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似锦 >

第440部分

似锦-第440部分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明帝登时了然,起身道“去玉泉宫。”

    这番动静只引来吉祥懒懒一瞥,又自顾玩起来。

    景明帝深深一叹。

    他说错了,不是有时候,而是一直都没吉祥舒坦。

    景明帝摆驾玉泉宫,迎接他的是一个形容憔悴的女人。

    想一想贤妃曾经的明艳,再看看眼前一脸病容的女子,景明帝心中一叹,淡淡道“进去再说吧。”

    二人进屋坐下,把不相干的人打发出去,只留心腹在场。

    “爱妃叫朕过来有何事?”

    贤妃抿了抿唇,道“妾身体不适,有些思念璋儿,刚刚打发人去叫他过来,不料被拦下了……皇上,璋儿是惹您生气了么?”

    “是。”景明帝言简意赅道。

    贤妃好一阵子没说出话来。

    皇上这般直接毫不留情,难道说璋儿的谋划真被皇上识破了?

    景明帝免了贤妃揣度的苦闷,直截了当道“老四算计太后,算计兄弟,更是连朕都算计了进去。为人子不孝,令朕太失望了!”

    “皇上——”

    景明帝没有因为贤妃惨白的脸色而心软,干脆道“爱妃思念亲子朕能理解,但老四一时不悔过,朕就不放心让这么个满腹算计的混账再进宫来——”

    景明帝吐出的每个字都如一柄重锤,一锤锤砸在贤妃心上。

    贤妃身子一晃,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景明帝被喷了一脸血,一时懵了。

    还是潘海反应快,赶紧掏出手帕冲过来。

    。

第777章 探病() 
潘海忙着给景明帝擦拭污秽,心中万分同情皇上。

    他家皇上真不容易啊——

    而贤妃一方面无法接受儿子算计败露的残酷事实,一方面无法接受喷了皇上一脸血的可怕事实,白眼一翻昏了过去。

    潘海撇了撇嘴。

    昏倒好啊,昏倒了就什么都不用面对了。

    景明帝任由潘海替他把脸擦干净,看一眼被宫婢扶住的贤妃,沉着脸道:“传太医来给贤妃诊治。”

    他虽没有恼怒贤妃失仪,却也没有留下,迫不及待出了玉泉宫直奔养心殿,沐浴更衣才算缓过气来。

    玉泉宫他是再也不想去了。

    “皇上,午膳备好了——”

    景明帝睃潘海一眼,冷冷道:“朕没有胃口。”

    任谁被人喷了一脸血,能有胃口才怪!

    潘海很是理解,没有狠劝。

    景明帝饿着肚子看吉祥吃小鱼干,心情更糟糕了。

    玉泉宫这边,贤妃已经醒来,第一句就问:“皇上呢?”

    静了一瞬,心腹宫人才回道:“皇上离去了,太医正给您煎药。”

    贤妃抿抿唇,感受到唇齿间的腥甜,这让她胃里又开始翻江倒海,头一偏吐起来。

    眼见痰盂里一片红色,玉泉宫上下皆骇白了脸。

    娘娘这样情况不妙啊——

    心腹宫人跪下来,泣道:“娘娘,奴婢再去请皇上过来。”

    贤妃拿帕子抹了抹嘴,虚弱问道:“皇上是什么时候走的?”

    一时无人回答。

    “说!”

    心腹宫人轻声道:“您昏倒后皇上吩咐请太医,就离开了。”

    “这么说,太医还没来,皇上就走了?”贤妃白着脸问。

    心腹宫人艰难点头,泪流满面。

    贤妃闭闭眼,惨笑道:“那就不必请皇上了。”

    倘若皇上连等待太医过来查明她病情的耐心都没有,再去请意义何在?

    这一刻,贤妃无比清楚意识到景明帝是彻底厌了齐王,也厌了她。

    这个认识令她心灰意冷,绝望滋生,仿佛瞬间被抽走了精气神,瞧着老了数岁。

    贤妃吐血昏倒的消息瞬间传遍宫中。

    很快皇后就派人来探望。

    “娘娘,坤宁宫来人看您。”

    贤妃本想任性一次拒绝,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可再多的绝望都抵不了她为儿子打算的心。

    璋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她要撑住了。

    “请进来。”

    不多时走进来一位宫婢,乃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阿平。

    “奴婢奉皇后的命来探望娘娘,娘娘还好吧?”阿平不动声色打量着贤妃,关切问道。

    贤妃笑笑:“本宫无事,替本宫谢过皇后。”

    “您没事皇后就放心了,那您好好歇着吧,奴婢就不打扰了。”

    阿平回到坤宁宫,向皇后禀报贤妃的情况:“奴婢瞧着贤妃脸色极差,竟是一丝血色都无……”

    皇后听过沉默半晌,吩咐道:“告诉陶总管,玉泉宫那边的吃穿用度不可怠慢了,没有本宫的吩咐坤宁宫的人莫要往那边凑,更不许有落井下石的事发生。”

    “是。”

    屋内安静下来,皇后看了一眼放在角落里的沙漏,弯唇笑了笑。

    贤妃吐血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么看来,恐怕命不久矣。

    皇后突然有些感慨。

    多少年来贤妃都是后宫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没想到垮掉来得如此容易。

    似乎是把燕王记在名下后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

    这么一想,皇后越发觉得这个儿子选对了。

    当时要是选了杀害崔明月的湘王——皇后摇摇头,完全不想做这种假设。

    随着坤宁宫派人去探望贤妃,玉泉宫有了短暂的热闹。

    庄妃、宁妃等高位嫔妃皆派人送了补品过去,反而是那些低阶嫔妃派人送补品不合适,亲自过去又因摸不清状况不敢妄动,一时无人出头。

    贤妃不由冷笑,越发觉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风光的时候那些小贱人上赶着奉承她,甚至不惜得罪皇后,可如今她吐血病倒,竟连过来探望都没有。

    至于庄妃几个,送来补品哪是安慰,分明是看她笑话罢了。

    举目环视冷清清的玉泉宫,贤妃闭目苦笑。

    怎么会如此,她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贤妃睁开眼,垂眸盯着双手。

    右手的小指指甲被折断,看起来光秃秃十分碍眼。

    贤妃反复琢磨齐王行事为何会败露,却怎么都想不明白,心浮气躁之下喉咙又痒起来。

    她竭力控制住呕血的冲动,心渐渐冰凉:她的身体完了,恐怕不能如她所愿再撑下去。

    难道要她带着对璋儿的无限牵挂撒手人寰?

    她真的不甘心!

    贤妃用力抓着床帐,神色狰狞。

    这时一名宫婢快步走进来:“娘娘,慈宁宫来人了。”

    贤妃一时以为听错了:“慈宁宫?”

    “是慈宁宫的常嬷嬷。”宫婢忙道。

    “快请进来。”

    不多时常嬷嬷走进来,给贤妃行了一礼:“奴婢奉太后的命来探望娘娘。”

    贤妃眼圈一红,喃喃道:“劳太后惦记,实在令我惭愧……”

    “娘娘莫要这么想,太后说了,她盼着娘娘这些早早就跟着皇上的人都好生生的。”

    贤妃压下心中错愕,做感动状。

    璋儿是因为算计太后惹得皇上厌恶,太后怎么会派人来看她?莫非太后还不知情?

    常嬷嬷再道:“娘娘好好休养吧,等养好身体去给太后请安就是了。”

    等送走常嬷嬷,贤妃寻思许久,越发觉得太后此举大有深意。

    看来等有些精神是该去慈宁宫一趟了。

    慈宁宫派人去探望贤妃的事很快传到了景明帝耳里。

    转日景明帝去看望太后,便提起了此事。

    “母后,您昨日派人去玉泉宫了?”

    太后颔首:“哀家听说贤妃病得厉害,就派人去看看。贤妃也是跟着皇上的老人了,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景明帝沉默了一下,到底没有把齐王算计太后的事说出来,陪着太后又坐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太后端起茶盏轻轻吹拂浮在水面的茶叶,漫不经心问身边的常嬷嬷:“你说贤妃养上多久才能出来走动?”

    常嬷嬷回道:“有您的关心,想来贤妃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太后微微一笑,垂眸喝茶。

第778章 借刀() 
等到四月过半,天算是热起来了,宫中随处可见夏衫轻薄的女子。

    贤妃总算能走出玉泉宫,却还穿着一身厚罗裙。

    饶是如此,站在玉泉宫外的空旷之处,她依然感到一丝冷意。

    她清楚,这冷意不是来自初夏的风,而是来自心里,来自骨子里。

    心中的念想没了,身体垮了,自然里里外外都是冷的。

    “娘娘,路口风大,仔细着凉。”宫婢提醒道。

    贤妃拢了拢衣领,轻声道:“去慈宁宫。”

    常嬷嬷那日的一番话,她总觉得另有深意。

    这两年太后似乎有些变化,不像以往那般深居简出。

    贤妃这些日子不好过,却把常嬷嬷的话记在心里,身子好了一些便第一时间去慈宁宫请安。

    才走了一半,贤妃就开始气喘吁吁,脸色发白。

    宫婢一脸担心:“娘娘,您歇歇吧。”

    贤妃摆手:“歇什么,给太后请安去迟了像什么样子。”

    这样走走停停,总算到了慈宁宫。

    太后正让两位公主轮番给她读故事,听闻贤妃到了,睁开眼来:“请贤妃进来。”

    不多时,贤妃走进来,恭恭敬敬给太后请安。

    “给贤妃赐座。”

    一名宫婢搬来小杌子,放在贤妃身边。

    贤妃坐下来。

    太后笑道:“你且稍等,福清就快讲完了。”

    少女清脆动听的声音再次响起,贤妃默默听着,发觉这是个全然陌生的故事。

    “皇祖母,读完了。”福清公主把最后一页念完,意犹未尽。

    显然这个故事让福清公主很喜欢。

    一旁十四公主照旧安安静静,没有什么存在感。

    太后示意宫婢把话本子收起来,一脸慈爱道:“你们两个先回去吧。”

    福清公主与十四公主向太后与贤妃行过礼,一同离去。

    太后笑着先开了口:“现在的话本子越来越有趣了,据说是宫外一家叫六出花斋的书斋出的,那次常嬷嬷出宫上香给哀家带回几本解闷,不知你可听说过?”

    贤妃讪笑:“妾久居深宫,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

    太后微微颔首,带着几分感慨:“是啊,久居深宫,宫外就变得全然陌生了。”

    贤妃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太后以往对她并不亲近,或者说对哪位嫔妃都是如此,如今与她闲话家常,有些让人摸不清头脑。

    “你们退下吧。”太后接过宫婢奉上的茶盏,一句话把伺候的人打发出去。

    贤妃手捧着一杯热茶,内心惴惴不安。

    “你也很少回国公府了吧?”太后抿了一口茶,随意问道。

    贤妃忙道:“只在八年前省过一次亲。”

    太后想了想,道:“哀家想起来了,那时候你父亲病了。”

    贤妃眼眶一热,缓缓点头。

    那年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为了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她向皇上提出省亲的请求。

    那时候她在宫里是得意人,皇上也给她脸面,很痛快就答应下来。

    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也是最后一次回家。

    想一想这些,贤妃越发觉得不甘。

    多年深宫苦寂,不熬到眼前女人的地位,又是为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