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青衿问道 >

第101部分

青衿问道-第101部分

小说: 青衿问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天长日久之下,这路口旁渐渐多了些酒肆客栈,成了一处热闹的集市。其中最大的一家酒楼,正耸立在三岔口的位置,不管从那一路来,都可一眼看到酒楼前旗杆上高挑的酒帆,而在酒楼的二楼临窗远眺,可将三条道路尽收眼底,若想拦截什么人,在这里等待最好不过……

    青衿便在这时进了这家酒楼,他上了二楼的雅坐,对着三岔路口的窗子有四扇,三扇都有人,青衿便行到那最后一扇窗子旁坐了下来。(。)

    PS:  不好意思断更了,开始恢复更新!

第五十四章刺杀() 
青衿随意点了几个小菜,一壶竹叶青,在那自饮自酌,显得颇为悠闲自得,只是这酒楼上气氛却极为古怪,在中间那扇窗子的八仙桌上首,坐着一位面目冷峻,灰衣佩剑的中年汉子,他身材削瘦,脸色还有几分蜡黄,但不经意间眼中露出的精光,和那细长到微不可闻的呼吸声,则显露出一身高明的内家功力。

    此刻他看似气定神闲,好整以暇的品着美酒,但从他不时眼光流动,紧盯着窗外向远处瞭望,显然内心绝不像表面上那般平静,好似在等什么出现一般。

    和他同桌的两个年轻汉子也是一脸的精悍,不时的为中年人倒酒布菜,显然不是此人的门人弟子,就是手下。他们脸上到不是那么平静,略微带有几分紧张和昂奋。

    青衿看似毫不在意,不经意间却早已把几人的跟脚摸了一遍,他早间虽遇到魔教教众,小小惩戒了一番,但这些人却不像魔教之人,也绝非是要寻自己麻烦,既然与自家无关,他倒也不甚在意,只是一边品着酒,一边意太悠闲的随意四下打量,看看是否有什么大戏要演?

    这时远处的驿道上忽然有锣鼓开道和密密麻麻的马蹄声传来,那中年人眼睛猛然一亮,目光灼灼的打量过去。

    青衿轻抿了一口酒,也扭头看去。他内功高深,目力超绝,一眼便看清远方驿道上,正有一队车驾行来。

    车驾前,是十多名骑兵甲士开道,一溜四五辆马车徐徐行来,周围更有百多名精兵环视左右,层层护卫,青衿看那马车极为华贵,车身有镂金花纹,金青色纱幔,四周绘有金蟒云图,车门垂着珠帘。显然这一行人身份极不简单。

    “看那装饰排场,难道是位王爷不成?”青衿心中暗忖。

    这一队车马走的不慢,顷刻间便离青衿所在的酒楼便只有数十丈的距离,四周街面上虽是人来人往。但见到这队人马行来,皆是纷纷避开,颇显敬畏。

    忽然只听得一道啸声传来,犹如信号一般,刹那间嗡嗡破空之声骤然响起。一阵箭雨朝着车队猛然洒下,这些甲士措手不及,惨叫声接连响起,当下便有十多人闷声倒下。

    趁着车队大乱,下一刻,一群黑衣蒙面之人猛然杀出,与兵士斗在一起,街上顿时一片大乱,惨叫厮杀声不绝于耳。

    这些兵士先是被打得措手不及,一阵混乱。不过毕竟训练有素,顷刻间便缓了过来,顿时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结成阵势,遥相呼应,一时倒也维持住了局面。

    青衿面无表情的打量着窗外的厮杀,他眼神悠远空洞,不起半丝波澜,倒是那个中年男子霍然起身。目光恍若鹰隼,紧紧的盯着窗外,显然极为关心。

    那群兵士毕竟比不得这些蒙面之人做了周密准备,随着四周不断有刺客加入。伤亡越来越多,稍有疏忽,刺客便能趁机攻到马车左近,好在这些甲士捍卫不死,舍命搏杀,一时间这些刺客倒也难以攻上马车。

    青衿看了片刻。忽然想起此地名为安陆府,自己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好似先前在那听过,他眉头微皱,心中暗道:“难道是前世所闻不成?”看着被保护在内的车马,越发岌岌可危,渐渐他心中升起几分悸动,自己好似遗忘了什么重要的事务。

    青衿想到此,眼中闪过几道精芒,此时街上乱子一团,到处都是厮杀,酒楼的客人也纷纷溜走,除了青衿,楼上便只剩那中年汉子桌上三人,青衿心知那些刺客必定与几人脱不了干系,他嘴角露出几分笑意,也不忌讳,忽然开口道:“几位好汉,可知被那被刺客围攻的乃是何人?”

    那中年汉子眉头微皱,瞥了青衿一眼,见他虽是十**岁的少年,但容颜俊朗,风采气度俱佳,一袭青衫,有一股雍容洒脱风仪,让人一见之下顿生好感,若是往常见了这般人物,他非得结交一番不可,只是此时有要事在身,还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万万不可泄露半点风声,那里还有此心,况且此人见了自家面目,若有必要,以防暴露了自家身份,便是杀了此人,也是应有之意。

    这些想法在中年汉子心头一掠而过,他并不搭话,仍是紧紧的盯着远处的厮杀,目光在几辆马车上扫来扫去,整个人也是蓄势待发,好似只要寻到目标,便随时准备出其不意的发出致命一击。

    倒是坐在左首的年轻汉子忽然转身,双目阴寒的看着青衿,冷森森的笑道:“你小子到是胆子不小,不但没有逃走,还在这问东问西,难道是活腻味了不成?”另一名汉子也是目光玩味的打量着青衿。

    正在这时,忽然那中年汉子身形一动,瞬间掠出窗外,仿若飞鸟一般,快如闪电,朝那几辆马车纵身而去。

    青衿见了,也不在耽搁时间,他一拂袖袍,长身而起,端起酒杯放在唇边,并未立即喝下,反而放到鼻端,半眯这双眼,轻轻吸了一口气,好似在闻散发而出的酒香一般,忽然他眉毛微凝,双目忽然张开,两道森寒的目光仿若实质一般,霍然与那年轻汉子对上。

    那人心中一震,只觉一双寒气四溢的眸子紧盯着自己,它玄奥幽深,仿佛恒古永存的虚空一般,更有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丝丝缕缕,似乎透入了自家骨髓。

    他心中大骇,蹭蹭后退几步,一脚跌倒在地,无尽的恐惧渐渐在心头升起,生平第一次觉得死亡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他想开口求饶,嘴巴大张,竟连半个字也未吐出。

    另外一名汉子见此异状,心中一惊,忽然只觉眼前一花,一道青影恍如鬼魅一般,忽然间便到了自己眼前,他刚想躲避,一阵剧烈的痛意自手臂席卷而来,耳中传来几声骨头断裂的脆响,他一声惨叫刚要发出,便见一只白皙如玉的手已经捏着自家喉咙,同时耳边传来一身冷哼道:“被截杀之人到底是谁?”(。)

第五十五章嘉靖() 
这汉子直痛的肝胆俱裂,加之咽喉被制,他连半口气也喘不出,一张脸被憋得通红,浑身上下颤抖不止,意识也渐渐模糊,眼看就要昏死过去。

    忽而他只觉喉头一松,一丝凉意沁入脾肺,就恍若落水之人抓住一颗稻草一般,他不禁汇聚全身力气,使劲的吸气,这时捏着喉咙的那只手彻底松开,他没了支撑,骨碌一下软倒在地,不禁大口大口的喘息。

    刚缓过一口气,忽然看到青衿那阴冷森寒的目光,吓得他浑身一颤,脑子一片空白,那还有什么顾忌,断断续续道:“是……兴王……兴王……”

    青衿眉头一锁,自言道:“兴王,兴王……”

    他心中忽而一亮,到让他记起明朝史上正有两位兴王,封地就在安陆府,只不过后来改成了承天府。

    一位是明宪宗第四子,当今天子正德皇帝的族叔,兴王朱佑杬。另一位是朱佑杬之子朱厚熜,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

    说来兴王本已就藩,与皇位已经绝缘,奈何如今的明武宗正德皇帝驾崩后,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在世,按照明朝“兄终弟及”的祖训,需在明宪宗的嫡孙中挑选一位继承大统,而当时年仅十四岁,继承兴王王位不过两年的朱厚熜在宁王叛乱中,协助朝廷平叛中出了大力,颇有贤名传出,是以进入了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延和的眼中,最终被拥立为帝,继承了堂兄正德皇帝的皇位,是为嘉靖。

    这嘉靖皇帝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历代皇帝中排在第二,长达四十五年之久,仅次于其嫡孙明神宗万历皇帝,便是在中国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中,在位时间也能排在第五。

    同时嘉靖帝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早慧,聪明异常,甚是博学多才,在书法和学识上造诣尤深。为人勤勉,经常批阅奏书票拟到深夜。

    在嘉靖朝前期,他革除时弊,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大赦、蠲免、减贡、赈灾……还扭转了自正统以来形成的宦官擅权、败坏朝政的局面。

    同时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权,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

    使朝政为之一清,他在位期间,武力虽及不上开国初期。但国力却达到了明朝的顶峰,资本主义也就是在这时开始在中国萌芽,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虽然后世清朝编纂的“明史”说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荒废政务,但是他虽不出宫门,却不是对外界的事情不管不问。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天下间出了何事,都通过锦衣卫和东厂源源不断出入他的耳中,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权柄。更不曾拉下国家大事。

    便是内阁制度也是在嘉靖年间逐渐完善,本是五六品的内阁大学士,被提升到一二品,流传下来,最终形成制度。

    青衿想到此,心中暗暗一算。如今是正德九年,这位嘉靖皇帝刚刚七八岁,还没有继承兴王的王位,此刻他便遭人暗杀,看来朝廷的权利斗争,绝不比江湖逊色半分。

    看着窗外刺客和兵士厮杀不止,惨叫声此起彼伏,青衿到有些犹豫该不该出手相助,嘉靖后来既然能当上皇帝,想来现在肯定是死不了的,这样一来,自己出不出手岂不都是一样。

    只是这样看也不对,有自己这只蝴蝶在,谁知历史还会不会按着既有的规律发展。

    如今那些甲士死伤大半,特别是刚才飞身过去的那个中年汉子,武功着实不俗,他不知何时在脸上蒙了一块黑巾,此刻身随剑走,手中一把长剑疾吐疾手,剑光缭绕,与十多名甲士战在一起。

    这些甲士皆是训练有素的军中精锐,此刻布成阵势,长枪大刀连成一片,与中年男子斗得难分难解,惊险异常。

    但这人武功之高绝非虚言,只见他运剑如风,仿若流云,连绵不绝,剑势一浪高过一浪,每每三五剑过后,便有一声惨叫传出,不是有人受了重伤,便是有人一命呜呼,但这些甲士不愧是军中精锐,纪律严明,兼且死战不退,一人死去,当即便有另一人补上,倒也拖住了此人。

    只是如此一来,甲士越来越少,又未见援手赶来,局势越发岌岌可危,以此时的情形看,这些甲士被杀完只是时间问题,真到了那时,万一嘉靖逃不过这一劫,不幸死了?自己该如何行事?

    青衿想到着忽然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自家何时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若有心救,直接上去就是,还能结个善缘,自己虽不在乎,等嘉靖日后登基,对自己家族却是极大助益;若是不想救,在这里看着便是,犹犹豫豫的岂是解决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