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道巅峰 >

第304部分

官道巅峰-第304部分

小说: 官道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可惜了,一来是因为滨莱的区位优势已经消失,而来是因为交通不便,三来是因为滨莱本地很多优质食材已经无法继续产出,现在的滨莱菜,倒是成了‘上不了’台面的象征。”

    这句话说的众人都嗟叹不已,这时候,就有一个人一瘸一拐的走过来上菜,刚刚走到旁边,孙立红忽然惊叫一声:“老郑,你怎么在这里?”

    这个来上菜的瘸腿男人,就是孙立红说的老郑,看见孙立红之后,也是一脸惊喜:“老孙,你今天上这儿来啦。”

    孙立红看上去很激动,拉着老郑一定要让他坐下来:“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当年的战友。当年我们一起参加两山轮战的时候,我负伤了,是老郑把我从火线上背下来的。

    那时候要不是他,咬着牙,硬是把我送到了卫生所,我早就玩儿完了。后来我听说你不是在南疆安家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来找我?”

    老郑苦笑一声:“你看我这条腿,战役结束之后,我也成了伤残军人,先是在南疆做营生。后来这个身体越来越不济,年纪也大了,就想要落叶归根。

    可是我回到我老家,滨莱县塘南镇之后,才发现我们镇上,基本上都已经搬空了,我没办法,又不想走回头路,就只有在县城找点事情做。

    人家这里的老板一听说我是伤残军人,对我很照顾,我在这儿挺好的。”

    孙立红楞了一下,转而脸色一沉,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塘南镇搬空了?是因为造纸厂的事情吗?”

    “谁说不是呢,每年排污水,耕地全都废了。”老郑说道:“人家市里的记者之前,还曝光说我们都是无良农民,种出来的都是污染物,却卖给城里人吃,你说我们冤不冤枉。”

    孙立红憋着没说话,只是举起酒杯,狠狠地将里面的一杯烈酒一饮而尽。。。

    这顿饭,大家都吃的很沉重,眼看着到了最后,王晓松站起来买单,但是郝成,孙立红和庞乐却执意要aa制。

    王晓松没有坚持,就按照aa制,每个人分摊了吃饭的费用。

    饭后,大家坐在‘河畔院子’的后院花园里面,围着一张石桌,喝着上面的一壶绿茶,张小林看了看王晓松,顿时就知道,王晓松要进入正题了。

    王晓松微微一笑:““郝主任,孙主席,庞书记。今天我请大家来的意思,你们现在都明白了吗?”

    三个人没有说话,但是王晓松毫不介意,接着说道:“就拿今天早上堵车的事情来说,一个区区小县城,堵车堵城这样,这正常吗?

    耽误了居民们的生产,学习,生活。眼中阻断了旅游客流量,而且还让很多原本可以制造效益的商家,失去了商机。

    想改变这个现状,怎么做?要么拓宽道路,这样一来,拆迁的费用,时间成本,我们姑且不谈,要知道我们滨莱县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就是老县城的原生态风貌区,拆了?用什么吸引游客?拆了真的古风民居,建一堆劣质的假古建吗?

    所以我说,在这一片区域,全面禁止机动车,开通旅游通勤车,就是那种开放式的电瓶车,将周边的荒地利用起来成为停车场,减少污染的同时,也可以疏导交通。”

    这时候,这三个人的表情还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至少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再闪闪烁烁的躲着王晓松了。

    王晓松接着说道:“凌水河的情况大家也看见了,我们以前常说农业是我们的根本,但是我们现在,为了发展低端工业,已经几乎彻底毁掉了滨莱县的农业生产。

    就用老郑刚才的例子来说,塘南镇,十四个行政村,两万多亩农田,原先是种植粮食,水果,大棚蔬菜等等的经济作物。

    就是因为三家小小的造纸厂,整个塘南镇现在,都快上了人家城市副食品采购的黑名单了!土地减产,种不出东西,种出来了又卖不出去,这损失有多大?大家粗略算一下就知道了。

    而那三家小造纸厂,每年给县财政的贡献是多少?我告诉大家一个确切数字,四十三万六千三百一十七元!

    就为了这些,我们砸了塘南镇上万名农民的饭碗啊!让多少像老郑一样,心系故土,却有家南回的老百姓的心啊!

    上次班子会上,很多人都说我的方案太激进,但是我想说的是,眼看着滨莱县的环保局面都烂成这样了,我的方案都已经算是保守的了!

    人家梅书记任期满了之后高升走人,留下来的苦果,谁来吃!是千千万万的滨莱老百姓。我不是危言耸听,继续这样让事态糜烂发展的话,用不了五年,十年,三年之内,滨莱就要出大事!”

    王晓松算准了这三个人的软肋,他们都是滨莱本地人,首先热爱故土的心是天生的。滨莱的环境,是关系到滨莱老百姓未来几十年,数百年的民生大计,他们三个不可能不关心。

    果然,听见王晓松这一番讲述之后,三个人总算是有了些许的反应。

    郝成长叹一声:“王局长,你说的道理……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懂啊。”

第612章 以心服人() 
王晓松没有继续绕弯子,而是直接说道:“郝主任,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恕我直言,为什么您在常委会上,不能支持我一下呢?”

    郝成轻叹一声,抬着眼皮看了看旁边的孙立红跟庞乐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这时候,刚才那个来上菜的老兵老郑,慢慢的从旁边走了过来,手上端着一个果盘,放在了桌子上面。

    老郑说道:“这是我们老板送给你们几位的。老孙啊,你这几年官当的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听我这个昔日战友一句话。”

    孙立红抬起头来:“老郑,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不只是战友,而且还是兄弟,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孙立红不是那种翻了身,紧接着就翻脸的小人,走到哪儿,你都是我的老大哥加救命恩人,你有话跟我说,什么时候说都行。”

    老郑笑了笑:“好,那既然这样,我就说说。其实你们刚才一进来,我就已经认出你们来了,你们都是咱们滨莱县的大领导,尤其是这位,在我们滨莱县农民眼中,尤为的出名。”

    老郑一边说着,就一边用手指着王晓松,后者微微一笑:“郑师傅,您认识我?”

    老郑点点头:“当初你为了搞环保工作,我们塘南镇算是重点污染地区,你没少往我们镇上跑,而且后来你不是还在塘南镇蹲点过嘛。”

    王晓松笑道:“镇上承蒙您惦记,到现在还记得我。”

    “我记得你不算什么,王局长,你知不知道,我们全镇上下的老百姓,都盼着你能早点去清理了那些害人的小工厂。他们生产能力有限,工艺落后,完全就是在用我们祖辈留下来的环境换钱花。”老郑说着,眉头一下子就皱起来了。

    王晓松点头说道:“您说的没错。”

    这时候,老郑看着旁边的孙立红说道:“老孙啊,我记得当年我们参军的时候分到一个连队,那时候我打听到,你跟我是一个县上的,所以咱俩成了关系最铁的战友。”

    孙立红一脸愧色:“是,而且你还救过我的命,但是这些年,我却没跟你联系过,老郑,是我这个战友不够意思,我对不起你。”

    “嗐,各人有各人的日子要过,你有什么对不起我的。”老郑说道:“就算你从来不来找我,我也从不怪你。因为我知道,你孙立红是我们县上的领导,干部,你在为了我们全县人做事情。

    但是今天,我听见你跟王局长说的话,我真的想不通。我想你亲口告诉我,老孙,为什么明摆着一个帮着我们全县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机会,你却要放过?。。

    你在怕什么?怕有人撸了你的官儿?还是怕别的什么?”

    老郑这一番话说的非常直白,孙立红脸上的愧色愈发的浓重,最终深吸一口气说道:“对不起,是我错了!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

    王晓松在旁边看着,一边趁热打铁的说道:“郝主任,孙主席,庞书记,我王晓松也是当兵的出身,说话不会拐弯。

    说白了,我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来争取你们,希望你们在下次常委会上,可以支持赵县长,在投票表决的时候,让这份方案通过。

    因为我知道,你们三位都是我们滨莱县本地人,你们生于斯长于斯,你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是不容作假的。

    我相信,你们也不愿意看着,这片土地从此变成一方废土,这是在对子孙后代作孽啊!我希望,那些戕害我们这片热土的行为,能在你们三位的推动下被禁止,拜托你们了!”

    说着,王晓松直接站起来,对着三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如果说之前三个人还一只都在犹豫,但是现在,三个人已经实在是没有办法继续拒绝了,最终,孙立红第一个开了口:“行,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孙立红要是在不表态,那就太不像话了!王局长,赵县长,张县长,你们放心,如果常委会再次针对这份方案进行讨论,我会支持这份方案的。”

    号称跟庞乐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终同声说道:“我们也一样。”

    “谢谢,谢谢你们。”王晓松直接对着几个人,再次鞠了一躬。

    从凌水河边上的餐厅出来之后,一行人就直接返回了,先是送郝成他们三个回去,然后赵晓琳,张小林和王晓松三个人,还意犹未尽的在茶馆里面聊了一个多钟头,才各自分头离开。

    这一天,王晓松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办公室那边,今天是休息日,局里人不多,王晓松打算,趁着这两天的时间,抓紧提前制订一份执行计划出来。

    现在的王晓松,已经基本上认定,那份方案是百分之一百能够通过了,既然这样,那就要未雨绸缪,制定执行细节。

    关停一些小厂,有可能需要工商部门,甚至公安部门一起联合执法,赵飞扬那小子到时候肯定要支持自己,这一点倒是不用太担心。

    但是那小子,只是用来对付一些法盲愣头青的,如果有的企业主,不抵抗执法,却直接走诉讼的路子来跟环保局方面对抗,这个也要想好对策。

    王晓松坐在办公室里面,不断的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然后就将这些计划,输入到电脑里面,最终存档。

    眼看着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多种,王晓松放下纸笔,舒展了一下自己有些僵硬发酸的胳膊,就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就在这时候,就听见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这个时间会是谁来找自己?王晓松有点奇怪,便朗声说道:“请进。”

    一个人推门进来,但是王晓松却觉得这个人看上去好像很面生的样子,就问道:“你是哪位?”

    这个人满脸堆笑,对着王晓松点头哈腰的,然后说道:“王局长您好,我是塘南镇小刘庄造纸厂的刘国富。”

    王晓松顿时就皱起了眉头,对于这个刘国富,王晓松有印象,而且是很不好的印象。

第614章 守得云开() 
很多人有样学样,跟着一起开厂,一时之间,各种排污排废超标的作坊式的小厂子遍地开花。

    这样一来,就造就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但是这个家伙有了钱之后,做的那些事情,就更加的令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