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人生修改器-第4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太大的损失。
所以,如果光年科技公司真的想和这些手机厂商合作的话,以永臻电池公司来搭线,还是可以打动这些手机厂商的。
苹果公司就不说了,有自家的手机系统,自然也就不会同意安装《臻》系统。
但华巍、三星公司,还有国内的一些手机厂商,都是可以接受这种合作的,都是可以在自家手机安装《臻》系统,然后分开出售的,这样没有什么损失,但却是可以交好永臻电池公司的事情,这些手机厂商还是愿意做的。
只不过,苏睿却是不愿意这样做,哪怕他知道这样做的话,可以为《臻》系统在前期的推广节省大量的发展时间,不用这么一点一点的发展,但他还是不愿意。
之所以不愿意这样做,其理由也是非常简单。
就是苏睿认为如果主动和这些手机厂商合作的话,会让光年科技公司陷入被动,必须答应这些手机厂商的一些条件,而《臻》系统也有可能发展成为这些手机厂商的附属产品,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手机操作系统,在前期的发展虽会更加顺利,但在后期上,却是会早早定下上限,届时就很难打破这种发展上限。
所以,他希望的是《臻》系统,不主动寻求任何合作,先自主发展起来后。
《臻》系统在拥有一定的用户群体后,这些手机厂商为了开发这个新的市场,必然会主动寻求合作,比如专门为《臻》系统开发新手机,而无需光年科技公司主动联系。
苏睿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后,才不想让光年科技公司主动去接触手机厂商,而是准备等着这些手机厂商主动上门。
看似没有什么两样,但其中的差别,却是极大的,也会是迥然不同的结果。
第八百三十九章 十天一百六十万()
上线八天,臻系统的激活量,正式突破80万台。
在这八天里,总共超过80万台手机安装臻系统,而留存率依旧是恐怖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在安装臻系统后,都不会回到原先的系统。
毕竟,臻系统对手机的改变,的确是非常大的。
臻系统可以安装所有手机系统的软件,就这一点,对用户来说,就是有莫大的吸引力,这代表着原先的安卓用户,可以用上ios的应用,而ios用户在安装臻系统后,不但可以继续使用ios应用,还可以使用安装软件,互补不足,一些小众产品的软件,同样也可以在臻系统正常运行。
这一点,对手机用户来说,就是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诱、惑,无法拒绝的优点,但这个优点,却仅仅只是臻系统一个不算最大的优点之一。
对比其他手机系统,臻系统的优点要多太多了,仅仅只是可以安装所有系统版本的优点,还真不算是最大的优点。
别的不说,臻系统可以让手机的性能提升至少百分之二十以上,还可以对手机进行深度优化,使其续航时间也得到不小的提升,这也是非常吸引用户的优点之一。
除此之外,臻系统在手机上的表现,比起其他手机系统真的要很多,比如更加智能,具备更多的功能,一些非常实用且便利的功能,让用户都是爱不释手,给予最佳的使用体验,其中的变化,真的比换了一台新手机还要大。
正因为如此,臻系统在上线八天内,激活量就已经突破80万台,而且留存率依旧是惊人的99%。
可以这样说,在用了臻系统后,就没有办法习惯其他手机系统了,就如现在用惯了智能机的手机用户,让他们用上老人机,并且作为主力机来使用的,想必他们也会无法习惯的,一天都忍受不了,而臻系统也是如此,体验过臻系统后,其他手机系统就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所以,臻系统才可以做到在短短的八天里,做到激活量突破80万台,而且是没有进行过任何大型的情况下,只靠用户的自发性宣传,就做到这种程度。
对比其他手机系统,动辄过亿的用户,臻系统就只有八十万台激活量,其实也不算什么。
不过,在当今的手机系统行业里,被安卓和ios垄断的手机系统市场里,一个后来者,还可以在八天里吸引到八十万个用户,的确算是新起之秀,其成绩足以引人瞩目。
在没有经过任何大型推广的情况下,臻系统的激活量还可以突破八十万台,仅仅只是用了八天的时间,这代表臻系统如果获得推广宣传的机会,那激活量肯定是会远远超过八十万台的,或许早早就已经突破一百万台了,而不是用了八天的时间,才有80万台激活量。
这个耀眼的成绩,已经让臻系统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经过这八天的酝酿,已经有了爆发的先兆。
现在知道臻系统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在臻系统用户的推荐下,很多人也是蠢蠢欲动,也想要跟着下载臻系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已,但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用户就会忍不住下载臻系统的,这代表着臻系统的用户会越来越多,而不是停于80万台激活量,就不再增加了。
事实上,臻系统在激活量突破八十万台后,只用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成功突破一百万台了。
在上线第十天的时候,臻系统的激活量,更是直接达到了一百六十万台,而留存率依旧是不变,这代表着继续使用臻系统的用户,也高达一百六十万个。
上线十天的时间,就收获了一百六十万个用户,这让臻系统备受瞩目,不少业内企业都在关注臻系统,行业巨头也是为此频频侧目。
在臻系统的用户突破一百万个时,国内的手机厂商,就开始联系光年科技公司,希望取得合作。
事实上,就连华巍公司这样的手机巨头,在臻系统的用户量突破一百万时,都向光年科技公司表示了合作的意向,其他手机厂商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只要有上进心的企业,都不想被其他公司掌控命脉,就算不是同行,也是一样。
国内的手机厂商,几乎毫不例外都是使用安卓系统,尽管都是免费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属于谷歌公司的,以后会不会收费都是很难说的,或者也有可能会被限制。
就算,谷歌公司现在没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些手机厂商也不得不防,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的话,很有可能就会爆发出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且是无法避免的后果,其影响是致命的。
正因如此,这些手机厂商都不想过于依赖于安卓系统,不想旗下所有的手机都用安卓操作系统。
不单单是国内的手机厂商,国外的手机厂商,除了拥有自家系统的苹果公司以外,其他手机厂商,都是不想全面依赖安卓系统,这样的话,就太过被动了。
只不过,现在除了ios以外,就没有一款可以和安卓相提并论的操作系统。
而ios是苹果公司为iphone所开发的手机系统,为了保持自家手机产品的优势,苹果公司根本就不会和人共享ios系统。
所以,国内的手机厂商,就算是不想过于依赖安卓系统,但也是无力改变这种情况,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自身也无法为手机开发出合格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就只能一直使用安卓系统,这也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
而现在,臻系统的诞生,却是让这些手机厂商看到了希望,就算是如华巍公司,也是忍不住动心了。
毕竟,臻系统在上线八天多的时间,其用户就已经突破一百万,而在上线十天的时候,用户数量就已经成功达到160万个,这已经足以让这些手机厂商看到其潜力了。
更何况,这些手机厂商都非常清楚,臻系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拥有这160万个用户,那是没有经过宣传,只是依靠用户的自主宣传,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积累下这么多的用户,这就更加说明臻系统的潜力有多大了。
第八百四十章 不是想要的结果()
在《臻》系统的用户暴增后,各大手机厂商都蠢蠢欲动。
这些手机厂商当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华巍公司,而这次华巍公司就是最先联系光年科技公司的手机厂商之一,率先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华巍公司作为国内的手机巨头,在臻界都可以排进前三的手机品牌,也的确是名不虚传的,对行业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
华巍公司是以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在手机行业里,并不算是老牌的手机品牌。
尽管,在2003年的时候,华巍公司就已经启动了消费者业务,也就是开始生产手机,但一直都不是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属于可有可无的存在。
近几年来,华巍公司看到手机市场的发展潜力,知道手机行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也就开始重视手机,并且逐渐投入更大的资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已经发展成臻界数一数二的手机品牌,并且成为了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业务。
华巍公司可以这么快的崛起,把其他国产品牌甩在后面,也不是毫无缘由的,主要就是眼光敏锐,可以抓住很多发展的契机,并且做到先人一步,才可以在短时间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而现在,华巍公司也是第一批注意到《臻》系统的手机厂商,哪怕《臻》系统的用户还不算多,但依旧是早早联系了光年科技公司。
在《臻》系统的用户突破一百万的时候,华巍公司就已经联系光年科技公司,而在光年科技公司的用户数量,在两天之内再度增加六十万个,成功达到160万个的时候,华巍公司的手机部门负责人,更是亲自上门想要和光年科技公司取得合作。
华巍公司不是唯一这样做的手机厂商,但绝对是第一批这样做的手机厂商,在发展到这种庞大的规模后,华巍公司还愿意这样做,其实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没有其他大公司的傲气。
这些手机厂商的主动寻求合作,让苏睿很是高兴,前几天,他才想着让《臻》系统好好发展,然后再吸引这些手机厂商来合作,但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几天的时间,他这个想法就得以实现,比他想象的要快了许多倍。
但事情的发展,也不是事事都如意,不是都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发展的。
这些手机厂商来寻求合作,并不是想要和光年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比如专门为《臻》系统开发新款手机,也不是在现有的手机型号上,推出《臻》系统的版本,这些手机厂商想做的事情,就是收购《臻》系统,并且全部都是想要收购《臻》系统,而不是为此开发手机,就连华巍公司都是一样。
为此,华巍公司还开出了一个不错的价码,只要光年科技公司愿意合作的话,华巍公司是愿意为此付出让其满意的价码。
关于这些手机厂商的做法,包括华巍公司在内,苏睿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华巍公司来说,在发展到这种规模后,已经不再是单单满足于生产手机,而是想要自主研发手机,而且是整条产业链都包揽下来,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产业链,比如手机系统之类的,都想要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而不是一直依赖安卓系统。
就好比手机处理器,如果华巍公司是一家只满足于现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