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宁氏才女 >

第140部分

宁氏才女-第140部分

小说: 宁氏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的心事,做徒儿的,当然是要成全的。

    宁朝来起身,双手捧起折扇走到玉面跟前,半弓着身子,恭敬道,

    “徒儿远嫁匈奴,能否回来还是未知之数,既然师父回来了,那徒儿就将紫竹林还给师父。”,。

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台大戏() 
<;>;→網。,。

    “要是朝来不愿意,也可以留在长安的。”玉面道。

    但前提是宁朝来乎宁相生的死活,无视乌氏小楼的威胁。

    宁朝来知道这不是玉面的真心话,只笑着说,“徒儿考虑得很清楚,去与不去,都请师父收下这把折扇。”

    她也不想嫁去匈奴,如果玉面告诉她宁相生的下落。

    只要能找到宁相生,宁朝来不会跟自己过不去,非要嫁到匈奴去受苦。

    可是,玉面要是愿意告知,又何必等宁朝来开口问,宁朝来开口问了,玉面还是不愿说,更不会主动说起。

    “不管去不去匈奴,朝来都不愿再要紫竹楼了,是这个意思吗?”

    这可出乎了玉面的意料。

    宁朝来点头,“当初落魄时,紫竹楼收留了我,按理说,我是该为紫竹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徒儿生来是个惹是生非的主。陛下可是讨厌徒儿得很,要是徒儿留在长安还好,拼了命也会保得紫竹楼安全,可要是徒儿长安,怕是徒儿前脚一走,陛下后脚就来紫竹楼了。所以还是趁徒儿尚在长安,与紫竹楼做个了断得好。”

    宁朝来说的,是这个理儿。

    可宁朝来自己也说了,她去了匈奴,回不回来长安还是个未知之数。

    万一宁朝来还回来呢,那时,若是由宁朝来亲自将紫竹林交到朝廷手里,会不会更好?

    只是,去了匈奴,宁朝来还会回来吗,还能回来吗?

    玉面心中的平静湖面有涟漪荡起。

    他做的事,毫不犹豫站在李素舞那边,将宁朝来一点点推向悬崖。

    但他心里还是纠结的。

    欧阳护用命换得宁朝来重生,就是想要宁朝来守护好大汉的江山,避免生灵涂炭。

    可他,他一己之私,选择遗忘了欧阳护的初衷,遗忘了欧阳护对他的嘱托和信赖,又将大汉推到了乌氏小楼面前。

    这样做是错的,他知道是错的,可是,他的心要他将错就错,一直错下去。

    “送出去的东西没有收回来的道理,这折扇是朝来的,紫竹林也是朝来的,要不要,送给谁,那都是朝来自己的事。”

    玉面决定了,一切顺其自然。

    要是宁朝来没有君临天下的命,他会护得宁朝来太太平平的过完一生,掩藏秘密。

    要是宁朝来注定了要成为大汉的君王,他便助宁朝来登上帝位,为李素舞收尸。

    ——————我是纠结纠结一直纠结玉面的分割线——————

    “不中用!”乌氏小楼愤怒的扔了手中的绢布。

    边疆传来消息,徐少桥与楚离趁着夜色偷袭匈奴边境的两座城池。

    他早就跟那两座城池的首领说过了,两座城池离大汉最近,大汉要是下手,一定会先从那里开始,要他们小心为上,瞪大了眼睛看着,不能让大汉夺了城池。

    结果呢,还是只顾着花天酒地,享受好日子,一个个的都将他的话当成耳边风了!

    一座城池被拿下,另一座城池虽还守着,但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已是满目疮痍。大汉要是再出击,只怕也会成为大汉的囊中之物。

    “王子。”贺赖梗着脖子说道,“徐少桥和楚离不过是出其不意,堪堪取胜而已,要是真正打起来,他们未必就能占上风。”

    “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输吗?”乌氏小楼狠狠的拍着桌子,“就是因为他们跟你一样不信邪,总以为匈奴兵强马壮,一定会赢。骄兵必败!匈奴要是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和大汉抗衡,还用得着受这么多年的轻视吗?”

    贺赖被说得面红耳赤,张大嘴巴,却是找不到一句反驳的话。

    匈奴强盛不假,可与大汉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贺赖问,“那现在应该怎么办,王子要不要想个办法回去匈奴,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太叔奂派人看着乌氏小楼,但乌氏小楼好歹也是匈奴未来的主子,要是这么容易就被人控制住了,以后还怎么担起重任。

    只要乌氏小楼愿意,一定有办法安然离开长安的。

    但乌氏小楼不愿走。

    “长安的好戏正唱到高潮部分,越唱越让人觉得惊喜,我就这样走了,白白错过了真的太可惜。”乌氏小楼说,“我回去匈奴,和太叔奂硬碰硬,不会讨得多大的好处,但留在长安,以静制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唱戏,唱的什么戏?”贺赖不解,“什么样的戏能让王子有兴趣听下去?”

    什么样的戏?

    乌氏小楼的怒气因为贺赖的这个问题缓和不少,面庞也变得柔和起来。

    不只是好戏,还是一出大戏,戏台上常唱的狸猫换太子的戏和争夺帝位的戏。

    李素舞想把大汉抢给太叔奂,也得看她有没有那样大的本事。

    “陛下应该会让太叔奂前往边疆,将匈奴打个措手不及。”乌氏小楼说。

    大汉要攻打的可是匈奴,是他的子民,但看乌氏小楼淡定的样子,好像一点也不着急。

    不昰他说的匈奴打不过大汉吗,难道他就不担心匈奴被大汉一举夺下?

    贺赖神情复杂的看着乌氏小楼。

    乌氏小楼非但不担心,还哈哈大笑起来。

    “王子……”贺赖皱起了眉头。

    乌氏小楼近来的做法,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乌氏小楼起身,在房中走了一圈,感慨道,

    “太叔奂在边疆为大汉拼命,建功立业,陛下在长安一心想要宁朝来的命,怕是会逼得太叔奂举兵造反。要是真能打起来倒是好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也能趁乱杀入长安城。”

    要真如乌氏小楼想的一样发生,不过是历史重现,大汉再被他用同样的方式掠夺一次罢了。

    不等贺赖听明白,乌氏小楼又喃喃自语,

    “就算他们两人打不起来,只要有分歧还是好的,不怕他们不反目,但要想一步到位,还得给他们加把火才是。”

    这把火,就是李素舞。

    只能靠李素舞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逼得皇帝再次对宁朝来起杀心。

    李素舞那里好说,只要搬出太叔奂不是皇帝孩子一句话就能让李素舞乖乖就范,听取乌氏小楼的安排。

    乌氏小楼越想越激动,贺赖越看越茫然。

    “王子,大汉已经决定对匈奴下手,你留在长安不安全,还是回去了吧。”贺赖说。

    乌氏小楼嗤笑,只要宁朝来的命握在他手里,他就是安全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请旨赐婚() 
<;>;→網。,。

    捷报传来,龙心大悦。【△網。】

    上早朝的时候,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好好赞赏了徐少桥和楚离一番,能说的好话都说了个遍。

    旋即又说,“匈奴蛮夷已被打得抱头鼠窜,大汉何不趁胜追击,打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得让他们见识见识大汉的天威,他们才会知难而退。”

    “匈奴外夷,确实该赶尽杀绝,陛下圣明。”

    “匈奴仗着大汉对他们的客气,一直为虎作伥,正好趁这个时候,将他们赶回老窝去!”

    “就是就是,匈奴人行事乖张,以为真翻身成了主子,简直是目中无人,一定得教训!”

    龙椅下方,一阵附和声,有的臣子甚至已经三三两两的凑拢来,开始想惩治匈奴的对策了。

    臣子们的这些反应正好如了皇帝的意,他们谈论得越激烈,皇帝听得高兴。

    但皇帝很快发现太叔奂附和人群当中,便问,

    “太叔不同意朕的看法,是有其他想法吗?”

    对匈奴下手这个主意本就是太叔奂提出来的,皇帝自认他说的话做的决定都是在给太叔奂铺路,太叔奂应该不会有其他看法才对。

    太叔奂往前跨了一步,拱手拜道,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觉得很妥当。【△網。】”

    皇帝一口气顺畅了,他想要太叔奂率领将士扫平匈奴,别人怎么样觉得都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太叔奂认为妥当就好。

    “太叔骁勇善战,将朕安排的每件事都做得很好,这一次,保险起见,朕也想命太叔作主帅,前往边疆指挥作战,势必将匈奴打得两股战战,不敢再来招惹大汉。”

    论起行兵打仗,整个大汉找不出第二个太叔奂,对皇帝让太叔奂去对付匈奴人的决定,人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但太叔奂却说,“陛下,臣不去。”

    不是不能去,不是去不得,是不去。

    皇帝满脸的笑容僵硬了,臣子们的议论声停下来了。

    李立代替皇帝问,“太叔将军,难道是这次去边疆太过凶险吗?”

    太叔奂眉头皱了起来,这李立是个“会说话”的,一句话就直指他贪生怕死。

    他要是真的不去,可就真成了胆小鬼了。

    换做平日,太叔奂早该将人的衣襟攥住,好好讲一番大道理了,但今日,他不想多说,只冷冷扫了李立一眼。

    李立想到皇帝对太叔奂不明的态度,立马赔不是,好言说,

    “太叔将军,有什么问题您只管说,事关国家大事,谁还能说个不字。”

    皇帝也说,“太叔有什么为难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听听,听了之后才知道该怎样解决。”

    太叔奂抬眸看向皇帝,说,“臣是担心臣离开长安后,有人要对朝来不利。”

    这理由……与为国为民比较起来,确实太微不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叔奂就是这个性子。

    天大的事,也得排在宁朝来身后。

    痴情,简直是个情种。

    大殿内的人纷纷腹诽,目光都转到了皇帝身上,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都知道,最可能对宁朝来不利的,非皇帝莫属。

    皇帝心中冷笑,这些臣子,都是吃里扒外的,拿着他给的俸禄,遇事却不靠在他这边。

    还有太叔奂也是,自从太叔奂用他和上阳的事作为要挟了,他就没动过宁朝来,太叔奂何必一次次的紧抓着不放他不快。

    “如何做才能让太叔放心?”皇帝问。

    太叔奂答,“臣想向陛下讨一道圣旨陛下赐婚。”

    太叔奂突然又要讨要圣旨,还不是因为那天宁朝来说了一句让他讨来赐婚的圣旨。

    不管宁朝来说的是不是气话,他都乐得来讨。

    皇帝心里想的却是,又来了又来了,太叔奂又来求成全来了。

    “圣旨的事,朕会落实,太叔回府准备前去边疆的事情吧。”

    太叔奂非要要宁朝来,他也阻止不了,还不如成全了太叔奂,只要以后太叔奂不让宁朝来当皇后就是了。

    一锤定音,太叔奂与宁朝来的事算是成了一半,只等圣旨真正下来了。

    下了早朝,太叔奂心情愉悦的往外走,却在御花园的拐角处遇到了宁朝来。

    启娘昨夜派了人传话,说紫竹楼有事,宁朝来一时回不了将军府,他还以为,至少得有好几天见不到宁朝来,正在考虑什么时候去一趟紫竹楼,没想到就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