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一岁-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虽然知道大致情况,但是也只能暂时隐忍,免得真的逼反了西宁王府,要是他们干脆引蛮人入关,又是一场生灵涂炭。
为了不刺激西宁王府,派往平安州的知府一般都是出身勋贵之家,跟西宁王府多少有些交情的,比如说,如今平安州那边的知府是石光珠,当然,其他的官员里面,掺了多少沙子,就得看皇帝的意思,还有吏部的本事了,那边这百年来,可是有不少官员要么在蛮人攻城的时候殉职,要么水土不服,感染时疫之类的,最倒霉的那个,据说是带人出去打猎,直接遇上了狼群,最后连块比巴掌大的肉都没留下。反正,凡是敢跟西宁王府过不去的,差不多都死光了。
西宁王府也不知道是不是做的孽太多了,这一代的西宁郡王虽说王妃侧妃庶妃都满了编制,侍妾更是不少,每年西宁王府都会到处搜罗好生养的女子送到王府去,结果,至今西宁郡王依旧无嗣,放到别人家里,你要是没儿子,过继同族的子侄,但是,涉及到爵位的问题,那就没这么简单了。
就像是秦汉的时候,你要是没个嫡子,那么,哪怕你庶子成群结队,朝廷会依旧判断你无嗣,除国,收回封地。往后的朝代,虽说在这上面放宽了一些,但是,对于爵位,嫡子依旧先天拥有级别更高的继承权。放在普通的人家,庶子可以分得部分家产,放到有爵位的人家,除非朝廷特旨,庶子是不能袭爵的,你就算想要过继,也要是嫡子过继,而且同样需要得到朝廷的认可。
朝廷早就恨不得铲除异姓王,西宁郡王若是在这一代真的断绝了血脉,这一任西宁王若是死去的话,朝廷做出的应对,应该是顺势将某个宗室子弟,最可能的是皇子,过继给西宁郡王,继承王府,然后,顺势剥夺兵权,让新一任的西宁郡王如同北静郡王一样,乖乖待在长安,安享富贵也就罢了,实权什么的,那就算了。
西宁郡王可不是愿意为别人作嫁衣裳的人,既然皇家不给他们家活路,他们自然也要反抗,因此,这些年,平安州那边的动作愈发多了起来。
史家以前在平安州也有点生意,不过,老史侯过世之后,这条路就断掉了,因为那会儿京城的兵乱,史家敏锐地发现,里面有几个异姓王的手笔,史家可掺和不起这种事情,因此,即便是保龄侯府经济情况最窘迫的时候,史鼐也没敢打这条路子的主意,没钱没事,省着点罢了,若是没了性命,再多的钱也没用。
史鼐如今在南边跟茜香国对峙,前些日子给史鼎送了一封密信回来,说是军中有原来南安郡王的亲信,如今跟平安州的人有些联系,史鼐瞧着不对,不光给圣上上了密折,还来信告诉了史鼎,主要是提醒史鼎,几个异姓王似乎是坐不住了,自家一定要跟他们划清界限,一定不能被牵扯进去了。
史鼎虽说很久不掌兵,但是对于兵事却从未松懈,在知道了一大堆的线索之后,他很怀疑西宁王府是不是打算呼应哪一位王爷,来一次兵变。虽说暂时没搞清楚跟西宁王府勾结在一起的人是谁,但是史鼎只觉得那绝对是个与虎谋皮的蠢货,就算成功了,这也是个被当做垫脚石的命。但是,想到十几年前的那一场兵变,史鼎一下子又绷紧了所有的神经,那一次,史家付出的是史侯以及长子的性命,才得以保全了整个家族,甚至家族还更进一步,但是,史鼎如今却不想冒这个险。史家如今有着大好的前程,史鼐那边,史泽因为零零碎碎的军功,已经晋升到了校尉,史鸿这边,若是那个什么红薯还有之前才从那些番邦的人那里弄到的什么玉米和土豆真的有那么高的产量的话,史家只要不想不开,去谋朝篡位,起码本朝还在的时候,史家即便没了如今的富贵,也不会受到什么打击。
拥有得多了,人胆子就小了,史鼎对此坦然承认,因此,他只希望事情早点解决,不要蔓延到京城,对那些想要搞风搞雨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与此同时,他开始盯着前往平安州的人。
薛家首先就被史鼎注意到了,薛家如今当家做主的是薛蟠这个拎不清的蠢货,估计被人利用了,都什么都不知道。那什么张德明,说是掌柜管事,但是,史鼎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的时候说这人不像是做生意的,倒像是做过官的,这让史鼎生出了警惕之心,本来对薛家还不甚在意,如今却不能忽视了。
“简直是找死!”史鼎气急败坏地一脚踹翻了一张锦墩,史鸿也在书房,正翻看着下人送上来的一些情报,见状吃了一惊。史鼎这么多年来,养气功夫已经不差,这会儿这般气怒,只怕真有什么事情不对了,连忙问道:“父亲,可是咱们家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叫人盯住了?”
史鼎咬牙将手里的册子给了史鸿:“你自己看看!”
史鸿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贾琏昨日带人出了长安,押送了一批货物,往平安州过去了,史鼎对平安州的猜测并没有瞒着史鸿,史鸿见了,也是一惊:“姑祖母知道吗?”
“只怕她也默许了,要不然,贾琏怎么可能离得了长安!”史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说起来,我那位姑母偏心也太过了,二房攥着一个贵妃,成天往宫里送着各种求子的方子,倒是叫大房勾搭上了一干不安分的,这是嫌大房死得不够快吧!不过,以前也没见那位大表兄蠢到这个地步啊,还真巴巴地将自己仅剩的一个嫡子给派出去了!啧啧,好歹二房还有嫡孙呢,大房至今还没个后呢!”
史鼎如今对贾家人的智商简直感到绝望,他们似乎一家子都盯着那一亩三分地,比如说正房的归属,爵位的归属,老太太的私房什么的,一个个对政治一点敏感性都没有,圣上登基都多久了,他们难道就一直当圣上是瞎子聋子,什么都不知道吗?
史鸿将册子放了下来,安慰道:“也未必如此,估摸着大表叔不过是手上钱财不凑手,想着让琏二表哥去平安州捞一笔呢!”这话说的,他自己都不是很相信,要是仅仅是为了钱财的事情,叫个得力的管事去就是了,何必让大房的继承人,冒着遇上山贼乱匪的危险,亲自过去呢!
史鼎深吸了一口气,叹道:“只要你姑祖母还活着,贾家那边我们家是撇不开关系的,何况你媳妇还是贾家的外孙女,哎,上次听说贾琏他媳妇在外面放印子钱,逼死了人命,顺天府那边叫贾雨村压下去了,偏偏她还不知道收手,印子钱的事情,放的人家其实不少,不过,贾家那利息也太过了些,又闹出了人命,若是叫人翻出来,可不是什么小罪过!那丫头也是王家养出来的,如何这般不晓事呢!”
史鸿说道:“圣明无过与圣上,咱们家一直忠于王事,圣上也是知道的,再者说了,谁家没有几门糟心亲戚呢!咱们就算想劝,人家还觉得咱们多管闲事呢!”他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对于这年头的宗族关系、姻亲关系的理解还是比较浅薄的,对贾家也没什么感情,因此,想着即便贾家倒霉,跟自家关系也不大。史鼎也只好这么安慰自己,心里却还是很忧虑,只是如今这个时候,他也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真是太悲剧了,傍晚去了趟超市买了点水果,结果钥匙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回过头去找,还找不到。只好打电话找开锁公司的,等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人等来了,花了不到两分钟,门开了,回头要了我一百五,心疼死我了!
第 107 章()
一秒记住恋♂上÷你?看书网 。,更新快,无弹窗,免费读!
嘴上说得再狠;史家还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贾家往悬崖下面跳。这会儿就说划清界限显得既薄情,又虚伪,因此,琢磨了一下;史鼎晚上跟秦夫人提了两句,倒是没说什么平安州不平安州的事情;主要讲的就是印子钱的事;这事看着不算大,但是;这是最容易拿到的把柄;秦夫人立刻便会了意。
秦夫人是十月里的生日,虽说不是什么整寿,也不打算大办;正巧贾家那边送了寿礼过来,秦夫人便顺势下了帖子,请了贾家的人过来吃酒。
贾家来的是王熙凤,王熙凤是个极明媚张扬的人,不管里子里面怎么样,外面总要撑着一副花团锦簇的模样来,说句不好听的,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王熙凤这几年日子并不好过,她二十多岁的人了,至今只有巧姐一个女儿,这年头,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怕是公主下嫁呢,要是生不出儿子来,还是得接受驸马纳妾。王熙凤固然自视甚高,但是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早早将身边陪嫁的平儿给开了脸。对于真正明智的大家主母来说,这是一大败笔,不管平儿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贾家,别人对王熙凤那是又怕又恨,对平儿却是感激涕零,这根本就不正常。
当然,王熙凤人缘不怎么样,谁也不会没事专门点醒她,她也是极自负的一个人,只怕弄不好,还要觉得你在挑拨她们主仆关系呢!
王熙凤打扮得很是光彩照人,嘴巴又讨巧,哪怕在场的人里面好些个对贾家观感都不是很好,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个个对王熙凤的态度还算不错。
用过了午饭,一群女人聚在一起听着戏,听戏的时候中途离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王熙凤离开了一会儿,秦夫人也赔了个罪,带了个小丫头暂时离了席,却没有去净房,而是直接转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小厅。
王熙凤已经等在了那里,见到秦夫人过来,带着点狐疑,给秦夫人见了礼:“侄女给婶子请安!”
“不用多礼,坐吧!”秦夫人含笑拉着王熙凤在一边坐了下来,“绕了个大圈子,找了你来,是有件要紧的事情,要跟你讲!”
王熙凤愣了一下,不过还是顺从地坐了下来:“侄女年轻识浅,婶子愿意教导侄女,是侄女的福气!”
“都是亲戚,说这些客气话做什么!”秦夫人拉着王熙凤的手,压低了声音,问道,“听说你们府里在放印子钱?”
王熙凤呆了一下,本来还想要推脱,但是见秦夫人的模样,就知道,只怕秦夫人早就知道了实情,只得叹道:“婶子,侄女也是没办法。侄女平常管着一家子上下的吃喝呢,家里原本还算宽裕,不过之前为了造那园子,连祖产都卖了大半,如今年景也不好,一家子都在寅吃卯粮呢,若是侄女不想个办法贴补一下,难不成叫一家子喝西北风不成?”
“糊涂!”秦夫人低喝道,“不说朝廷律法不允许,这放印子钱,实实在在是有损阴德的勾当!”
见王熙凤还有些不以为然,差点就没说她从来不信什么阴司报应了,秦夫人只得说道:“别的不说了,本朝律令,民间私债利钱不得超过三分,虽说民不举,官不究,但是,这些事情,回头翻出来,就是一桩大罪,多少人家毁在这上面!虽说你们家有个娘娘,可是,娘娘在宫里头就没有对头吗?”秦夫人本来想说,那是二房的娘娘,又不是你们大房的,大房要是倒霉了,二房正好替补袭爵呢!不过这等挑拨的话实在不该从自己嘴里说出口,因此她只得换了个理由。
王熙凤赶紧起身对秦夫人行了一礼:“婶娘说的是,侄女谢过婶娘提点,不然,侄女可不是犯了大错吗?”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踌躇不定,人都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