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娇宠皇妃 :殿下,我错了 >

第168部分

娇宠皇妃 :殿下,我错了-第168部分

小说: 娇宠皇妃 :殿下,我错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默默的念着:父皇,走好。

    苏棉也在后院里跪着,于情于理,这位陛下对她都是极好的。爱屋及乌也罢,总之她是受了实惠的。

    男人的悲伤,到底埋的深。很快燕子归就收拾心情,处理起最近堆积的事情。

    苏绵也算是松口气,这一松气,就病倒了。

    “棉棉是近来劳累过了,都是本王的不是。”燕子归自责道。

    她身为王妃事情本不少,便是没在燕京城,最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还要因为他不爱惜身子操心。听她的奴婢说,也是一夜一夜睡不好。岂能不病?

    梁有才来把脉也说是因为劳累,又加上不太适应西北春季的风,这才病了。不过好在不严重。

    苏棉有些低烧,嗓子鼻子干的不行,春季的西北,几乎日…日都是风沙,刮的人眼睛都看不清东西了。即便护养着,口鼻也是很不舒服的。

    “如何缓解?”燕子归一边握着苏棉的手一边问。

    “这……除了喝些滋润的汤,多喝水,也……哦对,姑娘准备个壶,烧开的水拿进来揭开盖子叫水汽冒出来,冷了再换,这般也能好不少。”

    梁有才道。

第312章 新帝() 
苏棉笑了笑,心道这不是现代的空气加湿器么?果然古人的智慧才不差呢。

    “多备几个。”燕子归道。

    青黛忙不迭去了。

    半个时辰后,有四个壶的滋润,苏棉果然觉得好一点了。药也熬好了,喝了药吃了半个梨子苏棉才觉得嗓子好了。

    “王爷快去忙吧,我都是小病不碍事的。”苏棉道。

    “无妨,陪你。”燕子归却不肯走,心疼苏棉的心占了上风。

    苏棉往里躺了躺,等着燕子归上来,躺在他胳膊上。

    西北三月天还是冷的要命,花都没开呢。

    “三月里了,西北诸国的人什么时候来何时呢?还是今年不见?到底是孝期。”苏棉道。

    “不必操心,睡吧。”燕子归感动她这时候琢磨的还是这些。不禁拍她的背。

    “睡不着了。”苏棉在燕子归怀里拱拱头道。

    “四月里就来,虽然是孝期,但是……”到底他去年就来了西北,今年还不见是不好的。

    苏棉心道,这是叫特事特办吧?到底不在京城,规矩固然要紧,可是这些事也只能破例了。

    “既然使臣们四月来,那……等我好些了就得宴请丰城权贵。”到时候使臣到了。总不能只有苏棉一家子接待吧?总要西北官员以及家眷都在才对。

    “……你……”燕子归想说你好生养着,可也知道这事是必须的。难不成此时还叫甄氏等人出头?

    单单是为她,也只能叫她辛苦了。

    “不必担忧,我七八日就好利索了。有梁有才呢。再说了有方嬷嬷她们,我不过宴会的时候出席就是。”苏棉笑道。

    燕子归叹息道:“总说叫你享福,可总是叫你辛劳。”

    “好啦,不要说这个。陪我睡会吧,好像药效起来了。困。”苏棉眯着眼道。

    燕子归便不说话了,只是将她抱得更紧一些。

    西北暂时的平静着,京城里,却是新帝即将登基。

    内务府已经备下一切,就在本月,三月十八就是新帝登基的日子了。

    因有先帝的遗诏,所以燕子归不必回京朝贺。

    而三月里本该进京述职的西北驻军将领却都不曾回京。此时的燕子宁才算是感到一丝不平常。到底还安慰自己,等到继位那时候,他们必然是要回来的。

    内务府,礼部,已经预备好了所有的细节,龙袍早几日就送进皇宫。

    自打燕凌城去世后,燕子宁便住进金相殿了。不过后宫还暂时没有动。

    眼看着就要登基大典了,后宫也必须动一动。太后是还要住在归宁宫的。

    好在万象宫很大,有些偏僻的宫殿里,甚至住着燕凌城父皇那一辈的嫔妃们。

    于是最后便定下,宋太后依旧住在归宁宫。请李皇后与她同住。文贵妃依旧住在芳瑶宫,后面的芳珍宫给和贵妃住,因她带着四公主,不好叫人与她同住。后面几个阁子里,从四品往下数,能住进去十几个。

    芳灵宫里,是贤妃带着两个嫔妃住。芳惠宫里是淑妃带着几个小嫔妃住。

    单有几个阁子,凝妃,灵妃,孟妃都自己住。

    再有那些位份低的,就要住更偏远的地方,也是几个人一起住。

    选人的时候,贤妃一早就把赵雅芝选走了。她也是记得这是苏氏的一个手帕交。能帮衬什么就帮衬什么吧。

    住处选好了,很快就是登基大典了。

    这时候,太子的家眷也都搬进来了。现今有的,就是太子妃应氏,侧妃吴氏,庶妃全氏,侍妾慕容氏,万氏,乌氏。几个。

    三月十八,燕子宁在万象殿接受了登基大典。满朝文武朝贺。山呼万岁之后,他一身明黄龙袍,戴着冕毓。十二根丝绳系着每一串十二颗美玉磨成的珠子。

    朱,白,苍,黄,玄。依次排列。

    他坐在龙椅上,内心是无尽的豪情抱负。这万里江山。终究是到他手里了!

    “平身。”他衣袖一挥,一声浑厚的帝王之语,传遍了万象宫。

    不管下面的人心里想什么,此时他们都是五体投地的!谁不臣服帝王呢?

    登基大典的核心部分就是册封。朝堂内外的册封。而最先的是先帝的谥号,庙号。然后是新皇帝的帝号,年号。而今燕子宁继位,帝号为:元兴。来年是元兴元年。

    其次便是宋太后。封宋太后为太皇太后,赐住归宁宫颐养天年。

    李皇后为李太后,与太皇太后同住。

    文贵妃为熙文太后,赐住芳瑶宫。

    如此册封,合情合理。自古如此,若非中宫所出太子继位,嫡母生母都是太后。不分大小。但是皇帝要给生母赐下封号,那就是另一回事,你不能不叫人加孝敬生母。

    和贵妃封太贵妃,称和太贵妃。赐住芳珍宫。

    贤妃册封为太妃,淑妃册封太妃,孟妃,灵妃,凝妃都是太妃。

    往下昭仪,昭容,昭媛等都加一个太子。都不得晋位。

    接着才是新皇帝的后宫。

    太子妃应氏封皇后,赐住凤藻宫,掌掌管后宫之权。

    侧妃吴氏封贤妃,赐住白露宫。

    庶妃全氏封妃,赐住白芷宫。

    侍妾慕容氏封正四品贵嫔,赐住碧玉阁。

    侍妾万氏封正四品贵嫔,赐住瑶光阁。

    侍妾乌氏封正从四品嫔,赐住紫光宫偏殿。

    慕容氏是慕容家三房的庶出女,也是因为家族,才有这贵嫔的位份。

    万氏身份更差,她是万氏别枝的嫡女,也是因为万家,才有今日。

    而乌氏伺候太子多年了,只是身份不高,家里是小吏。不过也生下一个公主。光看住处就知道,以后也是要得宠的。

    再有几个伺候过太子的宫女什么的,便是封了三四个小仪,也没个好住处了。

    吴氏所出的儿子,现今是大皇子,全氏生的是二皇子。乌氏生的是大公主。可惜应氏至今还未生育,不过她想法可多,便是生不得,也绝对要养一个的。

    如此便将后宫里的人都封过了。前朝要封赏的更多。从一早拜过祖宗开始,便传旨,黄昏也传不完,光是能上朝的,就是几百个。

第313章 封赏() 
朝中且不说,燕王,烈王这两个藩王却也有封赏。

    首先是烈王,毕竟是亲兄弟,关系近一层。封是没得封了,那就赏,黄金万两,锦缎百匹,珍珠玛瑙玉石翡翠各有一箱子。

    其次是燕王,比烈王少了那么一点点,也不少很多。

    烈王早在前几日就派人进京送来贺礼。而燕王却没动静、

    不过不管藩王如何,燕子宁刚登基,总不敢与叔叔兄弟开打。不管怎么说,一旦开始打,就是他不容人。

    《大胤帝国传》记载,康佑三十六年春。太子继位为新帝,号称元兴帝。

    至此,便是元兴帝的天下了。

    西北,丰城。

    苏棉的确好得快,本身也不严重的感冒而已。

    好了以后便着手要宴请着丰城乃是卫城的权贵了。后来权衡之下,便是将西北所有的权贵都请一遍。索性三城不算远,来也就是半日功夫罢了。

    三月二十,烈王府宴请三城官员。

    这一日烈王府宾客云集,很是热闹。一早就开了戏,锣鼓梆子敲得响,一副太平兴隆的模样。

    后院里,不必燕京城的府邸小的花园摆下宴席。

    三月中,杏花和桃花开了,白的粉的,很是耀眼。

    戏台子就在花园对面,女眷们坐在花园里,也是十分惬意的。

    除了苏棉认识的冯氏外,盐城的便没来几个了。朱夫人月份大了,便没来。

    这丰城的知府赵晋正妻姓许,称许氏。倒也是伶俐的。卫城知府王堂之正妻安氏也不输于她,俨然八面玲珑。

    而有一个人比较特殊,宫里的覃和祖母,覃周氏。

    因为是将门遗孤,又是覃和的祖母,一开始苏棉就给了很好的位置。

    单说覃和,先帝去世之前,就已经是从三品充仪。何况覃氏一族也算是鞠躬尽瘁。覃和的父亲,叔父都是战死沙场的。

    祖上也好几个战死的将军,很是令人敬佩。

    覃老将军去年才病故,如今覃家只有覃周氏与覃和的婶娘两个女眷了。

    苏棉招待众人,游刃有余。但是有时候,偏就有人要找你麻烦。

    比如她尊敬的覃周氏。

    “这是今年的新茶,刚打南边运来的,你们都尝尝。”苏棉笑着挥手。

    冯氏心道,到底是最熟悉的,这时候也帮着张罗几分才是。便笑道:“这可好,今年新茶最好。臣妇又沾了王妃的光了呢。”

    “哼!好一副奴婢样!她是什么王妃?老身竟不知,烈王殿下娶得,竟是苏氏女!”

    覃周氏将檀木拐棍狠狠的一跺,发出咚的一声。纵然戏台子上还在继续,也很难忽略这一声。

    众人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下来了。谁也不愿意出这事。她们都是家里还没定下个章程的。明明烈王殿下宝贝这个王妃的紧。瞧瞧吧,人家才十七,长得好,会做事。可不是个宝贝疙瘩?

    人家愿意叫王妃,自然就是王妃。纵然有不合理的地方,轮得到你覃周氏说话么?

    惹了这位不高兴,烈王还不知道怎么算账呢。

    这时候,可不是苏棉刚到丰城那会子了。这半年,丰城的事就跟长了尾巴一般,三城二十七县传遍了。谁不想保住自己的官位?没得惹烈王殿下的心肝肝作甚?

    所以,不少人心里纵然疑问,也决计没有一个人帮着覃周氏。反倒是都琢磨着,怎么说话替苏棉周全呢。

    苏棉脸色丝毫没变。她心里稍微诧异了一下罢了。

    总有人看不得她越俎代庖,她也确实僭越了。可是这事见仁见智。

    多的是人不知道烈王的打算,一辈子在西北,别说他苏氏了。就是一个侍妾,只要燕子归喜欢,要叫王妃,别人也的听着。

    “哟,这是咱们丰城将门世家的覃老太太吧?您这话说的可不是不大好。咱们就叫不得一声王妃了呢?叫全了,那是苏侧王妃。我们怎么就叫不得一声王妃了?”许氏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