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似锦 >

第389部分

似锦-第389部分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的人缓缓侧过脸,对着门口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纪嬷嬷眼都直了,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被阿蛮扶住。

    纪嬷嬷转身与阿蛮对视,以眼神询问:怎么会?

    阿蛮抿了抿唇角,没吭声。

    阿巧则对福清公主解释道:“王妃先前做了一个梦,梦中人对她说闭口静修方显虔诚,从那日起王妃就不说话了。”

    “还有这么神奇的梦?”福清公主微讶。

    阿巧忙点头:“是啊,我们王妃时而会做一些非凡的梦,倒是与寻常人不同。”

    福清公主不由点头,想到了自己眼疾被姜似治好的事。

    七嫂有很多神奇手段,她是知道的。

    “王妃心痛兄长遗体寻不回,又担心王爷安危,是以这次闭门祈福无比虔诚。二位公主前来,王妃不能尽心招待,婢子先替王妃给两位殿下赔罪了……”

    “不必如此。这次前来本就冒昧了,是我想七嫂想得紧,如今见到七嫂也算得偿所愿,就不打扰七嫂祈福了。等七哥回来,我与十四妹再来拜访。”福清公主对着门内略略屈膝,脆声道,“七嫂,回头我与十四妹再来找你玩。”

    门内的人冲福清公主与十四公主倾身还礼。

    “十四妹,咱们走吧。”福清公主一拉十四公主。

    十四公主不喜多言,只点了点头,随着福清公主离开了王府。

    二位公主一走,纪嬷嬷直接软了腿脚,指着屋内道:“王,王妃不是出门了,怎么会,怎么会——”

    她说不下去了,因为室内女子已经起身往外走来。

    等女子离开了香烟的环绕与昏暗的光线,立在门口亮堂处,纪嬷嬷不可思议瞪圆了眼睛,指着女子失声道:“你,你不是王妃?”

    她这样说时,多少犹豫了一下,因为眼前女子瞧起来竟与燕王妃有七八分相似。

    女子面色有些苍白,后怕开口:“两位公主走了?”

    阿巧一改先前的平静淡然,同样是一脸后怕:“走了,您放心吧。”

    女子大大松了口气,靠着门口缓神。

    纪嬷嬷越发茫然了:“这是——”

    阿蛮笑道:“这是我们王妃的大姐。大姑奶奶,您刚刚在屋子里瞧着与我们主子真像啊,婢子都没认出来。若不是清楚主子南行了,还真以为就是主子呢。”

    纪嬷嬷这才反应过来,看向姜依的眼神越发诧异:“您的样子怎么——”

    姜依缓过劲来,笑得温柔:“只是稍微修饰了一下,我与四妹本来就有些像。”

    “原来如此。”纪嬷嬷迟疑着点头。

    阿蛮催促道:“嬷嬷,前边还有好多事等着你料理呢。”

    纪嬷嬷深深看姜依一眼,这才离去。

    阿蛮见纪嬷嬷走了,也绷不住了,拍了拍胸口道:“可吓死我了,幸亏大姑奶奶您装得像。”

    姜依心有余悸摇摇头:“还是四妹有先见之明,提前做好了安排。”

    毓合苑里,除了阿巧与阿蛮,还有一个丫鬟叫红线,心灵手巧,擅长梳妆,也是从伯府带来的人。

    姜似临走前简单教了红线易容之术。

    当然,姜似对易容之术掌握不精,教出来的徒弟更一般,但这不妨碍红线给姜依略加修饰,处在昏暗的屋子中让人把姜依看成姜似。

    姐妹二人本就有几分像,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阿蛮闻言笑道:“那是当然了,我们主子心细如发,肯定是都想好了才会出门啊。”

    姜依笑着点头,想一想远行的妹妹,又担心起来。

    天知道她接到妹妹送来的信说偷偷出了远门吓成什么样,急忙奔到王府来,四妹人都走远了。

    好在红线手巧,给她一番打扮瞧着竟与四妹有七八分像,这才稍微放下一点心。

    四妹交代说年前不必再来王府以免引起旁人注意,若是她年前赶不回来,过了大年初二就悄悄住到王府来,以应付一些意外。

    没想到她才来两日,竟真的遇到了!

    四妹莫非早就料到了有今日之事?

    这一刻,姜依对妹妹越发佩服起来。

    明明是被她担心记挂着的幼妹,如今却比她这个无用的姐姐强多了。

    家里以前还有二弟支撑门户,可现在二弟没了,只剩了她……

    姜依轻轻擦了擦眼角,把眼尾以墨笔勾起的弧度擦掉一些,露出本来的样子。

    福清公主与十四公主离开燕王府后去繁华的街面逛了逛,发现那些铺面还未开张,没有什么好逛的,只得早早回了宫去给皇后请安。

第687章 卫氏进宫() 
皇后见福清公主与十四公主过来,把手中茶盏往旁边一放,笑问:“不是说见过你们七嫂后还要去逛街的,怎么这么快就回宫了?”

    福清公主抿嘴道:“那些店铺都还关着门呢,只好早早回来了。”

    她深刻怀疑母后早就知道这一点,才答应那么痛快。

    皇后看了看十四公主,问道:“你们见到燕王妃了?”

    两位公主齐声道:“见到了。”

    “呃,都说了些什么?”

    福清公主与十四公主对视一眼。

    皇后扬眉:“怎么?”

    福清公主抿了抿唇道:“我们去的时候,七嫂正在小佛堂祈福,没说话……”

    皇后心一跳,不动声色道:“怎么没说话?你们难道没等燕王妃诵经后坐一坐就走了?”

    福清公主不觉有异,笑道:“七嫂的贴身婢女说七嫂做了一个梦,梦中人指点她闭口不言更显诚心,这样不但七哥能早些回来,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我们只好不打扰七嫂了。”

    皇后听了总觉有些古怪,打发走两位公主,想了想,又悄悄把十四公主叫回来。

    十四公主第二次站到皇后面前,便知今日这趟出门没有那么简单。

    她是个懂分寸的人,皇后不开口便乖巧立着,不多说一个字。

    皇后暗暗点头,道:“十四,你与福清确实见到了燕王妃?”

    “见到了。”

    “那你仔细把当时情况说来。”

    “我和十三姐到了后在花厅等了一会儿,就由一位嬷嬷领去了一处小佛堂。那里有两个婢女候着,自称七嫂的贴身婢女——”

    “燕王妃呢?”

    “七嫂就在小佛堂里,我们没有进去,站在门外与七嫂打了招呼。”

    “也就是说由始至终没有与燕王妃说话?”

    “嗯。”

    皇后沉吟良久,问道:“你确实没有认错,那是燕王妃?”

    皇后的问话越发古怪了,令十四公主心头一跳。

    她是个谨慎的人,略一迟疑才斟酌着道:“女儿与七嫂见面不多,当时瞧着确实是七嫂……”

    皇后点了点头:“那你回去吧。今日的事,记得不要对任何人透露。”

    十四公主对皇后福了福:“母后放心,女儿明白。”

    对于十四公主的知情识趣,皇后十分满意,赏了一对金镯子给她带走。

    十四公主坦然受了,默默离去。

    皇后靠着屏风沉吟起来。

    等到将要晚饭的时候,景明帝那边派人来传话,说晚饭要在坤宁宫用,皇后忙吩咐小厨房准备起来。

    天黑得早,坤宁宫早早亮起一串串的红灯笼,屋内显得温馨安详。

    可景明帝的心情却有些急迫,草草吃了几口后屏退伺候的宫婢,端着茶水问皇后:“福清她们回来了,见到老七媳妇了么?”

    “去的时候燕王妃正在礼佛,她们两个没有久留,只在门口见了一面……”

    听皇后说完,景明帝微微松了口气,露出笑模样:“老七媳妇还真沉得下心,年轻人能这样不容易。”

    换他去念经,他早睡着了。

    皇后思考了许久,因没有明确的依据,并没把那点奇怪的感觉说出来,笑着附和道:“燕王妃如此诚心,燕王定会早早归来的。”

    景明帝听皇后提起儿子,眉头一皱,不满道:“出去这么久了还没回来,这小子就是倔,一些明知无用的事非要去做。”

    据说东平伯之子的遗体落入了济水河里,而济水河波澜壮阔,又不是小水沟,想要把遗体找到无异于大海捞针。

    皇后对燕王夫妇观感不错,拣着好话道:“燕王爱重燕王妃,这是好事。”

    景明帝冷哼:“跑那么远留下媳妇天天念经,就不怕媳妇真的一心向佛了——”

    “咳咳。”皇后听皇上越说越不像样,轻咳了两声。

    景明帝却好似卸下一桩心事,整个人显得轻松起来,直接就在坤宁宫歇下了。

    玉泉宫那里,贤妃听闻景明帝歇在了坤宁宫,满心不忿。

    皇上真要歇在哪个年轻貌美的小妖精那里就算了,居然又歇在了皇后那儿,这让她们这些进宫多年的老人儿怎么想?

    这些日子,贤妃只觉诸事不顺。

    算计老七媳妇不成却把老四媳妇搭了进去,老四媳妇要是丢了性命就算了,偏偏被救回来了,短期内只能任她占着齐王妃的位置却不能替老四打理内宅。

    这样一来老四就要受累了,别的不说,过这个年老四那般低调,虽说是该避一避风头,可让她瞧着还是心疼。

    如今明明就属老四最有资格,偏偏皇上半点没有表露,究竟是如何想的?

    想一想这两年皇上对皇后的看重,贤妃莫名有些慌,寻思着趁过年的机会把嫂嫂卫氏请进宫来,提醒一番。

    转日里,贤妃就以过年思念亲人为由把安国公夫人卫氏请进了宫。

    贤妃有些日子没见到卫氏了,今日在寝宫一见,不由吃了一惊:“嫂嫂怎么瞧着气色不大好?”

    她这个嫂嫂是个面甜心苦的人儿,因着总是摆出一副温柔模样,早两年瞧着一点都不像有个而立之年的长子的人。

    可如今一瞧,明显有了老态。

    鬓边藏不住的白发,下垂的眼角,还有不佳的气色,方方面面都看出了苍老。

    听贤妃这么问,卫氏叹了口气:“对娘娘也没什么可瞒的,还不是被老三两口子气得!”

    若是再早些时候,卫氏还会强撑着,可三儿媳嫁进来时间不短了,眼看着三房越来越闹腾,本来乖巧纯良的小儿子成了金水河上的风流浪荡子,卫氏早没了力气遮掩。

    “先前易儿对巧娘倒是痴心,怎么闹成这个样子?”

    卫氏冷哼一声:“小门小户的就是改不了小家子气,自己不能生养不说,还天天疑心易儿与丫鬟有染。易儿你是知道的,再怎么样也不会与身边丫鬟胡来,可挡不住她天天这么吵,次数多了有那不着调的朋友一撺掇,可不就开始往金水河跑了。他要是收用几个身家清白的丫鬟我还不担心,可金水河上都是什么腌臜货色……”

第688章 姜二公子回来了() 
听卫氏抱怨一通,贤妃并不提让侄儿把巧娘休了的话。

    原本安国公府的公子娶了一个民女,若是小夫妻合不来,休妻另娶就是,可偏偏安国公府是齐王的外家,贤妃可不想娘家背上休妻的污点,从而影响儿子前程。

    现在正是关键时候,一点不好落在对方手里就可能是被攻讦的把柄,贤妃可不想节外生枝。

    卫氏说了一阵子,茶水都凉透了,端起来抿了一口便放下来,眉间带着烦闷。

    贤妃便柔声劝道:“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