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yes”
沈冲握紧拳头,悄悄做了个动作,发泄一下兴奋的心情,然后心念一转,关闭了提示。
回到自己的座位,看着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的厅堂,沈冲忽然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几个月前,他和严浩,舒琪等人在大排档上聚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他是个不名一文的穷学生,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身家千万的电影公司老板。
人生际遇,神奇如斯
不过比起今天,当时的聚会,只能算是”乞丐版“的群英会,现在才算是初具规模的群英会。
香港地域狭小,电影行业又相对集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任何一个电影人,背后都能牵扯出很大一块关系,比如徐克来了,因为他和许鞍华前段时间同在冲印公司做剪辑,比如章国明来了,因为他和许鞍华曾经同在tvb菲林组,比如王晶来了,因为他和舒琪同在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做导师……
除了幕后,台前的也来了不少人,许鞍华在tvb工作了那么久,主演之一的赵雅芝又是tvb现在力捧的花旦,自然不乏前来捧场的明星,像黄杏秀,郑裕玲等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角。
随着财富的累计和见识的增长,沈冲早就过了见到明星就兴奋的年纪,因此结识这些人,也不是很兴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几个资深影评人对《疯劫》的看法——这些人的评价,对电影票房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因此他特意把影评人安排在一桌,然后给自己留了个位置。
拿着酒杯,沈冲向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致意,问道:“石大哥,你觉得《疯劫》如何?”
被沈冲询问的这位,名叫石琪,早在六十年代,就在香港用8mm摄影机拍摄实验电影,现在是《明报晚报》的影评专栏作者,号称“香港影评界第一键笔”,擅长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剖析电影,观点独到,言辞犀利,他的很多影评,都成为后来研究香港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
“有新意,也有诚意。”石琪先说了两句公认的评语,他把玩着酒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疯劫》的结构很特别,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单一视角,时空交叉联系,呈现了迷离的气氛和错综的事态,突破了简单化的模式,拍出了复杂的层面,而且杂而不乱,风格统一,这是非常难得的,我觉得,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本年度香港最好的电影。”
“我同意石琪的看法。”另一位资深影评人罗卡放下筷子,说道:“这部电影首尾贯彻,内容和风格统一,虽然结构稍微有点松散,但画面挥洒,细节敏锐,风格写实,而且全片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不仅两位女主演出色,几位配角演的也精练动人,总而言之,这确实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注2
沈冲大喜,连忙举杯,殷勤劝酒,说道:“那电影上映后,还请两位多多美言。”
“其实我真不想写《疯劫》的影评。”石琪说道,他放下酒杯,看沈冲愕然,笑着解释道:“好电影就如同钻石,你只能说这是好东西,具体怎么个好法,不好描述,而烂电影,就好像狗屎,指着它随便写,随便骂,读者看了之后,还会叫好,会给你鼓掌,所以我喜欢写烂片的影评,不喜欢写好电影。”
此话一出,满座俱笑。
“石大哥,你要是不写,可别怪我公器私用。”笑过之后,沈冲说道:“下个月《第一电影评论》收稿的时候,我让编辑每天打十个电话催稿。”
“别,别。”石琪连忙服输,说道:“我怕了你们杂志的编辑了,一天几个电话,搞的我现在都耳鸣,走到哪都觉得有电话在响。”
众人又笑,片刻之后,罗卡问道:“阿冲,《第一电影评论》反响如何?”
“还不错,还不错。”沈冲夹了只龙虾,说道:“台湾,新加坡,还有印尼那边,已经有人打电话来订阅了。”
“香港本地呢?”
“马马虎虎吧,加印了一次,一共卖了还不足3000本。”沈冲剥着虾壳,漫不经心的说道:“香港本地人被电影画册养刁了,不太爱看这种纯文字的杂志。”
“沈先生谦虚了,这种杂志本就不靠销量取胜,而是看行业内影响力的。”一个戴着眼镜的记者说道:“邵氏我不清楚,不过在嘉禾,《第一电影评论》可是抢手货,尤其是香港电影市场调查报告那个栏目,邹大老板开会时候亲口说了,所有嘉禾制片部门的人,都得好好研究那份报告。”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就为了这个,斧山道附近报摊上的《第一电影评论》,全被制片部的人买走了。”
“蔡经理也很重视《第一电影评论》,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邵氏现在是女人掌权,蔡经理早就被架空了。”《南国电影》的一个编辑直摇头,说道:“蔡经理是个有才华的,可惜再有才华,也斗不过枕边风啊。”
“蔡澜在邵氏,确实可惜了。”罗卡叹息了一声,说道:“不过说起来,我更喜欢杂志上余慕云的‘口述影史’栏目,国事、影事、风流韵事,娓娓道来,既有史料价值,又能博读者一乐。”
“老余写的确实不俗,不过最具爆炸性的,还是六叔的专访吧?”石琪说道:“我前几天去交稿,看到《明报周刊》的几个编辑在讨论要不要报道这事,六叔要是真的放弃电影制片,全力经营tvb,香港电影业可是要大地震了。”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这时候,许鞍华和陈韵文走了过来,她们俩面色通红,想来都喝了不少酒。
“沈先生,我敬你一杯,能把《疯劫》拍出来,而且拍的这么好,得多多谢谢你。”
沈冲站起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安姐,我早说过了,大家各取所需,你拍电影,我赚钱,何必这么客气。”
“我看沈先生可不是只为了赚钱。”陈韵文嘻嘻一笑,也举杯说道:“我也敬你一杯,感谢你当初在我的剧本上乱写乱画,要不然,拍不出来这么好的电影。”
沈冲拿起啤酒瓶,倒了半杯酒,和陈韵文碰了一下后,拿在手中没喝,说道:“陈小姐,我想开一部新戏,你有没有兴趣?”
“安姐姐和我提过了,我非常有兴趣。”陈韵文一仰脖子,很豪爽的干掉了杯中的酒,说道:“沈先生要是看的起我,我马上就可以开工。”
沈冲点头,喝掉了酒,说道:“不急,先休息几天,等《疯劫》上映后,我们开个会,再决定怎么开工。”
石琪闻言,好奇的问道:“《疯劫》还没上映呢,阿冲你又开新戏,不怕蚀本啊?”
“没事,我很看好香港电影市场,亏不了。”
沈冲一笑,他拿起筷子,敲了敲酒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示意全场安静,然后大声说道:“各位,借这个机会,跟大伙宣布一个事,我的东方魅力电影制作公司,准备在年内投资拍摄至少5部电影,大家都是业内精英,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来我公司详谈。”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怀才不遇,心中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机会的电影人,闻言一片哗然,大厅里沸反盈天,过了半响,其中一人站起来,高声问了一句:“沈先生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沈冲面带笑容,言之凿凿,心中却对这人默哀:“小胖子,别人有机会,你是没机会的,至少今年没有……”
————————————————————————————
注1:敦煌酒楼是香港著名大众化酒楼,巅峰期在香港有20多家分店,现已结业。
注2:借用了石琪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中对《疯劫》的评价,有改动。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反应()
1979年,4月30日,星期一。
风小波站在公司大厦附近的一家报摊前,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翻着各种杂志,准备买一本用来打发时间——上班很无聊的,尤其是生意清淡的时候。
他口味很杂,买杂志只看封面,要么上面有美女,要么上面有他感兴趣的标题。
翻了几本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明报周刊》。
封面是一男一女,一坐一站,标准的双人封面照,没什么特别的,那女的虽然看起来身材不错,但算不上特漂亮,也没有漏胸露大腿,风小波对她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封面上的标题——“20岁,3个月,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豪发家史”
拿起杂志,三下两下翻到封面人物专访栏目。
“沈冲,男,20岁,矩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大学肄业生,魔方发明者,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狂赚数千万港币,创造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快的赚钱纪录,是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豪。”
“李开元,女,24岁,矩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合伙人,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女富豪。”
风小波眼皮子跳了跳,20岁,3个月,千万身家?白日梦么?
“老板,这期《明报周刊》你看了没?”
“看了。”报摊老板放下手中的一叠报纸,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说道:“说起来你别不信,这期《明报周刊》封面上的两个人,我都见过,就在春节前,他们俩来求我代售魔方,求了好久,我看他们挺可怜的,就帮忙收了一箱子,没想到,这才两三个月,他们就赚了几千万。”
“真的假的?”风小波斜着眼睛鄙视:“你吹牛吧?”
“是真的”报摊的老板见他不信,从报摊后面拎出来一个小纸箱子,指着上面的字迹说道:“你看你看,这就是当时装魔方的箱子,这边还有签名,李开元,看到没,就是《明报周刊》封面上的那个女的,她来收款时候亲笔写的。”
风小波凑过去看了看,确实有个签名,他用手摸了摸,然后问道:“老板,你留着这个纸箱子干什么?”
“我早就看出来他们俩不是凡人。”报摊的老板得意的吹嘘道:“所以留着这箱子,沾沾财气,两三个月赚几千万,说不定是财神童子转世。”
“切”风小波一挥手,鄙视了报摊的老板几句,然后扬了扬手中的杂志,说道:“买一本。”
走进公司大厦,在等电梯时,一个西装革履的家伙瞄了瞄风小波手中的杂志,搭讪道:“最年轻的千万富翁,啊哈?”
“你看过了?”
那人点头,说道:“比拍电影还神奇,一个春节,就卖了10多万个魔方,没过两月,就打入了北美市场,销售额突破500万美元,呵呵,我们公司开了七八年,去年一年的销售额才400多万美元,还不如人家一个月。”
“你说这是真的么?”
“《明报周刊》应该不会报假消息,而且魔方确实很火。”那人拿手指了指天花板,说道:“这栋楼里,每个办公室都能搜出来一堆。”
“说的也是。”风小波点头,别人不说,他自己就有两个,桌子上摆着一个镜面魔方做装饰,抽屉里放着一个普通魔方,无聊时候用来打发时间。
一个早晨,经理都在附近晃悠,风小波一直没机会开小差去看杂志,于是中午和几个同事一起去附近的茶楼吃饭的时候,顺手把杂志也拿了,打算边吃边看。