和你寒暄,你立在船首却未负一创,这未免太明显了一点。庄彦卿,你的破绽实在是太多了!”

    庄彦卿叹了口气,似乎心服口服,而后他说道:“我的破绽的确又多又明显”

    “——但如果不这样,怎么能引你上钩呢?”

    冯敬洙一惊:什么意思?

    这时庄彦卿从怀里取出了那张所谓的石景崇发出的飞鸽传书,从纸上生生剥离出了一个个字块,他微微笑道:“做的很精细啊,不过大管领还要精细。这些字的确是我写的,不过原先并不是写在一起的,而是被你的手下裁剪出来拼接而成的。”

    庄彦卿浅笑道:“自打你知道百密一疏,石景崇没死时,就故意给自己下蒙汗药,被识破后门主询问你原因,你就编出谎话欺骗门主,说是为了设法揭穿我是内奸。笑话,我根本就不是内奸,岂会被你揭穿?而你让自己佯装昏迷只有一个目的——杀掉蒙在鼓里的石景崇。想来有人被杀,谁也不会怀疑一个中毒昏迷的人吧?我日夜戒备,就是在确保石景崇的安全。终于,今夜门主佯装受骗,叫你出来收尾,而你却直奔石景崇的住处,我立即追上。门主此前叫你诱我至此,你便临机应变,果真将我带到这片树林,还真是机灵啊。”

    冯敬洙怒道:“哼,你休要捏造事实了,既然你我都知道门主在此,那我们刚才的对话门主定然听得一清二楚。想来门主那般聪敏,岂会被你迷惑!”

    话音刚落,狄万英、狄千慧及花宗训三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冯敬洙一瞧,喜道:“门主,您终于现身了。您休要听这厮凭空捏造,他才是与张十一勾结的内奸!”

    狄万英看了庄彦卿一眼,又盯向冯敬洙:“我什么时候说过你是张十一的内奸了?”

    冯敬洙一愣神,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哪里出了差错。

    狄万英呵呵笑了两声,指着他道:“我知道,你不是张十一的内奸。”

    冯敬洙松了口气,忙道:“门主明察,我的确——”

    狄万英神色一凛,两眼中出现令人恐惧的寒光:“——你是徐五的内奸。”

第二五一章对质妥协() 
第二天上午,徐五坐在内堂用上等皮货里的料子新做的虎皮椅上,抚摸着顺滑的椅把,心里美滋滋的。他唤来刘荣,叫对方把那件东西拿出来。刘荣便托出一只朱漆盒子,递到徐五面前。

    徐五掀开盒子盖,摸出里面放着的一枚田黄石印,印章上刻着六个阳文大字“静江大将军印”。他爱抚地将阳文字摸了一遍,将印章放回了盒中。这时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问刘荣:“对了,清点滨江渡口船只的时候,那道士叫我们运送的盒子找到了没有?”

    刘荣摇了摇头:“我叫人翻看了原本送货船的底舱粪桶下部暗格,并未找到那只机关盒子,而且后来清点张十一的仓库和私人物品,也没有找到。”

    徐五皱起了眉头:“难道真让玄影门和万羽堂的人私吞了?这要是让那道士知道我们遗失了货物,可又有的烦了。”

    刘荣轻笑一声道:“哥哥哪里的话,将来我们都不打算干船运了,怕他区区一个老道不成?”

    徐五闻言,威严尽显:“唉——为时尚早,休要胡言。”

    “是!”刘荣忙垂首噤声。

    “不过嘛——”徐五话锋一转,又道:“如今我们收编了原张十一的人,帮工、水鬼、船工水手加在一起也有千二百人了,在建康这种地方足以干一番大事业了。”

    恰在这时,狄万英进来求见,徐五忙把装有印玺的盒子塞到椅子底下,站起身拱手笑道:“狄门主来了啊,今天有什么事吗?”狄万英轻笑道:“倒也无甚要事。就是我带着门人在这里住了不少时日,给徐总把子添麻烦了。”

    “哪里的话,不麻烦、不麻烦。”徐五道:“不过听狄门主的意思,是要走吗?”

    狄万英道:“的确。如今我与张十一的仇怨已经了解,在建康也没别的事了,这两天就打算回平江了。”徐五问道:“喔——具体那天?我提前一天叫人摆桌酒席,好给狄门主践行。”狄万英赔笑道:“酒席就不必了,我要骑马的。就是临走前有件事想问一问徐兄。”

    “你问吧。”

    狄万英便问道:“我有一事不明,徐兄身为船运总把子,生意人,为何还时常拿出钱粮周济两岸百姓?你让周围的村民对你感恩戴德,究竟有何目的啊?”徐五眉头一蹙,道:“我身为建康儿女,一朝发迹,拿自己的钱财接济接济父老乡亲有甚奇怪的?”

    “权当如此吧。那我再问徐兄,你与冯敬洙是不是在四年前相识的?”

    徐五笑道:“冯敬洙,就是你手下那个管领?我哪儿认识啊。”

    狄万英道:“四年前,我家死鬼老三万豪赴建康办事,与张十一起了冲突,杀了他的亲弟弟,结下仇怨。之后张十一对他穷追猛打,他便也像今时的我一样来你这里避难。当时他身边带着两名管领,其中一个就是冯敬洙。”

    徐五一时默然。

    “徐兄现在矢口否认,怕不是糊涂了吧?”狄万英说着,忽然从身背后拿出来一个包袱丢在地上,包袱打开,里面滚出了一颗人头。“徐大将军仔细看看,是不是四年前就见过?”那人头自不必说,当然是冯敬洙的首级。

    “冯敬洙是万豪的死党,万豪死后,这个叛徒便与你达成协议,先借我玄影门之力消灭滨江派,而后你再寻机帮他取我而代之,这样一来,你一旦起事,至少有一大派在背后给予你支持。我说的没错吧?”

    徐五先是震惊,接着又慢慢转变成了平静,最后他叹口气道:“冯兄弟提醒过我‘大傻不傻’,今日看来果然不假。不过我在道上十几年,却也不是白混的——动手!”徐五一声令下,房梁上跳下来二十多个手下、屏风后又转出十几名帮工,将狄万英团团围住。徐五道:“狄门主不必惊讶,这些人并不是特意给你准备的。其实我自打建了静江大仓以来,每天在内堂里都有这么多人埋伏,为的就是有备无患。现在,狄门主,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我只能请你永远地留下来了。”

    狄万英对包围着自己的一群人环顾了一番,面向徐五道:“你觉得你留得住我吗?”

    徐五笑道:“我建静江大仓近十年,还从未见过有人能从这四十多人的大阵中生还。”

    可狄万英接下来的话令徐五的笑容顿时消失:“那如果这个站在阵中的人现在手上握着你兄弟李衡的命呢?”

    徐五这才想起来,自己帮派的二当家李衡现在还身处建康府衙大牢之中,李衡可是自己的臂膀与军师,更是生死之交,若是起事,绝不容有失。徐五道:“你如果能保证他的安全,我可以放你们玄影门回去。”一旁刘荣想想不应当这么简单,若是真放知道他们秘密的狄万英回去,往后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他刚要出言劝阻,就被徐五摆手止住。

    “你能保证我李衡兄弟的安全吗?”

    “我与昭武校尉齐肃卿大人交情不浅,我给他点好处知会一声,你的兄弟定然无恙。”

    “好——取纸笔来。”徐五吩咐完刘荣,又对狄万英道:“我要你亲笔写下承诺文书,否则无法相信你的只言片语。”

    狄万英接过笔的瞬间犹豫了。其实他早就预料到内鬼冯敬洙出事,徐五一旦发现联系不上,迟早会发生今日之事,但为了身处虎狼窝里的百十个门人,他又不得不以身犯险,进行谈判。然而亲笔写下承诺文书,万一日后这文书被范大人他们所得,岂不就

    “怎么,不敢写吗?你是不是怕有朝一日被你的世伯范成大发现了,自己要遭殃啊?”徐五看穿了他的心思。

    狄万英盘桓再三,最终一咬牙,落笔疾书,写下了承诺文书。

    徐五一伸手,接过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算满意。“再按个手印吧。”

    狄万英心中轻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快意恩仇,只在说书人的口里。

    徐五盯着狄万英按好手印,将文书叠起来叫刘荣仔细收好,这才喝令众人:“放行!”

第二五二章异国来客() 
元历二年(宋淳熙十二年,即公元1185)六月,日本,木津川畔。此时距离坛之浦之战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今天一位相貌堂堂、犹如牡丹的公子被一众武士、僧人押送到河边。

    “跪下!”两名僧人用薙刀柄一扫这公子的后膝盖弯儿,将他打得跪下。

    僧人喝道:“重衡公子,四年前你犯下了南都烧讨的罪行,对佛祖犯下滔天罪行,所以今天要斩你,你可有何话说?”

    平重衡懒得看他,冷哼一声后便一言不发。

    几个僧人和武士使个眼色,一名武士拔出太刀,一刀斩下了平重衡的头颅。

    “将他的首级悬挂在般若寺门前示众,尸身就交给他夫人辅子安葬吧。”

    僧众和武士完成了源平合战的部分收尾工作,便各忙各的去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刚刚斩杀的并不是真的平重衡,而是其影武者,真正的平重衡,此时正乘坐一艘中型海船远遁到东海的海面上了。

    “如风,你说这算不算人生莫大的耻辱呢?”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