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全球殖道 >

第20部分

全球殖道-第20部分

小说: 全球殖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这种手段眼下也只有汪直才有魄力实现,虽然天子有旨意要求朝廷上下全力配合开海之事,但阳奉yin违的手段是大明官僚们的拿手好戏,他们不人为设置障碍,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整个大明搜集工匠,如果不是汪直出头推行,势必会有言官跳出来指责此举扰民。但西厂的赫赫威名还未消失,在没有朝中大佬出头的情况下,那帮卖直求名的给事中,自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xing命放入厂卫手中。

    因此,张玄庆虽然怀疑此举到底有多少效果,但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先死马当做活马医,多一些工匠就算是不能在建造宝船的技术上有所裨益,但船厂多些熟练工匠总是好事。

    两人商议确定后,汪直负责户部方面,根据匠户名册在全国范围内搜集能工巧匠,张玄庆正式进入船厂,行使船队副手的权力。

    张玄庆的初步打算是在船厂的现有工匠中,将与当年建造宝船的工匠有血缘关系的人,先找出来。因为在匠户群体中,不少工匠对自己的独门技艺都是传子不传女,一旦没了后代就会造成某些技艺的失传。

第三十章 工匠的后人() 
周宗建自从那ri陪同厂督大人和张玄庆看了一圈船厂后,他在船厂匠户中的声望迅速上升,本来他作为一名厢长,他也算得上是船厂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手下掌管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工匠。

    平ri里大家虽然都称呼他一声周厢长,但实际上大家并不觉得他就高人一等,不过是个工匠头目而已。说到底,工匠头目也还是匠户。

    但那ri之后,不知是谁把张玄庆当场夸赞周宗建的话传了出来,大家都纷纷传言周老头要走好运了。

    周宗建自己并不觉得那位小道长的话,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特别的好处,就算是当时督造大人听进去了那位小道长的话,但仅仅因为一句话,又能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当张玄庆再次来到宝船厂时,船厂督造张清玄早已得到了通知,知道这位乃是负责朝廷重建船队的张真人。此时的督造大人,已经收拾好前段ri子因为被上司要求继续扎根船厂,而带来的不适心情。

    当张清玄见到以新的身份再次前来船厂的张玄庆后,不禁感叹这位张真人真是自己命中的克星。

    张玄庆进入宝船厂后,首先就是找来周宗建,吩咐他将船厂内,那些昔ri建造宝船的工匠们的后人都统计出来。

    周宗建自身就是宝船工匠的后人,虽然不知道这位先前的小道长,如今的船队建造负责人,这般行为是何用意,但看到督造大人都侍候在旁边,当即领命,丝毫不敢怠慢。

    说起来,船厂的工匠人数众多,要周宗建负责清查统计,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但谁能不记得自家祖宗的事迹,更何况这些天关于周宗建的事,在工匠中广为流传,这次大伙听说又是前些ri子那位小道长,给周宗建派发的新任务,个个都十分配合,还未等周宗建主动去收集信息,那些先辈建造过宝船的工匠们都主动找上了周厢长。

    这帮人还将自己祖辈在建造宝船过程中,所担任的具体工作也报了上来。因为大家听闻这位小道长此次是领了朝廷旨意,专门来负责船只建造事项的。

    对这位自己的新任上官,下面的人全力配合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谁也不想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到自己头上。

    周宗建在工匠们的全力配合下,在短短两天内就整理出一份详尽的名单,包括工匠的血缘传承以及所掌握的宝船建造工种技艺。张玄庆见到自己吩咐的事情,周宗建能够如此高效率的完成,感觉自己的确没有看错人。

    船厂督造张清玄此刻却感到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只见张玄庆进入船厂后,就开始统计人员,安排计划。自己这个督造好像被架空了一样,而且下面的匠户们竟然十分配合张玄庆的工作安排。

    但张玄庆打算根据统计出来的名单,召集工匠们好好谈一谈,使得这些人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建造宝船,而不是阳奉yin违。

    此外,张玄庆还打算将自己在“鲁班书”中获得的相关技术和制度,与这班工匠探讨一番,毕竟自己在工匠技艺方面并无什么特长。集思广益之下,也许会有新的惊喜。当然他不会暴露“鲁班书”的存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督造大人对于张玄庆的计划很不以为然,什么时候官员要与匠户商议事务了,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当然,张玄庆是出家人,斯文是什么,能吃么?

    当传达员周宗建将张玄庆召集工匠的消息传下去后,在整个船厂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工匠们对自己匠户的身份一直是感到十分自卑的,就是在普通民众面前也没什么底气,更何况在官员面前,那更是诚惶诚恐,生怕行差踏错,老爷们碾死自己不过是碾死一只蚂蚁。

    现在张玄庆公然告诉他们,要召集他们共同商议造船事务,以往官员们都是发下命令,让工匠们执行,一旦有什么差错,即使是官员的命令有误,顶罪的肯定还是匠户。从来就没有官员会听听工匠们的意见,官员们读的都是圣贤书,工匠们的奇技yin巧岂能登大雅之堂,能够允许他们为朝廷出力,就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当名单上的工匠们集中到船厂一处宽敞的库房后才发现,张玄庆已经在库房内等候多时了。因为名单上人员众多,船厂内没有足够宽敞的会议之所,只能将就把一间存放原料的库房匆匆清理了一遍,当做临时的会议厅。

    到场的大多人都没有见过张玄庆本人,只是身边的同伴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互相传话之后才知道这位少年道士就是会议的召集人,大伙的新任上司。张玄庆年轻的外表让工匠们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减轻了不少,如果是换一个成年人,工匠们可能早就跪下了。

    “贫道张玄庆,蒙天子恩典,目前总管朝廷船队建造之事。我知道到场的诸位,都有祖辈先人参与过当年郑和船队的宝船建造工作,如今朝廷要重新建造宝船,此事必须要大家同心协力,我不希望看到有人阳奉yin违,在此我立下一个规矩:在建造宝船工程中,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张玄庆朗声道。

    下面的工匠们面面相觑,“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句话大家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官员们往往是先拿一堆漂亮话来激励大家,但真正开始做事后,就把先前所承诺的抛之脑后,这样的事情见得太多了。

    张玄庆见到场面并不是如同自己想象的那样变得热烈起来,他没有想到工匠们已经被官员们的以往虚假承诺伤透了心,对张玄庆的话只是持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

    还是周宗建发觉冷了场,忙招呼众人道:“张真人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打妄语。”

    张玄庆听到这话,顿时哭笑不得,佛门的口头禅被人用到自己这个道门真人头上,还是第一次。

第三十一章 各抒己见() 
这等场合,督造大人自然是不会参加的,怎么说他也是堂堂进士出身,如何能与一帮匠户共处一室,商讨工匠技艺之事。

    也只有张玄庆这样身份独特的道门中人,才不畏人言,当张清玄得知那位张真人真的召集了工匠们谈话,如此感叹道。

    当工匠们听到周宗建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的话之后,这才意识到,这位召集他们的上司的身份是出家人,与以前那些文人士子出身的官员不同,并没有鄙薄自家匠户身份。

    张玄庆见工匠们还是有点畏畏缩缩,笑道:“贫道这次召集大家,只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建造宝船之事,诸位都是在船只建造方面有多年经验的老手,贫道希望诸位能各抒己见。”

    周宗建看到场面还是有点平静,主动出言道:“老夫在宝船厂也有数十年了,就舍出这张老脸,斗胆先说说自家的想法。”

    张玄庆对周宗建能主动带头发言,心中总算松了口气:有人先出头,其他人想必不会再继续观望了,自己召集工匠的目的也就有实现的希望了。

    “小人以为造船之事,首要之处在于整船结构的图纸规划,有了完整的规划,才能将整艘船舶的建造,分解到各个工坊进行;其次需要上好的造船材料,如今朝廷要造的是能出海万里的大船,材料之事至关重要,否则无论如何jing湛的技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三是各类工坊的通力合作,细木坊、油漆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篷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能因为一家的延误耽搁了整个建造进程。”周宗建侃侃而言,工匠们发觉这位周厢长平ri言语不多,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没想到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张玄庆听完周宗建的这番言语后,越发的感到,自己能碰到这位老船匠真是万幸,有了这位既熟悉船厂内部情况,又能从总体上把握船只建造工作的老人相助,建造宝船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周厢长的想法确有提纲挈领之意,其他诸位可畅所yu言。”张玄庆鼓励道。

    一名工匠出言道:“小人楚泽,敢问张真人,朝廷对我等船匠的口盐粮可能按实数发放,实在是家中妻儿,全赖小人入厂服役养活。”

    张玄庆闻得此言,看来船厂之中对这些匠户克扣颇重,不然这名工匠也不会在这等场合言及此事,思毕张玄庆正se道:“前事不论,只要贫道在船厂一ri,若是有人胆敢克扣诸位应得之数,并将按律交有司论处。”

    楚泽闻言当即叩头道:“小人拜谢真人的大恩大德。”其他工匠也都大呼:“真人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

    张玄庆眼见这般情景,心中叹道,这等按朝廷制度,应该按时按量发放的报酬,自己只不过按朝廷制度,答应他们保证这些报酬的实数发放,竟然能获得匠户们的如此感激,可见平ri里匠户们被克扣之重。

    楚泽又出言道:“小人是细木坊的木匠,祖辈也曾参与建造过当年的宝船,据先人所言,当年先辈参与制造的是宝船的船舵,亲手制作的舵杆是以铁梨木为材料,铁梨木木质坚硬,耐腐耐磨,是制造船舵的上好材料。此木不是我大明所产,乃是南洋之地的特产。正如方才周厢长所言,造船材料之事确实重要,如今宝船厂中已经没有了铁梨木的库存,若是要往南洋搜求,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张玄庆听到楚泽又提及材料一事,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在大明之地找不到合适的造船材料的话,那么必会影响造船的进度,看来此事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

    此时又有一人站出来道:“小人段子介,是篷作坊的帆匠,当年先辈参与制造过宝船的船帆。海船远航全靠风力,不比内河之中可用车船。船帆多用木质,一旦制成可数年不换,

    一艘宝船有十二帆,遇风可灵活转向,充分利用各种风力。但这样的船帆所需要帆布也需专人织造,篷作坊目前人手不足,恐怕会耽误到宝船的建造。”

    “人手不足之事,你大可放心,朝廷任命的船队统领汪公公已经去与户部交涉,从全国调集能工巧匠,很快就会有大批人手到来。”张玄庆笑道。

    众人听闻船队统领乃是声名赫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