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朗凳辈呗郏鲆幌碌毕麓蠓锏乃笆瘴侍猓馐悄盖壮龅奶饽康敝校亲龉囊坏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只怕好些人会把着眼点落在商税上面,要知道商税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商税,只怕大凤上下商人都会闹腾。贾政最初做这道题时也是从商税着手的,只是这个问题母亲与他说过,张老太爷改卷时也与他说过,皇上的用意不在商税上面,好多仕族名下拥有许多的土地,还不用交税。久而久之,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就更少,能交税的土地也是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国库的税收自然是越来越少。
“大哥,这次考试的题目都较为眼熟,有百分之三十的题目都在母亲出的考题上面见过,哪怕是其中一个点。”这还是贾政往轻了说的,他觉得全部题目都非常简单,要么是他做过的,要么是他做题过后复习时顺便额外学习到的知识点,这次考试比秋试还简单。
贾赦眨了眨眼,赶紧撩开车帘,前后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后极为紧张地道:“咱们回去说,算了,你还是别说了。”
“余秋和周鹤也做过那些题?”贾赦冷静下来之后方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皱了皱眉说道:“他们会不会出去胡说八道吧?”
贾政摇头:“不会,这些题目只有我们三人做过,而且还都是亲家公张老太爷批改的。”
科举最怕遇上舞弊事件,若是落第的学子偏激之下闹出事端来,这可就大发了。不过余秋和周鹤也不是傻子,他们是这件事情的获利者,而且这些题目他们也都知道从哪里来的,皇上总不会向荣府老太太泄题?
贾赦把贾政上下打量了一番,不知道能说什么,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你运气不错。”
回到府里,全府上下接待贾政,贾赦今日是特意调整的休沐日,是以他接了贾政并不用再往刑部。
贾政这会并不困,他只是回西院沐浴、吃了早饭之后,安抚了一下妻子和儿子,便去荣安堂见母亲。
红叶见他来还有些新奇,他怎么不去休息?不过贾政磨磨蹭蹭还未说什么,贾赦闻讯而来。
“母亲,大喜事!”贾赦一脸喜色地道,然后靠近母亲,把贾政挤到边上去了,“母亲你好厉害,老二说他这次会试的考题好些都从你出的那些题目当中做过,哪怕不是完全一模一样,但是运用的知识点却是一样的。”
红叶不由得地看向贾政:“真的?”
贾政忙不迭地点头:“是的,母亲。最后一场阐述大凤税收的这道题我答得很浅显,没敢回答得太深。”他堂堂荣阳侯府的二老爷,也是士族的一员,损坏了士族的利益,那可真是里外不是人。就算是想为皇上分忧解难,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做。
现在大凤在土地上的矛盾还未激发,只是随着科考的深入,免税的土地越来越多,以后势必会造成士族和百姓、朝廷之间的矛盾。
“你整体答得怎么样?有信心能考到多少名次?税收这道题,你不用管它,皇上只怕是投石问路,现在大凤还顾不上这个问题。”红叶很淡定地道,谁叫长平帝也是一个人,只要她花时间琢磨会试的考题,总能找出长平帝的喜好,如此压题自然压得准。而税收这道题,她是突然想起在现代社会时查阅古代的资料时看到过的一道题,想到这古代封建王朝便顺手一起放上去的。
每次会试都有两千多考生,上一届录取人数一百六十八人,就算今年可能稍微放宽条件,也不过两百来人。因为昨年朝廷空出了不少位置,急需更多的人来补充。
“前二十名。”这是贾政的估算,原本在考试前,他只希望能在录取名单上就行,现在能到前面的位置,这是意外之喜。
红叶扬眉:“不过还有殿试这一关,最后这一个月好好地努力一下。”
贾政当下重重地点头,对呀,会试得了前面的名次也没用,若是在殿试上面他的名次极为靠后,那可真是贻笑大方。
贾赦顿时愁了,会试老二考这么好的成绩,殿试成绩若是差了,会不会招人耻笑?
从荣安堂回去,贾政狠狠地睡了好几个时辰,直到未时左右才醒来,吃过裹腹的东西,便开始默写他的答卷,他在犹豫要不要拿试卷去给张老太爷审阅。
张老太爷自然是已经知道考题内容了,他最开始只是扫视了一遍,那道有关税收的实时策论题,这很明显,他给贾政和余秋改过卷子,其他题目他也觉得较为眼熟,每道题他琢磨了一下,才恍然想起。顿时他都有些不敢置信,这亲家母猜皇上的心思怎么这么准?他开始期待殿试的考题,若是殿试考题再压中几个,他觉得他没法直视贾老太太。
等待结果的时间总是漫长的,贾政在第二日去见过张老太爷,张老太爷只是点评了一下他的考卷,别的多余的话一句也没说,贾政心里还特别心虚来着。其后花了两天时间与其他学子聚过,便呆在家里静静地看书,为殿试做准备,而他和余秋、周鹤心照不宣地没有提起这次会试考题的事情。
四月初三,难得的好天气,太阳终于从云层里跳了出来,而一大早贡院门口就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等着放榜。
这次看榜,贾赦没来,贾政和两个长随一起来的,他到后不久,余秋和周鹤也到了,也陆陆续续地看到其他熟悉的面孔,大家脸色都绷着。
巳时左右,贡院大门才开启,有五六个衙役一同出来了,一个衙役手里拿着浆糊桶,拿起刷子在幕墙上刷了几下,其他几个衙役便有条不紊地帖红榜。待衙役离开,看榜的人一拥而上。
很快贾政他们便知道,这次会试录取人数两百零八人,录取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但是也比上一届会试录取了一百六十八人多好几个百分点。
会试头名也就是会元,是贾政他们不认识的外地考生,贾政感叹,心下不得不服气,有些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而他花费了无数的心思,这次考试还极为好运地遇上熟悉的知识点,但是依旧考不过这种人。红榜最后一名也是大家不认识的人,还恰好姓孙,这是一个非常巧的巧合。
不多时贾政的两个长随回来,一脸激动地道:“老爷,您中了,您考中第十六名。”
另一个长随随后才道:“恭喜余先生、周先生,余先生考中第三名,周先生考中第十二名。”
三人的名次都相当靠前,尽管心里早有准备,这次他们一定不会落榜,但是名次这么靠前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人相视一眼,互相拱手道喜,脸上一片笑意,至于心里的那丝不安和压力,也被压在了心底。
半刻钟之后,三人互相道别,他们现在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个喜讯。
周鹤和余秋回到家里,家人知道他们会试过了,全都是抑制不住的欢喜,周鹤的妻子和余秋的母亲喜极而泣。
而贾政回到家里,报喜的人已经先走了,府里这会又在燃放鞭炮。只是他进府之后,发现大嫂有些强颜欢笑。
“母亲,儿子向您叩谢培养之恩。”贾政压下疑惑,先是向母亲跪地扣头表示感恩。
红叶点了点头,示意贾政起来:“天道酬勤,这也是你努力得来的结果。”
王氏和贾珠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喜色,尤其是贾珠,直接抱着父亲的手臂,笑得露出两排牙齿。
红叶看向张氏,说道:“老二也回来了,你先回娘家看看,多劝慰劝慰两位老人家,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张氏抿了抿唇,朝婆婆福了福身,把两个儿子托付给婆婆,这才转身离开。
贾政疑惑地道:“大嫂这是怎么了?”
王氏赶忙收起笑容,因为贾政的关系,张氏在知道消息之后未立时回娘家,直到贾政回来,张氏道过喜,她才往娘家而去。
红叶叹气道:“刚才张家那边传来的消息,张涛在江南那边失踪了,已经好几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贾政顿时骇然,红叶在心里嘀咕,这张家老大是不是活该有这么一劫?红楼中贾琏的外祖父一家连影子都没有露过,这张涛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在江南又遭人算计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
这章只有4k,下午或者晚上补上一章。
第151章 平安平安()
贾政这段时间一心扑在考试上面,对京中的诸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张家老大的事情,也只是家里闲聊时知道这么一个情况。om
张涛不过是去江南任巡抚,会出什么事情?
这会府里正忙,谁也没空给贾政解释。
门口鞭炮噼里啪啦地想着,荣府的故交派人送来贺礼,如贾敏她们外嫁女是亲自跑回娘家来贺喜,保龄侯府史鼏不在家,罗氏也是亲自上门来贺喜的。
府里派人去刑部给贾赦传讯,贾赦不在刑部,与右侍郎一起出外勤了,大概晌午才回来。
贾赦只来得及喝口热茶,见过母亲,与贾政说过几句话,他便又坐车前往张家。不过贾政与他一起去的,虽然他可能帮不上忙,但是张老太爷无偿给予他这么大的帮助,他不可能不闻不问。
贾赦兄弟俩来时,张氏已经打算回府了,张老夫人和张大太太不太清楚这方面的实情,起初确实忧心忡忡,只是张老太爷虽然也很震惊,但是他老人家很稳得住,只说不用担心,最后不会出事,在他老人家的安抚之下,张老夫人和张大太太这才没有崩溃。
贾赦来之后,翁婿二人交换了一下彼此知道的情况,很快便商量好了后面应当怎样做,旁听的贾政才知道江南事情这么多,这么危险,那些官员不要性命了吗?
并未在张家呆多久,不到半个时辰,他们便回荣府了。回到荣府,贾赦便霸着贾政在书房写信,这次还真得用到贾政,谁叫贾政与金陵薛家家主薛逊是连襟,虽然薛家是商户,但是皇商与别的商人又不同。当然贾赦不可能只走这一条线,他把荣府在江南那边所有的人脉能想的都想了,当天便写了好几封信。其中有贾家在金陵的族人,还有托史鼏和林海帮忙。
荣府的热闹直到快黄昏才结束,晚饭后,贾赦兄弟俩又去宁府见过贾代化,贾代化现在全靠一口气撑着,看到侄子成为贡士,心底老怀安慰,心里默默地向已经升天的贾代善嘀咕,政儿不是不能教好,只是你没有找到方法而已,瞧你死了,弟妹做得多好!
“大伯时间不多了,你们兄弟三人是堂兄弟,一个姓,同宗同源出来的,以后要互相扶持。”说完这句话,他抓着三兄弟的手放在一起,轻轻地拍了一拍,兄弟三人表情很是悲伤。
沉默了会,贾赦方才说道:“大伯放心,我们贾家一定会很好的,一定会一直延续下去。”随着做的事情越多,见得越多,贾赦开始以一个当家人的目光思考问题,尤其是红叶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教导他,目光要放长远,比如五年后贾家是什么情况,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四十年后呢?或者他死之后呢?以史为鉴,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的,总有那么一天,因为时代的变迁,王朝会落幕,那么贾家那时候该怎么办?
贾敬已经悲伤得不知说什么好,喂父亲吃过一碗粥,待父亲又睡过去了,三人这才离开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