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战(娱乐圈)-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番外二()
这年盛夏,常年往清北复交输送生源的附中浓重的学习氛围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附中建校几十年,培养过建筑家、巨商、教师、设计师、医学家……各行各业的高精尖人才,莘莘学子反哺的方式无非捐赠教学楼图书馆而已;偶尔几只迷途的羔羊汇入社会这条大江大河之后便泯然众人,更何况没有哪个流氓混混会张口闭口“老子生是附中人,死是附中鬼”之类。
虽然是名校,但内秀质朴,低调惯了,从来不会买什么宣传广告。这次附中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各大新闻报刊上,校方全然不知情。
“爆冷!本土选手与金马奖失之交臂,竟花落内地十七岁中学生!”
“专访——新晋金马奖最佳导演靳磊坦言,伯乐终于喜见千里马。”
“来自名校的金马最佳新人莫唤笙,打破艺人低学历传统。”
……
猎奇的标题,美化的内容,夸大的措辞,促使附中的名字高居搜索引擎网站的一周热搜榜榜首。先后来过不下十家媒体想做访谈,无论开价高低,都被素来校风严谨的附中拒之门外。彼时的追星文化尚未形成,不过附中门口不乏凑热闹图新鲜的好事者流窜。
这场病毒一样的侵袭来势之大,就连招生办都不能幸免。
“这位家长我再说一遍,我们是示范性高中,不是中职中专院校,我们没有开设艺术专业或者表演专业。”
电话里头的家长自动屏蔽这番答复,不依不饶。
招生办的刘老师在进行了整整三分钟“什么是示范性高中”的陈述之后,换来了对方短暂的沉默并一个疑问:“你们这儿不是出明星么,我听说明星老赚钱叻”。
终于怒上心头,刘老师“啪塔”挂了电话,还不忘大力拔掉电话线。
刚好有人推门而入,刘老师抬头一望,抹了抹头上的汗,苦笑道:“小陈,你这可是历史性突破,要载入校史的啊。”
来人陈婧,高三一班的班主任,这会儿刚从校长办公室出来。
“载入什么校史,校长办公室和教务处反正没少跑,尽挖苦我。知道你这几天辛苦了,走,请你吃饭去。”陈婧倚在门边。
刘老师关了电脑,站起身来:“要我说,你就不该犟。她艺考都过了,剩下这俩月的功夫好好在家待着,就咱学校学生的水平,艺术专业的分数线不是闭着眼都能上?”
“不然这家报社打个电话,那家记者发个短信,搁谁谁不烦?”刘老师插上电话线,又给电话筒复了位,这才往外走,“就说上周吧,哦,上周你去上海交流去了。你是不知道,上周出了什么大事——诶,刚刚李处告诉你没?”
陈婧默然点头。
高三全年级模考,因为天气炎热,附中又秉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没装空调,只好大开门窗通风换气。
这种校内考试监考不太严格,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拉了张椅子坐在讲台上环视,蝉鸣阵阵,没一会儿就昏昏欲睡。
高三一班的教室里,笔头在白黄不一的卷面纸张上唰唰书写,人人奋笔疾书,天花板吊着的四个电扇呼啦啦转着扇叶,杯水车薪地搅动着四周浑浊沉闷的空气。
热,非常热,然而即便汗水迷了眼睛,都没有人腾出手去擦汗,因为这会耽误做题的时间。
这样紧张的氛围,让坐在靠窗座位的莫唤笙恍惚了一会儿,首次触电之后,她就按照经纪人的规划参加各种演艺通告。要不是这次模考陈婧让她必须返校,她都快忘了自己是个学生。
新墨印出来的题目熟悉又陌生,离开题海战术的魔鬼训练,下笔的时候唤醒不了任何的肌肉记忆,莫唤笙觉得苦恼。
她正低头回想某个数学公式,忽然有人大喊:“莫唤笙!”
抬头的刹那,一道强光从前方袭来,莫唤笙下意识眯眼遮脸。
讲台上酣睡的教师如梦惊醒,只见不远处站着个头上套了附中校服的精瘦男人,正拿着相机狂按快门。这些学生哪见过现实生活中的狗仔,哗然一片,考场肃静不复。
虽然这个男人很快逃走,校方事后又调取监控录像报了警,但是参加这次模考的学生成绩依然受了影响。
高三一班是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家长视成绩如命,一次模考失利就要和人生成败挂钩。陈婧还没回北京就被家长电话连番轰炸,要她务必安排好这位“艺术生”。而莫唤笙这边纯属借坡下驴,赶不上复习的进度,索性趁此机会给陈婧递了一页申请书。
申请回家复习。
陈婧没签字。
没签字就算了,还比之以往更频繁地请她进出办公室。
就如当下——
“回家复习?你好好瞧瞧你这次模考成绩。”陈婧从文件夹里抽出成绩单来,生怕莫唤笙看不见似的,还拿红笔在第53名的地方圈了个圆。
高三一班55个人,53名可想而知已经是非常糟糕的成绩。当然,如果横向对比高三整体水平的话,还不算无可救药。
陈婧划的红圈又大又圆,十分醒目,莫唤笙蹙了一下眉头,倏尔又展开。跟遭受班主任斥责的普通学生不一样,她没什么辩白,更没有委屈。端端正正地坐在陈婧的对面,刚从宿舍衣柜里翻出来的夏日校服褶皱未平,昭示着她离开学校多日的事实。
作为一个高考生,这种行为实在太不合适。但如果对于一个前途已定的影视新人而言,又是陈婧多管闲事了。
因此,陈婧今天的质问其实心里没底。
但是她知道这个孩子不一样。
毕竟高中整整三年,代替自己的父母参加每一次家长会的独此一个。
莫唤笙眼里映着成绩单上鲜红的字,沉默着。执教十几载的陈婧盯着莫唤笙好一会儿,终于开口道:“你就不打算说些什么?”
再丰富的教学经验都必须折服于基因和环境赋予学生的个别差异,陈婧承认,身经百战的自己这次算是遇见对手了。
和班主任隔着一张办公桌而坐的女孩犹豫了下,问说:“您希望我考多少分?”
她眼睛里闪着光,露出非常恳切的神色,并非是故意和长辈作对的口气,仿佛只要陈婧说个具体的数字,她就可以立下目标为之奋斗,绝不放弃。
陈婧顿了顿,往昔种种犹在眼前,她不禁哀从中来,叹了口气:“如果你是觉得有愧于我,想考一个我满意的分数作为报答,大可不必。”
“咱们班是文科实验班,我曾经跟你初中班主任聊过,知道你对理化更感兴趣。高一的时候我同样是往理科的方向培养你的,就是希望高二分班,你可以去更擅长更喜欢的领域挖掘自己的潜力。结果,你留下来了。”
陈婧扶了扶镜框,说:“你妈妈是个编剧,你就选了文科。你爸爸是个导演,你就进了影视圈。你老师担心你的学业,你就问她期望的分数。”
“有没有哪个选择纯粹是为了你自己而做的?”
整个训话期间,莫唤笙一直低头,保持沉默。
陈婧不舍得骂狠了,她其实心疼这个孩子。不知道是怎样的生活经历,让寝食无忧的少年成了衣衫褴褛的乞丐,浑身上下唯有一颗鲜活稚嫩砰砰乱跳的心脏送的出手,都要掰成几瓣来聊表心意。
末了,还会小心翼翼地问上一句喜不喜欢。
晚自习铃响之前,陈婧终于结束了这番思想教育,她站起身来:“知道回报是好事,但是如果别人需要的只是十分之一,而你每次都给十分之九——长期以往,这种感谢反而会变成负担。”
“不用回班上了,好好想想我说的话,都快高考了,也该和爸爸妈妈谈谈心了。”
附中实验楼后面是一块废弃的运动场地,因为离学生宿舍楼和主教学楼都比较远,教师值班巡查的时候会自动略过,久而久之就成了几乎无人监管的“红灯区”。
不过这会儿没什么人。
莫唤笙坐在一条锈迹斑斑的单杠上面,两条腿交叠着垂落下来,鞋尖碾了碾地上的烟蒂。
响了好一会儿的电话终于有人接听,莫唤笙舔了舔因为紧张而发干的嘴唇,搭着单杠的右手指节微微泛白。她开口都能听见自己在颤抖:“唔……爸爸……”
“啊,是小笙啊,有什么事吗?莫导在调度呢,暂时没空。是不是缺钱用了,要多少,叔叔给你打钱。”
是常年跟随莫文东的助理叔叔,莫唤笙目光黯淡下来,礼貌地道了谢,便挂断电话。
几分钟之后,她又拨了第二个电话。
这次,是温倩茹接的。
“妈妈。”
温倩茹的声音透出几分疲倦,大概在赶稿,她没有察觉出女儿的情绪不对,一如往常地问道:“嗯,妈妈在呢,怎么了宝贝?”
“我……我模考成绩出来了。”
“哦?”
温倩茹觉得意外,女儿极少跟她主动聊起成绩,于是便耐心倾听起来。但是她手上的稿子剧方急着要,只好通过免提的方式,一面听一面写稿。
敲击键盘的声音传进耳朵,温倩茹的回答也愈来愈敷衍,从“不要紧,爸爸妈妈对你的成绩没什么要求”之类完整的话语,变成“嗯”“好”“啊”。莫唤笙真正想说出口的话一点一点地被憋回肚子里,终于草草地结束了这场无聊的谈话。
清瘦的少女跳下单杠,长呼了口气,漫无目的往前走。
手机机身发烫攥在掌心,蓦地,嗡嗡震动起来。
“喂,妈妈?”
“我不是舅妈,我是安安。”
“噗,又拿手机玩游戏了?”莫唤笙笑道。
顾予安嘟囔着否认:“哪有。我在舅妈旁边看书,然后你打电话过来了。”
莫唤笙低头瞧着地面,觉得要是时光倒流,她一定不会拨出这两通电话。
“嗯,听见我考倒数了?”
“呃,啊,我……”小学五年级的顾予安眼里,考倒数真的是太糟糕了。
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能安慰人的话,只是重复着:“反正舅妈不会揍你。”
“你就不要难过了。”
“你听出来我难过了?”莫唤笙自嘲地笑了笑,“我妈都听不出呢。”
“我聪明嘛。”
顾予安开始说着自己在学校的事情。
小孩儿的世界无忧无虑,莫唤笙受她感染,被一件件趣事儿逗乐了,便没觉得心里多苦。
电话里头突然啪塔啪塔的脚步声,顾予安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不知道跑去哪个旮旯角,背景音里还有赵阿姨的追逐:“打电话在家里打不行,非要去外面,鞋都不要,着凉了咋整?”
依稀夹着鸠占鹊巢的莫小五的狗吠。
顾予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跑出来,大概是耳朵发红发烫,想吹吹风凉快凉快。她席地坐在台阶上,说:“姐,你周末都不回家吗,我想你了。”
莫唤笙愣了一下。
她听着心里发涩,眼角蓦然落下几滴眼泪,爹不爱娘不管的此情此景,“我想你了”四个字的杀伤力更胜以往。她抬头,望着缺了一半的月亮,甚至觉得,天地之大,自己栖身之处仅此一隅罢了。
14。第 14 章()
次日早上,顾予安醒来的时候,莫唤笙已经不在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