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眼里一片茫然,“母亲也说了要考我大凤律例,还说百日回府之后,会交给我一个重任。”
贾赦顿时侧转身来,盯着贾政,心里想到,母亲要交给贾政什么重任?母亲果然还是偏心老二!
两兄弟交流完毕,背景板小厮不算,大管家林业提醒道:“大老爷,二老爷,不知你们何时准备好回信?老奴好安排人送回京城。”
大老爷二老爷还真是天真的爷们,怎么总是想不起主动给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写信呢?
贾赦顿时恍然:“对对,我要给母亲和张氏写信,还要给瑚儿写信。”他吸了吸鼻子,随意从书桌上拿起手帕擦了擦鼻子,拉开笔墨,又朝贾政看了一眼,“二弟,快写回信,写好就让林业派人送回京城。”
贾政点点头,于是两兄弟奋笔疾书了起来。
贾政给母亲和妻子都写了信,不过只有一页纸张,给妻子的信的内容比给母亲写的更短。贾赦可是写得万分兴奋,把他这段时间的日常全写了进去,向母亲和妻子要安慰。最后又给儿子写了一封表扬信,让儿子听母亲和祖母的话,好好养身体,学习的事情咱们不着急。
林管家拿着信离开,贾赦贾政这会心情恢复了,继续看书。
秋风萧瑟,吹着漫天的黄叶在空中乱飞,屋子里两个守孝的男人各自皱着眉头翻着书页,屋子里满是墨香。
半夜天空下起了雨,早起之后,贾赦贾政各自抱着十遍孝经,小厮撑着伞,一行人前往父亲墓地。两人就这么跪在墓前,一张纸一张纸地放在火盆里烧着,贾赦还絮絮叨叨,讲述着母亲让他们兄弟做的事情,还让父亲放心,他们会好生听母亲的话,好好地振兴家业。
金陵贾家族人这段时间看着贾赦兄弟俩的作为,尤其是贾赦二伯、四伯、五伯老怀安慰,个个心底叹道,若是他们老去了,儿子有贾赦贾政一半孝顺,他们也能瞑目了。
贾赦终于感受到名声的累赘了,现在哪怕他是做样子也要把这百日做完,否则刚刚建立起来的好名声立即就没了。
这就是名声给予的压力!
贾政可能是从小听得赞扬多了,对这个不当一回事,当然因为是母亲要求他们为父亲守孝,他做这件事半点不会含糊。
回到老宅,上午继续抄写十五遍孝经。
晌午时,两兄弟一起吃午饭,由于现在活动量大,贾赦贾政的食量可不低,又没有肉,吃的饭菜更多了。
林管家带着几分喜色走了进来,“大老爷二老爷,现下京中传来一个好消息。”
贾赦贾政一起看向林业,林业说道:“甄家在后宫的娘娘被皇上册封为妃了,现下是后宫顶顶说得上话的妃位娘娘。”
贾赦顿时没了兴趣,甄家的娘娘关他什么事儿?
贾政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需要我和大哥做什么?”
林管家顿时也为难了起来,片刻后道:“不需要大老爷二老爷做什么,京中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自会安排。”
若是以往林业只怕会让贾赦贾政前往甄家走一趟贺喜来着,但是贾赦贾政现在守孝,又老太太的话一直回想在他的耳边,千万不要让大老爷二老爷做什么多余的事情,荣府中事情她老人家自由安排。
如此贾政也不放在心上了,他现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哪里顾得上别人家的喜事。他现在发愁的是,读后感该如何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启蒙书籍,真的不是母亲选错了书籍吗?
第176章 放风筝筝()
清晨,薄雾浓雾,红叶洗漱好从屋子里出来,丫鬟琥珀和鸳鸯紧跟其后,琥珀指着远处的山林,被雾气笼罩着。om
“老太太,您看,不知道那雾气当中是不是有仙人腾云驾雾?”
鸳鸯扶着门框,扑哧一笑:“琥珀,你是话本子看多了吧?”
琥珀嘟嘴,脸上不以为意地道:“真的犹如仙境一般,何况老太太也说了,要活得开心,就要多点想象力。”
红叶笑道:“是啊,琥珀说得对,何况谁人年轻的时候不做梦,话本子上的人间仙境也是作者发挥想象想出来的。”
这会时间尚早,不到辰时,天色已经大亮,太阳遥遥地挂在山峰,照射在雾气上,发出七彩的光芒,煞是美丽!
“祖母、祖母。”
才听到声音,就见贾琏的小身子已经跑进院子里了,贾珠和贾瑚紧随其后,三兄弟如影随形。
三人给祖母请安,贾珠和贾琏一人拉着祖母的手往前厅去,一路上红叶问三人昨晚睡得可好,今早多早起来的?
贾瑚三人起来得较早,三兄弟已经往山庄外面逛了一圈,现在庄户都在打理庄稼,做活一向起得很早,三人还在田间逗留了好半天,就连旁边的野草都能瞧个半天,直到王氏派人找他们回庄吃早饭。
红叶到了前厅,贾政和王氏已经在了,珊姐儿看到祖母和哥哥一起来,蹬蹬跑了几步就撞进祖母的怀里。
红叶点了点珊姐儿的鼻子:“珊姐儿早上好啊。”
珊姐儿咯咯笑着:“祖母,早上好。”
贾政和王氏给红叶请安,红叶摆手,大家立即就坐吃早饭,早饭后,红叶打发贾政和王氏自己去游玩,她则和孙子孙女一起在附近游玩。
即将进入五月份,天气虽晴朗,温度适中,但并不热,反而行走在日头下别有一番趣味。
这附近除了隶属于乌山庄的土地之外,便是其他村子的土地,田间地里都有人在劳作。
管事派了庄上的几个小孩子一起跟着贾瑚他们,红叶也让贾瑚与孩子们一起出去玩儿,只是别去危险的地方。
珊姐儿人小,她自然不能往山上和田间跑,是以她只能跟着祖母身边,或者由丫鬟或者嬷嬷抱着。
至于贾政和王氏二人,他们去过二人世界了。
庄上也有不少的老人,七八十岁的都有好些,他们老了,没有体力不能做活,便在这样的时节齐齐坐在庄口前的大榕树下面,每人手里都有一两样秀活,便聊天便做活,也不耽误时间。
所聊的内容无非是方圆十里的家家户户的消息,哪家娶媳妇,新媳妇咋样?哪家妇人特别厉害,以后儿媳妇可遭罪了。。。。。。
荣府这处庄子在小乌山下面,往里走大乌山下,还有另一家庄子,也是京中高门家的庄子。
“里面那处庄子的主人一来就住了半年多,而且全都是女人,你们说她们是什么来头?”
“我看啦,定然是犯了错,被流放来的。”
“呸呸,别嚼舌根,没得破坏了人家的名誉。”
红叶远远地听到她们在谈这个,不过她带着珊姐儿过来之后,她们就闭口不言了。
她不在意,与这些老妇人闲谈,谈过去,聊未来,这些老妇人面容祥和,她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未做过亏心之事,老来也安享太平。
午时,外出游玩的人回来,贾政带着贾瑚三个去洗漱,王氏抱着女儿逗了一会,她在心间犹豫了许多,才向红叶说道:“母亲,您知道大乌山下那庄子上住的是什么人么?”
红叶抿了一口茶水,看了看王氏,点头:“知道,方才听人说了。”
王氏松了一口气,一脸纠结地道:“没有想到大乌山下的庄子竟然是威远侯府的。”
京中现在基本上避之不谈威远侯府,尤其是威远侯府众位太太和离离开,整个威远侯府就剩下几个爷们,方二公子还在牢里,威远侯府的事情引发之后,京中人议论方二公子,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话,威远侯府其他几位公子这段时间不敢出门,呆在家里酗酒,短短时间内整个威远侯府一下子就变得萧条了。
“我登山时,还看见了方若云。”王氏唏嘘道。
方若云是方家第三代大姑娘,与王氏年龄相当,闺中时,这些公门侯府闺秀都是拿斜眼看王氏的,因为她们谈论诗词歌赋时,王氏一脸懵,全权听不懂她们在讲什么,对王氏,这些闺阁千金自然是打从心底里看不起的。。
“不过她没看到我,老爷还在,没惊动她,我们便原路返回来了。”王氏又道:“她整个人暮气沉沉,老了不止十岁。”
红叶点了点头:“遭受了这样的打击,总会沉寂的,若是她们能振作起来,浴火重生,未来未必差到哪里去。”
虽说发生了这样无可挽回的事情,但是她们总归是方家的女儿,威远侯府并未出族,方家族人看在同族的份上,起码不会让外人欺负她们。
珊姐儿拍着母亲的手:“娘,喝水喝水。”指着托盘上的茶杯,奶声奶气地道。
王氏赶紧给女儿倒了一杯温水,珊姐儿喝得很开心,仿佛人间美味,这时贾政带着三个孩子一并回来了。
午后,阳光懒洋洋地照在人身上,怕孩子白日睡得太多,晚上睡不着,未时正,王氏就让丫鬟叫醒了还睡得正香的孩子们。
谁都有起床气,不过听说下午去河边钓鱼、放风筝,贾琏揉了揉眼睛,翻身就从床上爬起来,特别配合地让嬷嬷给他穿衣服。
贾珠和贾瑚大几岁,懂得规矩和礼仪,被人叫醒,虽还有些懵,不过很快就清醒过来。
平坦的草地在小乌山村末尾,大乌山村入口处,随着贾瑚和小乌山村这边孩子们的欢笑声传出去,许多孩子都跑来沙滩草地上玩耍。
红叶和贾政、王氏比赛钓鱼,贾瑚他们就在草地上放风筝,红叶他们带来的风筝不少,而一个风筝不算特别贵,但是庄户家的孩子并不能够拥有,兴头上贾琏和贾珠还与其他孩子起了纷争,幸好贾瑚这个大哥做得好,在他的劝解下,孩子们化干戈为玉帛,贾瑚也把带来的风筝一并分了出去,不一会天空就已飘着越来越多的风筝,形状各异。
大乌山靠近最内里的那处庄子,整日关门闭户,除了庄子上的管事和庄户出来走动之外,并不见任何人出来,而且庄子上的人出来时,每个人表情都格外凝重,不见以前的轻松。
方若云这辈有七个姑娘,方若云上一辈姑姑有五个,十二个女人呆在庄子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特别是方若云和方若琳,她们原本有大好的人生,两个人都是婆家的宗妇,膝下儿女成双,一朝娘家出事,她们就被迫被休离婆家,没有她们这个亲娘庇护,她们留在婆家的儿女该怎么办?
方若云的五个姑姑,精神状态要好一点,她们无非担心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们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虽然受她牵连,但是影响并不大,只是整日忙忙碌碌,突然清闲下来,她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何况方家名声尽毁,她们受不住世人的指指点点,这种屈辱她们不堪忍受,有时候她们在想,是不是就此死去,这场风波才会消停,才不会更多地牵连留在婆家的儿女?
方若云未出嫁的五个妹妹,从三姑娘到五姑娘,现在就像是失去水分的花朵一般枯萎了,以前她们憧憬未来的人生,全都是嫁入门当户对的高门大户当贵太太现在她们则是茫然,她们该何去何从?
她们不敢,她们不敢出现在人前,她们害怕世人的谩骂!可是那不是她们犯的错,为何要她们承担后果?
看着天空各种各样的风筝迎风飘扬,有的还在继续往天空更高处攀升,明明去年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