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道巅峰 >

第424部分

官道巅峰-第424部分

小说: 官道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说,刚才的电话跟赵飞扬的来电一样,同样也是向梁斌报信的!梁斌也知道出了安全事故了!

    王晓松还没开口,就听见梁斌抬起手来:“别说了,我刚才也接到电话了。走,我们一起去现场!”

    能够让一个新区副主任出马,可见现在的安全事故,影响有多大。

    司机送两个人到了马上村,还没进村就听见一阵震天动地的哭声,喊声,骂声交杂在一起的声音。

    车子刚刚往前走了没多久,就看见有人要冲上来,似乎想要拦住车辆。

    新区副主任来现场的事情,已经通知到了一线部门,所以有不少警员赶忙拦住那些要冲上来的闲杂人等,才算是让梁斌跟王晓松两个人来到了事发地点。

    这是村子中央的一个民居,现在已经垮塌了一大半,地面上还有斑斑血迹,周围已经被警方拉出了一道警戒线。一副萧然的样子。

第853章 福祸相依() 
这样的场面,让王晓松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整个人一下子就着急上火了。

    这时候,负责在龙北镇联络当地乡镇干部,重点‘关照’马上村的陆飞就走到了王晓松身边,低着头说道:“师父,你们来了。”

    王晓松的眉头一下子就皱紧了:“我跟你说什么了?我有没有告诉你,如果拦不住他们在现场施工,那至少也要想办法保证安全!你干什么吃的!”

    王晓松就是这个炮筒子脾气,只要是惹到他了,天王老子在他面前都没有面子。他严厉训斥陆飞的时候,根本就没去管什么陆飞跟陆云生的关系。

    就连梁斌在旁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赶紧说道:“晓松!陆飞还年轻,而且他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太短了,缺乏经验,这种事情也不能怪他。”

    王晓松气呼呼的说道:“梁主任,之前他出发来这里的时候。我就已经再三叮嘱过,能劝阻加盖的,就想办法劝阻加盖行为。

    如果劝阻不了,那就一定要以保证现场人员安全为底线。现在倒好,我刚刚说完不到三天的时间,居然就弄出这样的事情来。”

    陆飞一脸的委屈:“师父我错了,您罚我吧。”

    “罚你有个屁用!死掉的两条人命能回来吗!”王晓松再次厉声呵斥道。

    这时候,梁斌直接拉下脸说道:“晓松同志,你这样说就不对了。陆飞已经在努力工作了,马上村这么大,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家!一个个都红了眼的疯狂加盖,就想要多套取一点国家的补贴。

    他陆飞一个毛头小子,过来跟人家讲政策讲形势,人家都懒得搭理他!我们又不同意让警方等强力部门介入。软的不管用,硬的不让用,你还让陆飞跪在地上求他们去?

    村民们自己让利益蒙住眼睛,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当回事,就非得为了摆姿态,让我们的工作人员背黑锅吗?”

    梁斌的一番话,说出了周围很多心怀忐忑的政府人员的心事。这些人表面上都默不作声,但是心里已经在觉得,梁斌说的才是大实话,也都在心里隐隐的感觉到,王晓松有些不近人情了。

    王晓松轻叹一声:“梁主任,我接受您的批评。”

    诚然,王晓松刚才那番话里,的确是有很多情绪化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他这么做,自然也是有他的理由在里面的。

    很多时候,道理,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的确确是存在着很多没有办法讲道理的事情。

    就比如今天的这件事情,陆飞他们的确是曾经干预过。但是事故已然出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王晓松刚才做的事情,就是在引导那些围观的人将情绪宣泄出来。

    而且如果仔细品味的话,其实会发现王晓松刚才的措辞,其实非常讲究。听上去是在责骂,实际上,则是在不断的向听这一番话的人申明,陆飞已经做了他应该做的。后面出的任何事情,的的确确不是陆飞的责任了。

    最终,王晓松跟梁斌两个人,现场了解了情况,最终,梁斌离开了现场,临行之前交代王晓松,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绝对不能让这件事情引出什么别的麻烦。

    滨莱新区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件和意外,眼看着已经到了这一步,梁斌实在是不希望因为什么突发状况,影响了新区的建设。

    王晓松当即就下令,由主城区建设办公室,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赵飞扬任组长,他本身就是搞刑侦的,这件事情算是他的本行。他本人又是滨莱县本县的公安局长,让他来做这个工作,别人才不容易有意见。

    除此之外,王晓松当然要抓紧时间利用这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加盖的危害性。

    几天之后,建设办公室组织专人,到每个涉嫌加盖的村子里面,进行了宣讲。将这次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宣传,很快就让这件事情传遍了整个主城规划区覆盖的乡镇村组。

    这样的宣传工作,的的确确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面。各村的加盖情况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很多村子都已经停工了。

    最让人振奋的是,在这些上千户涉嫌加盖的人家之中,居然出现了两户人,已经在主动拆除加盖的建筑了。

    王晓松顿时大喜:“对于这种情况,要奖励!而且一定要大肆宣扬,让大家都看见,遵纪守法是可以受到表彰褒扬的!不只是可以得到荣誉,而且还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天王晓松就直接去亲自拜访了这两户人,不只是非常热情的对他们主动拆除加盖房屋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扬,最重要的,还直接报销了这两户人的拆除时候的人工费用。

    除此之外,王晓松还专门对这两户人的加盖建筑材料进行了估价,然后直接以成本价的百分之五十,对他们进行了补贴。

    这样一来,一下子就直接让这件事情传到了周围的村子里面,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为此,王晓松还专门让高阳写了一片通稿,并且制作了一期普法视频。

    视频中,详细介绍了我国法律,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解释。农村的加盖房屋,属于钻了法律空子的灰色地带,虽然现在兴建这种加盖房产的人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东西就是合法的。

    如果一旦国家对此进行司法解释,认定这些加盖的房屋属于违建的话,那么按照法律规定,所有的加盖房屋都无法得到一分一毫的现金补偿。

    而且在进行加盖的时候,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最后,只要是能够主动拆除加盖房屋,建设办公室会提供免费的工程队协助拆除,至于加盖的建材成本,全都按照本地刚刚出台的政策,以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进行补偿,来为那些加盖的农民止损。

第854章 流言蜚语() 
至于那些死硬派,死扛着就是不愿意拆除加盖建筑的,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表示要进行怎样的处罚。但是新区政府方面也已经做了表态,那就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舒舒服服,顺顺利利的拿到补贴。

    经过了一周多的大密度宣传,居然真的有十几户人都已经动了心,或是主动,或者是在乡镇干部的规劝之下,选择了拆除加盖建筑。

    对于这些人,王晓松无一例外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新区主城规划区的政府项目现在非常多,想要借调工程队伍非常简单。反正到最后让新区政府买单付账就可以。

    这些工程队伍都是专业的内行,工作效率很快,分分钟就可以拆除掉那些加盖建筑。甚至我还免费帮对方清运走了这些建筑垃圾。

    除此之外,王晓松还专门找来工程专业的人员,现场进行估价,将这些加盖房屋的材料成本进行核算之后,现场进行现金补偿。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与对方签订不加盖保证书。王晓松这一点做的很周密,这个保证书,等于是宣告那些拆除加盖的补偿,并不是无偿提供的。

    在接受这比提供的同时,也要承诺绝对不会出尔反尔,再次进行加盖。而且在保证书里面,也规定了违约条款。倘若是有人违约,绝对可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让这个家伙赔钱赔到怀疑人生,在他接下来的余生中,玩儿命的后悔自己为什么会出尔反尔。

    这样的工作开展了一周的时间,效果还算是比较显著。王晓松甚至不由地感觉到,上次的意外事件,甚至有可能成为了帮助自己完成征收工作的一次助力。

    当然,这件事情导致了两个普通群众的死亡,还有若干人的手上,王晓松当然不能说这件事情帮了自己。

    但是,谨小慎微的王晓松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胡说八道,却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

    几天之后,王晓松正在龙北镇,让龙北镇镇长马玉涛召集了本镇的干部,来布置下一阶段的征收任务。

    会议开始之前,一通电话打到了王晓松的手机上。

    王晓松赶忙接通电话,就听见一个人说道:“王主任,出事儿了!”

    王晓松听出来在这是高阳的声音,就赶忙问道:“出什么事情了?别慌,慢慢说!说清楚!”

    高阳赶紧说道:“是这样的,现在网络上又出了一个谣言,现在转发的次数很多。我现在就发给您看看。”

    说完高阳就挂断了电话,仅仅是几秒钟之后,王晓松的手机就响了,打开微信之后王晓松点开了高阳发过来的一篇文章,看完之后脸色顿时都变了。

    “算了,今天的会议让肖局长替我主持。”王晓松说完,就直接走出了龙山镇政府会议室的大门。

    肖飞虎听了之后吃了一惊,赶紧跟着王晓松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问道:“晓松,到底出什么事情了?怎么回事?”

    王晓松深吸一口气,就把手机递给了肖飞虎:“你自己看看,要是敢让这片文章火了,我们恐怕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现在就去找一个朋友帮忙,这场会议你先主持。”

    说完之后,王晓松不由分说的就离开了。一只手紧紧的攥着手机,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那篇谣言文章。

    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这次安全事故,其实不是一个意外,而是滨莱新区方面的政府官员,为了节省拆迁安置费用,而故意安排的一场惨剧。

    这个人分析了现场的情况,并且站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的角度分析,认为这次加盖建筑垮塌,并非是单纯的因为建筑质量不过关,而是因为有人故意在这中间搞破坏。

    而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当安全事故出现的时候,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可以被滨莱新区政府的官员用来证明,加盖房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说白了,就是在污蔑滨莱新区的官员,或者干脆就指明是王晓松,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故意派人混进加盖房屋的施工民工的队伍里面,在暗中进行破坏。等到出了事,闹出了人命之后,把这件事情提供给王晓松,让王晓松用来搞自己的宣传工作。

    文章里面的确是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明,这个某官员就是王晓松,但是却直接指明了,那个负责在一线执行名命令的人,就是陆飞。

    而且文章了里面还在用非常暧昧的口吻,来暗示陆飞的身份。称之为‘某个省级官员的子女’,利用现在民众对那些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