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似锦 >

第129部分

似锦-第129部分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姜似,阿蛮忍不住埋怨:“姑娘,您胆子太大了,真的吓死婢子了!”

    “怕什么,不是已经和老秦说好的。”姜似左右四顾,“二公子没事吧?”

    老秦雇来这条乌蓬小船,是用卖鲜果做掩饰,混在金水河数不清的船只中丝毫不起眼。

    阿蛮一指船舱:“二公子在里面呢,现在还没醒,不过老秦说他没事。”

    他们一直紧跟着画舫,姜湛落水后第一时间就把人救了起来,不过因为姜湛喝多了,竟睡得死死的。

    听闻姜湛无事,姜似心下微松。

    这时那艘画舫已经彻底燃烧起来,火光冲天,犹如怒龙,画舫四周的河面被映照得通红。

    尖叫声、哭喊声不绝于耳,四周的船早已被惊动,缓缓靠近画舫救人。

    “救,救命——”微弱的求救声传来,一只手搭上姜似所在小船的船舷。

    很快一张湿漉漉的脸就露了出来。

    阿蛮低低惊叫一声,看向姜似。

    这个人好像是与二公子一道上画舫的人。

    老秦依然默默握着船桨,仿佛什么都没有看到。

    他只会听姑娘的吩咐,姑娘要他救人他就伸手,姑娘不发话的话,他绝不自作主张。

    救人可是个力气活。

    姜似居高临下,冷冷盯着那张脸。

    向她求救的人,居然是杨盛才。

    这一刻姜似竟觉得老天还是很厚道的,她本来就不准备立刻离开,而是要找到杨盛才,没想到对方就送上门来了。

    姜似对着仰头求救的杨盛才笑了笑。

    此时她因为入过水,脸上涂抹的膏粉开始融化,形成浑浊水滴顺着脸颊淌下,瞧着分外滑稽,好在这个样子就更瞧不出本来模样了。

    杨盛才于挣扎中骤然见到这张脸,却顾不得害怕,一手扒着船舷,另一只手竭力向上伸着:“救我……我是礼部尚书的孙子,你们救了我,我给你们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姜似低下头来,面上一丝多余情绪都无,声音寒冷如冰:“我想要的,你舍不得给。”

    杨盛才虽然是个纨绔,却也不蠢,生死关头更是激起了他的急智,此时早已瞧出姜似才是做主的人,立刻道:“你……你要什么?我都给……”

    姜似微勾唇角,嫣然一笑:“自然是要你的命啦。”

    她说完,用力扒开杨盛才的手,抄起船上的竹蒿对准杨盛才的头按下去。

    杨盛才是学过凫水的,但非常生疏,落水后竭力挣扎游向其他船只求救。只不过他运气不好,本来的目的地是相离十数丈的一艘画舫,可中途见到这只乌篷船便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不愿也使不出力气再往前游了。

    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这根救命稻草实际上是催命符。

    他整个人淹没在水中,任凭如何挣扎都无法浮上去,按在头上的那根竹蒿越来越用力,使他的身体一点点下沉。

    终于,杨盛才挣扎不动了,河底的水草慢慢缠住他的脚踝,一串串气泡从他嘴角溢出,渐渐升至水面,最后破裂。

    姜似面无表情收起竹篙,放回船中,吩咐老秦道:“走。”

    老秦神色几乎没有丝毫变化,立刻加快了划船的速度。

    很多船只已经靠过来,却因为画舫烧得太厉害无法靠近,只能竭力救助落水的人。

    这一切的嘈杂与惊慌都被小小的乌篷船抛在后面,小船向岸边驶去。

    阿蛮完全没有从自家主子那样干净利落杀人的惊惧中醒过神来,声音微颤道:“姑,姑娘,刚刚——”

    姜似睇了她一眼,淡淡道:“怕什么?刚刚,我是在救人。”

    那样毫无人性的畜生死去了,不正是在救人么?

    她回眸,只见身后火光冲天,金水河仿佛越发绚丽了。

第225章 听我解释() 
    “快点快点!”一队队官差沿着河边跑过来,火光灯光下,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肃然与急切。

    金水河是个销金窟,那些雕梁画柱的华丽画舫里往往坐着的都是达官显贵,一旦出了事可了不得,甄世成自从当上顺天府尹,就专门派出几名衙役在此巡逻,一旦发生大事立刻鸣锣,那么就会有大批官差赶来。

    想当好顺天府尹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这也是历任顺天府尹总干不长久的原因,而甄世成显然是个能力出众的。

    姜似看着赶来的官差面色微变,吩咐老秦:“先别靠岸,混入那些画舫游船中再说。”

    也许是屡次见识到甄世成如何破案,姜似对此有种本能的敏锐。

    画舫起火,普通人的心思都是留下来瞧热闹,在这种时候有船悄悄离去,等于告诉别人这船有问题。

    她已经从这些官差中看到经常跟在甄世成身边的那名属下指挥着部分衙役守着码头,当然不能冒险。

    有能力出众的上峰,就会有能力出众的下属。

    小船突然停了下来,一条画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老秦手握竹篙,全身戒备。

    凭经验,他可以肯定这条画舫是冲着他们来的。

    一个人从画舫上探出头来,无奈道:“上来!”

    他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光线稍暗,姜似却一眼看清了那人的模样。

    阿蛮不由转头:“姑娘,是余公子——”

    姜似遥望了一眼热闹的岸边与河面,毫不迟疑对老秦道:“把二公子送上画舫!”

    很快老秦就把姜湛抱出来送到画舫上,紧跟着姜似与阿蛮先后上了画舫。

    郁谨对老秦微一颔首:“你可以离开了。”

    老秦原本就伪装成卖鲜果的小贩,一个人划船离开无疑是最安全的,而姜似三人上了七皇子的画舫,安全当然更有保障。

    得到姜似示意后,老秦默默摇着船桨很快离去。

    郁谨这条画舫并不大,亦算不上华丽,可以说在众多画舫中是不起眼的。与众不同的是画舫中没有花娘小倌这些乱七八糟的人,画舫内部给人的感觉空荡又清净。

    画舫大堂临窗之处有一方桌子,上面摆着一只酒壶并几碟鲜果,因为只有一只酒杯用过,瞧起来就越发冷清。

    安顿好了姜湛,郁谨看着姜似叹了口气:“先去把脸洗干净换上干衣裳再说吧。”

    姜似为了这一日反复推敲过无数细节,包括起火后从窗口跳入河中的举动,既是为了脱身,也是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时刻给杨盛才等人造成暗示。那种情形下,人们见到一个人跳河,往往都会不假思索效仿。

    姜似自然考虑到了之后需要换上干净衣裳的问题,所以阿蛮随身包袱中早就放着两身衣裳,男装女装都有,算是有备无患。

    画舫有私密性极好的房间,姜似由阿蛮陪着换好衣裳,回到画舫大堂。

    郁谨视线落在少女湿漉漉的头发上,笑道:“好在天热,头发很快就能干了,不过回去后记得好好泡澡,免得寒气入体。”

    姜似没说话,静静看着他。

    郁谨笑笑:“别误会,今日只是凑巧,我可没跟踪你。”

    他当然打死都不会承认的,不然阿似又要讨厌他了。

    想到一身男装的少女握着竹篙面无表情把露出水面的人一下下按下去,少年那颗骚动的心就安分许多。

    嗯,暂时还是老实点吧。

    “你都看到了?”姜似终于开口。

    郁谨干笑:“呵呵,你该不会杀人灭口吧?”

    姜似坐下开,淡淡道:“我没那么闲,也没那个本事。”

    她从窗口看着不远处攒动的人影,有种解脱感。

    郁七见到她如此冷酷杀人,应该不会再动心思了。毕竟男子欣赏的都是善良柔弱的女子,而她死后复生,早就不是那般模样了。

    “我看到姜二弟被人从窗口推出来了。”

    姜似眸光微转,与郁谨对视。

    她其实不大相信今晚遇到只是巧合,不过对方不承认她自然不会揭穿,以免这混蛋破罐子破摔又信口胡言。

    “所以你做得很好,不要有一点内疚。”

    不得不承认,郁谨见到姜似那样决绝弄死杨盛才差点忍不住拍手叫好,不过激赏过后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阿似到底只是个小姑娘呢,在气头上杀了人,过后定然会辗转反侧睡不好觉,万一再留下阴影就更麻烦了。

    “那些以德报怨的人都是脑子有问题,你兄长被别人害,你替兄长报仇一点毛病都没有。要是因为这个心中不舒服就更傻了,你想啊,死了一个祸害,或许有千百个人受益,真说起来还是一桩大功德。”郁谨努力安慰着心上人。

    一旁阿蛮忍不住咧嘴。

    余公子与姑娘还真是天生一对,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郁谨在安慰人上显然不怎么擅长,姜似听着对方笨拙的安慰,暗暗叹了口气。

    这要换个正常的姑娘,听了这种离经叛道的安慰早就哭死了。

    当然,正常的姑娘也不会像她那样面不改色杀人。

    姜似对郁谨笑笑:“我知道我做的是好事,那种人该死。”

    郁谨后面的话一下子憋在了喉咙里,因为停得太急,竟咳嗽起来。

    好一会儿平静下来,郁谨认真打量着姜似神色:“不会内疚?”

    “不会。”

    内疚?她现在只想浮一大白,庆祝前世害死二哥的人被她干掉了。

    “也不害怕,不忐忑?”郁谨都有些难以相信了。

    还有什么比发现心悦的姑娘比想象中更合胃口高兴的事呢。

    姜似微微一笑,语气无比肯定:“不啊,我只觉得高兴。”

    郁谨朗声笑起来:“我也高兴!”

    “你高兴什么?”姜似诧异。

    郁谨忍下心头激动,淡淡笑道:“本来无聊夜游金河,没想到能帮上姜二弟的忙,还不值得高兴么?”

    姜似环视画舫,随口道:“一个人夜游金河,确实无聊。”

    郁谨唇畔笑意一僵,轻咳一声道:“一个人游河才自在,那些花娘吵得人头疼。嗯,其实我很少来这里的。”

    一定要听我的解释啊!

第226章 回家睡觉() 
    金水河上热闹如白昼,随着崔逸三人被陆续救起,很快人们就知道有几个公子哥儿喝酒时画舫起火,这火还是画舫上的一个小倌放的。

    然而这个时候赶来的官差根本顾不得追究小倌,因为从崔逸三人口中他们知道了一件事:礼部尚书之孙杨盛才还没有找到!

    距离四人跳水已经过去这么久,人还没找到,情况就有些不妙了。

    偏偏这些官差精通水性的不多,只能发动金水河上那些讨生活的人帮忙。

    金水河波澜壮阔,要在河里找一个落水的人,难比登天。

    眼看着到了夜半时分依然全无进展,除了少数好奇心特别重的人舍不得离去,大多数人都准备回去了。

    河岸上守在码头的官差只有十余人,哪里拦得住,面对那些乘坐画舫的权贵只能老老实实放行,而对一些花船、渔船则重点盘查了一下。

    即便如此,大部分船只都没有被检查到,无他,人手太少。

    老秦混在那些船只中躲开了抽查,郁谨这艘画舫则畅通无阻靠了岸。

    岸上被夜色笼罩得更浓,放眼远处,更是漆黑一片。

    夜已过半,万家灯火早已安眠,只剩稀疏的星子在墨玉般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