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丫鬟奋斗记 >

第20部分

丫鬟奋斗记-第20部分

小说: 丫鬟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安应是,走到外面打开门,就见小雨和陈大爷在说话。心安的神色微微一变,接着快步上前走到陈大爷跟前:“大爷回来了,怎么不进屋去?”

    “我正好瞧见小雨,想着好几日她都不进房服侍了,就问问!”陈大爷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心安往小雨面上瞧了眼,见小雨一脸恭敬地站在那。

    小狐狸精,都敢做出勾引大爷的事了,还装作对大奶奶一脸恭敬,简直是笑话。心安心里想着,面上却笑道:“这是大奶奶怕雨妹妹劳累了呢。”

    陈大爷哦了一声,就对小雨道:“既这样,就进来吧。”

    小雨等的就是这句,有再多的心机,见不到人都白搭。于是小雨给陈大爷行礼,规规矩矩跟在心安身后往屋里去。

    经过小文身边时候,小雨低垂着头,小文心里不由微叹一声,但面上神色没动。瞧着他们进去。

    陈大爷进到屋里,陈大奶奶已经睁开眼,瞧见小雨跟进来,陈大奶奶浅浅一笑就对陈大爷:“大爷这是越发不晓得怜香惜玉了。”

    “我就算要心疼小雨,但更心疼你啊。”陈大爷在床边坐下,小雨已经拿了鞋子服侍陈大爷换掉。

    陈大奶奶已经坐起身,瞟陈大爷一眼:“得,你这还是为我好?”

    陈大爷把脚翘起,好让小雨方便换靴,瞧向陈大奶奶:“这是自然。”

    陈大奶奶又是一笑,觉得有些没意思起来,这意思,谁不明白呢。罢了罢了,何苦和个丫鬟怄气,倒堕了自己的身份。

    于是陈大奶奶对外面道:“打水进来洗脸罢!”

    小文等的就是这句,带了小丫鬟们端着水进来。陈大奶奶已经从床上下来,披衣坐在梳妆台前。

    小雨从小文手里接过水,心安把手巾从盆里拿起,递给陈大奶奶。这中间陈大奶奶并没说一个字。

    小雨晓得,自己这才算真正被陈大奶奶认可,当做是这屋里的人,心中大定,但面上神色依旧没变,服侍着陈大奶奶梳洗好了。

    小文又倒上茶,陈大爷和陈大奶奶也就各自说了几句闲话。

    听陈大奶奶说陈宁要去外行商,陈大爷哦了一声就道:“这孩子,倒是个有志气的。既这样,这件事就交给鸣侄儿,你看怎样?”

    陈大奶奶懒懒地瞧陈大爷一眼:“我什么事不都听你的,你又来问我做什么?”陈大爷哈哈大笑,往小雨面上瞧别的话。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陈大奶奶怀孕满足,请了稳婆来,陈大奶奶在里面生产时候,阖府上下都悬着心。

    陈夫人更是额头都冒出一点汗来,陈老夫人年纪大了,陈夫人没敢让她在外面等着,而是让人在上房陪着她。

    稳婆进去了足有三四个时辰,这才听到里面传来嘹亮儿啼。接着门打开,稳婆笑嘻嘻地走出来:“给夫人道喜,贵府添了一位,小公子!”

    听到是孙儿,陈夫人双眼紧闭,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面上神色这才松弛下来。

    陈夫人伸手去接稳婆怀里的襁褓,等在院内的众下人们纷纷给陈夫人道喜。陈夫人满面笑容:“赏,都赏,大奶奶院里的下人们,个个都多领一个月的月钱。”

    外面人声鼎沸,心安瞧着面色苍白满脸是汗的陈大奶奶,心疼地给她擦一擦额头上的汗。

    陈大奶奶浑然不觉,伸手去拉心安的手:“你瞧真了?确实是个哥儿?”

    心安点头:“奶奶,您先歇一会儿罢,这生产,挺累人的。”陈大奶奶此刻哪还觉得累,只长出了一口气:“我也算没辜负老太太了。”

    话刚说完,外头丫鬟们就在那说陈老夫人来了。接着陈夫人和陈老夫人婆媳走进。瞧见陈大奶奶,陈老夫人笑眯眯地道:“我果然没白疼你,孩子我已经瞧见了,生的可好了。奶妈也雇好了,我的儿,你啊,就安安心心地坐月子。”

    “老太太说的!”陈夫人笑眯眯地说了句就道:“这一个月,我会和老大说,让他别来烦你。想吃什么,就和我们说。”

    “多谢婆婆了。”陈大奶奶有些虚弱地说,陈老夫人笑的更开:“媳妇,你也糊涂了,这会儿还缺什么吃的?只要孙媳把身子骨给我养好,再给我添个重孙女,我啊,这会儿闭眼都高兴。”

    陈夫人忙道:“老太太方才还说我呢,这会儿您也这样了?”

    陈老夫人啊了一声,就伸手往自己嘴上打了下:“真是瞧见重孙儿,就忘了。”

    屋里屋外的人都笑起来,陈大奶奶唇边的笑也没消失。以后,就瞧这两个丫头的了,她们爱闹就由她们闹去,不闹的话,这日子,过的不是有些无趣?

    陈大奶奶坐月子这一个月,丫鬟们比平日更忙些,等陈大奶奶坐完了月子,小文也就抽空回了一趟家。

    一进了家门,还没来得急说话,孙婶子就拉着女儿的手:“我都想好了,明年就去和奶奶说,让你回家来。这会儿,我托媒人给你说了两门,你瞧瞧,喜欢哪一个,就挑。”

    这消息来的太快,小文有些瞪目结舌地看着自己的娘。

    小文的嫂子从堂屋里走出来,笑着上前道:“妹妹回来了,先进屋里坐。婆婆,您啊,这样的事,总要等妹妹喝水坐下,慢慢地说。”

    孙婶子用手拍下额头:“哎呀,我可给忘了。瞧我这急性子。我这不是怕没定下来,这亲就跑别人家去了?”

    孙大嫂又一笑,拉了小文往堂屋去。孙婶子坐在女儿旁边,孙大嫂已经给小文倒了茶,塞到她手里:“妹妹,这可是大事,这会儿可不能忸怩。别说旁人,就说我,若不是嫁了你哥哥,这日子,哪有这么舒心?”

    “是啊是啊!”孙婶子接了儿媳的话:“这两家我都打听过了,老人都是那种和善的,不会欺负儿媳的。小文,我这一世,只有你和你哥哥两个。这会儿你哥哥娶了嫂子,日子过的好,我不就只操心你了?”

第26章 心事() 
“娘!”小文皱眉叫了一声,孙大嫂瞧着小姑的神色就对孙婶子道:“婆婆,妹妹只怕是在里面日子久了,觉得嫁了人,不自在呢!”

    说着孙大嫂就笑了,孙婶子怎不明白自己儿媳是想说句俏皮话,摇头说:“哎,你不明白你妹妹的心。”

    “娘!”小文又叫了一声,这回脸有点涨红。孙婶子瞧着女儿,摇头:“女大当嫁才是正经事,虽说你在里头伺候大奶奶,晚些成亲也没什么,可是你不为别人想想,难道就不能为我想想?我的儿,我只巴望着你好。旁的,我什么都不愿。”

    孙大嫂觉得婆婆这话里似乎有点别的意思,往小文面上瞧去。

    小文一张脸涨的通红,低头不语。孙婶子见女儿不说话,伸手把她搂进怀里,唉声叹气起来。孙大嫂晓得婆婆疼女儿,也不好再劝,只默默地在一旁。

    外面大门响了一声,孙大嫂侧耳听了听就道:“外面只怕有卖豆腐的过了,我出去买两块豆腐,今儿还割了肉,妹妹上回不是说最爱吃这个。正好,地里的白菜也好了。”

    孙大嫂说着就走出门,孙婶子把女儿的脸抬起:“你老老实实的,告诉我,难道心里还想着那个?小文,要是别人家,我就算老了脸皮,倒提亲也要给把你嫁过去。谁让你喜欢呢。可是小文,那是主人家,你是我含在嘴里养大的。送你进去伺候主人们,我还哭了好几场。生怕你被人瞧上了,让我的外孙叫不得我一声阿婆。就算他只是旁支族人,真喜欢你,你也不过是去做个妾,小文,我的儿,我的肉!你不为旁人,为你的娘想想,成吗?”

    “娘!”小文也泪眼婆娑,靠在孙婶子怀里就哭起来。

    孙婶子拍着小文:“乖,听娘一句,忘了罢。况且他出外行商,也有十来个月了,说不得被人看中,另定了亲。小文,你就老老实实的,嫁人生子,这辈子,很快就过去了。”

    小文没有说话,只是靠在孙婶子怀里,孙婶子拍着她:“我的闺女,生的这么好,又百伶百俐的,嫁了谁,谁不是如珠似宝地待着?小文,听娘的话,好不好?”

    小文心中柔肠百转,却难以说出那个不字,只对孙婶子点一点头。孙婶子笑开:“那我和你说,这两户人家都是什么样的?你中意谁家,我就去瞧瞧。若难以决断,就两家我都去瞧瞧。”

    小文看着孙婶子兴致勃勃地说着,勉强笑了笑。孙大嫂早已买了豆腐回来,在厨房里边剁着肉,边侧耳听着堂屋里的动静,现在听不到哭声了,也就拿着菜刀对堂屋喊:“婆婆,鸡蛋放哪了?”

    做豆腐丸子,鸡蛋也少不了。孙婶子应了一声:“我怕猫叼了,放到我屋里了,你等着,我给你多拿几个。”

    孙婶子走进里面去拿鸡蛋,小文坐在那里,看着熟悉的一切,整个人又缩成一小团。若那日,自己能点头,是不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接着小文摇头,不,就算自己点了头,也是一样的。从来都是身不由己啊!

    孙婶子手里拿着四个鸡蛋走出来,见女儿怏怏地缩成一团。孙婶子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走出堂屋给儿媳送鸡蛋去。

    孙大嫂的手艺虽不如陈府里的厨子,比孙婶子可强多了,做的还是小文爱吃的菜。小文想起孙婶子说的话,却感难以下咽。

    孙婶子吃完一碗饭抬头见女儿又呆呆的,伸手把她碗里的饭倒到自己碗里来,给她倒了一碗汤:“尝尝这个,你不是最爱吃了?而且你嫂子晓得你要进去伺候,都没敢放姜,也不知她怎么弄的,肉也不腥,豆腐也不呛。”

    “婆婆,这是豆腐要选好的,肉不腥就更简单了,先用水煮一下,再用葱姜揉了,把葱姜撇了,再剁碎,这样既没葱姜味,又不腥。”孙大嫂笑吟吟地说着。

    小文喝了一口汤才勉强应道:“大嫂的手艺,比娘强多了。”

    “这会儿就嫌弃我了?等你出来了,可要让你大嫂好好教教你,怎么做饭,怎么做针线。”孙婶子的话让孙大嫂笑了:“妹妹百伶百俐的,做的针线就跟活的一样,我哪能比得上?”

    “不是那样绣花描朵的,是裁衣衫做鞋,以后这些,可都要做。”孙婶子是真心为小文打算,小文也晓得自己该兴致勃勃地和自己的娘、嫂嫂议论一下。

    可是小文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忘了,说的轻巧。很多时候,人的心,哪是说这样就能这样的?

    小文吃完午饭,漱了口,又和孙婶子婆媳说了几句闲话,也就匆匆赶回陈府。

    回陈府的路还是和原来一样,旁边的房屋,巷子里的青石板,周围奔跑而过的孩童们。甚至连墙上被太阳照的斑驳影子,仿佛都没有变化。

    从小文下生之时睁开眼,渐渐长大,再沿着这条路去往陈府,十多年了,一点都没变化。原先的小文以为,自己天生就该这样,可是现在小文站在巷子口,看着这长长的巷子。

    京城,自己所在之地为京城,可是这京城,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天下第一繁华之地,究竟是怎样的繁华?

    背后走来一个人,脚步声打断了小文的沉思,小文转过身,见是陈府的一个婆子,急忙喊声婶婶好。

    这婆子哎呀一声:“原来是小文啊,正好,要寻你呢!”

    “婶婶有什么事?”婆子的手已经一拍:“我那小孙女,今年七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