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道巅峰 >

第419部分

官道巅峰-第419部分

小说: 官道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没有人说话,王晓松微微一笑,他其实很清楚为什么没有人说话。刚才的政策,其实就是按照国家的征地通用政策在进行的。

    说实话,这样的赔付标准,对很多倍征地的农户来说,其实是一次改善生活条件的最好的机会。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但是下面的那些村主任,支书们不说话也是正常的。这里面,就体现出了华夏农民的狡猾和精明了,不管你政策如何,现在当然不能表态。

    如果现在就表态说很满意,天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人砍掉一部分的福利。或者说,如果到时候想要坐地起价,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王晓松微微一笑:“行,我也不强迫大家现在就表态,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请你们回到各自的村子。

    关于赔偿标准,我已经让人整理好了,文件现在就印发下去。你们回去之后,要如实传达这次的会议精神,让我们的人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权益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疑问,你们可以随时来找我!散会!”

    王晓松说完,拍了两下手,这时候龙北镇的镇长马玉涛笑着走过来:“王主任,您今天辛苦了。咱们镇政府食堂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晚饭,咱们一起去吃个晚饭,我顺便还想多跟您请教请教征地工作的事情呢。”

    一听到是镇政府食堂,王晓松倒也没有抗拒,笑着点点头,很干脆的说道:“吃饭可以,工作餐就行,千万不能超标,你要是搞特殊化,我可跟你没完。”他说完就跟陆飞两个人一起,跟随者马玉涛进了龙北镇镇政府后面的食堂。

    一行几个人进入食堂的‘雅间’,当看到桌子上摆的饭菜的时候,王晓松跟陆飞都有点惊讶。

    别看这个小小的乡镇食堂,摆上来的菜肴居然如此丰盛。王晓松看了看,桌面上此时已经摆上了一只四宝鸭,泛着油光的表皮下,藏在鸭子肚内的鸽子的香气也不断的散发出来。

    一盘松鼠桂鱼,精细刀工之下,金黄色的鱼肉耸立如林,亮红色的浓稠酱汁,带着一股有人的甜香。

    一盘的大闸蟹,通红的外壳下,微微隆起的腹腔,已经有淡黄色的油脂渗了出来,可见这些蟹的膏和黄的肥美。硕大的蟹钳在高温蒸煮后,裂开一条缝隙,露出了莹白如雪的大块蟹肉。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还在冒着热气的砂锅,里面装着满满一锅的小米煨辽参。

    说实话,这些全都是很费功夫的菜,而且对材料也都比较讲究,王晓松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一顿饭,只有自己,陆飞,马玉涛还有那个马玉涛的秘书,四个人一起享用。

    但是这顿饭的材料成本加上人工,王晓松估计,这一桌子菜起码也得上万块钱。王晓松的眉头微微皱起来:“我说马镇长,这顿饭的标准,恐怕是超标了吧。还有,这些菜都是费工夫,考水平的菜,你们镇政府食堂的厨子,厨师难道都是特一级?”

第844章 突击盖房() 
马玉涛呵呵笑着:“哪儿有,都是些普通菜,王主任过奖了。”

    就这样,马玉涛打着哈哈想要糊弄过去,一边忙着给王晓松夹菜,催促王晓松赶紧吃。然而王晓松却直接放下了筷子。

    马玉涛顿时就愣住了;“王主任,怎么这些东西不合胃口吗?”

    王晓松的脸色已经有点难看了:“马镇长,刚才我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我,这些东西得多少钱。”

    马玉涛有些尴尬的看着王晓松:“都是一些普通的水产,其实不值钱的。”

    “不值钱是多少钱,直接回答我。”王晓松说道。

    现在的王晓松,是副县级的干部,而且还掌管着整个滨莱新区主城区的建设工作,他现在在马玉涛这种级别的人面前,已经可以直接放声呵斥了。

    马玉涛低着头,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陆飞,把这些菜都给我拍下来,高阳不是需要素材吗?回头可以提供给高阳,让他剪辑出一个警示纪录片,看看我们的干部,他们弄来工作餐有多高档。”王晓松说道。

    陆飞一听,就直接掏出手机对着这些菜开始拍摄起来,这时候,马玉涛手忙脚乱的用手挡着那些菜肴:“哎呀,别别别,王主任,王主任您这是干什么!小陆别这样,何必呢这是?”

    王晓松摆摆手,终止了这场闹剧,直接说道:“我给你一次机会,我知道你们龙北镇的情况,特意搞这么一顿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话直说。”

    马玉涛哭丧着脸:“王主任,今天是我不好,我跟您道歉。我真的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请您吃顿好的。”。。

    “陆飞,接着拍。”王晓松面无表情的直接说道。

    “别!”这一次,不等陆飞动手,马玉涛就赶紧拦着。

    马玉涛长叹一声:“我说我说!我们其实就是想要向王主任您讨个准信,关于这次征地补偿的事情,按照政策,我们龙北镇啊,全都在这个搬迁的范围内。

    我听说,这次补偿的房屋面积,除了回迁房之外,还准备专门在我们镇子北边,建设一个安置小区?”

    王晓松哭笑不得:“这个消息是谁告诉你的?我这个主城区建设办公室的主任都没听到过,你的消息比我灵通的多嘛。下次还是我请你吃饭,你给我透风好了。”

    听见王晓松这样说,马玉涛有些失望:“那就是说,这件事情纯粹就是传闻了。”

    “没错,纯粹是传闻。我们肯定会想办法妥善安置搬迁的群众,你说的专门的安置区,有可能,但是从来都没有过一个正式的方案提到过这件事情。”王晓松说道。

    说实话,当王晓松知道,马玉涛是问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就已经原谅了马玉涛。这个家伙的做法虽然是有点问题,但是毕竟这个家伙是为了镇子上的群众,倒也算是在做正事。只是这次给他一点教训,让他以后别想这些歪门邪道的办法来接近上级。

    最终,在王晓松的要求下,食堂只好重新弄了几个家常菜,这一次王晓松跟陆飞两个人的吃得很香。

    离开龙北镇之后,王晓松跟陆飞开着车子,准备返回新区政府去。

    但是车子刚刚开出去没多久,就接到了高阳的电话:“主任,您现在在哪儿啊?”

    王晓松听出来,高阳的声音好像挺着急的,赶忙说道:“我现在在从龙北镇去新区政府的路上,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有,大事情。我们现在在马上村,距离你应该不是很远。您要是有时间就赶紧来看看吧。”高阳说道。

    “好,你们的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就来找你。”王晓松知道,高阳不是那种动不动就一惊一乍的人,高阳能够用这种语气要求王晓松去一趟,那就一定有值得王晓松去的理由。

    高阳很快就发来了定位,王晓松就照着定位开车,很快就在马上存外面的一个土坡上,见到了高阳他们几个人。

    这一次,高阳,林小冉还有另外两个工作人员,他们都是来帮高阳弄一些素材,准备帮助高阳做一次宣传视频的。

    但是却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特殊发现’。

    “行了,到底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王晓松说道。

    高阳点点头:“今天我们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就看见不停的有拉建材的货车从外面开进龙山镇一代,而且数量奇多。我们后来就跟着一个车队进来,才发现,这个马上村全村上下都在大兴土木,好像是要突击盖房。”

    听见‘突击盖房’这四个字,王晓松的头嗡的一下就大了。

    “而且,我们之前还开着车子四处转了一下,这个现象绝对不只是马上村存在而已,而是很多地方都在这样。”高阳说道。

    王晓松皱着眉头,这时候,高阳就递过来了他的摄像机:“这个是光学变焦的,推这个地方,可以拉近镜头,效果不比望远镜差。

    您自己看看吧,现在马上村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地,而且还是那种杂乱无章的工地。这样下去,过两天这里恐怕连工地都不是,简直就变成一个垃圾场了!”

    王晓松就用高阳的摄像机,看着下面的情况,果然,现在的马上村,除了中间的一条村道上面还算是平整宽敞之外,两侧的空地上,已经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建材。

    很多人家的房顶上,已经开始了加盖,升降机不断的将装在独轮车里面的水泥砂浆吊上楼,各种建筑材料才人力,机械的作用下,被附着在了原有的房屋上面,变成了一堆拙劣丑陋的东西。

    “还有啊主任,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在于他们加盖房屋。关键是这样一来,将来肯定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我可是研究了环保法的,建筑垃圾是不可以随便填埋,而是有一定的处理步骤的。更何况,这里将来会成为主城区的。”高阳说道。

第845章 大兴土木() 
王晓松关上了摄像机:“这样,高阳你就在这里,把这些情况全都拍下来。陆飞,你跟我一起进村。”

    说完之后,王晓松就跟陆飞两个人丢下车子,直接步行进村。从山坡上走下去之后,向前直走了两百多米,就到了村口。

    刚刚来到村口的村道上,忽然之间就听见后面传来拖拉机的声音,两个人赶紧躲到一边,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砖块的拖拉机,从村口开了进去。

    王晓松轻叹一声,就继续带着陆飞往里走。两个人慢慢的从村口深入,就发现,这个马上村里面,几乎已经是每家每户都在筹备建材了,快一些的已经正式开工,最夸张的一个,是已经盖起来将近一层了。

    “从我们的文件下来,到现在不过两三天的时间。从我今天正式向这些乡镇一级的干部公布这个消息,到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人家居然有的已经盖起来了一层楼。”王晓松咋舌的说道。

    陆飞接过话茬;“按我说啊不奇怪,这如果有利益,人啊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眼看着两个人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整个村子转了一遍,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没有一家人是例外的,所有人都在准备建材,用来加盖房屋。

    “突击盖房。”王晓松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念了一遍这四个字。

    突击盖房,在华夏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情了。说的就是在村子面临拆迁的时候,村子里面会兴起一股‘建房热潮’。

    一般来说,这些新盖起来的房屋造价低廉,工程质量当然也不怎么样,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种房子的建设周期非常短。最夸张的,一两个礼拜就能加盖一两层,让房屋的面积整整增加一倍。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明显,无非就是在拆迁的过程中,可以多计入一点房屋面积。要知道,在以往有的地方,实行一赔一点三,甚至一赔一点五。

    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户,经过这么一拆迁,一夜之间就能作用几套,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产。从在黄土中刨食的乡下人,一跃成为在城市里什么都不用做,光靠收房租也可以舒适度日的包租公。

    这样的例子太多,所以现在一点是听见拆迁的风声,村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加盖房屋。就是因为这样的一股邪门风气,很多政府项目在征收的过程中,往往要多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